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出處】 轉載自
http://www.udn.com/2005/10/15/...2953341.shtml白內障是常見的眼科疾病,隨著年齡增加,眼球裡原本透明清澈的水晶體,變得愈來愈混濁,視力也逐漸模糊。
導致白內障的原因中,大部份證據均指向長期的紫外線曝露,而這也是造成老化的因素之一。此外,鈍器造成的眼睛外傷,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荷爾蒙失調等新陳代謝疾病,以及長期使用類固醇等,都是不可忽視的成因。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台灣地區高度近視引發的早期白內障症狀。由於近視度數過高,眼部的新陳代及血液循環不良,終致白內障提早出現。
根據統計,年逾60即有視力減退現象,一般均拖上10年、亦即年逾70歲才接受白內障手術;但是高度近視所引發的白內障,多提前至40歲便須開刀。他們年紀輕輕就接受手術的原因是,一來視力確實變得模糊,二來他們尚未到達55歲的健保給付白內障手術年齡,必須自費;既然要花2、3萬元受術,乾脆提前為之,好提早享受置換人工水晶體帶來矯正近視度數的意外效果。
白內障的症狀以視力模糊為主,患者不論戴近視、遠視或散光眼鏡,矯正效果始終不如理想;在白內障進行過程中,原有的近視及散光度數會跟著增加;患者對強光會覺得刺眼,甚至有畏光情形,正午時分尤其明顯,至於夜間開車時,則會對來車的車燈出現眩光現象,增加開車風險;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是,有時患者會看到雙重或多重影像,有些患者則會看到黑影。
早期的白內障,醫師通常會開給含抗氧化劑的眼藥水,抑制水晶體裡的蛋白質形成鏈結,進而從清澈的小分子變為混濁的大分子。此外,醫師也會建議患者,出門時最好戴太陽眼鏡,避免紫外線的直接傷害。
一旦進入手術階段,小傷口超音波乳化術是近年來的主流。手術時,醫師會先透過超音波將混濁的水晶體乳化成碎片,抽吸乾淨後,再置入人工水晶體。目前使用的捲入式人工水晶體,置入切口只需0.3公分,外觀上看不太出來。
手術後,白內障原則上不會復發,但少數患者因眼內保留做為支撐的後囊袋,會在半年後出現混濁,屆時必須再返院處理。這種處理可在門診進行,經雷射將後囊袋打碎即可,前後時間不到一分鐘。
【心得感想】-------------心得-------------
原來白內障的由來跟 紫外線有關
小弟常曬太陽 看來要注意了
近視度數過高 也會導致白內障今天還是第一次聽到
又長知識囉
治療的方法 還真複雜
沒滿55歲 還不能健保 好怪的規定
那我繳那麼多健保費 是用來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