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693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damlee9 手机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贴图天使奖 社区建设奖
头衔:                       &n ..                       &n ..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鲜花 x745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分享] 心法要义
智敏慧华金刚上师开示录《圆觉心法指归》第二篇、心法要义
第二篇、心法要义
壹、开见示修
一、见地开示
〔一、 标真〕
问:我们当以何种心学佛?
师:应当以清净心学佛。清净心即心契般若波罗蜜多,亦即不住色声香味触法,不住非色声香味触法,应以无住心而修心。如此学佛,方能成就。若以世间之追逐心和谋求心学佛,则离佛远之又远。
问:何谓修法不修心?
师:修法不修心,即是仅修事相仪轨,着相而向外觅求,却不知返闻自性、依菩提心而修,如此即难以成就。华藏祖师有一偈说:「修法不修心,犹如沙蒸饭。」即是勉弟子修法当以修菩提心为主。
所谓事相仪轨,如摇铃打鼓、供灯、磕头等,皆谓之事相。修大密宗,不执事相,但亦不废事相,唯于事相中,须了知其究竟义理,借事相而修心体,则任一事相法门皆转为心地法门,如此方是大密宗之本义。否则,若不了修心,唯随仪轨唱念、手印赞诵、迎送供养、摆设法器等,即谓之修事相仪轨。又下三部密法,事相仪轨极其繁复,法器供品必须样样齐备;无上密则着重观修,故一切事相从简,仪轨扼要。其目的即欲令行者勿耗时光,不着于相,迳修自性菩提心,一超直入,彻证心源。
问:诺那祖师开示:用凤眼菩提子持咒功德最大,其原因为何?
师:若了义地解祖师之开示,乃指安住菩提心体,若持咒、甚或不持咒,皆具最大功德。
问:中观见是什么?
师:中观见即是不着空、亦不着有,直证第一义谛,彻证法性,亦即佛性。有些证是刹那瞥见,那只是初证。
问:佛与凡夫差多少?
师:只差一字:佛「觉者」,众生「不觉」。
问:本宗弟子有那些基本应了解的经论?
师:诺那祖师开示《金刚经》为大密宗境界之经典。其他如《般若心经》、《圆觉经》、《维摩诘经》、《楞严经》、《心地观经》、达摩诸论、六祖《坛经》、及历代祖师开示等经论,本宗弟子皆应修持。但是千经万论,所欲令众生悟入者,无非是体性,欲令众生明白世间情器皆是梦幻。真实体性无形无相,遍满虚空,而能幻显万象。明了此点,则读一切经、一切论,均能了然于心,明见诸佛出世之本怀。

〔二、 了妄〕
问:何谓我、人、众生、寿者四相?
师:浅略而言,即执我念坚固、人我分别、众生种类、寿命长短。然四相之根本在着「我」:或以色身、幻影为我,或以思想、神识为我,或以虚空、光明为我。凡此种种「我相」皆除,方为真实除四相。
问:佛教讲「无我」,是指那一个我?
师:一切的我。既无色相上之我、亦无意识上之我,一切我执皆应舍下。行者处欲界中,有质碍色相;超越欲界而入色界,仍有光相;超色界而至无色界,犹有微细意识。此等皆须舍去,方能出三界。
问:《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否我们从现在起、尽未来际,所见一切相,均属妄相?
师:对的,均属虚妄。
问:那什么是真的?如何分辨真假?
师:真的无相,假的有相。真的乃是无形无相,不可形容,超过人类思想心念,唯证方知。若以思想穷加觅求,愈想离它愈远。证悟之后,则一切尘尘色色,皆是真相,皆由自性所现。
问:当一切皆空寂,还有知觉吗?
师:若在空寂当中明明了了,惺惺不昧,即是觉性。若在空寂当中,什么都无,自己亦无,则是顽空。
问:是否只要有色、有形态者,皆是虚妄?那众生岂不也是虚妄?
师:众生也是虚妄,如幻存在。凡能取、能思、能见、能闻、能触、能受之一切事物,皆属于「所」;「我」即为「能」。凡有「能、所」,即成对待。凡有形相、有能所、有对待之事物,均属虚妄,皆非真实究竟。故众生亦是虚妄。然如幻众生一旦成证之后,则一切事事物物皆成妙相。
问:那真相和妄相是成对立的吗?真相是否亦依赖妄相而成?
师:真相乃是超越妄相,泯绝对待,故名之为真。故看似对立,实则无所对立,亦无所依附。对立与相依,皆是众生概念分别,即是虚妄之境。
而于实证者言之,则是真妄圆融,一切幻相皆由真相所显,真相亦非离于幻相而别有其真,此乃已证行者之觉受。至于初修行人,绝不可藉口幻相即是真相而造业。
问:一切色相,皆由五大构成,但不知五大空不空?
师:究竟而言,五大亦空。对初机,于比较上说为五大,若于了义,则五大本空。
问:是什么都没有的空吗?
师:是「体则如如不动、用则周遍法界」之空。真空中有不空之妙有,妙有亦不离真空。
问:是否即如《圆觉经》所讲:将本来不有之虚妄空华看破之空?
师:真空应无空相,亦无是无非。倘有丝毫对待分别,即落能所。
问:观想之空,是否亦是妄执?
师:是妄执。凡有空之观、空之想、空之悟、空之证者,皆非究竟。所观之虚空,亦是本体所显。观想为初修之方便;究竟则能空、所空,皆与本体无二。

〔三、 征心〕
问:既然学佛重在修心,然而心在何处?如何修心?
师:心分体大、相大、用大。简而言之,心便是念;只要不住空有、不随妄念流转,便是修心。
至于心在何处?你可自观:念由何起?观到最后,即可了知一切皆是由自心本体所显,如此可证心体,即根本智。由此起用,广度众生,而证差别智。
问:何谓「根本智」与「后得智」?
师:根本智又称无师智,即是一切佛与众生本具之不动不乱、不垢不净之自性本体;后得智即是运用此本体智,在法界广度众生。根本智须保任、成片;后得智即是在根本智成片之后,于不动之本体上,起法界大用。
问:如何证「差别智」?
师:密乘心要,能令行者直证与佛不二之本体,即是「根本智」;尚须六度万行,圆满法界,「差别智」才能圆具。
问:《楞严经》中,演若达多发狂,以为头失去了而觅头,此头是否即指我们的佛性?
师:对的。众生之佛性,本在自心,从未失去。众生觅佛,即如演若达多觅头。经释尊一摸其头,才发现头是他本有,本来不失,又觅什么?向外觅求,转增迷惘。佛在自心,一经指出,霍尔觉知虚妄,心病即愈,做一无事之人,何苦之有?
问:《金刚经》上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则我们的自性,是否即是虚空呢?
师:不应说「是」虚空,因为说「是」或「不是」时,即已离开本体。若有「是」,就有「非」;而本体是离能所、泯对待的。虽不能说是或不是,但可应用标月之指,说它像虚空。虽像虚空,整个宇宙却在其中。
但若只想到其空,又会掉入顽空中。故当观此无尽之虚空中,还有许多星球,及其上之人物、山河大地,都安住此虚空之中,如此才能色空圆融。
虚空之特性:永恒不动、不生不灭、不失不坏、不被染污、本来清净。比如虚空中之星球,终会毁灭,世间亦是成住坏空,不断变异;但虚空本身不失不坏、不生不灭。虚空中之空气会被污染,若将空气抽离,虚空还是它本来的清净,无能污染。世间任何物质都在动,人要生老病死,树要生长枯萎,乃至其中组织皆时刻变化;但虚空本身,无可迁动。若以此等特性而言,则可谓自性有如虚空。
但自性并非「是虚空」,亦非「非虚空」,应在是非两者之间去悟,且要证到才算。若欲见到自性,须将自己的念,恒时观想法界的空,此为明心见性第一步之修法。若能心心念念,都住心于法界大空,乃至发心度虚空中之所有众生,自己心量既是如此广大,则世间之六尘、人我得失,即不执着,不执着即远离尘牵,一离尘牵,则自性刹那之间自然显现。
问:「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之「心」,与「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之「心」,意思是否一样?
师:不可得之心,与无所住之心,同为真心。唯不可得,方无所住,亦无所不住。
问:六道众生心内之自性,是否亦遍法界一切处?
师:不应言「众生心内」,因心内即是心外。此心非指肉团心而言,乃指此法界谓之为心,亦即众生之自性。众生心性,亦遍法界,不过被尘所障,不得自在。
问:何谓「前念不生,后念不灭」?
师:「前念不生」,即无语言文字可描述之自性本体。凡落入语言文字,即为戏论。「后念不灭」,即由本体所起之自性大用,以清净心广利有情。
问:住于体性之状态,是可看到体性、感觉到体性、还是体会到体性?
师:体性在体,泯一切相、一切念,不可见、不可闻,无「能觉」之「我」、无「所觉」之「所」,了了明明,唯显觉体。此即诸佛之法身,众生之佛性。体性在用,却能幻现一切相、一切念。如净念、染念、四圣、六凡、星球刹土、以及岁月年劫之迁流。故体性之修持,在体恒寂,在用则大悲遍满,广度有情。倘以无住之心,兴无缘慈、运同体悲,如幻思维:以种种方法令一切众生悉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是为体用不二甚深修持法。
问:何谓禅体密用?
师:所谓「体」,即诸佛与众生本有之佛性,亦称自性,又名本体。如人须有身,才能为种种事业之用。所谓「禅体」,即修禅所悟到之「本来面目」,彻证自己之佛性。
三乘圣人,证此本体,即安住于本体中,不再入世广度众生,如人有身,却不作用,至为可惜。而密宗弟子,一旦证到本来,不能只住于常寂光明中享乐,应再入世间,广度众生,此即「用」,乃就「度」门而言。
此外,若未证者,亦可起用,即用于世间之息、增、怀、诛。息,可息灭一切灾难;增,可增长一切利益;怀,可令众生见我皆生欢喜;诛,可降伏顽恶众生,令他成就,而了义而言,则是诛自身之惑业与习性。再者,须知一切众生,皆不离我等之自性。降伏之顽恶众生,看似降伏他人,实则都在我等自性之内。修无上密法之行人,是以法界为身、为心,法界中所有众生,皆是自性中之众生,有如自身之一细胞。故真正所诛者,乃自己之五毒,及惑业习气。
问:为何体上要加上一「禅」字、用上加一「密」字?
师:因禅即是体、体即是禅。而密法之真正大用,是在发心之初,即立愿修持成佛之后,不在法界独享寂灭清净光明之乐,而要遍至恒沙世界,广度众生,故为「密用」。
诸位发心,要证到本体更起密用,就必须把握此生,把握每一分、每一秒。已传简修者,就照简修而修;传专修者,就照专修而修;若已传心要者,就要时时刻刻、心心念念,返闻自性本体。
众生之成佛或轮回,皆由自己选择。若思想总是在六尘、人我得失、或名利事业上打转,则必入六道轮回。若将思想、心力,不断返闻本来寂灭、本来清净、本来不动之本体,则必可成就。此亦非难事,只要诸位有恒心、有毅力,又坚信我此语,如实修行,必然成就。唯有日夕精进不懈,才能上契传承诸佛之悲愿,下拯六道众生之苦厄,此方为起密乘之大用。愿与诸位共勉之!
问:仅修「一念空」可否?
师:小乘之空为「一念空」,无上乘之空则是「法界空」。因地观想时,须观全法界之众生,证悟时,大悲心便油然而生,乃至遍于十方法界,普度众生。若仅修一念空而安住,则不易生起大悲心。
问:「毗卢性海」是否即为体性?
师:毗卢性海即为体性。体性广大如海,充满法界,遍于每一微尘。

〔四、 立理〕
问:圆觉宗对缘起之看法如何?
师:本宗涵摄大乘十三宗,就心要而言,乃是天台之性具缘起,及华严之法界缘起。倘能彻证本体,十方法界、一切情器、山河大地、四圣六凡,乃至诸佛菩萨,无不由自性本空所显。以自性本来具足,而为缘起,名为性具缘起。又以此法界心涵摄一切,其中一切境相,皆即本体,非一非异,故能一一互涵互摄,于一尘中见全法界,以此而为缘起,名为法界缘起。故知修心法之人,并无向外驰求之必要,但向自心而修。
问:何谓「缘起性空」?
师:自性空体能显幻有,一切境相无非自性本空所显,名缘起性空。
问:请上师开示理、事无碍之不同。
师:「理无碍」:「理」乃指自性本体,自性本体本来无碍。行者在修途上,初由理悟,往往在事上还透不过,故须对境炼心,方能坚固。
「事无碍」:即是行者在事上已透得过,不再为事相所动摇。
「理事无碍」:则是理事皆能圆融无二。
「事事无碍」:已是究竟地步,一多相即,大小互容,重重无尽,一切情、器、时世间,称性融通,圆融无碍。
问:此种说法,与「一心三观」可有关联?
师:外觉令行者在相上透得过,内觉在念上透得过,直觉则空有一如,达到「理无碍」之地步。
问:若法性坚固成片,是否亦为「理无碍」?
师:法性坚固成片,可达「理事无碍」。所谓成片,倘是在山洞中修,而未在世法上历境验心,恐亦只是「理无碍」,必须在世法中历练过,而依然坚固不动,方称「理事无碍」。
问:「一一微尘中有无量诸佛」,是否即「事事无碍」境界?
师:对的。不仅有无量诸佛,亦有无量刹土,乃至一微尘中能现全法界,摄全法界入一微尘。此是「一多涵摄」之理。
问:何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师:此「一」乃指本体,「一切」即现象,现象即是本体,本体即是现象。
问:何谓「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师:即是自性本空。一切「有」皆由自性大空而显;虽现妙有,其体本空。
问:为何说:佛本无所说,若说佛有所说法,即是谤佛?
师:此乃指自性本体,无文字语言可形容,唯证方知,故说无所说。但虽无所说,仍可作方便说,以为标月之指,就如我们此刻的谈论即是。又自性本空,一切色法皆如梦幻,宛然而现,如幻而说,故说:佛本无所说。
问:秽土及众生,是否亦唯心所显?
师:对的。当彻证时,秽土及众生皆不存在,法界全体清净,所见唯有净土。未证之前,所见五浊恶世,亦毕竟清净。正如永嘉禅师所云:「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以秽土及众生亦是唯心所显故。



虚拟的世界虚拟的心年轻的宇宙年轻的人@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1-04-20 11:09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896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