來源: 簡單生活
用糜子桿自製浮漂[圖]


自己動手製作浮漂,不僅可以瞭解一些有關浮漂的特性和工作原理,還可以給自己增添一份樂趣。
一、準備工作
材料:
①條埽糜子桿——東北的一種高顆農作物,是桿科作物的一種,其外形類似高粱,不同的是,條埽糜子所結的穗長而鬆散,穗長可達30——40厘米,高粱的穗短而密集。條埽糜子穗下有一段筆直的秫秸桿,一般長可達50——80厘米,粗細一般在5—15毫米,在農村俗稱挺桿、箭桿、糜子桿、秫秸桿,東北的農村幾乎家家都種,主要用來扎條埽、刷埽和穿蓋簾等。製作浮漂應選擇直徑5~10毫米的,筆直無彎,外殼紋理不扭曲的較好,其特點是外皮薄且堅硬,裡面包裹著鬆軟的如同苯板一樣的白色綿體,質地較輕而且易加工;
②準備不同目數的成品軟漂尾和硬漂尾若干,一般漁具店有售;
③廢舊的碳素或玻璃鋼竿尖(第一節)若干根,也可以選擇打毛衣用的竹針或鋼針,直徑不宜超過1.2毫米;
④白色磁漆或汽車用的自噴漆、速干劑,汽油或信納水;
⑤購買三、四瓶帶瓶帽的5毫升扁瓶裝502膠水,瓶帽留用;⑥滑石粉或立德粉少量。
工具:4號或7號手術刀柄一把,23號(4號刀柄用)或11號(7號刀柄用)手術刀片根據所選刀柄任選一包(每包十片裝),0號粗砂紙(100——120目),水磨砂紙(600—1000目),毛筆、油畫筆。
二、製作過程
我在製作中製作了兩種體形的浮漂,錐形漂和柱形漂(見圖一和圖二),兩種浮漂的製作工藝略有不同。大家可根據自己的使用習慣和需要來製作,先介紹錐形漂的製作方法。
截取糜子桿一段,長度一般在10~12厘米之間比較實用,將截好的糜子桿從一端沿軸線縱向劈開成相等的兩片,在距漂尾端(安裝標誌桿的一端)10——20毫米處畫一個記號線,用手術刀從記號線處分別向漂腳端和漂尾端逐漸削細(見圖一中2虛線所示),留出漂腳或標誌桿的包裹寬度,例如漂腳直徑若為1.5毫米,預留寬度等於圓周除以2=Dπ/2=1.5x3.14÷2≈2.4毫米,同時要將桿芯的白色瓤子順外皮逐漸削平成楔形(見圖一中的3所示),兩片削剪的程度要盡量一致。將5毫升扁瓶502膠水的瓶帽扭下,將帽的尖部截去一小段,根據需要最好選做3到4個不同口徑的帽備用,接下來將事先準備好的漂腳和漂尾,分別從做好的漂體兩端插入到漂體(見圖一4所示),用502膠水的瓶帽套牢,並調整漂腳與漂尾同心(見圖一中5所示),用502膠水盒內自帶的通針將膠水扎開一細孔,在漂腳與漂體的接口處滴一滴,約兩三秒後轉動膠水瓶帽,防止瓶帽被粘住,待漂體與漂腳接口粘住後迅速撤掉膠水瓶帽,用手捏住漂體並再次調整其同心度,用相同的方法再將另一端粘好,再次調整同心度。兩端粘好後再用502膠水,在漂體的中部兩側的縫中再滴入幾滴並用手反覆擠壓漂體,將漂體粘牢,至此粘結工作結束。
接下來是進行打磨,先用粗砂紙將接縫和兩端粗略地打磨一下,並觀察漂體的圓錐度,此時如發現有粘結不好的地方可以補滴膠水進行粘接。最後在漂體的兩端分別滴膠水,並迅速撒上滑石粉用手捻轉漂體,使漂體與漂腳、漂尾的接口處成流暢的錐形,既不出現陡稜。一次不行可反覆多次,然後再次用砂紙進行精細打磨。使漂體表面盡量光滑並無陡稜。
柱形體浮漂的製作
柱形體浮漂的製作(見圖二)與錐形體浮漂的製作基本相同,不同的地方有以下二點:1、漂體為一體不用劈開成兩片;2、飄腳與漂尾處沿軸線開四條楔縫,漂尾開縫縱向深度一般可開10—20毫米,漂腳開縱向縫30——50毫米(根據所選用的漂腳長度而定),然後分別將四條漂體條削成楔形,預留量的計算用圓周除以4即可,其他工序與錐形票製作相同,在此不再贅述。兩種體形浮漂做好後,都要對漂腳的底角打磨成尖錐形,以便日後與漂座順利插接。
塗漆
選用白色磁漆適量,根據經驗滴入幾滴速干劑調勻,不能太稀或太稠,用油畫筆蘸少量油漆在打磨整形後的浮漂體上薄薄塗抹,千萬不要急於求成塗厚,塗厚易起皮脫落,將所有的浮漂塗完後一起移到通風無灰塵的地方晾乾,在20度的室溫下24小時即可乾透,乾透後再次塗第二層,一般塗二到三層即可。有兩點要注意,一是塗漆時要到通風的的地方,盡量不要在室內;二是每次調漆時要適量,最好使用可以密封的瓶子盛裝,否則過多造成浪費,塗完漆後要將筆用汽油或信納水洗淨晾乾,不能殘留油漆或油漆顆粒。
如果選用車用自噴漆效果會更好,但一定要在室外操作,噴漆前人最好戴一口罩。噴漆前要充分晃動漆罐,使罐內的油漆充分攪勻,同樣不要一次噴的太厚,越薄越好,一般間隔十分鐘再噴第二次、第三次,直到滿意為止。值得注意的是,使用自噴漆時最好事先將浮漂的標示桿用紙或塑料遮蓋住,不然標誌桿噴上漆事後不好處理,另外所有的油漆都含有二甲苯或苯的成分,使用時盡量在室外並一定注意安全,對油漆過敏者更要慎重。
三、浮漂的測試
將自製完成的浮漂連接一漂座並連接一個鉛皮座,在桶內或其它容器內進行測試,測試的目的有兩點,一是檢驗是否有滲水;二是測試自製浮漂的吃鉛程度——即浮力大小,可以根據負鉛的多少分成幾個檔,加以標記以備日後使用參考。可以直接在漂體上用漆寫上數字以區分漂號的大小。
浮力的測試
找一個超過票體長度的量筒裝上水,水的深度以能超過整個漂長,並指示在一個醒目刻度上,如785毫升,將浮漂放進水中(不帶其他任何附件),用手指輕壓住漂尾的最上部使之全部浸入水中,即平時所說的調平水,這時讀出量筒水的示數,比如示數是792毫升,那麼這只浮漂的最大浮力為792—785=7,即浮力為7克(水的密度為1g/ml),按浮力大小來分別標注浮漂值,更直觀,為今後使用提供了可靠參考。
測試中最好事先備一台天平,先稱量出浸水前的浮漂質量,浸水後擦乾再稱量,如果兩個值有差別,說明該浮漂有滲水現象,要及時補膠或補漆進行修補。
利用糜子桿自製浮漂,具有取材方便,製作簡單,成本低廉等特點,自製的浮漂成本僅1.2元左右,而且可以做成自己想要的任意形狀和不同浮力的浮漂,感興趣的釣友不妨一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