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377 個閱讀者
觀星資訊》 觀星氣象 | 全天星圖及月相 | 即時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鐘 | 親子觀星會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t0306894 手機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頭銜:
版主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分享] 融雪刻劃的火星水道
密布在火星南北中緯度(30°~50°)隕石坑邊緣的水道(gullies)成因,一直沒有一個廣為人接受的解釋,最近科學家提出一個新的想法:融雪刻劃的水道。

這些宛如昨日才形成的水道,大部分出現在火星中緯度寒冷的坡面上,在峭壁頂端下大約百公尺處開始下切。過去以為可能是同一地下水層滲出的涓涓細流、或是岩石、水和冰混合的泥漿侵蝕而成。但是此處的環境無法使冒出地表的地下水長時間維持液態,而有些水道分佈的地區甚至無法有地下水層的存在。

亞歷桑那州立大學科學家Philip R. Christensen認為,在過去十萬年到百萬年間,火星自轉軸傾角週期性增大、氣溫下降時,在中緯度累積了足夠的雪量。當自轉軸傾角變小、氣溫回暖時,底層的積雪可以在低於凝固點的溫度下融化成液態水,並藉著上方覆蓋的冰雪與外界隔絕而保存下來。懸附在斜坡上的底層積雪融化後,雪水攜帶著鬆動的泥沙,刻劃地表、形成水道,直到上方覆蓋的冰雪消失。科學家估計,過去傾角變大時累積的雪量,大約可以提供足夠的水磨蝕地表達五千年之久。為什麼大部分的水道地形出現在中緯度呢?科學家解釋兩極地區還是太冷了,底層雪無法融化;而低緯度區域雪量太少、消失太快來不及形成水。

這個理論不僅說明,缺乏地下水層的區域存在的水道痕跡,科學家推測在火星上某些覆雪的區域,融化可能正在發生、液態水可能存在冰雪之下!這與日前奧德賽太空船(Odyssey)傳回大量的氫以液態水的形式存在火星表面下的訊息相回應,也給關心火星是否有生命的朋友,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出處來源:
http://asweb.asiaa.sinica...ules/news/


[ 此文章被t0306894在2005-04-10 21:02重新編輯 ]


介紹大家一個透過facebook來玩的網頁遊戲 : 海盜王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教育部 | Posted:2005-02-09 13:2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281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