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n


|
分享:
▲
下面是引用阿搂哈哈于2005-04-2 08:19发表的 神的小丑: 看过电影《战火浮生录》的人,大多会为片头、片尾巴黎铁塔附近夏瑶宫广场上那场壮观的舞蹈所震撼──一名上身赤裸的舞者站在巨大、朱红的圆桌中央,以强韧而曲柔的肢体呼应蛊惑般反覆出现的旋律,圆桌旁,四十名男子围成一圈,配合圆桌上的舞者,随愈转愈强的节拍愈舞愈烈,至最高潮处骤然同时崩倒。这熟悉的音乐大家都知道是拉威尔的《波烈罗》,但很少人注意到这舞是谁编的。
莫利斯‧贝贾尔(Maurice Bejart),一九二七年生于法国,是当代最勇健、前进的编舞家之一。他三十岁时组织了自己的舞团,一九五九年演出他改编的史特拉汶斯基的芭蕾《春之祭》。在这个新版本里,他把原来选拔少女狂舞至死以祭献土地之神的情节,转化成少女与年轻男子肉体的结合──颂赞生命与爱的力量。贝贾尔成功地掌握了原始的氛围,以充满活力、变化有致的群舞与韵律再现史特拉汶斯基音乐的精神。演出后,爱之者誉之为不朽杰作,恶之者诋之为色情游戏。贝贾尔一跃而为布鲁塞尔皇家剧院的监督,他的舞团则改名为「二十世纪芭蕾舞团」。
「二十世纪芭蕾舞团」的表演颠覆了传统芭蕾美学秩序。贝贾尔的编舞常给人巨大的视觉撞击,他在舞作中引进爵士乐、特技、具体音乐(从现实生活中录下来的声音),并藉歌唱、说话等方式强化表演效果,以吸引广大群众的参与。芭蕾不再只是供少数人在剧院里正襟危坐观赏的高雅品,它变成公众生活的一部分。贝贾尔不断在大型的体育馆、运动场、马戏场公演他的作品。一九六四年,他编舞的贝多芬《合唱交响曲》在布鲁塞尔皇家马戏场上演,先后有五十万以上的人在各地看了此一舞作:经由戴奥尼斯式的舞蹈,贝贾尔让观众与舞者一同完成了他藉贝多芬──席勒──尼采揭示的爱、自由、和谐的理念。 ....... 这个小丑反应着社会年代 让自己懂了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