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出处】 http://mag.udn.com/mag/life/storypage.jsp?f_M...1553&f_ART_ID=218824 2009/10/31 【台湾新生报/记者郑绵绵/台北报导】
肩关节周围炎天寒更加重肩部疼痛。台湾中医临床医学会理事陈晓钧在养生讲座中表示,中医认为,肩关节周围炎患者,多见「邪实体虚」是发病之因,邪实也就是以风、寒、湿三气乘人疲倦、睡眠、外伤、伤虚时侵入肩部,而引发疼痛不适。患者也常见体虚的症候。
陈晓钧医师表示,中医古籍中指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痹也,其风气胜者,为行痹也;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着痹也。」因此当风邪入侵,初起表现多见时痛时止,时好时坏;痛无定处,而风也常与寒合,当肩部外伤、劳损的时候,就更容易使得外邪侵袭滞于其中,导致脉络收引、气滞而瘀,而发生拘急疼痛。
此外,当天气湿气较重、环境潮湿,也容易使肩部重滞不伸,与邪化热化作用,则易导致肩部灼热疼痛,有时也会稍有红肿现象。
医师指出,整体而言,肩关节周围炎邪实体虚是发病之因,可见风、寒、湿三气乘人疲倦、睡眠、外伤、伤虚时侵入肩部。另外,由于「之所凑,其气必虚」,因此此症患者,除局部劳损或有明显外伤外,像是骨折、脱位、扭伤;也常见患者有体虚、气血循环不良等现象。
肩关节周围炎不积极治疗,可能形成冰冻肩、五十肩。中医师陈晓钧表示,此症大致可分三阶段,患者通常发病急促,初期会感到感肩部疼痛逐渐加重,以夜间更为明显,之后逐渐疼痛自肩部向肘部前臂放射,肱二头肌腱收缩肿胀、压痛,患侧肩部活动受限。而到缓解期,经由适当休息、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但如未有效治疗则进入冻结期,可能成为冰冻肩或五十肩。
中医师陈晓钧表示,肩关节周围炎在发病期;通常发病急,短者持续2~3周,长者可达几个月时间;感肩部疼痛逐渐加重,以夜间更为明显,疼痛从肩部向肘部前臂放射,肱二头肌腱收缩肿胀、压痛,患侧肩部活动受限,以致梳头、穿衣等活动受阻。到了缓解期,通常经由适当休息、治疗后,症状会有所缓解,但仍可能因肱二头肌腱与腱鞘粘连,使肩关节出现活动障碍,或经牵拉、扭转都可能引起肩部疼痛。
陈医师表示,如未有效治疗则进入冻结期。肱二头肌腱及周围肌腱粘连愈严重,关节完全冻结,还可能有明显的肌萎缩,也就是俗称的冰冻肩或五十肩。因此,治疗过程较长,可应用中药内服、外洗及用药物温热法并积极关节功能复健。针对骨关节病的根本问题,肝肾不足、血虚寒凝经脉,进行治疗,可以帮助逐步恢复关节功能。
辨证分采祛散风寒、除湿清热论治
中医师陈晓钧表示,肩关节周围炎也相当于中医的「痹」证。临床上依外邪风、寒、湿、热的偏胜,而分别着重采用祛风、散寒、除湿、清热等疗法,并结合舒经通络,以达到气血畅通的目的。若痹证日久不愈,反覆发作,则易致气血亏虚,肩周炎患者也多有体虚现象,所以在祛邪的同时须结合补益气血,以提高疗效。
陈医师表示,中医的辨证治疗上,针对「风寒湿痹」者,必须袪风散寒、除湿通络,可用薏苡仁汤加减。而「风湿热痹」者,治疗应清热通络、袪风胜湿,可用白虎桂枝汤或当归拈痛汤加减;关节肿胀,可加袪湿药,如四妙散或茵陈五苓散。还有「痰瘀痹阻」者,治疗应化痰袪瘀、搜风通络,可用桃红四物汤加减;久病入络可酌加虫类药如僵蚕、全蝎,或酌加白芥子、半夏以化痰及鸡血藤、络石藤以疏经活络。以及「气血亏虚」者,治疗应袪风除湿散寒、补益气血肝肾,可用独活寄生汤加减。
穴道治疗可取脊柱部位的风池、风门、大椎、肾俞或华佗夹脊穴。如关节肿痛、屈伸不利,可取支沟、绝骨、陷谷、阳陵泉并配合局部取穴。风、寒、湿痹者或瘀痰痹痛而未化热者,可用温针加灸平补平泻,帮助活血通络、除湿等。
【心得感想】 身体有不适,就要去看医生,久未治疗,容易加重病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