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610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俊桐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特殊貢獻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89 鮮花 x161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2
[修行][分享]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五 ~~~~卷八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五
  阿難白佛言。世尊。如來雖說第二義門。今觀世間解結之人,若不知其所結之元,我信是人終不能解。世尊。我及會中有學聲聞,亦複如是。從無始際與諸無明,俱滅俱生。雖得如是多聞善根,名爲出家,猶隔日瘧。惟願大慈,哀愍淪溺。今日身心,雲何是結,從何名解。亦令未來苦難衆生,得免輪回,不落三有。作是語已,普及大衆五體投地。雨淚翹誠,伫佛如來無上開示。
  爾時世尊憐愍阿難,及諸會中諸有學者。亦爲未來一切衆生,爲出世因作將來眼。以閻浮檀紫金光手,摩阿難頂。即時十方普佛世界,六種震動。微塵如來住世界者,各有寶光從其頂出。其光同時於彼世界,來祇陀林,灌如來頂。是諸大衆,得未曾有。於是阿難及諸大衆,俱聞十方微塵如來,異口同音,告阿難言:善哉阿難。汝欲識知俱生無明,使汝輪轉生死結根,唯汝六根,更無他物。汝複欲知無上菩提,令汝速證安樂解脫.寂靜妙常,亦汝六根,更非他物。
  阿難雖聞如是法音,心猶未明。稽首白佛。雲何令我生死輪回,安樂妙常,同是六根,更非他物。
  佛告阿難。根塵同源。縛脫無二。識性虛妄,猶如空華。阿難。由塵發知。因根有相。相見無性,同於交蘆。是故汝今。知見立知,即無明本。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無漏真淨。雲何是中更容他物。爾時世尊,欲重宣此義,而說偈言。
    真性有爲空 緣生故如幻 無爲無起滅 不實如空華
    言妄顯諸真 妄真同二妄 猶非真非真 雲何見所見
  
    中間無實性 是故若交蘆 結解同所因 聖凡無二路
    汝觀交中性 空有二俱非 迷晦即無明 發明便解脫
    解結因次第 六解一亦亡 根選擇圓通 入流成正覺
    陀那微細識 習氣成暴流 真非真恐迷 我常不開演
    自心取自心 非幻成幻法 不取無非幻 非幻尚不生
    幻法雲何立 是名妙蓮華 金剛王寶覺 如幻三摩提
    彈指超無學 此阿毗達磨 十方薄伽梵 一路涅槃門
  於是阿難及諸大衆,聞佛如來無上慈誨,祇夜伽陀,雜糅精瑩,妙理清徹,心目開明,歎未曾有。
  阿難合掌頂禮白佛。我今聞佛無遮大悲,性淨妙常真實法句。心猶未達六解一亡,舒結倫次。惟垂大慈,再愍斯會及與將來,施以法音,洗滌沈垢。
  即時如來於師子座,整涅槃僧,斂僧伽梨,攬七寶幾。引手於幾,取劫波羅天所奉華巾。於大衆前绾成一結。示阿難言:此名何等。阿難大衆俱白佛言:此名爲結。於是如來绾疊華巾,又成一結。重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衆,又白佛言:此亦名結。如是倫次绾疊華巾,總成六結。一一結成,皆取手中所成之結,持問阿難,此名何等。阿難大衆,亦複如是次第詶佛,此名爲結。佛告阿難。我初绾巾,汝名爲結。此疊華巾,先實一條。第二第三,雲何汝曹複名爲結。阿難白佛言:世尊。此寶疊華緝績成巾,雖本一體。如我思惟,如來一绾,得一結名。若百绾成,終名百結。何況此巾只有六結。終不至七,亦不停五。雲何如來只許初時。第二第三不名爲結。佛告阿難。此寶華巾,汝知此巾元止一條。我六绾時,名有六結。汝審觀察,巾體是同,因結有異。於意雲何。初绾結成,名爲第一。如是乃至第六結生。吾今欲將第六結名,成第一不。不也,世尊。六結若存,斯第六名,終非第一。縱我曆生盡其明辯,如何令是六結亂名。佛言:如是,六結不同。循顧本因,一巾所造。令其雜亂,終不得成。則汝六根,亦複如是。畢竟同中,生畢竟異。佛告阿難。汝必嫌此六結不成,願樂一成,複雲何得。阿難言:此結若存,是非鋒起。於中自生此結非彼,彼結非此。如來今日若總解除。結若不生,則無彼此。尚不名一,六雲何成。佛言:六解一亡,亦複如是。由汝無始心性狂亂,知見妄發。發妄不息,勞見發塵。如勞目睛,則有狂華。於湛精明,無因亂起。一切世間.山河大地.生死涅槃,皆即狂勞.顛倒華相。
  阿難言:此勞同結,雲何解除。
  如來以手將所結巾偏掣其左。問阿難言:如是解不。不也,世尊。旋複以手偏牽右邊。又問阿難,如是解不。不也,世尊。佛告阿難。吾今以手左右各牽,竟不能解。汝設方便,雲何解成。阿難白佛言:世尊。當於結心解即分散。佛告阿難。如是如是。若欲除結,當於結心。阿難。我說佛法從因緣生。非取世間和合粗相。如來發明世出世法,知其本因隨所緣出。如是乃至恒沙界外一滴之雨,亦知頭數。現前種種,松直棘曲,鹄白烏玄,皆了元由。是故阿難。隨汝心中選擇六根。根結若除,塵相自滅。諸妄銷亡,不真何待。阿難。吾今問汝,此劫波羅巾六結現前,同時解萦,得同除不。不也,世尊。是結本以次第绾生。今日當須次第而解。六結同體,結不同時。則結解時,雲何同除。佛言:六根解除,亦複如是。此根初解,先得人空。空性圓明,成法解脫。解脫法已,俱空不生。是名菩薩從三摩地,得無生忍。
  阿難及諸大衆,蒙佛開示,慧覺圓通,得無疑惑。一時合掌,頂禮雙足,而白佛言:我等今日身心皎然,快得無礙。雖複悟知一六亡義。然猶未達圓通本根。世尊。我輩飄零,積劫孤露。何心何慮,預佛天倫。如失乳兒,忽遇慈母。若複因此際會道成。所得密言,還同本悟。則與未聞無有差別。惟垂大悲,惠我秘嚴。成就如來最後開示。作是語已。五體投地。退藏密機,冀佛冥授。
  爾時世尊,普告衆中諸大菩薩,及諸漏盡大阿羅漢。汝等菩薩及阿羅漢,生我法中,得成無學。吾今問汝,最初發心,悟十八界,誰爲圓通,從何方便入三摩地。
  憍陳那五比丘,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於雞園,觀見如來最初成道。於佛音聲,悟明四谛。佛問比丘,我初稱解。如來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圓。我於音聲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音聲爲上。
  優波尼沙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亦觀佛最初成道。觀不淨相,生大厭離。悟諸色性。以從不淨白骨微塵,歸於虛空。空色二無,成無學道。如來印我名尼沙陀。塵色既盡,妙色密圓。我從色相,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色因爲上。
  香嚴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聞如來教我谛觀諸有爲相。我時辭佛,宴晦清齋。見諸比丘燒沈水香,香氣寂然來入鼻中。我觀此氣,非木非空,非煙非火,去無所著,來無所從,由是意銷,發明無漏。如來印我得香嚴號。塵氣倏滅,妙香密圓。我從香嚴,得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香嚴爲上。
  藥王藥上二法王子,並在會中五百梵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無始劫,爲世良醫,口中嘗此娑婆世界草木金石,名數凡有十萬八千。如是悉知苦酢.鹹淡.甘辛等味。並諸和合俱生變異,是冷是熱,有毒無毒,悉能遍知。承事如來,了知味性,非空非有,非即身心,非離身心。分別味因,從是開悟。蒙佛如來印我昆季,藥王藥上二菩薩名。今於會中爲法王子。因味覺明,位登菩薩。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味因爲上。
  跋陀婆羅,並其同伴十六開士,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等先於威音王佛,聞法出家。於浴僧時,隨例入室。忽悟水因,既不洗塵,亦不洗體,中間安然,得無所有。宿習無忘。乃至今時從佛出家,令得無學。彼佛名我跋陀婆羅。妙觸宣明,成佛子住。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觸因爲上。
  摩诃迦葉,及紫金光比丘尼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於往劫,於此界中,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我得親近,聞法修學。佛滅度後,供養舍利,然燈續明。以紫光金塗佛形像。自爾已來,世世生生,身常圓滿紫金光聚。此紫金光比丘尼等,即我眷屬,同時發心。我觀世間六塵變壞,唯以空寂修於滅盡,身心乃能度百千劫,猶如彈指。我以空法成阿羅漢。世尊說我頭陀爲最。妙法開明,銷滅諸漏。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法因爲上。
  阿那律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常樂睡眠。如來诃我.爲畜生類。我聞佛诃,啼泣自責。七日不眠,失其雙目。世尊示我樂見照明金剛三昧。我不因眼,觀見十方。精真洞然,如觀掌果。如來印我成阿羅漢。佛問圓通,如我所證,旋見循元,斯爲第一。
  周利槃特迦,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阙誦持,無多聞性。最初值佛,聞法出家。憶持如來一句伽陀。於一百日,得前遺後,得後遺前。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調出入息。我時觀息,微細窮盡,生住異滅,諸行刹那。其心豁然。得大無礙。乃至漏盡成阿羅漢。住佛座下,印成無學。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反息循空,斯爲第一。
  憍梵缽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有口業,於過去劫輕弄沙門,世世生生有牛呞病。如來示我.一味清淨.心地法門。我得滅心入三摩地。觀味之知,非體非物。應念得超世間諸漏。內脫身心。外遺世界。遠離三有,如鳥出籠。離垢銷塵,法眼清淨,成阿羅漢。如來親印登無學道。佛問圓通,如我所證,還味旋知,斯爲第一。
  畢陵伽婆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發心從佛入道。數聞如來說諸世間不可樂事。乞食城中,心思法門。不覺路中毒刺傷足,舉身疼痛。我念有知。知此深痛。雖覺覺痛。覺清淨心,無痛痛覺。我又思惟,如是一身,甯有雙覺。攝念未久,身心忽空。三七日中,諸漏虛盡,成阿羅漢。得親印記,發明無學。佛問圓通,如我所證,純覺遺身,斯爲第一。
  須菩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心得無礙。自憶受生如恒河沙。初在母胎,即知空寂。如是乃至十方成空。亦令衆生證得空性。蒙如來發性覺真空。空性圓明,得阿羅漢。頓入如來寶明空海。同佛知見。印成無學。解脫性空,我爲無上。佛問圓通,如我所證,諸相入非,非所非盡,旋法歸無,斯爲第一。
  舍利弗,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心見清淨。如是受生如恒河沙。世出世間種種變化,一見則通,獲無障礙。我於路中,逢迦葉波兄弟相逐,宣說因緣,悟心無際。從佛出家,見覺明圓,得大無畏,成阿羅漢。爲佛長子,從佛口生,從法化生。佛問圓通,如我所證,心見發光,光極知見,斯爲第一。
  普賢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已曾與恒沙如來爲法王子。十方如來,教其弟子菩薩根者,修普賢行,從我立名。世尊。我用心聞,分別衆生所有知見。若於他方恒沙界外,有一衆生,心中發明普賢行者,我於爾時乘六牙象,分身百千,皆至其處。縱彼障深,未得見我。我與其人暗中摩頂,擁護安慰,令其成就。佛問圓通,我說本因,心聞發明,分別自在,斯爲第一。
  孫陀羅難陀,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出家從佛入道,雖具戒律。於三摩地,心常散動,未獲無漏。世尊教我,及俱絺羅,觀鼻端白。我初谛觀,經三七日。見鼻中氣,出入如煙。身心內明,圓洞世界,遍成虛淨,猶如琉璃。煙相漸銷,鼻息成白。心開漏盡,諸出入息化爲光明,照十方界,得阿羅漢。世尊記我當得菩提。佛問圓通,我以銷息,息久發明,明圓滅漏,斯爲第一。
  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曠劫來,辯才無礙。宣說苦空,深達實相。如是乃至恒沙如來秘密法門,我於衆中微妙開示,得無所畏。世尊知我有大辯才,以音聲輪教我發揚。我於佛前助佛轉輪,因師子吼,成阿羅漢。世尊印我說法無上。佛問圓通,我以法音降伏魔怨,銷滅諸漏。斯爲第一。
  優波離,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親隨佛踰城出家。親觀如來六年勤苦。親見如來降伏諸魔,制諸外道。解脫世間貪欲諸漏。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儀,八萬微細,性業遮業,悉皆清淨。身心寂滅,成阿羅漢。我是如來衆中綱紀。親印我心。持戒修身,衆推爲上。佛問圓通,我以執身,身得自在,次第執心,心得通達,然後身心一切通利,斯爲第一。
  大目犍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初於路乞食。逢遇優樓頻螺、伽耶、那提,三迦葉波,宣說如來因緣深義。我頓發心,得大通達。如來惠我袈裟著身,須發自落。我遊十方,得無挂礙。神通發明,推爲無上。成阿羅漢。甯唯世尊。十方如來歎我神力,圓明清淨,自在無畏。佛問圓通,我以旋湛,心光發宣,如澄濁流,久成清瑩,斯爲第一。
  烏刍瑟摩,於如來前,合掌頂禮佛之雙足,而白佛言:我常先憶久遠劫前,性多貪欲。有佛出世,名曰空王。說多淫人,成猛火聚。教我遍觀.百骸四肢.諸冷暖氣。神光內凝,化多淫心.成智慧火。從是諸佛皆呼召我,名爲火頭。我以火光三昧力故,成阿羅漢。心發大願,諸佛成道,我爲力士,親伏魔怨。佛問圓通,我以谛觀身心暖觸,無礙流通,諸漏既銷,生大寶焰,登無上覺,斯爲第一。
  持地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念往昔,普光如來出現於世。我爲比丘,常於一切要路津口,田地險隘,有不如法,妨損車馬,我皆平填。或作橋梁。或負沙土。如是勤苦,經無量佛出現於世。或有衆生於阛阓處,要人擎物,我先爲擎,至其所詣,放物即行,不取其直。毗舍浮佛現在世時,世多饑荒。我爲負人,無問遠近,唯取一錢。或有車牛被於泥溺,我有神力,爲其推輪,拔其苦惱。時國大王延佛設齋。我於爾時平地待佛。毗舍如來,摩頂謂我,當平心地,則世界地一切皆平。我即心開,見身微塵,與造世界所有微塵等無差別。微塵自性,不相觸摩。乃至刀兵亦無所觸。我於法性,悟無生忍,成阿羅漢。回心今入菩薩位中。聞諸如來宣妙蓮華佛知見地,我先證明而爲上首。佛問圓通,我以谛觀身界二塵,等無差別,本如來藏,虛妄發塵,塵銷智圓,成無上道,斯爲第一。
  月光童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爲水天。教諸菩薩修習水觀,入三摩地。觀於身中,水性無奪。初從涕唾,如是窮盡津液精血,大小便利,身中旋複,水性一同。見水身中與世界外浮幢王刹,諸香水海,等無差別。我於是時,初成此觀。但見其水未得無身。當爲比丘,室中安禅。我有弟子,窺窗觀室,唯見清水遍在室中,了無所見。童稚無知,取一瓦礫投於水內,激水作聲,顧盼而去。我出定後,頓覺心痛。如舍利弗遭違害鬼。我自思惟,今我已得阿羅漢道,久離病緣。雲何今日忽生心痛,將無退失。爾時童子捷來我前,說如上事。我則告言:汝更見水,可即開門,入此水中,除去瓦礫。童子奉教。後入定時,還複見水,瓦礫宛然,開門除出。我後出定,身質如初。逢無量佛,如是至於.山海自在通王如來,方得亡身。與十方界諸香水海,性合真空,無二無別。今於如來得童真名,預菩薩會。佛問圓通,我以水性一味流通,得無生忍,圓滿菩提,斯爲第一。
  琉璃光法王子,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恒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聲。開示菩薩本覺妙明。觀此世界及衆生身,皆是妄緣風力所轉。我於爾時,觀界安立,觀世動時,觀身動止,觀心動念,諸動無二,等無差別。我時覺了此群動性,來無所從,去無所至。十方微塵顛倒衆生,同一虛妄,如是乃至三千大千一世界內,所有衆生,如一器中,貯百蚊蚋,啾啾亂鳴,於分寸中鼓發狂鬧。逢佛未幾,得無生忍。爾時心開,乃見東方不動佛國,爲法王子,事十方佛。身心發光,洞徹無礙。佛問圓通,我以觀察風力無依,悟菩提心,入三摩地,合十方佛傳一妙心,斯爲第一。
  虛空藏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與如來,定光佛所,得無邊身。爾時手執四大寶珠,照明十方微塵佛刹,化成虛空。又於自心現大圓鏡,內放十種微妙寶光,流灌十方盡虛空際,諸幢王刹,來入鏡內,涉入我身。身同虛空,不相妨礙。身能善入微塵國土,廣行佛事,得大隨順。此大神力,由我谛觀四大無依,妄想生滅,虛空無二,佛國本同。於同發明,得無生忍。佛問圓通,我以觀察虛空無邊,入三摩地,妙力圓明,斯爲第一。
  彌勒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經微塵劫,有佛出世,名日月燈明。我從彼佛而得出家。心重世名,好遊族姓。爾時世尊,教我修習唯心識定,入三摩地。曆劫已來,以此三昧事恒沙佛。求世名心歇滅無有。至然燈佛出現於世。我乃得成.無上妙圓.識心三昧。乃至盡空如來國土淨穢有無。皆是我心變化所現。世尊。我了如是唯心識故,識性流出無量如來。今得授記,次補佛處。佛問圓通,我以谛觀十方唯識,識心圓明,入圓成實,遠離依他及遍計執,得無生忍,斯爲第一。
  大勢至法王子,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憶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無量光。十二如來,相繼一劫。其最後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專爲憶,一人專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見非見。二人相憶,二憶念深,如是乃至從生至生,同於形影,不相乖異。十方如來憐念衆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爲。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曆生不相違遠。若衆生心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今於此界,攝念佛人歸於淨土。佛問圓通,我無選擇,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得三摩地,斯爲第一。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六

 
  爾時觀世音菩薩,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憶念我昔無數恒河沙劫,於時有佛出現於世,名觀世音。我於彼佛發菩提心。彼佛教我從聞思修,入三摩地。初於聞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動靜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漸增。聞所聞盡。盡聞不住。覺所覺空。空覺極圓。空所空滅。生滅既滅。寂滅現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間。十方圓明。獲二殊勝。一者,上合十方諸佛本妙覺心,與佛如來同一慈力。二者,下合十方一切六道衆生,與諸衆生同一悲仰。
  世尊。由我供養觀音如來。蒙彼如來,授我如幻聞熏聞修金剛三昧,與佛如來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應,入諸國土。
  世尊。若諸菩薩,入三摩地,進修無漏,勝解現圓。我現佛身而爲說法,令其解脫。
  若諸有學,寂靜妙明,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獨覺身,而爲說法,令其解脫。
  若諸有學,斷十二緣,緣斷勝性,勝妙現圓。我於彼前現緣覺身,而爲說法,令其解脫。
  若諸有學,得四谛空,修道入滅,勝性現圓。我於彼前現聲聞身,而爲說法,令其解脫。
  若諸衆生,欲心明悟,不犯欲塵,欲身清淨。我於彼前現梵王身,而爲說法,令其解脫。
  若諸衆生,欲爲天主,統領諸天。我於彼前現帝釋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衆生,欲身自在遊行十方。我於彼前現自在天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衆生,欲身自在飛行虛空。我於彼前現大自在天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衆生,愛統鬼神,救護國土。我於彼前現天大將軍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衆生,愛統世界,保護衆生。我於彼前現四天王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衆生,愛生天宮,驅使鬼神。我於彼前現四天王國太子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衆生,樂爲人王。我於彼前現人王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衆生,愛主族姓,世間推讓。我於彼前現長者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衆生,愛談名言,清淨自居。我於彼前現居士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衆生,愛治國土,剖斷邦邑。我於彼前現宰官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衆生,愛諸數術,攝衛自居。我於彼前現婆羅門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男子,好學出家,持諸戒律。我於彼前現比丘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女人,好學出家,持諸禁戒。我於彼前現比丘尼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男子,樂持五戒。我於彼前現優婆塞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女子,五戒自居。我於彼前現優婆夷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女人,內政立身,以修家國。我於彼前現女主身,及國夫人,命婦大家,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衆生,不壞男根。我於彼前現童男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處女,愛樂處身,不求侵暴。我於彼前現童女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諸天,樂出天倫。我現天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諸龍,樂出龍倫。我現龍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有藥叉,樂度本倫。我於彼前現藥叉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乾闼婆,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乾闼婆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阿修羅,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阿修羅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緊那羅,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緊那羅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摩呼羅伽,樂脫其倫。我於彼前現摩呼羅伽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衆生,樂人修人。我現人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若諸非人,有形無形,有想無想,樂度其倫。我於彼前皆現其身,而爲說法,令其成就。
  是名妙淨三十二應,入國土身。皆以三昧聞熏聞修無作妙力,自在成就。
  世尊。我複以此聞熏聞修,金剛三昧無作妙力。與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衆生,同悲仰故。令諸衆生,於我身心,獲十四種無畏功德。
  一者,由我不自觀音以觀觀者。令彼十方苦惱衆生,觀其音聲,即得解脫。
  二者,知見旋複。令諸衆生,設入大火,火不能燒。
  三者,觀聽旋複。令諸衆生,大水所漂,水不能溺。
  四者,斷滅妄想。心無殺害。令諸衆生,入諸鬼國,鬼不能害。
  五者,熏聞成聞,六根銷複,同於聲聽。能令衆生,臨當被害,刀段段壞。使其兵戈,猶如割水,亦如吹光,性無搖動。
  六者,聞熏精明,明遍法界,則諸幽暗性不能全。能令衆生,藥叉、羅刹、鸠槃茶鬼、及毗舍遮、富單那等。雖近其傍。目不能視。
  七者,音性圓銷,觀聽返入,離諸塵妄,能令衆生,禁係枷鎖,所不能著。
  八者,滅音圓聞,遍生慈力。能令衆生,經過險路,賊不能劫。
  九者,熏聞離塵,色所不劫,能令一切多淫衆生,遠離貪欲。
  十者,純音無塵,根境圓融,無對所對。能令一切忿恨衆生,離諸嗔恚。
  十一者,銷塵旋明,法界身心,猶如琉璃,朗徹無礙。能令一切昏鈍性障,諸阿顛迦,永離癡暗。
  十二者,融形複聞,不動道場,涉入世間。不壞世界,能遍十方。供養微塵諸佛如來。各各佛邊爲法王子。能令法界無子衆生,欲求男者,誕生福德智慧之男。
  十三者,六根圓通,明照無二,含十方界。立大圓鏡空如來藏。承順十方微塵如來。秘密法門,受領無失。能令法界無子衆生,欲求女者,誕生端正福德柔順,衆人愛敬有相之女。
  十四者,此三千大千世界,百億日月,現住世間諸法王子,有六十二恒河沙數,修法垂範,教化衆生,隨順衆生,方便智慧,各各不同。由我所得圓通本根,發妙耳門。然後身心微妙含容,周遍法界。能令衆生持我名號,與彼共持六十二恒河沙諸法王子,二人福德,正等無異。世尊,我一名號,與彼衆多名號無異。
  由我修習得真圓通。是名十四施無畏力,福備衆生。
  世尊。我又獲是圓通,修證無上道故,又能善獲四不思議無作妙德。
  一者,由我初獲妙妙聞心,心精遺聞,見聞覺知不能分隔,成一圓融清淨寶覺。故我能現衆多妙容,能說無邊秘密神咒。其中或現一首三首五首七首九首十一首,如是乃至一百八首,千首萬首,八萬四千爍迦羅首。二臂四臂六臂八臂十臂十二臂,十四十六十八二十至二十四,如是乃至一百八臂,千臂萬臂,八萬四千母陀羅臂。二目三目四目九目。如是乃至一百八目,千目萬目,八萬四千清淨寶目。或慈或威。或定或慧。救護衆生。得大自在。
  二者,由我聞思,脫出六塵,如聲度垣,不能爲礙。故我妙能現一一形,誦一一咒。其形其咒,能以無畏施諸衆生。是故十方微塵國土,皆名我爲施無畏者。
  三者,由我修習本妙圓通清淨本根。所遊世界,皆令衆生舍身珍寶,求我哀愍。
  四者,我得佛心,證於究竟。能以珍寶種種,供養十方如來,傍及法界六道衆生。求妻得妻,求子得子。求三昧得三昧。求長壽得長壽。如是乃至求大涅槃得大涅槃。
  佛問圓通,我從耳門圓照三昧,緣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提,成就菩提,斯爲第一。
  世尊。彼佛如來,歎我善得圓通法門。於大會中,授記我爲觀世音號。由我觀聽十方圓明。故觀音名遍十方界。
  爾時世尊於師子座,從其五體同放寶光,遠灌十方微塵如來,及法王子諸菩薩頂。彼諸如來亦於五體同放寶光,從微塵方來灌佛頂,並灌會中諸大菩薩及阿羅漢。林木池沼,皆演法音。交光相羅,如寶絲網。是諸大衆,得未曾有。一切普獲金剛三昧。即時天雨百寶蓮華,青黃赤白,間錯紛糅。十方虛空,成七寶色。此娑婆界大地山河,俱時不現。唯見十方微塵國土,合成一界。梵呗詠歌,自然敷奏。
  於是如來,告文殊師利法王子。汝今觀此二十五無學諸大菩薩,及阿羅漢,各說最初成道方便,皆言修習真實圓通。彼等修行,實無優劣前後差別。我今欲令阿難開悟,二十五行誰當其根。兼我滅後,此界衆生,入菩薩乘求無上道,何方便門得易成就。
  文殊師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承佛威神,說偈對佛。
    覺海性澄圓 圓澄覺元妙 元明照生所 所立照性亡
    迷妄有虛空 依空立世界 想澄成國土 知覺乃衆生
    空生大覺中 如海一漚發 有漏微塵國 皆依空所生
    漚滅空本無 況複諸三有 歸元性無二 方便有多門
    聖性無不通 順逆皆方便 初心入三昧 遲速不同倫
    色想結成塵 精了不能徹 如何不明徹 於是獲圓通
    音聲雜語言 但伊名句味 一非含一切 雲何獲圓通
    香以合中知 離則元無有 不恒其所覺 雲何獲圓通
    味性非本然 要以味時有 其覺不恒一 雲何獲圓通
    觸以所觸明 無所不明觸 合離性非定 雲何獲圓通
    法稱爲內塵 憑塵必有所 能所非遍涉 雲何獲圓通
    見性雖洞然 明前不明後 四維虧一半 雲何獲圓通
    鼻息出入通 現前無交氣 支離匪涉入 雲何獲圓通
    舌非入無端 因味生覺了 味亡了無有 雲何獲圓通
    身與所觸同 各非圓覺觀 涯量不冥會 雲何獲圓通
    知根雜亂思 湛了終無見 想念不可脫 雲何獲圓通
    識見雜三和 诘本稱非相 自體先無定 雲何獲圓通
    心聞洞十方 生於大因力 初心不能入 雲何獲圓通
    鼻想本權機 只令攝心住 住成心所住 雲何獲圓通
    說法弄音文 開悟先成者 名句非無漏 雲何獲圓通
    持犯但束身 非身無所束 元非遍一切 雲何獲圓通
    神通本宿因 何關法分別 念緣非離物 雲何獲圓通
    若以地性觀 堅礙非通達 有爲非聖性 雲何獲圓通
    若以水性觀 想念非真實 如如非覺觀 雲何獲圓通
    若以火性觀 厭有非真離 非初心方便 雲何獲圓通
    若以風性觀 動寂非無對 對非無上覺 雲何獲圓通
    若以空性觀 昏鈍先非覺 無覺異菩提 雲何獲圓通
    若以識性觀 觀識非常住 存心乃虛妄 雲何獲圓通
    諸行是無常 念性元生滅 因果今殊感 雲何獲圓通
    我今白世尊 佛出娑婆界 此方真教體 清淨在音聞
    欲取三摩提 實以聞中入 離苦得解脫 良哉觀世音
    於恒沙劫中 入微塵佛國 得大自在力無畏施衆生
    妙音觀世音 梵音海潮音 救世悉安甯 出世獲常住
    我今啓如來 如觀音所說 譬如人靜居 十方俱擊鼓
    十處一時聞 此則圓真實 目非觀障外 口鼻亦複然
    身以合方知 心念紛無緒 隔垣聽音響 遐迩俱可聞
    五根所不齊 是則通真實 音聲性動靜 聞中爲有無
    無聲號無聞 非實聞無性 聲無既無滅 聲有亦非生
    生滅二圓離 是則常真實 縱令在夢想 不爲不思無
    覺觀出思惟 身心不能及 今此娑婆國 聲論得宣明
    衆生迷本聞 循聲故流轉 阿難縱強記 不免落邪思
    豈非隨所淪 旋流獲無妄
    阿難汝谛聽
    我承佛威力 宣說金剛王 如幻不思議 佛母真三昧
    汝聞微塵佛 一切秘密門 欲漏不先除 畜聞成過誤
    將聞持佛佛 何不自聞聞 聞非自然生 因聲有名字
    旋聞與聲脫 能脫欲誰名 一根既返源 六根成解脫
    見聞如幻翳 三界若空華 聞複翳根除 塵銷覺圓淨
    淨極光通達 寂照含虛空 卻來觀世間 猶如夢中事
    摩登伽在夢 誰能留汝形 如世巧幻師 幻作諸男女
    雖見諸根動 要以一機抽 息機歸寂然 諸幻成無性
    六根亦如是 元依一精明 分成六和合 一處成休複
    六用皆不成 塵垢應念銷 成圓明淨妙
    余塵尚諸學 明極即如來 大衆及阿難 旋汝倒聞機
    反聞聞自性 性成無上道 圓通實如是
    此是微塵佛 一路涅槃門 過去諸如來 斯門已成就
    現在諸菩薩 今各入圓明 未來修學人 當依如是法
    我亦從中證 非唯觀世音 誠如佛世尊 詢我諸方便
    以救諸末劫 求出世間人 成就涅槃心 觀世音爲最
    自余諸方便 皆是佛威神 即事舍塵勞 非是長修學
    淺深同說法 頂禮如來藏 無漏不思議 願加被未來
    於此門無惑 方便易成就 堪以教阿難 及末劫沈淪
    但以此根修 圓通超余者 真實心如是
  於是阿難及諸大衆,身心了然,得大開示。觀佛菩提及大涅槃。猶如有人因事遠遊,未得歸還,明了其家所歸道路。普會大衆,天龍八部,有學二乘,及諸一切新發心菩薩,其數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遠塵離垢,獲法眼淨。性比丘尼聞說偈已。成阿羅漢。無量衆生,皆發無等等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阿難整衣服,於大衆中合掌頂禮。心迹圓明,悲欣交集。欲益未來諸衆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門,是中修行得無疑惑。常聞如來說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薩發心。自覺已圓能覺他者,如來應世。我雖未度,願度末劫一切衆生。世尊。此諸衆生,去佛漸遠。邪師說法,如恒河沙。欲攝其心入三摩地。雲何令其安立道場,遠諸魔事。於菩提心得無退屈。
  爾時世尊於大衆中,稱贊阿難。善哉善哉。如汝所問安立道場,救護衆生末劫沈溺。汝今谛聽。當爲汝說。阿難大衆,唯然奉教。
  佛告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爲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爲三無漏學。
  阿難。雲何攝心我名爲戒。
  若諸世界六道衆生,其心不淫,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淫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禅定現前。如不斷淫,必落魔道。上品魔王、中品魔民、下品魔女。彼等諸魔,亦有徒衆。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魔民,熾盛世間,廣行貪淫,爲善知識,令諸衆生落愛見坑失菩提路。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先斷心淫。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一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飯,經百千劫只名熱砂。何以故?此非飯本,砂石成故。汝以淫身,求佛妙果。縱得妙悟,皆是淫根。根本成淫,輪轉三塗,必不能出。如來涅槃,何路修證。必使淫機身心俱斷,斷性亦無,於佛菩提斯可希冀。如我此說,名爲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阿難。又諸世界六道衆生,其心不殺,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禅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爲大力鬼。中品則爲飛行夜叉諸鬼帥等。下品當爲地行羅刹。彼諸鬼神亦有徒衆。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鬼神,熾盛世間,自言食肉得菩提路。阿難。我令比丘食五淨肉。此肉皆我神力化生,本無命根。汝婆羅門,地多蒸濕,加以砂石,草菜不生。我以大悲神力所加,因大慈悲,假名爲肉,汝得其味。奈何如來滅度之後,食衆生肉,名爲釋子。汝等當知。是食肉人,縱得心開似三摩地,皆大羅刹,報終必沈生死苦海,非佛弟子。如是之人,相殺相吞,相食未已,雲何是人得出三界。汝教世人修三摩地,次斷殺生。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二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殺修禅定者,譬如有人自塞其耳,高聲大叫,求人不聞,此等名爲欲隱彌露。清淨比丘及諸菩薩,於歧路行,不蹋生草,況以手拔。雲何大悲,取諸衆生血肉充食。若諸比丘,不服東方絲綿絹帛,及是此土靴履裘毳,乳酪醍醐。如是比丘,於世真脫,酬還宿債,不遊三界。何以故?服其身分,皆爲彼緣。如人食其地中百谷,足不離地。必使身心,於諸衆生若身身分,身心二塗,不服不食,我說是人真解脫者。如我此說,名爲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阿難。又複世界六道衆生,其心不偷,則不隨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偷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禅定現前。如不斷偷,必落邪道。上品精靈、中品妖魅、下品邪人,諸魅所著。彼等群邪亦有徒衆。各各自謂成無上道。我滅度後末法之中,多此妖邪,熾盛世間,潛匿奸欺,稱善知識。各自謂已得上人法。詃惑無識,恐令失心。所過之處,其家耗散。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貪,成菩提道。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於殘生,旅泊三界,示一往還,去已無返。雲何賊人假我衣服,裨販如來,造種種業,皆言佛法,卻非出家具戒比丘,爲小乘道。由是疑誤無量衆生,墮無間獄。若我滅後,其有比丘發心決定修三摩提,能於如來形像之前,身然一燈,燒一指節,及於身上爇一香炷。我說是人無始宿債,一時酬畢,長揖世間,永脫諸漏。雖未即明無上覺路。是人於法已決定心。若不爲此舍身微因,縱成無爲,必還生人,酬其宿債。如我馬麥正等無異。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斷偷盜,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三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偷修禅定者,譬如有人水灌漏卮欲求其滿,縱經塵劫,終無平複。若諸比丘,衣缽之余,分寸不畜。乞食余分,施餓衆生。於大集會,合掌禮衆。有人捶詈,同於稱贊。必使身心,二俱捐舍。身肉骨血,與衆生共。不將如來不了義說,回爲己解,以誤初學。佛印是人得真三昧。如我所說,名爲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阿難。如是世界六道衆生,雖則身心無殺盜淫,三行已圓,若大妄語,即三摩地不得清淨,成愛見魔,失如來種。所謂未得謂得,未證言證。或求世間尊勝第一。謂前人言,我今已得須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羅漢道,辟支佛乘,十地地前諸位菩薩。求彼禮忏,貪其供養。是一顛迦,銷滅佛種。如人以刀斷多羅木。佛記是人永殒善根,無複知見。沈三苦海,不成三昧。我滅度後,敕諸菩薩及阿羅漢,應身生彼末法之中,作種種形,度諸輪轉。或作沙門,白衣居士,人王宰官,童男童女,如是乃至淫女寡婦,奸偷屠販,與其同事,稱贊佛乘,令其身心入三摩地。終不自言我真菩薩,真阿羅漢,泄佛密因,輕言未學。唯除命終,陰有遺付。雲何是人惑亂衆生,成大妄語。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後複斷除諸大妄語。是名如來先佛世尊,第四決定清淨明誨。是故阿難。若不斷其大妄語者,如刻人糞爲栴檀形,欲求香氣,無有是處。我教比丘直心道場,於四威儀一切行中,尚無虛假。雲何自稱得上人法。譬如窮人妄號帝王,自取誅滅。況複法王,如何妄竊。因地不真,果招纡曲。求佛菩提,如噬臍人,欲誰成就。若諸比丘,心如直弦,一切真實,入三摩地永無魔事。我印是人成就菩薩無上知覺。如我所說,名爲佛說。不如此說,即波旬說。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七 

  阿難。汝問攝心。我今先說入三摩地,修學妙門,求菩薩道。要先持此四種律儀,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葉。心三口四,生必無因。阿難。如是四事,若不遺失。心尚不緣色香味觸。一切魔事,雲何發生。若有宿習不能滅除。汝教是人,一心誦我.佛頂光明.摩诃薩怛多般怛啰.無上神咒。斯是如來無見頂相,無爲心佛從頂發輝,坐寶蓮華所說心咒。且汝宿世與摩登伽,曆劫因緣恩愛習氣,非是一生及與一劫。我一宣揚,愛心永脫,成阿羅漢。彼尚淫女,無心修行。神力冥資速證無學。雲何汝等在會聲聞,求最上乘決定成佛。譬如以塵揚於順風,有何艱險。若有末世欲坐道場。先持比丘清淨禁戒。要當選擇戒清淨者,第一沙門,以爲其師。若其不遇真清淨僧,汝戒律儀必不成就。戒成已後,著新淨衣,然香閑居,誦此心佛所說神咒一百八遍,然後結界,建立道場。求於十方現住國土無上如來,放大悲光來灌其頂。阿難。如是末世清淨比丘,若比丘尼,白衣檀越,心滅貪淫,持佛淨戒。於道場中發菩薩願。出入澡浴。六時行道。如是不寐,經三七日。我自現身至其人前,摩頂安慰,令其開悟。
  阿難白佛言:世尊。我蒙如來無上悲誨,心已開悟。自知修證無學道成。末法修行建立道場,雲何結界,合佛世尊清淨軌則。
  佛告阿難。若末世人願立道場。先取雪山大力白牛。食其山中肥膩香草。此牛唯飲雪山清水。其糞微細。可取其糞,和合栴檀,以泥其地。若非雪山,其牛臭穢,不堪塗地。別於平原,穿去地皮五尺已下,取其黃土,和上栴檀、沈水、蘇合、熏陸、郁金、白膠、青木、零陵、甘松、及雞舌香。以此十種細羅爲粉。合土成泥,以塗場地。方圓丈六,爲八角壇。壇心置一金銀銅木所造蓮華。華中安缽。缽中先盛八月露水。水中隨安所有華葉。取八圓鏡,各安其方,圍繞華缽。鏡外建立十六蓮華。十六香爐,間華鋪設。莊嚴香爐,純燒沈水,無令見火。取白牛乳,置十六器。乳爲煎餅,並諸砂糖、油餅、乳糜、蘇合、蜜姜、純酥、純蜜。於蓮華外,各各十六圍繞華外。以奉諸佛及大菩薩。每以食時,若在中夜,取蜜半升,用酥三合。壇前別安一小火爐。以兜樓婆香,煎取香水,沐浴其炭,然令猛熾。投是酥蜜於炎爐內,燒令煙盡,享佛菩薩。令其四外遍懸幡華。於壇室中,四壁敷設十方如來及諸菩薩所有形像。應於當陽,張盧舍那、釋迦、彌勒、阿閦、彌陀。諸大變化觀音形像,兼金剛藏,安其左右。帝釋、梵王、烏刍瑟摩、並藍地迦、諸軍茶利、與毗俱胝、四天王等,頻那夜迦,張於門側,左右安置。又取八鏡覆懸虛空,與壇場中所安之鏡,方面相對,使其形影重重相涉。
  於初七中,至誠頂禮十方如來,諸大菩薩,阿羅漢號。恒於六時誦咒圍壇,至心行道。一時常行一百八遍。第二七中,一向專心發菩薩願,心無間斷。我毗奈耶先有願教。第三七中,於十二時,一向持佛般怛啰咒。至第七日,十方如來一時出現。鏡交光處,承佛摩頂。即於道場修三摩地。能令如是末世修學,身心明淨猶如琉璃。阿難。若此比丘本受戒師,及同會中十比丘等,其中有一不清淨者,如是道場多不成就。從三七後,端坐安居,經一百日。有利根者,不起於座,得須陀洹。縱其身心聖果未成,決定自知成佛不謬。汝問道場,建立如是。
  阿難頂禮佛足,而白佛言:自我出家,恃佛憍愛。求多聞故,未證無爲。遭彼梵天邪術所禁。心雖明了,力不自由。賴遇文殊,令我解脫。雖蒙如來佛頂神咒,冥獲其力,尚未親聞。惟願大慈重爲宣說,悲救此會諸修行輩,末及當來在輪回者,承佛密音,身意解脫。
  於時會中一切大衆,普皆作禮,伫聞如來秘密章句。爾時世尊從肉髻中,湧百寶光,光中湧出千葉寶蓮。有化如來,坐寶華中,頂放十道百寶光明。一一光明,皆遍示現十恒河沙金剛密迹,擎山持杵,遍虛空界。大衆仰觀,畏愛兼抱,求佛哀祐。一心聽佛無見頂相放光如來宣說神咒。
  南無薩怛他 蘇伽多耶 阿羅诃帝 三藐三菩陀寫。薩怛他 佛陀俱胝 瑟尼钐。南無薩婆 勃陀勃地 薩跢鞞弊。南無薩多南 三藐三菩陀 俱知喃。娑舍啰婆迦 僧伽喃。南無盧雞 阿羅漢 跢喃。南無蘇盧多波那喃。南無娑羯唎陀 伽彌喃。南無盧雞三藐伽跢喃。三藐伽波啰 底波多那喃。南無提婆離瑟赧。南無悉陀耶 毗地耶 陀啰離瑟赧。舍波奴 揭啰诃 娑诃娑啰 摩他喃。南無跋啰诃摩尼。南無因陀啰耶。南無婆伽婆帝。嚧陀啰耶。烏摩般帝。娑醯夜耶。南無婆伽婆帝。那啰野拏耶。槃遮摩诃 三慕陀啰。南無悉羯唎多耶。南無婆伽婆帝。摩诃迦羅耶。地唎般剌那伽啰。毗陀啰 波拏迦啰耶。阿地目帝。屍摩舍那泥 婆悉泥。摩怛唎伽拏。南無悉羯唎多耶。南無婆伽婆帝。多他伽跢 俱啰耶。南無般頭摩 俱啰耶。南無跋阇啰 俱啰耶。南無摩尼 俱啰耶。南無伽阇 俱啰耶。南無婆伽婆帝。帝唎茶 輸啰西那。波啰诃啰 拏啰阇耶。跢他伽多耶。南無婆伽婆帝。南無阿彌多婆耶。跢他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耶。南無婆伽婆帝。阿刍鞞耶。跢他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耶。南無婆伽婆帝。鞞沙阇耶 俱盧吠柱唎耶。般啰婆啰阇耶。跢他伽多耶。南無婆伽婆帝。三補師毖多。薩憐捺啰剌阇耶。跢他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耶。南無婆伽婆帝。舍雞野 母那曳。跢他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耶。南無婆伽婆帝。剌怛那 雞都啰阇耶。跢他伽多耶。阿啰诃帝。三藐三菩陀耶。帝瓢 南無薩羯唎多。翳昙 婆伽婆多。薩怛他 伽都瑟尼钐。薩怛多般怛藍。南無阿婆啰視耽。般啰帝 揚歧啰。薩啰婆 部多揭啰诃。尼羯啰诃 羯迦啰诃尼。跋啰 毖地耶 叱陀你。阿迦啰 密唎柱。般唎 怛啰耶 儜揭唎。薩啰婆 槃陀那 目叉尼。薩啰婆 突瑟吒。突悉乏 般那你 伐啰尼。赭都啰 失帝南。羯啰诃 娑诃薩啰若阇。毗多崩娑那羯唎。阿瑟吒冰舍帝南。那叉刹怛啰 若阇。波啰薩陀 那羯唎。阿瑟吒南。摩诃羯啰诃 若阇。毗多崩 薩那羯唎。薩婆 舍都嚧 你婆啰若阇。呼藍 突悉乏 難遮那舍尼。毖沙舍 悉怛啰。阿吉尼 烏陀迦啰 若阇。阿般啰視多具啰。摩诃般啰戰持。摩诃疊多。摩诃帝阇。摩诃稅多 阇婆啰。摩诃跋啰 槃陀啰 婆悉你。阿唎耶多啰。毗唎俱知。誓婆毗阇耶。跋阇啰 摩禮底。毗舍嚧多。勃騰罔迦。跋阇啰 制喝那阿遮。摩啰制婆 般啰質多。跋阇啰 擅持。毗舍啰遮。扇多舍 鞞提婆 補視多。蘇摩嚧波。摩诃稅多。阿唎耶多啰。摩诃婆啰 阿般啰。跋阇啰 商羯啰 制婆。跋阇啰 俱摩唎。俱藍陀唎。跋阇啰 喝薩多遮。毗地耶 乾遮那 摩唎迦。啒蘇母 婆羯啰跢那。鞞嚧遮那 俱唎耶。夜啰菟 瑟尼钐。毗折藍婆摩尼遮。跋阇啰 迦那 迦波啰婆。嚧阇那 跋阇啰 頓稚遮。稅多遮 迦摩啰。刹奢屍 波啰婆。翳帝夷帝。母陀啰羯拏。娑鞞啰忏。掘梵都 印兔那 麽麽寫。
  烏(合牛)。唎瑟揭拏。 般剌 舍悉多。 薩怛他 伽都瑟尼钐。虎(合牛)。都嚧雍。瞻婆那。虎(合牛)。都嚧雍。悉眈婆那。虎(合牛)。都嚧雍。波啰瑟地耶 三般叉 拏羯啰。虎(合牛)。都嚧雍。薩婆藥叉 喝啰刹娑。揭啰诃 若阇。毗騰崩 薩那羯啰。虎(合牛)。都嚧雍。者都啰 屍底南。揭啰诃 娑诃薩啰南。 毗騰崩 薩那啰。虎(合牛)。都嚧雍。啰叉。婆伽梵。薩怛他 伽都瑟尼钐。波啰點 阇吉唎。摩诃 娑诃薩啰。勃樹 娑诃薩啰 室唎沙。俱知 娑诃薩泥 帝隸。阿弊提視 婆唎多。吒吒罂迦。摩诃 跋阇嚧陀啰。帝唎 菩婆那。曼茶啰。烏(合牛)。娑悉帝 薄婆都。麽麽。印兔那 麽麽寫。
  啰阇婆夜。主啰跋夜。阿祇尼 婆夜。烏陀迦 婆夜。毗沙 婆夜。舍薩多啰 婆夜。婆啰 斫羯啰 婆夜。突瑟叉 婆夜。阿舍你 婆夜。阿迦啰 密唎柱 婆夜。陀啰尼 部彌劍 波伽波陀 婆夜。烏啰迦 婆多 婆夜。剌阇壇茶 婆夜。那伽婆夜。毗條怛 婆夜。蘇波啰拏 婆夜。藥叉 揭啰诃。啰叉私 揭啰诃。畢唎多 揭啰诃。毗舍遮 揭啰诃。部多 揭啰诃。鸠槃茶 揭啰诃。補丹那 揭啰诃。迦吒補丹那 揭啰诃。悉乾度 揭啰诃。阿播悉摩啰 揭啰诃。烏檀摩陀 揭啰诃。車夜揭啰诃。醯唎婆帝 揭啰诃。社多 诃唎南。揭婆 诃唎南。嚧地啰 诃唎南。忙娑 诃唎南。謎陀 诃唎南。摩阇 诃唎南。阇多 诃唎女。視比多 诃唎南。毗多 诃唎南。婆多 诃唎南。阿輸遮 诃唎女。質多 诃唎女。帝钐 薩鞞钐。薩婆 揭啰诃南。毗陀夜阇 嗔陀夜彌。雞啰夜彌。波唎 跋啰 者迦 訖唎擔。毗陀夜阇 嗔陀夜彌。雞啰夜彌。茶演尼 訖唎擔。毗陀夜阇 嗔陀夜彌。雞啰夜彌。摩诃般輸 般怛夜。嚧陀啰 訖唎擔。毗陀夜阇 嗔陀夜彌。雞啰夜彌。那啰夜拏 訖唎擔。毗陀夜阇 嗔陀夜彌。雞啰夜彌。怛埵伽嚧 茶西 訖唎擔。毗陀夜阇 嗔陀夜彌。雞啰夜彌。摩诃迦啰 摩怛唎伽拏 訖唎擔。毗陀夜阇 嗔陀夜彌。雞啰夜彌。迦波唎迦訖唎擔。毗陀夜阇 嗔陀夜彌。雞啰夜彌。阇耶羯啰 摩度羯啰。薩婆 啰他 娑達那 訖唎擔。毗陀夜阇 嗔陀夜彌。雞啰夜彌。赭咄啰 婆耆你 訖唎擔。毗陀夜阇 嗔陀夜彌。雞啰夜彌。毗唎羊 訖唎知。難陀 雞沙啰 伽拏 般帝。索醯夜 訖唎擔。毗陀夜阇 嗔陀夜彌。雞啰夜彌。那揭那 舍啰 婆拏 訖唎擔。毗陀夜阇 嗔陀夜彌。雞啰夜彌。阿羅漢 訖唎擔 毗陀夜阇 嗔陀夜彌。雞啰夜彌。毗多啰伽 訖唎擔。毗陀夜阇 嗔陀夜彌。雞啰夜彌 跋阇啰波你。具醯夜 具醯夜。迦地 般帝 訖唎擔。毗陀夜阇 嗔陀夜彌。雞啰夜彌。啰叉罔。婆伽梵。印兔那 麽麽寫。
  婆伽梵。薩怛多 般怛啰。南無粹都帝。阿悉多 那啰剌迦。波啰婆 悉普吒。毗迦 薩怛多 缽帝唎。什佛啰 什佛啰。陀啰陀啰。頻陀啰 頻陀啰 嗔陀嗔陀。虎(合牛)。虎(合牛)。泮吒。泮吒 泮吒 泮吒 泮吒。娑诃。醯醯泮。阿牟迦耶泮。阿波啰 提诃多泮。婆啰 波啰陀泮。阿素啰 毗陀啰 波迦泮。薩婆 提鞞 弊泮。薩婆 那伽 弊泮。薩婆 藥叉 弊泮。薩婆 乾闼婆 弊泮。薩婆 補丹那 弊泮。迦吒補丹那 弊泮。薩婆 突狼枳帝 弊泮。薩婆 突澀比犁訖瑟帝 弊泮。薩婆 什婆唎 弊泮。薩婆 阿播悉摩犁 弊泮。薩婆 舍啰 婆拏 弊泮。薩婆 地帝雞 弊泮。薩婆 怛摩陀繼 弊泮。薩婆 毗陀耶 啰誓 遮犁 弊泮。阇夜羯啰 摩度羯啰。薩婆 啰他 娑陀雞 弊泮。毗地夜 遮唎 弊泮。者都啰 縛耆你 弊泮。跋阇啰 俱摩唎。毗陀夜 啰誓 弊泮。摩诃波啰 丁羊 乂耆唎 弊泮。跋阇啰 商羯啰夜。波啰丈耆 啰阇耶泮。摩诃迦啰夜。摩诃 末怛唎迦拏。南無 娑羯唎多 夜泮。毖瑟拏婢 曳泮。勃啰诃 牟尼 曳泮。阿耆尼 曳泮。摩诃羯唎 曳泮。羯啰檀持 曳泮。蔑怛唎 曳泮。唠怛唎 曳泮。遮文茶 曳泮。羯邏啰怛唎 曳泮。迦般唎 曳泮。阿地目 質多 迦屍摩 舍那。婆私你 曳泮。演吉質。薩埵 婆寫。麽麽 印兔那 麽麽寫。
  突瑟吒 質多。阿末怛唎 質多。烏阇 诃啰。伽婆 诃啰。嚧地啰 诃啰。婆娑 诃啰。摩阇 诃啰。阇多 诃啰。視毖多 诃啰。跋略夜 诃啰。乾陀 诃啰。布史波 诃啰。頗啰 诃啰。婆寫 诃啰。般波 質多。突瑟吒 質多。唠陀啰 質多。藥叉 揭啰诃。啰刹娑 揭啰诃。閉隸多 揭啰诃。毗舍遮 揭啰诃。部多 揭啰诃。鸠槃茶 揭啰诃。悉乾陀 揭啰诃。烏怛摩陀 揭啰诃。車夜 揭啰诃。阿播薩摩啰 揭啰诃。宅袪革 茶耆尼 揭啰诃。唎佛帝 揭啰诃。阇彌迦 揭啰诃。舍俱尼 揭啰诃。姥陀啰 難地迦 揭啰诃。阿藍婆 揭啰诃。乾度波尼 揭啰诃。什伐啰 堙迦醯迦。墜帝藥迦。怛隸帝藥迦。者突托迦。昵提 什伐啰 毖钐摩 什伐啰。薄底迦。鼻底迦。室隸 瑟密迦。娑你 般帝迦。薩婆 什伐啰。室嚧吉帝。末陀 鞞達 嚧制劍。阿绮嚧鉗。目佉嚧鉗。羯唎突嚧鉗。揭啰诃 揭藍。羯拏 輸藍。憚多 輸藍。迄唎夜 輸藍。末麽 輸藍。跋唎室婆 輸藍。毖栗瑟吒 輸藍。烏陀啰 輸藍。羯知輸藍。跋悉帝輸藍。邬嚧輸藍。常伽輸藍。喝悉多輸藍。跋陀輸藍。娑房盎伽 般啰 丈伽 輸藍。部多 毖跢茶。茶耆尼 什婆啰。陀突嚧迦 建咄嚧吉知 婆路多毗。薩般嚧 诃淩伽。輸沙怛啰 娑那羯啰。毗沙喻迦。阿耆尼 烏陀迦。末啰 鞞啰 建跢啰。阿迦啰 密唎咄 怛斂部迦。地栗剌吒。毖唎瑟質迦。薩婆那俱啰。肆引伽弊 揭啰唎 藥叉 怛啰刍。末啰視 吠帝钐 娑鞞钐。悉怛多 缽怛啰。摩诃跋阇嚧 瑟尼钐。摩诃般賴 丈耆藍。夜波突陀 舍喻阇那。辮怛隸拏。毗陀耶 槃昙迦嚧彌。帝殊 槃昙迦嚧彌。般啰毗陀 槃昙迦嚧彌。跢侄他。唵。阿那隸。毗舍提。鞞啰 跋阇啰 陀唎。槃陀槃陀你。跋阇啰 謗尼泮。虎(合牛)都嚧甕泮。莎婆诃。
  阿難。是佛頂光聚.悉怛多般怛羅.秘密伽陀.微妙章句。出生十方一切諸佛。十方如來,因此咒心,得成無上正遍知覺。十方如來,執此咒心,降伏諸魔,制諸外道。十方如來,乘此咒心,坐寶蓮華,應微塵國。十方如來,含此咒心,於微塵國轉大法*。十方如來,持此咒心,能於十方摩頂授記。自果未成,亦於十方蒙佛授記。十方如來,依此咒心,能於十方拔濟群苦。所謂地獄餓鬼畜生,盲聾喑啞,怨憎會苦、愛別離苦、求不得苦、五陰熾盛,大小諸橫同時解脫。賊難兵難、王難獄難、風火水難、饑渴貧窮,應念銷散。十方如來,隨此咒心,能於十方事善知識,四威儀中供養如意。恒沙如來會中,推爲大法王子。十方如來,行此咒心,能於十方攝受親因,令諸小乘聞秘密藏,不生驚怖。十方如來,誦此咒心,成無上覺,坐菩提樹,入大涅槃。十方如來,傳此咒心,於滅度後付佛法事,究竟住持,嚴淨戒律,悉得清淨。若我說是佛頂光聚般怛羅咒,從旦至暮,音聲相聯,字句中間,亦不重疊,經恒沙劫終不能盡。亦說此咒名如來頂。汝等有學,未盡輪回,發心至誠取阿羅漢,不持此咒而坐道場,令其身心遠諸魔事,無有是處。
  阿難。若諸世界,隨所國土所有衆生,隨國所生桦皮貝葉紙素白疊毛書寫此咒,貯於香囊。是人心昏,未能誦憶。或帶身上。或書宅中。當知是人盡其生年,一切諸毒所不能害。阿難。我今爲汝更說此咒,救護世間得大無畏,成就衆生出世間智。若我滅後,末世衆生,有能自誦,若教他誦,當知如是誦持衆生,火不能燒,水不能溺,大毒小毒所不能害。如是乃至龍天鬼神,精祇魔魅,所有惡咒,皆不能著。心得正受。一切咒詛厭蠱毒藥、金毒銀毒、草木蟲蛇萬物毒氣,入此人口,成甘露味。一切惡星並諸鬼神,碜心毒人,於如是人不能起惡。頻那夜迦諸惡鬼王,並其眷屬,皆領深恩,常加守護。
  阿難當知。是咒常有.八萬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種族。一一皆有諸金剛衆而爲眷屬,晝夜隨侍。設有衆生,於散亂心,非三摩地,心憶口持。是金剛王,常隨從彼諸善男子。何況決定菩提心者。此諸金剛菩薩藏王,精心陰速,發彼神識。是人應時心能記憶八萬四千恒河沙劫,周遍了知,得無疑惑。從第一劫乃至後身,生生不生藥叉羅刹,及富單那,迦吒富單那,鸠槃茶,毗舍遮等,並諸餓鬼,有形無形、有想無想、如是惡處。是善男子,若讀若誦、若書若寫、若帶若藏,諸色供養,劫劫不生貧窮下賤不可樂處。此諸衆生,縱其自身不作福業,十方如來所有功德,悉與此人。由是得於恒河沙阿僧祇不可說不可說劫,常與諸佛同生一處。無量功德,如惡叉聚。同處熏修,永無分散。是故能令破戒之人,戒根清淨。未得戒者,令其得戒。未精進者,令得精進。無智慧者,令得智慧。不清淨者,速得清淨。不持齋戒,自成齋戒。
  阿難。是善男子持此咒時。設犯禁戒於未受時。持咒之後。衆破戒罪,無問輕重,一時銷滅。縱經飲酒,食啖五辛,種種不淨,一切諸佛菩薩金剛天仙鬼神不將爲過。設著不淨破弊衣服。一行一住悉同清淨。縱不作壇,不入道場,亦不行道,誦持此咒,還同入壇行道功德,無有異也。若造五逆無間重罪,及諸比丘比丘尼四棄八棄,誦此咒已,如是重業,猶如猛風吹散沙聚。悉皆滅除,更無毫發。
  阿難。若有衆生,從無量無數劫來,所有一切輕重罪障,從前世來未及忏悔。若能讀誦書寫此咒,身上帶持,若安住處莊宅園館。如是積業,猶湯銷雪。不久皆得悟無生忍。複次阿難。若有女人,未生男女,欲求孕者。若能至心憶念斯咒。或能身上帶此悉怛多般怛啰者。便生福德智慧男女。求長命者,即得長命。欲求果報速圓滿者,速得圓滿。身命色力,亦複如是。命終之後,隨願往生十方國土。必定不生邊地下賤,何況雜形。
  阿難。若諸國土州縣聚落,饑荒疫疠。或複刀兵,賊難鬥诤。兼余一切厄難之地。寫此神咒,安城四門,並諸支提,或脫阇上。令其國土所有衆生,奉迎斯咒,禮拜恭敬,一心供養。令其人民各各身佩。或各各安所居宅地。一切災厄悉皆銷滅。阿難。在在處處,國土衆生,隨有此咒,天龍歡喜,風雨順時,五谷豐殷,兆庶安樂。亦複能鎮一切惡星,隨方變怪。災障不起。人無橫夭。杻械枷鎖不著其身。晝夜安眠,常無惡夢。
  阿難。是娑婆界,有八萬四千災變惡星。二十八大惡星而爲上首。複有八大惡星以爲其主。作種種形出現世時,能生衆生種種災異。有此咒地,悉皆銷滅。十二由旬成結界地。諸惡災祥永不能入。
  是故如來宣示此咒,於未來世,保護初學諸修行者,入三摩提,身心泰然,得大安隱。更無一切諸魔鬼神,及無始來冤橫宿殃,舊業陳債,來相惱害。汝及衆中諸有學人,及未來世諸修行者,依我壇場如法持戒,所受戒主,逢清淨僧,持此咒心,不生疑悔。是善男子,於此父母所生之身,不得心通,十方如來便爲妄語。
  說是語已。會中無量百千金剛,一時佛前合掌頂禮,而白佛言:如佛所說。我當誠心保護如是修菩提者。爾時梵王、並天帝釋、四天大王,亦於佛前同時頂禮,而白佛言:審有如是修學善人,我當盡心至誠保護,令其一生所作如願。複有無量藥叉大將、諸羅刹王、富單那王、鸠槃茶王、毗舍遮王、頻那夜迦、諸大鬼王、及諸鬼帥,亦於佛前合掌頂禮。我亦誓願護持是人,令菩提心速得圓滿。複有無量日月天子,風師雨師,雲師雷師,並電伯等,年歲巡官,諸星眷屬,亦於會中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亦保護是修行人,安立道場,得無所畏。複有無量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陸空行,萬物精祇,並風神王,無色界天,於如來前,同時稽首而白佛言:我亦保護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無魔事。
  爾時八萬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剛藏王菩薩,在大會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等輩,所修功業,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隨此咒,救護末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場及余經行,乃至散心遊戲聚落,我等徒衆,常當隨從侍衛此人。縱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終不可得。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發心樂修禅者。世尊。如是惡魔,若魔眷屬,欲來侵擾是善人者。我以寶杵殒碎其首,猶如微塵。恒令此人,所作如願。
  阿難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我輩愚鈍,好爲多聞。於諸漏心,未求出離。蒙佛慈誨,得正熏修,身心快然,獲大饒益。世尊。如是修證佛三摩提,未到涅槃。雲何名爲幹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漸次,得修行目。詣何方所,名入地中。雲何名爲等覺菩薩。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大衆一心,伫佛慈音,瞪瞢瞻仰。
  爾時世尊贊阿難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普爲大衆,及諸末世一切衆生,修三摩提求大乘者,從於凡夫終大涅槃,懸示無上正修行路。汝今谛聽。當爲汝說。阿難大衆,合掌刳心,默然受教。佛言:阿難當知。妙性圓明,離諸名相,本來無有世界衆生。因妄有生。因生有滅。生滅名妄。滅妄名真。是稱如來無上菩提,及大涅槃,二轉依號。阿難。汝今欲修真三摩地,直詣如來大涅槃者,先當識此衆生世界二顛倒因。顛倒不生,斯則如來真三摩地。
  阿難。雲何名爲衆生顛倒。阿難。由性明心,性明圓故。因明發性,性妄見生。從畢竟無成究竟有。此有所有,非因所因,住所住相,了無根本。本此無住,建立世界,及諸衆生。迷本圓明,是生虛妄。妄性無體,非有所依。將欲複真,欲真已非真真如性。非真求複,宛成非相。非生非住,非心非法,展轉發生。生力發明,熏以成業。同業相感。因有感業相滅相生。由是故有衆生顛倒。
  阿難。雲何名爲世界顛倒。是有所有,分段妄生,因此界立。非因所因,無住所住,遷流不住,因此世成。三世四方,和合相涉,變化衆生成十二類。是故世界因動有聲。因聲有色。因色有香。因香有觸。因觸有味。因味知法。六亂妄想成業性故。十二區分由此輪轉。是故世間聲香味觸,窮十二變爲一旋複。乘此輪轉顛倒相故。是有世界卵生、胎生、濕生、化生、有色、無色、有想、無想、若非有色、若非無色、若非有想、若非無想。
  阿難。由因世界虛妄輪回,動顛倒故,和合氣成八萬四千飛沈亂想。如是故有卵羯邏藍,流轉國土。魚鳥龜蛇,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雜染輪回,欲顛倒故,和合滋成八萬四千橫豎亂想。如是故有胎遏蒲昙,流轉國土。人畜龍仙,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執著輪回,趣顛倒故,和合暖成八萬四千翻覆亂想。如是故有濕相蔽屍,流轉國土。含蠢蠕動,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變易輪回,假顛倒故。和合觸成八萬四千新故亂想。如是故有化相羯南,流轉國土。轉蛻飛行,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留礙輪回,障顛倒故,和合著成八萬四千精耀亂想。如是故有色相羯南,流轉國土。休咎精明,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銷散輪回,惑顛倒故。和合暗成八萬四千陰隱亂想。如是故有無色羯南,流轉國土。空散銷沈,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罔象輪回,影顛倒故,和合憶成八萬四千潛結亂想。如是故有想相羯南,流轉國土。神鬼精靈,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愚鈍輪回,癡顛倒故,和合頑成八萬四千枯槁亂想。如是故有無想羯南,流轉國土。精神化爲土木金石,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相待輪回,僞顛倒故,和合染成八萬四千因依亂想。如是故有非有色相,成色羯南,流轉國土。諸水母等,以蝦爲目,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相引輪回,性顛倒故,和合咒成八萬四千呼召亂想。由是故有非無色相,無色羯南,流轉國土。咒詛厭生,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合妄輪回,罔顛倒故,和合異成八萬四千回互亂想。如是故有非有想相,成想羯南,流轉國土。彼蒲盧等異質相成,其類充塞。
  由因世界怨害輪回,殺顛倒故,和合怪成八萬四千食父母想。如是故有非無想相,無想羯南,流轉國土。如土枭等附塊爲兒,及破鏡鳥以毒樹果,抱爲其子,子成,父母皆遭其食,其類充塞。是名衆生十二種類。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 


  阿難。如是衆生一一類中,亦各各具十二顛倒。猶如捏目亂華發生。顛倒妙圓真淨明心,具足如斯虛妄亂想。汝今修證佛三摩提,於是本因元所亂想。立三漸次,方得除滅。如淨器中除去毒蜜,以諸湯水並雜灰香,洗滌其器,後貯甘露。雲何名爲三種漸次。一者修習,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進,違其現業。
  雲何助因。阿難。如是世界十二類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謂段食、觸食、思食、識食。是故佛說一切衆生皆依食住。阿難。一切衆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諸衆生求三摩提,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五種辛,熟食發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鹹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舐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銷。長無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來爲說法,非毀禁戒,贊淫怒癡。命終自爲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爲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雲何正性。阿難。如是衆生入三摩地,要先嚴持清淨戒律。永斷淫心。不餐酒肉。以火淨食,無啖生氣。阿難。是修行人,若不斷淫及與殺生,出三界者,無有是處。當觀淫欲,猶如毒蛇,如見怨賊。先持聲聞四棄八棄,執身不動。後行菩薩清淨律儀,執心不起。禁戒成就,則於世間永無相生相殺之業。偷劫不行,無相負累,亦於世間不還宿債。是清淨人修三摩地,父母肉身,不須天眼,自然觀見十方世界。睹佛聞法,親奉聖旨。得大神通,遊十方界。宿命清淨,得無艱險。是則名爲第二增進修行漸次。
  雲何現業。阿難。如是清淨持禁戒人,心無貪淫,於外六塵不多流逸。因不流逸,旋元自歸。塵既不緣,根無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十方國土,皎然清淨。譬如琉璃,內懸明月。身心快然,妙圓平等,獲大安隱。一切如來密圓淨妙,皆現其中。是人即獲無生法忍。從是漸修,隨所發行,安立聖位。是則名爲第三增進修行漸次。
  阿難。是善男子。欲愛幹枯,根境不偶。現前殘質,不複續生。執心虛明,純是智慧。慧性明圓,蓥十方界。幹有其慧,名幹慧地。
  欲習初幹,未與如來法流水接。即以此心,中中流入,圓妙開敷。從真妙圓,重發真妙。
  妙信常住。一切妄想滅盡無余。中道純真。名信心住。
  真信明了,一切圓通。陰處界三不能爲礙。如是乃至過去未來,無數劫中,舍身受身一切習氣,皆現在前。是善男子,皆能憶念,得無遺忘。名念心住。
  妙圓純真。真精發化。無始習氣通一精明。唯以精明進趣真淨。名精進心。
  心精現前。純以智慧。名慧心住。
  執持智明。周遍寂湛。寂妙常凝。名定心住。
  定光發明。明性深入。唯進無退。名不退心。
  心進安然,保持不失。十方如來氣分交接。名護法心。
  覺明保持。能以妙力,回佛慈光,向佛安住。猶如雙鏡,光明相對。其中妙影重重相入。名回向心。
  心光密回,獲佛常凝無上妙淨。安住無爲,得無遺失。名戒心住。
  住戒自在。能遊十方,所去隨願。名願心住。
  阿難。是善男子,以真方便發此十心。心精發晖,十用涉入,圓成一心。名發心住。
  心中發明,如淨琉璃內現精金。以前妙心,履以成地。名治地住。
  心地涉知,俱得明了。遊履十方,得無留礙。名修行住。
  行與佛同。受佛氣分。如中陰身自求父母。陰信冥通,入如來種。名生貴住。
  既遊道胎,親奉覺胤。如胎已成,人相不缺。名方便具足住。
  容貌如佛。心相亦同。名正心住。
  身心合成,日益增長。名不退住。
  十身靈相,一時具足。名童真住。
  形成出胎,親爲佛子。名法王子住。
  表以成人。如國大王以諸國事分委太子。彼刹利王世子長成。陳列灌頂。名灌頂住。
  阿難。是善男子成佛子已。具足無量如來妙德。十方隨順。名歡喜行。
  善能利益一切衆生。名饒益行。
  自覺覺他,得無違拒。名無嗔恨行。
  種類出生,窮未來際,三世平等,十方通達。名無盡行。
  一切合同,種種法門,得無差誤。名離癡亂行。
  則於同中,顯現群異。一一異相,各各見同。名善現行。
  如是乃至十方虛空滿足微塵,一一塵中現十方界。現塵現界,不相留礙。名無著行。
  種種現前,鹹是第一波羅密多。名尊重行。
  如是圓融,能成十方諸佛軌則。名善法行。
  一一皆是清淨無漏,一真無爲,性本然故。名真實行。
  阿難。是善男子,滿足神通,成佛事已。純潔精真,遠諸留患。當度衆生,滅除度相。回無爲心,向涅槃路。名救護一切衆生離衆生相回向。
  壞其可壞。遠離諸離。名不壞回向。
  本覺湛然。覺齊佛覺。名等一切佛回向。
  精真發明,地如佛地。名至一切處回向。
  世界如來。互相涉入,得無挂礙。名無盡功德藏回向。
  於同佛地,地中各各生清淨因。依因發揮,取涅槃道。名隨順平等善根回向。
  真根既成。十方衆生皆我本性。性圓成就,不失衆生。名隨順等觀一切衆生回向。
  即一切法,離一切相。唯即與離,二無所著。名真如相回向。
  真得所如,十方無礙。名無縛解脫回向。
  性德圓成,法界量滅。名法界無量回向。
  阿難。是善男子,盡是清淨四十一心。次成四種妙圓加行。即以佛覺用爲己心,若出未出。猶如鑽火,欲然其木。名爲暖地。
  又以己心,成佛所履,若依非依。如登高山,身入虛空,下有微礙。名爲頂地。
  心佛二同,善得中道。如忍事人,非懷非出。名爲忍地。
  數量銷滅。迷覺中道,二無所目。名世第一地。
  阿難。是善男子,於大菩提善得通達,覺通如來,盡佛境界。名歡喜地。
  異性入同,同性亦滅。名離垢地。
  淨極明生。名發光地。
  明極覺滿。名焰慧地。
  一切同異,所不能至。名難勝地。
  無爲真如,性淨明露。名現前地。
  盡真如際。名遠行地。
  一真如心。名不動地。
  發真如用。名善慧地。
  阿難。是諸菩薩,從此已往,修習畢功,功德圓滿。亦目此地,名修習位。慈陰妙雲,覆涅槃海。名法雲地。
  如來逆流,如是菩薩順行而至,覺際入交。名爲等覺。
  阿難。從幹慧心至等覺已,是覺始獲金剛心中初幹慧地,如是重重單複十二,方盡妙覺,成無上道。
  是種種地,皆以金剛觀察如幻十種深喻。奢摩他中,用諸如來毗婆舍那,清淨修證,漸次深入。
  阿難。如是皆以三增進故,善能成就五十五位真菩提路。作是觀者,名爲正觀。若他觀者,名爲邪觀。
  爾時文殊師利法王子,在大衆中,即從座起,頂禮佛足,而白佛言:當何名是經。我及衆生雲何奉持。
  佛告文殊師利。是經名大佛頂悉怛多般怛羅無上寶印,十方如來清淨海眼。亦名救護親因,度脫阿難,及此會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亦名如來密因修證了義。亦名大方廣妙蓮華王,十方佛母陀羅尼咒。亦名灌頂章句,諸菩薩萬行首楞嚴。汝當奉持。
  說是語已。即時阿難及諸大衆,得蒙如來開示密印般怛羅義。兼聞此經了義名目。頓悟禅那修進聖位。增上妙理,心慮虛凝。斷除三界修心六品微細煩惱。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大威德世尊。慈音無遮。善開衆生微細沈惑。令我今日身心快然,得大饒益。世尊。若此妙明真淨妙心,本來遍圓。如是乃至大地草木,蠕動含靈,本元真如,即是如來成佛真體。佛體真實,雲何複有地獄、餓鬼、畜生、修羅、人、天、等道。世尊。此道爲複本來自有。爲是衆生妄習生起。世尊。如寶蓮香比丘尼,持菩薩戒,私行淫欲。妄言行淫非殺非偷,無有業報。發是語已,先於女根生大猛火,後於節節猛火燒然,墮無間獄。琉璃大王。善星比丘。琉璃爲誅瞿昙族姓。善星妄說一切法空。生身陷入阿鼻地獄。此諸地獄,爲有定處,爲複自然,彼彼發業,各各私受。惟垂大慈,發開童蒙。令諸一切持戒衆生,聞決定義,歡喜頂戴,謹潔無犯。
  佛告阿難。快哉此問。令諸衆生不入邪見。汝今谛聽。當爲汝說。阿難。一切衆生實本真淨。因彼妄見,有妄習生。因此分開內分外分。
  阿難。內分即是衆生分內。因諸愛染,發起妄情。情積不休,能生愛水。是故衆生,心憶珍羞,口中水出。心憶前人,或憐或恨,目中淚盈。貪求財寶,心發愛涎,舉體光潤。心著行淫,男女二根,自然流液。阿難。諸愛雖別,流結是同。潤濕不升,自然從墜。此名內分。
  阿難。外分即是衆生分外。因諸渴仰,發明虛想。想積不休能生勝氣。是故衆生,心持禁戒,舉身輕清。心持咒印,顧盼雄毅。心欲生天,夢想飛舉。心存佛國,聖境冥現。事善知識,自輕身命。阿難。諸想雖別,輕舉是同。飛動不沈,自然超越。此名外分。
  阿難。一切世間生死相續。生從順習。死從變流。臨命終時,未舍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死逆生順,二習相交。純想即飛,必生天上。若飛心中,兼福兼慧,及與淨願,自然心開,見十方佛,一切淨土,隨願往生。
  情少想多,輕舉非遠。即爲飛仙,大力鬼王、飛行夜叉、地行羅刹、遊於四天,所去無礙。
  其中若有善願善心,護持我法。或護禁戒,隨持戒人。或護神咒,隨持咒者。或護禅定,保綏法忍。是等親住如來座下。
  情想均等,不飛不墜,生於人間。想明斯聰。情幽斯鈍。
  情多想少,流入橫生,重爲毛群,輕爲羽族。
  七情三想,沈下水輪,生於火際,受氣猛火,身爲餓鬼,常被焚燒,水能害己,無食無飲,經百千劫。
  九情一想,下洞火輪,身入風火二交過地,輕生有間,重生無間,二種地獄。
  純情即沈,入阿鼻獄。
  若沈心中,有謗大乘,毀佛禁戒,诳妄說法,虛貪信施,濫膺恭敬,五逆十重,更生十方阿鼻地獄。
  循造惡業,雖則自招。衆同分中,兼有元地。
  阿難。此等皆是彼諸衆生自業所感。造十習因。受六交報。
  雲何十因。阿難。
  一者、淫習交接,發於相磨。研磨不休,如是故有大猛火光,於中發動。如人以手自相摩觸,暖相現前。二習相然,故有鐵床銅柱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行淫,同名欲火。菩薩見欲,如避火坑。
  二者、貪習交計,發於相吸。吸攬不止,如是故有積寒堅冰,於中凍冽。如人以口吸縮風氣,有冷觸生。二習相陵,故有咤咤、波波、羅羅、青赤白蓮、寒冰、等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多求,同名貪水。菩薩見貪,如避瘴海。
  三者、慢習交陵,發於相恃。馳流不息,如是故有騰逸奔波,積波爲水。如人口舌自相綿味,因而水發。二習相鼓,故有血河、灰河、熱沙、毒海、融銅、灌吞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我慢,名飲癡水。菩薩見慢,如避巨溺。
  四者、嗔習交沖,發於相忤。忤結不息心熱發火,鑄氣爲金。如是故有刀山、鐵橛、劍樹、劍輪、斧钺、钅倉鋸。如人銜冤,殺氣飛動。二習相擊,故有宮割斬斫,剉刺槌擊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嗔恚,名利刀劍。菩薩見嗔,如避誅戮。
  五者、詐習交誘,發於相調。引起不住,如是故有繩木絞校。如水浸田。草木生長。二習相延,故有杻械枷鎖鞭杖檛棒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奸僞,同名讒賊。菩薩見詐,如畏豺狼。
  六者、诳習交欺,發於相罔。誣罔不止,飛心造奸。如是故有塵土屎尿,穢汙不淨。如塵隨風,各無所見。二習相加,故有沒溺騰擲,飛墜漂淪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欺诳,同名劫殺。菩薩見诳,如踐蛇虺。
  七者、怨習交嫌,發於銜恨。如是故有飛石投礰,匣貯車檻,甕盛囊撲。如陰毒人,懷抱畜惡。二習相吞,故有投擲擒捉,擊射抛撮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怨家,名違害鬼。菩薩見怨,如飲鸩酒。
  八者、見習交明,如薩迦耶,見戒禁取,邪悟諸業,發於違拒,出生相反。如是故有王使主吏,證執文籍。如行路人,來往相見。二習相交,故有勘問權詐、考訊推鞫、察訪、披究、照明、善惡童子,手執文簿辭辯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惡見,同名見坑。菩薩見諸虛妄遍執,如入毒壑。
  九者、枉習交加,發於誣謗。如是故有合山合石,碾硙耕磨。如讒賊人,逼枉良善。二習相排,故有押捺捶按,蹙漉衡度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怨謗,同名讒虎。菩薩見枉,如遭霹雳。
  十者、訟習交諠,發於藏覆。如是故有鑒見照燭。如於日中,不能藏影。二習相陳,故有惡友、業鏡、火珠、披露宿業,對驗諸事。是故十方一切如來,色目覆藏,同名陰賊。菩薩觀覆,如戴高山,履於巨海。
  雲何六報。阿難。一切衆生六識造業。所招惡報,從六根出。
  雲何惡報從六根出。
  一者見報招引惡果。此見業交,則臨終時,先見猛火滿十方界。亡者神識,飛墜乘煙,入無間獄。發明二相。一者明見,則能遍見種種惡物,生無量畏。二者暗見,寂然不見,生無量恐。如是見火。燒聽,能爲镬湯洋銅。燒息,能爲黑煙紫焰。燒味,能爲焦丸鐵糜。燒觸,能爲熱灰爐炭。燒心,能生星火迸灑,煽鼓空界。
  二者聞報招引惡果。此聞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波濤沒溺天地。亡者神識,降注乘流,入無間獄。發明二相。一者開聽。聽種種鬧,精神愗亂。二者閉聽,寂無所聞,幽魄沈沒。如是聞波。注聞,則能爲責爲诘。注見,則能爲雷爲吼,爲惡毒氣。注息,則能爲雨爲霧,灑諸毒蟲周滿身體。注味,則能爲膿爲血,種種雜穢。注觸,則能爲畜爲鬼,爲糞爲尿。注意,則能爲電爲雹,摧碎心魄。
  三者嗅報招引惡果。此嗅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毒氣充塞遠近。亡者神識,從地踴出,入無間獄。發明二相。一者通聞,被諸惡氣熏極心擾。二者塞聞,氣掩不通,悶絕於地。如是嗅氣。沖息,則能爲質爲履。沖見,則能爲火爲炬。沖聽,則能爲沒爲溺,爲洋爲沸。沖味,則能爲餒爲爽。沖觸,則能爲綻爲爛,爲大肉山,有百千眼,無量咂食。沖思,則能爲灰爲瘴,爲飛砂礰擊碎身體。
  四者味報招引惡果。此味業交,則臨終時,先見鐵網,猛焰熾烈,周覆世界。亡者神識,下透挂網,倒懸其頭,入無間獄。發明二相。一者吸氣,結成寒冰,凍裂身肉。二者吐氣,飛爲猛火,焦爛骨髓。如是嘗味。曆嘗,則能爲承爲忍。曆見,則能爲然金石。曆聽,則能爲利兵刃。曆息,則能爲大鐵籠,彌覆國土。曆觸,則能爲弓爲箭,爲弩爲射。曆思,則能爲飛熱鐵,從空雨下。
  五者觸報招引惡果。此觸業交,則臨終時,先見大山四面來合,無複出路。亡者神識,見大鐵城,火蛇火狗,虎狼師子,牛頭獄卒,馬頭羅刹,手執钅倉矛肖,驅入城門,向無間獄。發明二相。一者合觸,合山逼體,骨肉血潰。二者離觸,刀劍觸身,心肝屠裂。如是合觸。曆觸,則能爲道爲觀,爲廳爲案。曆見,則能爲燒爲爇。曆聽,則能爲撞爲擊,爲剚爲射。曆息,則能爲括爲袋,爲考爲縛。曆嘗,則能爲耕爲鉗,爲斬爲截。曆思,則能爲墜爲飛,爲煎爲炙。
  六者思報招引惡果。此思業交,則臨終時,先見惡風吹壞國土。亡者神識,被吹上空,旋落乘風,墮無間獄。發明二相。一者不覺,迷極則荒,奔走不息。二者不迷,覺知則苦,無量煎燒,痛深難忍。如是邪思。結思,則能爲方爲所。結見,則能爲鑒爲證。結聽,則能爲大合石,爲冰爲霜,爲土爲霧。結息,則能爲大火車,火船火檻。結嘗,則能爲大叫喚,爲悔爲泣。結觸,則能爲大爲小,爲一日中萬生萬死,爲偃爲仰。
  阿難。是名地獄十因六果。皆是衆生迷妄所造。若諸衆生,惡業圓造。入阿鼻獄,受無量苦,經無量劫。六根各造,及彼所作兼境兼根,是人則入八無間獄。身口意三,作殺盜淫,是人則入十八地獄。三業不兼,中間或爲一殺一盜,是人則入三十六地獄。見見一根,單犯一業,是人則入一百八地獄。由是衆生別作別造,於世界中入同分地。妄想發生,非本來有。
  複次阿難。是諸衆生,非破律儀,犯菩薩戒,毀佛涅槃,諸余雜業,曆劫燒然,後還罪畢,受諸鬼形。
  若於本因貪物爲罪。是人罪畢,遇物成形,名爲怪鬼。
  貪色爲罪。是人罪畢,遇風成形,名爲魃鬼。
  貪惑爲罪。是人罪畢,遇畜成形,名爲魅鬼。
  貪恨爲罪。是人罪畢,遇蟲成形,名蠱毒鬼。
  貪憶爲罪。是人罪畢,遇衰成形,名爲疠鬼。
  貪慠爲罪。是人罪畢,遇氣成形,名爲餓鬼。
  貪罔爲罪。是人罪畢,遇幽爲形,名爲魇鬼。
  貪明爲罪。是人罪畢,遇精爲形,名魍魉鬼。
  貪成爲罪。是人罪畢,遇明爲形,名役使鬼。
  貪黨爲罪。是人罪畢,遇人爲形,名傳送鬼。
  阿難。是人皆以純情墜落,業火燒幹,上出爲鬼。此等皆是自妄想業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則妙圓明,本無所有。
  複次阿難。鬼業既盡,則情與想二俱成空。方於世間與元負人,怨對相值。身爲畜生,酬其宿債。
  物怪之鬼,物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爲枭類。
  風魃之鬼,風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爲咎征,一切異類。
  畜魅之鬼,畜死報盡,生於世間,多爲狐類。
  蟲蠱之鬼,蠱滅報盡,生於世間,多爲毒類。
  衰疠之鬼,衰窮報盡,生於世間,多爲蛔類。
  受氣之鬼,氣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爲食類。
  綿幽之鬼,幽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爲服類。
  和精之鬼,和銷報盡,生於世間,多爲應類。
  明靈之鬼,明滅報盡,生於世間,多爲休征,一切諸類。
  依人之鬼,人亡報盡,生於世間,多爲循類。
  阿難。是等皆以業火幹枯,酬其宿債,傍爲畜生。此等亦皆自虛妄業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則此妄緣本無所有。如汝所言寶蓮香等,及琉璃王,善星比丘。如是惡業,本自發明。非從天降。亦非地出。亦非人與。自妄所招,還自來受。菩提心中,皆爲浮虛妄想凝結。
  複次阿難。從是畜生酬償先債。若彼酬者分越所酬。此等衆生,還複爲人,反征其剩。如彼有力兼有福德。則於人中不舍人身,酬還彼力。若無福者,還爲畜生,償彼余直。阿難當知。若用錢物,或役其力,償足自停。如於中間,殺彼身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經微塵劫,相食相誅。猶如轉輪,互爲高下,無有休息。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寢。
  汝今應知。彼枭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頑類。
  彼咎征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愚類。
  彼狐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於佷類。
  彼毒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庸類。
  彼蛔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微類。
  彼食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柔類。
  彼服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勞類。
  彼應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於文類。
  彼休征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明類。
  彼諸循倫,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於達類。
  阿難。是等皆以宿債畢酬,複形人道。皆無始來業計顛倒,相生相殺。不遇如來,不聞正法,於塵勞中法爾輪轉。此輩名爲可憐愍者。
  阿難。複有從人,不依正覺修三摩地。別修妄念,存想固形。遊於山林人不及處。有十種仙。
  阿難。彼諸衆生,堅固服餌而不休息,食道圓成,名地行仙。
  堅固草木而不休息。藥道圓成,名飛行仙。
  堅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圓成,名遊行仙。
  堅固動止而不休息。氣精圓成,名空行仙。
  堅固津液而不休息。潤德圓成,名天行仙。
  堅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圓成,名通行仙。
  堅固咒禁而不休息。術法圓成,名道行仙。
  堅固思念而不休息。思憶圓成,名照行仙。
  堅固交遘而不休息。感應圓成,名精行仙。
  堅固變化而不休息。覺悟圓成,名絕行仙。
  阿難。是等皆於人中煉心,不修正覺。別得生理,壽千萬歲。休止深山或大海島,絕於人境。斯亦輪回妄想流轉。不修三昧。報盡還來,散入諸趣。
  阿難。諸世間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諸妻妾恩愛。於邪淫中,心不流逸。澄瑩生明。命終之後,鄰於日月。如是一類,名四天王天。
  於己妻房,淫愛微薄。於淨居時,不得全味。命終之後,超日月明,居人間頂。如是一類,名忉利天。
  逢欲暫交,去無思憶。於人間世,動少靜多。命終之後,於虛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類,名須焰摩天。
  一切時靜。有應觸來,未能違戾。命終之後,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諸人天境。乃至劫壞,三災不及。如是一類,名兜率陀天。
  我無欲心,應汝行事。於橫陳時,味如嚼蠟。命終之後,生越化地。如是一類,名樂變化天。
  無世間心,同世行事。於行事交,了然超越。命終之後,遍能出超化無化境。如是一類,名他化自在天。
  阿難。如是六天,形雖出動,心迹尚交。自此已還,名爲欲界。


[ 此文章被梓桐在2009-04-20 21:07重新編輯 ]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獻花 x1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歐洲 | Posted:2009-04-20 21:02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4963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