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383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cesh 手機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知名人士
級別: 知名人士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鮮花 x7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大洋洲][轉貼] 南極旅遊團
每每在海冰上行走,都有一種迅速逃離的感覺,生怕腳下的冰層突然開裂,墜入冰冷刺骨的海水中。


  一片冰封雪裹的白色世界呈現在眼前,風不知何時停了,周圍安靜得出奇,似乎可以聽到血液在週身流動的聲音,陽光照射在千年的冰原雪嶺上,反射出刺眼的銀光。


  這是到過南極的人的所觀所感。你是否想過也能身臨其境?



  儘管出國游對於中國人來說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極地在大多數普通人眼裡,還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想之地。


  今年春節,香港旅行社推出南極游線路後,「南極游」迅速在中國旅遊市場上掀起一陣波瀾。近日,上海人又在為「南極游」興奮不已,內地首個南極旅遊團即將於明年1月份從上海浦東機場出發上路。對於提供這項服務的上海景鴻因私出入境服務公司來說,推出南極游頗有「吃螃蟹」的意味。首開南極游,是否真的能圓普通人一個「南極夢」?


  旅遊組織者:南極游只是一個賣點


  「我們這次組團的性質是阿根廷商務考察團,而不是普通的出國旅遊。」景鴻因私出入境服務公司南極游項目負責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一再向記者強調這一點。以商務考察形式組團最關鍵的因素還是簽證的問題。南極沒有國界,前去旅遊不要簽證,但前往南極要途徑智利、阿根廷、美國等國家,對這些尚不屬於中國公民出境遊目的地的國家,眼下無法辦理旅遊簽證的。


  自從該項目公佈以後,景鴻公司每天都能接到不少咨詢電話,這其中還有很多杭州的旅行探險愛好者。一個最低花費6萬人民幣的阿根廷商務考察團能夠吸引如此多人的興趣,無疑是衝著該項目最大的賣點「南極游」。但令記者不解的是,當記者問及「南極游」具體事務時,該項目負責人對此態度謹慎,話語之間始終留有餘地,表示因為是第一次嘗試做南極游,其中有太多未確定因素,不希望媒體過多炒作。因為南極游與其他地區游最大區別就是途中不可知因素較多,例如如果天氣變化導致郵輪被浮冰圍困,團員們就將被迫在船上多呆很長時間,而這種時間上的不確定性和中國人的旅遊習慣存在很大差異。


  探險愛好者:有點失望物非所值


  曾在今年2月份參加過中國首支北極民間探險隊的一位杭州探險愛好者聽聞該消息後,興趣頗濃,也特地跑到上海詳細詢問了此事。


  根據行程安排,此次南極游的具體路線是從上海浦東機場出發,經德國法蘭克福飛往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在阿根廷逗留3天,進行所謂的商務考察,隨後就飛往有「世界盡頭」之稱的阿根廷南端小城烏斯懷亞,並於當晚登上「馬可波羅號」豪華郵輪,開始真正的南極之旅。


  在平均氣溫0℃以下的嚴寒中,「馬可波羅號」將穿過德雷克海峽,抵達南極半島,然後沿著勒美爾海峽到達英國前科考極地洛克魯瓦港,參觀當地建立的南極科考史小型博物館,途中將經過南極企鵝最大的聚居地之一月牙島。看似豐富的南極行程安排最終也沒能打動這位探險愛好者,究其原因,還是掂量南極游最終能游到什麼?這位探險愛好者覺著此次南極游物非所值。


  此次行程雖然叫價6萬元,實際上這只是個起步價,因為據該項目負責人介紹,團員們將在馬可波羅號船上度過8天時間,在南極,團員們每天都將住在船上,每天只有4到5個小時的時間登陸遊玩。而6萬元的價格是船上較差的艙位,沒有窗戶,如果要再選擇有窗較好的艙位,那就遠遠不止這個價格了。而在登陸的四五個小時裡,遊客們又能看到什麼?


  南極考察者:這只是在邊緣遊走


  曾到過三極(北極、南極、青藏高原)考察採訪的浙江電視台編導姜德鵬說,這樣的行程安排是可以看到南極特有的奇異風光,千年的冰山,數不清的企鵝。但這樣的行程也只是在南極圈邊緣遊走,所以除了飽了眼福——看到這白茫茫一片真乾淨,遊客們還能得到什麼或者做什麼?因為沒有特別的主題和科考技術人員跟隨,在陸地上活動範圍也是受到限制,並且不能隨意採摘帶走南極植被物種,看來如果要做一些極限挑戰,或者科學考察也都是不可能,這也是讓旅行探險愛好者失望的地方。


  被邊緣化的南極游,對於滿懷憧憬的遊客來說,當然是一種遺憾,但對於這片淨土而言,卻未尚不是一件幸事。
南極游,毀了最後一片淨土


  目前每年踏上南極大陸的遊客已達數萬人,以至於聯合國環境署不得不發出警告,稱南極洲環境正在遭受旅遊業威脅。據瞭解,我國《國家南極活動管理條例》正在抓緊制定中,今年年底前有望完成其立法起草工作,該條例一旦獲得批准,就可以使我國的南極考察和旅遊活動步入法制管理軌道。


  去南極還是去北極?


  當南極游炒得發燙之時,杭州又傳出杭州的小伢兒明年也要去北極考察,浙江電視台北極考察十年重遊也在積極籌備中。


  當年去南極北極拍攝考察的姜德鵬說,其實極地游北極比南極更容易些。從地理上講,北極處在北半球離我國更近。南極是大洋包圍的陸地,北極是陸地包圍的大洋,去北極有很多條線路可走,可以從挪威德斯瓦爾巴德群島進入北極圈,也可以從美國阿拉斯加至美國最北的小城巴羅進入北極圈,或者從俄羅斯西伯利亞過去有個北極角,或者直飛格陵蘭島,都可以進入北極圈。


  南極和北極哪個更好玩?按照在兩極都逗留過數月的姜德鵬的說法,一個偏重於自然感受,一個偏重於文化感受。


  「我一閉上眼,南極的那幅畫面就能浮現出來,一片冰封雪裹的白色世界呈現在眼前,風不知何時停了,周圍安靜的出奇,似乎可以聽到血液在週身流動的聲音,陽光照射在千年的冰原雪嶺上,反射出刺眼的銀光。天藍得發紫,有些地方苔蘚露了出來,各類鳥在四周飛翔,遠處能看到密密麻麻的小黑點,那是成群的企鵝,偶爾可以看到鯨從海中躍出,當巨大的鯨魚翻轉身軀,多節的魚鰭拍打在脆弱的冰面上時,冰塊便發出叮叮噹噹的清脆響聲。如此的景象就像是來自另一個星球。」


  南極游可能更多是眼睛的感受,去參觀早期探險留下的遺址、科考站。而在北極就是另一個景象,北極圈邊緣的大陸是人來人往的城鎮,再往北就是北冰洋。北極有愛斯基摩人,而愛斯基摩人和中國人外形很相近,有許多值得溝通瞭解交流的地方,北極游感受更多的是人文文化。


  國外的南極游什麼樣?


  深入南極腹地對於國外旅行者而言,南極早已不是「旅遊禁地」。過去10年來,英國公司國際探險樂園,將不少大膽人載往了南極洲荒涼的核心。


  在經驗豐富的加拿大飛行員與導遊的引領之下,滿心期待的遊客不僅可以造訪威德爾海的國王企鵝,也可以在3000米高的沒有滑雪道,卻覆蓋著3厘米厚細雪的高峰上滑雪,甚至可以飛到南極上空兜兜風。此外還有一群視死如歸的人,他們寧可挑戰南極洲最危險的地段,搭著氣艇穿越德雷克海峽,而這些氣艇最遠來自福克蘭群島。


  不過對大多數的遊客——每年平均約7000人次而言,在11月到次年3月這段短暫的南極夏季期間,最舒服、安全也最可靠的交通方式,就是搭乘堅固的冰上郵輪。南極的海上旅遊始自1958年,到了1965年才逐漸普及。如今,繼開路先鋒「林佈雷探險號」之後,又加入了10艘左右的船隻,定期提供兩周行程,巡迴於南極半島的「香蕉帶狀」地區。


  冰山上的香檳舞會


  現今旅遊市場上最先進的該算是美國的「括克探險公司」了。括克率先啟用外形略嫌剛猛,但相當堅固的俄國偵測船,每回總能很快攬齊50名乘客出船,在船上大伙其樂融融,都帶著冒險的決心與向心力出航遠征。乘客從訓練有素的解說人員身上獲得不少知識,每天還要搭乘充氣船上岸2~4次,工作人員則身兼協調與導遊的工作。


  括克也有俄國的破冰船,可搭載100名以上的乘客前往另類景點,而這些地點,通常是一般較為保守的旅遊公司所不敢嘗試的。兩萬噸的巨輪不僅能衝破結實的冰塊,船上的直升機更能將乘客前往充氣船無法深入的領域,這樣的旅行確實能讓遊客充分享受冒險的刺激。午夜在平坦的冰山舉辦香檳舞會,一成不變的辦公室生活所帶來的壓力自然獲得舒解,精神也跟著清爽起來。



四個臭皮匠,還是臭皮匠,照樣贏不了諸葛亮
(我爸告訴我的,意思是事情還是要交給懂的人做)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1-24 18:2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200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