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1.
![](attach/Fid_17/17_459632.jpg)
圖 2.
![](attach/Fid_17/17_459633.jpg)
圖 3. 大部分的路況像這樣.
![大部分的路況像這樣.](attach/Fid_17/17_459634.jpg)
圖 4. 這岔路是"內寮古道"南段西線與南段東線的會和點,右轉就到"南段東線",往南走可達圖34處(那裡可通"瑪礁古道").
![這岔路是"內寮古道"南段西線與南段東線的會和點,右轉就到"南段東線",往南走可達圖34處(那裡可通"瑪礁古道").](attach/Fid_17/17_459644.jpg)
圖 5. 圖4的特寫
![圖4的特寫](attach/Fid_17/17_459645.jpg)
圖 6. 到達"土地公廟"前,要過這樣的溪兩次!沒什麼溪水,石頭又多,很容易通過.但,下大雨時...如何?
![到達"土地公廟"前,要過這樣的溪兩次!沒什麼溪水,石頭又多,很容易通過.但,下大雨時...如何?](attach/Fid_17/17_459646.jpg)
圖 7. 往回拍"土地公廟".我們從相片左邊走過來的,
![往回拍"土地公廟".我們從相片左邊走過來的,](attach/Fid_17/17_459647.jpg)
圖 8. 看來"登山隊"很喜歡裝飾"土地公廟"
![看來"登山隊"很喜歡裝飾"土地公廟"](attach/Fid_17/17_459648.jpg)
圖 9. 岔路口X.左轉就是通往X草原.我們直行.
![岔路口X.左轉就是通往X草原.我們直行.](attach/Fid_17/17_459649.jpg)
圖 10. 圖9的特寫.
![圖9的特寫.](attach/Fid_17/17_459650.jpg)
圖 11. 從"土地公廟"到"番婆厝"前,要過一次溪.
![從"土地公廟"到"番婆厝"前,要過一次溪.](attach/Fid_17/17_459651.jpg)
圖 12. 番婆厝,只剩一面牆.因此厝,內寮古道又名"番婆路"或"番婆古道".
![番婆厝,只剩一面牆.因此厝,內寮古道又名"番婆路"或"番婆古道".](attach/Fid_17/17_459665.jpg)
圖 13. (岔路口B)右轉上坡可通"瑪礁古道"的"山線"(岔路口A).可再經由"瑪礁古道"去"擎天崗".我們直行不右轉.
![(岔路口B)右轉上坡可通"瑪礁古道"的"山線"(岔路口A).可再經由"瑪礁古道"去"擎天崗".我們直行不右轉.](attach/Fid_17/17_459666.jpg)
圖 14. 又要過溪了.
![又要過溪了.](attach/Fid_17/17_459667.jpg)
圖 15. P1這裡,有點像是"往上朔溪",只是沒有甚麼溪水.不要緊張,非常短.但河床土很鬆,還是要小心.
![P1這裡,有點像是"往上朔溪",只是沒有甚麼溪水.不要緊張,非常短.但河床土很鬆,還是要小心.](attach/Fid_17/17_459668.jpg)
圖 16. 圖15後段,有繩子可拉.不用緊張,沒幾步就到"擎天崗端的出入口"了.
![圖15後段,有繩子可拉.不用緊張,沒幾步就到"擎天崗端的出入口"了.](attach/Fid_17/17_459669.jpg)
圖 17. 過了圖16後,馬上就到了"內寮古道"的"擎天崗 出入口".我們是從相片右邊上來的.出來後,我們右轉繼續去"瑪礁古道".
![過了圖16後,馬上就到了"內寮古道"的"擎天崗 出入口".我們是從相片右邊上來的.出來後,我們右轉繼續去"瑪礁古道".](attach/Fid_17/17_459675.jpg)
圖 18. 在"擎天崗"上,往回看圖17的地方.
![在"擎天崗"上,往回看圖17的地方.](attach/Fid_17/17_459676.jpg)
圖 19. 由圖17出來後右轉前進,就直接進入"瑪礁古道".這裡掛滿了路條,算是"瑪礁古道 山線"的"擎天崗 出入口"吧.
![由圖17出來後右轉前進,就直接進入"瑪礁古道".這裡掛滿了路條,算是"瑪礁古道 山線"的"擎天崗 出入口"吧.](attach/Fid_17/17_459680.jpg)
圖 20. 從圖19下坡到此"岔路口A",右轉可以急下坡到"圖13"處的"岔路口B".直行的路(相片裡往左)則是"瑪礁古道".
![從圖19下坡到此"岔路口A",右轉可以急下坡到"圖13"處的"岔路口B".直行的路(相片裡往左)則是"瑪礁古道".](attach/Fid_17/17_459681.jpg)
圖 21. 圖20左邊大樹上的路牌特寫.
![圖20左邊大樹上的路牌特寫.](attach/Fid_17/17_459682.jpg)
圖 22. 從圖20下坡到圖13的路.看來"牛老大"經常走這條路!此下坡路,有點坡度.探路到圖13後,再上坡回到圖20處,繼續走.
![從圖20下坡到圖13的路.看來"牛老大"經常走這條路!此下坡路,有點坡度.探路到圖13後,再上坡回到圖20處,繼續走.](attach/Fid_17/17_459686.jpg)
圖 23. 很多人納悶"擎天崗的牛那裡去了?",這應該是答案了,在"瑪礁古道北段山線"附近,會來此散步.
![很多人納悶"擎天崗的牛那裡去了?",這應該是答案了,在"瑪礁古道北段山線"附近,會來此散步.](attach/Fid_17/17_459689.jpg)
圖 24. 小心陷阱喔.
![小心陷阱喔.](attach/Fid_17/17_459702.jpg)
圖 25. 途中有幾個小岔路,兩條分路都在前面一點點就會合.
![途中有幾個小岔路,兩條分路都在前面一點點就會合.](attach/Fid_17/17_459703.jpg)
圖 26. 過了"牛老大"的地盤後,大部分的路況就像這樣.只要循著人跡及路條,很輕鬆容易走.
![過了"牛老大"的地盤後,大部分的路況就像這樣.只要循著人跡及路條,很輕鬆容易走.](attach/Fid_17/17_459711.jpg)
圖 27. 瑪礁古道與內寮古道之間有許多小路,這右轉的路應該是其中之一吧(通往圖9的岔路口?)?我們繼續直行(相片左邊的路)
![瑪礁古道與內寮古道之間有許多小路,這右轉的路應該是其中之一吧(通往圖9的岔路口?)?我們繼續直行(相片左邊的路)](attach/Fid_17/17_459735.jpg)
圖 28. 小岔路的兩條分路都在前面一點點就會合.右轉的路是新的,因為直行的路已長滿植物.
![小岔路的兩條分路都在前面一點點就會合.右轉的路是新的,因為直行的路已長滿植物.](attach/Fid_17/17_459742.jpg)
圖 29. 往回拍"岔路口Y",瑪礁古道 山線與水線的岔路口".我們是從相片左邊下來的.
![往回拍"岔路口Y",瑪礁古道 山線與水線的岔路口".我們是從相片左邊下來的.](attach/Fid_17/17_459743.jpg)
圖 30. (忘了)繼續前進.
![(忘了)繼續前進.](attach/Fid_17/17_459744.jpg)
圖 31. 路右邊又一個"右轉"往"內寮古道"的岔路口(岔路口C).是到"內寮古道"的"南段東線"嗎?先下去查看看.
![路右邊又一個"右轉"往"內寮古道"的岔路口(岔路口C).是到"內寮古道"的"南段東線"嗎?先下去查看看.](attach/Fid_17/17_459755.jpg)
圖 32. 圖31往右轉下坡到"內寮古道"東線的路
![圖31往右轉下坡到"內寮古道"東線的路](attach/Fid_17/17_459756.jpg)
圖 33. 要連過2條幾乎乾枯的小溪.又溪上有堆石頭,所以過溪很容易.
![要連過2條幾乎乾枯的小溪.又溪上有堆石頭,所以過溪很容易.](attach/Fid_17/17_459757.jpg)
圖 34. 岔路口D,我們是從相片右上方下來的.我本以為相片左邊這條路就是剛走的"內寮古道"!事實不然.我稱這為"內寮古道東線".
![岔路口D,我們是從相片右上方下來的.我本以為相片左邊這條路就是剛走的"內寮古道"!事實不然.我稱這為"內寮古道東線".](attach/Fid_17/17_459758.jpg)
圖 35. 圖34裡的特寫.若沿"內寮古道東線"南下,沒幾步就可到圖2處. 我們再循剛來的路回去走"瑪礁古道",去"清風亭".
![圖34裡的特寫.若沿"內寮古道東線"南下,沒幾步就可到圖2處. 我們再循剛來的路回去走"瑪礁古道",去"清風亭".](attach/Fid_17/17_459759.jpg)
圖 36. "清風亭"這裡有老前輩所留的地圖.圖裡可以看出"內寮古道"南段分開兩條路.
!["清風亭"這裡有老前輩所留的地圖.圖裡可以看出"內寮古道"南段分開兩條路.](attach/Fid_17/17_459760.jpg)
圖 37. 大崎頭步道的上段路有點像是"環山步道". PS:石頭路下方的土有點掏空囉!趕快修.
![大崎頭步道的上段路有點像是"環山步道". PS:石頭路下方的土有點掏空囉!趕快修.](attach/Fid_17/17_459761.jpg)
圖 38. "大崎頭步道"的下段路是很陡的石階路,連"下山"都很累人的,何況上山.
!["大崎頭步道"的下段路是很陡的石階路,連"下山"都很累人的,何況上山.](attach/Fid_17/17_459791.jpg)
圖 39.
![](attach/Fid_17/17_459792.jpg)
圖 40.
![](attach/Fid_17/17_459793.jpg)
圖 41.
![](attach/Fid_17/17_460037.jpg)
【相關資訊】相關收費: 無,自備車資&餐點
【心得分享】http://bbs.mychat.to/reads.php?tid=760634 裡我意外經過"內寮古道"的"南半段".
由於沒走完"內寮古道"全程,很好奇它的北半段是通往哪裡?
雖然早已經知道它是到達擎天崗,但擎天崗那麼大的地方,到底是通往哪裡?
比較想知道它是不是通往
http://bbs.mychat.to/reads.php?tid=760634 的 T1 處.
所以,這次就從"(平等里)內寮"往"擎天崗"開始走"內寮古道".
結果發現:
1. 此古道的擎天崗出入口並非"
http://bbs.mychat.to/reads.php?tid=760634 的 T1 處".
2. "內寮古道"在擎天崗端直接通"瑪礁古道"!
3. "內寮古道"的南段有"東西"兩條路線,而我此次所走的是"西線".
整趟"內寮古道(西線)"雖然有經過數次小溪,但小溪幾乎乾沽,或許是因為這樣,一路走來沒遇到半個人!
倒是後來到圖34(岔路口D)時,有看到兩個人走相片左邊的路(我叫它"內寮古道 東線"),往"內寮"方向走.
PS: 他們所走的正是"內寮古道"南段東線,再走沒幾步就可以到達圖2處.
"瑪礁步道"山線呢?
是有見到兩個人,過了"Y岔路"(山線&水線的分岔路口)到"清風亭"(瑪礁步道的南段)才有遇較多的人.!
"走 山線 的人口"跟"走 水線 的人口"比,實在差太多.
看來,"水線"比較受歡迎.
(PS: "瑪礁步道"的北段分"山線"與"水線".)
PS:
主 GPS 所定位的位置是"內寮古道"的"擎天崗"端的出入口.
交通資訊:
坐小19公車,在"(平等里 的)內寮 站"下車.
PS: "小19公車"在"劍潭捷運站"發車.
(非假日,約1小時一班,假日約40分鐘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