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感谢数位好友们的支持,自在下开始分享中医的相关养生资讯,
就收到许多的献花及感谢讯息,故在此再次
谢谢您们的支持与爱护!
因在下近日要准备出国进修中医学术,故目前正在忙的整理相关物件,
也因如此,整理出部份中医典籍的电子书,就顺手上传分享,希望大家能有所受益!~
因档案繁多,现下已上传分享了一小部份,其于来不及分享的书籍,
就等在下届时休假回台湾后,再抽时间上传分享,
如有造成您们的不便,还请见谅,谢谢喔!!
台湾也有一个不错的中医研习网站,名称为"
E中医",
那边也有许多好友提供中医药相关的养生资讯,
如有需要不妨过去看看... (网址如下)
http://www.e...org/ 因为在下工作繁忙,加上要出国进修,时间上并不是那么充裕,
故部份资源目前仅提供至数位论坛,所以如您有其他分享管道,
也欢迎转贴相关的中医资讯,
分享给更多需要的好友!~
让我们一起达到~
探索资讯价值,发挥无限潜能~的目标喔!~谢谢!!
在下学习中医至此,有一些小小的心得,在此啰嗦一下,与大家探讨...
"
名正则言顺"首先谈一谈中医在台湾一般民众心中的地位
个人觉得中医药文化,在台湾似乎不是那么被重视,
大部份的民众似乎都还是以西医的医疗关念为主轴,
就如同可果美(为保护当事人,已修改其名称)会员的情况,
想以中医调理,但又受西医的医疗关念限制所冲突...
一般会想到以中医调理,大部份好像都是在西医的医疗体系已无更好的方法,
才会想到中医,但又受西医的医疗关念所限制,如不能吃中药不能推拿等...
投鼠忌器怎么可能会有好的疗效.好的结果呢?
其实真正的中医并不像部份民众所认知的"
慢郎中",
比如对于急性阑尾炎,西医看法炎症消除不了就多半是要动刀的,
而对于中医而言,人体并没有炎症的说法,
只是阑尾处的器官出现不畅通现象,那用药调理通畅即可。
不但疗效快,而且患者不用忍受挨刀之苦。
再比如同样是发烧,西医就会开出退烧药,
然而中医首先会判断这位病人身体产生的一种自然保护现象,还是身体机能的失控。
如果属于前者,非但不该想办法降温,还得开出引导发汗的药来。
以
身体的自愈为主,比单纯用药要快得多又不伤身体。
但无奈中医的养成在国内也是一个问题,
因为台湾目前是采西医体制,大部份的医疗管理者都是西医师居多,
比如您在台湾有听过西医的药剂师,但您有听过中医专科的药剂师吗?
在台湾目前没有中药师,只有药商,存属贩售性质,没有药品的调配权,
当然,西医的药剂师只要多修16个学分便可以调配基本的中药材,
而中医师部份,则不能使用西医相关的现代医疗器材,
加上医学院西医修7年(加实习),如要中医师学位,只要再多修1年及可...
虽说前7年里有包括共同科目,但中医的学习只用1年的时间能够深入了解吗?
对传统的中医药发展其公平性,在下就不必多说了...
故培养出的新科中医师,一部份变成只能开科学中药,而不太会开水药了...
中西医各自无法合并,中医药无法全面发展,加上功利主意等,对患者自然不利了~
中医与其说治病,还不如说治未病!
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里就有说道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故预防重于治疗的养生关念,早在黄帝内经里就有明确的说明了!
道法
崇尚自然,中医亦如此。
人体本身就如同自然的一个缩影,阴阳两极,互相包容又彼此消长。
如果对自身不足够了解,就很容易走入误区,产生健康问题。
“
亲近自然、回归传统”,是中医养生的理念。
引用大陆徐文兵医师说的话"喝茶没有问题,但关键在于会不会喝。"
现在都提倡喝绿茶养健康,但绿茶是凉性,体热的人喝了好,但对于体寒的人来说,这就是适得其反。
寒是什么意思,《茶经》第一句话,“茶者,南方之佳木也”。
所谓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都知道去了异地,容易出现水土不服现像,
却不知道在本地吃了异地的东西,也会水土不服,因为这都不是顺应自然。
所以北方人喝南方产的茶,应该先
改变茶的体质。
此意就是说经过人为的加工,来改变它的性质——
第一要全发酵,第二要烘焙。
比如经过发酵或烘焙过的红茶,对胃就会有养护作用。
这就是量身定做的,中医就是贵族的医学。
但如今大棚种植技术早已发展成熟,冬季也都能吃上新鲜蔬菜,少了自然之气。
更糟糕的是
反季节的蔬菜会给身体带来错误的信号,
觉得春天来了,结果生机提前启动,腠理一开,碰到的却是严寒冰雪、风刀霜剑,当然主容易生病。
所以冬季的养生,要吃些能接上地气的蔬菜,比如土豆、萝卜、红薯等,才是自然之道。
中医就是贵族的医学。此话怎么说呢?
现在部份的新科中医师,总是人云亦云,流行什么就来什么,没有个性及主张。
“
培养台湾的贵族”,贵族不是富族,富和贵不一样。那什么叫贵啊?
一到餐厅,说,把这里最贵的菜都给我来一道,这是
富人,有钱;
一到餐厅,说,现下什么节气,我什么体质,按自我的需求点两道菜,这是
贵人。
贵在哪儿呢?人贵在有
自知之明——了解自己,我什么心性什么体质,又了解周围的环境,这就是贵族。
所以我们说要培养一批了解自己的人。在富的时候人才能有所讲究,穷的时候人是讲究不起来的,
台湾人的物质生活正进行到"富",下一步往哪走啊?就是"贵"了,中产阶级的下一个层次就是
贵族阶层。
"
我们都是认字.不识字",再度引用徐文兵医师的论述,
现在很多人说,我疼痛,我说你是
疼还是
痛?疼和痛有什么区别?
我心痛,痛心疾首;我心疼你——为什么心疼和心痛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含义?
疼和痛都是主观感觉,你这儿划一道伤口,你感觉到疼痛,
你身上没有任何损伤,你也可以疼得不行,是主观感觉,
疼的发音是上扬的,疼是开放的、尖锐的、短促的,你说,哎哟,疼;
痛呢,往下的,封闭的、闷痛的、阴沉的。
什么止疼呢?里面它给你写了个冬,这种阳性尖锐开放的,拿冰一敷就好了;
痛,里面是个甬道的甬,痛则不通、通则不痛,一开放,开出窗口就不痛了。
学好了这俩字,多少道理也就都明白了。
再说说"疾病"二字,"
疾"和"
病"一样吗?
如果你翻字典查"疾"字会发现,(疾者病也),再查"病"字,(病者疾也)...这谁也看不懂嘛~
这就是汉字设计上的缺陷,在汉字上解释为"互训",其实疾和病在意思上是不一样的,
“疾”是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从矢,指人中箭。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矢能伤人,矢之去甚速,故从矢会意。”本义指急性病。
一般说来,疾病在初期,或在浅表的时候,称为疾。
这时候往往邪气盛,正气也足,发病快,病势急,但是往往好得也快。
“疾”也作为形容词使用,同“急”,比如“疾风知劲草”,“春风得意马蹄疾”,等等。
有时“疾”也作动词用,同“嫉”,有痛恨、讨厌的意思,比如成语“疾恶如仇”、“愤世嫉俗”。
《左传‧成公十年》:“公疾病,求医于秦。秦伯使医缓为之。”
其中的“疾”就当痛恨、难以忍受讲。因为当时晋景公已经是病入膏肓,不是浅表的问题。
“病”是形声字,含义是加重的疾,或者是合并的疾,也就是说,
病是急性转为慢性的疾病,或者是深部的、不容易治疗的疾病。
《说文》段注:“析言之则病为疾加,浑言之则疾亦病也。”
“病”也有词性变化,作为动词用,有痛苦、难以忍受的意思。
比如“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意思就是说,
患者最痛苦的是身上的疾病种类太多,医生最痛苦的是治疗疾病的思路和方法太少。
中医治病仰仗患者天赋的自愈能力,就是所谓的正气。
所以,中医治病不怕外感、外伤,就怕内伤、内乱。
正气浩然、精充血足的人,即便受到感染伤害,也很快就能恢复。
但是如果七情内伤,精血耗损,即便没有外患,也会生出内乱,这就是病了,
调理起来费时费力,还经常被患者不良的饮食、性爱、思维、情绪、习惯干扰。
司马迁在《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感叹道:"故病有六不治:骄恣不论于理,一不治也;
轻身重财,二不治也;衣食不能适,三不治也;阴阳并,藏气不定,四不治也;
形羸不能服药,五不治也;信巫不信医,六不治也。有此一者,则重难治也。"
思考中医的刘力红医师也有解说过,"病"这个字,里面的那个"丙"
丙丁是属火,身体上属心病,故如大家常说的"
病由心生",也就是这个道理吧!!
接着再来深入探讨,关于现代人所重视的健康问题,
如我们再将这个词拆分为"
健"和"
康"二字,意思又一样吗?
"健"既是形声字,又是会意字,发音与"建"相同,含义相近。
"建"是动词,是会意字,从廴部,有引出的意思;从聿,意为律。
《说文》:"建,立朝律也。"后来引申为创造、设立。
"建"的背后就是
能力和能量,所以凡是用"建"加上其他偏旁组成的字,大多含有
有力的意思,
比如"腱"是坚韧有力的筋;"犍"是力大无穷的公牛;
"键"是金属制作的坚固有力的关辖,固定门或者车轴,等等。
"康"的含义是五个方向的道路都通畅。
《尔雅.释宫》云:"一达谓之道路,二达谓之歧旁,三达谓之剧旁,四达谓之衢,
五达谓之康,六达谓之庄,七达谓之剧骖,八达谓之崇期,九达谓之逵。
"古人命名一路畅通为"道路",一分为二有分岔叫做"歧",十字路口通达四个方向叫做"衢",
通达五个方向就叫做"康",通达六个方向叫做"庄",通达九个方向叫做"逵"。
人们常说的"康庄大道"就是通达各个方向的道路。所以"康"的含义就是有路,
道路通畅行得通。
现在常见的
亚健康或非健康状态,
实际上指人没有力气,气血运行停滞,自然各种疾病就来了。
再结合现在常见的忧郁症情况,其实是同样道理,
因为人的
心理情绪堵塞,经络或穴位上打了结不通畅。
所以如能擅长用中医的
疏通经络之术来治疗忧郁症,
其治愈率能明显提高,这大概是让很多人觉得匪夷所思的。
顺便补充解说,关于现代女性所关注的"
肥胖"问题,
现代人以为肥胖就是形容
脂肪多,但是在古代并不是这样子,
"肥"恰恰是形容
肌肉多的一个词。《说文》:"肥,多肉也。"
《素问‧奇病论篇》:"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
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
这里的"肥美"就是指滋味厚重的肉食,羊大为美。
说的是富贵人家饮食甜腻,多肉,结果身体内部产生毒热,腹部胀满,导致了消渴病...
类似于今天的糖尿病,能吃,能喝,能尿,就是不长肉。
"胖"的本义是古代祭祀时贡献的半体牲畜,也就是半扇肉。《说文》"胖,半体肉也。"
后来也引申为宽大之意。《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心宽体胖。"
肥的反义词是瘦或瘠,胖的反义词应该是干瘪。胖还用来形容
水肿、胀满。
肥胖的人都是体形丰盈硕大,但是内容却各有不同。
脂肪多的人古人称为
膏人,纵腹垂腴,就是现在挺着啤酒肚子、嘟噜着圆脸蛋儿的人。
肌肉多的人古人称为
肉人。这些人体形丰满,但是上下匀称,没有赘肉。
还有一种体形不大,但是脂肪坚实,肌肉强悍,古人称为
肥人,也叫做
脂人。
胖人可能是脂肪多或者肉多,也有可能是水肿的人,胀气的人。
民间有句俗语"
喝水也会变胖",很多人变胖恰恰就是被不正确的喝水所害。
喝水过多容易导致水肿,中医称之为水毒,要用苓桂剂化气行水。
而国内更多民众则是因为喝凉水、冰水,五脏长期处于寒凉状态,体内自然生成脂肪,来保护住脏腑的温度,
这时就极易形成大家所说的啤酒肚。所以中医提倡不渴不喝、渴必热饮、饮必三口的原则。
"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此语出自《诫子书》,
充分体现了诸葛亮这位积极入世的道学大师的修身之道,
与其在《隆中对》中论述的三分天下治国之道一脉相承。
淡泊就是《黄帝内经》倡导的"
以恬淡为务",
也就是摒弃身体过度的本能欲望与后天强加人为的意志,才能让先天本性自然显现流露。
现在的"
宁"字,从宀,代表家居;从心,代表心情、心神;从皿,代表吃饭的碗盆;从丁,代表儿女。
组合起来表述了一种
安居、足食、子归、心安的状态。
反过来说,居无定所、流离失所算不得宁;有居无家,比如鳏寡孤独、未婚离婚,也算不得宁;
家里没有饭吃算不得宁;没孩子或孩子远游不归,都不算是宁。
简单的一个"宁"字,体现了汉人的
价值观和
幸福观,
对安居、团圆、稳定、祥和的企盼,兼具了回归、安定的意思。
成语"鸡犬不宁"的意思首先是指鸡犬不回窝,再者就是闹腾之意...
中医认为"宁"不仅是一种客观实际,更是一种
健康的心态。
五脏关系和谐类似于人有家;心包、心脏坚固,类似于人有居,可以保护、安藏心神;
精气充溢,滋养心神,类似于人有饭吃;心神内敛,日藏于心,夜藏于肝,类似于人有子归家。
由此可知,古人在造字的同时,早已在字里蕴涵了各自的含义,多少道理也就能从中明白了!
"
现在很多人并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不运动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引用大陆曲黎敏医师所说的话,
的确,现在的都市民众,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时间,
下班回到家,只想休闲放松,自然就缺乏运动了...
加上生活工作的压力,及不正常的生活作习,长期累积,久而久之就成疾了...
记得曾经在书上看过这么一句话,"
现在你没有时间睡觉,总有一天你会挪出时间生病"
中医很讲究人体自我修复的机能,而人体自我修复的时间则是在睡眠中进行,
故睡眠的重要性不能小看,而且还有时间上的规范,
如没在自我修复的时间内睡着,其修复的功效还会受到引响呢...
现在国内小孩学子,身高年平均,一年矮1公分,
会造成这种现象无非就是压力、饮食、熬夜,和不正常的生活习惯所至吧...
"亲近自然.回归传统"、"大道必简"、"大药自在人身",诸多的养生关念,其实都大同小异,
统整起来无不离开"
早睡早起、饮食正常、多运动、多喝水、心静平、心欲少"等等
故如您要有好的身体,就从最简单的生活作习开始改变吧,
要知道"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啊~
以上是在下的一点点心得,在此啰嗦写这篇,
还要感谢好友们能耐心的看完,如有耽误您宝贵的时间还请原谅,谢谢!!
在下才识浅薄,如您发现有错误的地方,还望请您及时指教告知喔,谢谢您!~
最后在此祝福数位论坛的好友们 ~
身体健康、事事顺心~
好歌分享~
明天会更好~ 按这里检视影片,登入论坛可以直接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