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1.

圖 2.

圖 3.

圖 4.

圖 5.

圖 6.

【心的方向】—活出真實人生
《一盞暗夜裡的明燈》
所謂學習佛道就是學習自己
所謂學習就是忘了自己
所謂忘了自己就是為萬法所證明⋯⋯
所謂為萬法所證明就是自己的身心以及
他人的身心都能脫離掉
這幾句話收於《正眼法藏》這本書,是永平寺的創建人道元禪師說的話。
能夠如此簡明、適切的解說佛道,應該說是佛道的實質「禪」的意義及實際狀態。
誤解了言論的自由,以致各式各樣的聲音都出來了。
這些人,對於說話的自己到底是怎麼樣的一個人,茫然不知。
因此,「了解你自己」,便是宗教界共通的課題。
清晨,釋尊在林中坐禪時,一群上流社會的年輕人,忽然跑了過來。
問道:「請問,有沒有看到一群美麗的小姐?」
原來,這群年輕人昨晚和幾位小姐一起舉行宴會,非常熱鬧,但是早上起床一看,
那幾位小姐已無影無蹤,而且把他們身上的貴重物品都偷走了。
釋尊看了他們的樣子,便說道:「與其找那些小姐,還不如先找找你們不知去向的心吧!」
某天,一個厭世的哲學家在公園邊沈思邊散步。不知不覺間,
踏進花圃裡,因為他沒有看見「禁止入內」的告示。
這時,傳來了園丁怒斥的聲音:「你知道你在做什麼嗎?你難道不知道你是什麼東西嗎?」
他深深的嘆了一口氣,表情很認真的嘟噥著:「如果我知道的話就好了......」
這的確是頗諷刺的故事,自己總以為自己最了解自己,但是,其實一點也不了解。
能夠了解這個不了解的自己,並不是真正的自己,就能說已經了解禪了。
按這裡檢視影片,登入論壇可以直接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