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642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nnie2009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4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國文]~對答案
1.關於柬帖,何者錯誤? D

(A)「請柬」、「禮帖」的總稱  (B)「訃聞」是喪家以書面通知親友的文書
(C) 是普遍使用的應用文    (D)八十歲以上的死者,訃聞上可印「喜」字


請問d 錯在那 ?

2詩經 ..

訪客只能看到部份內容,免費 加入會員 或由臉書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內容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10-05-06 11:43 |
idu3051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8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1.D
訃聞不會印喜字

2.A
詩經的創作年代:
(1)周頌全部和大雅大部分是西周初年的作品。
(2)大雅小部分和小雅大部分是西周末年的作品。
(3)國風大部分和魯頌商頌的全部是東遷(盤庚遷殷)至春秋中葉的作品。
所以依照上面的時代順序,是A

3.D
出自蘇轍六國論,翻譯如下:韓、魏塞住了秦國的要道,卻掩護了崤山以東的諸侯。

4.A
「昔者孟軻好辯,孔道以明,轍環天下,卒老於行」翻譯:從前由於孟軻好辯論,孔子知道因此便昌明了。可是他遊遍天下,到老奔走於道路上,也沒有人重用他。此段用孟子荀子來自況,說他們成就很高,可是也並不得意。所以選A


[ 此文章被idu3051在2010-05-11 23:32重新編輯 ]

此文章被評分,最近評分記錄
財富:100 (by tenpage) | 理由: TKS


獻花 x2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10-05-08 20:18 |
annie2009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4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地2題還有點問題~不懂~請再指教

國風大部分和魯頌商頌的全部是東遷(盤庚遷殷)至春秋中葉的作品。
(盤庚遷殷) 是商朝 ~應早於東西周吧 ,為何不是3 ?

詩經的創作年代:
(1)周頌全部和大雅大部分是西周初年的作品。
(2)大雅小部分和小雅大部分是西周末年的作品。
(3)國風大部分和魯頌商頌的全部是東遷(盤庚遷殷)至春秋中葉的作品。
所以依照上面的時代順序,是A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10-05-10 00:28 |
ateen2300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7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第二題的詩經風雅頌,他一共是305篇,寫作年代介於「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這500年之間。
風:大都是平王東遷(東周初期)到春秋中葉的作品。
雅:大雅,西周初年(大部分作品)到西周末年(少部份作品);小雅,大部分是西周末年作品。
頌:周頌,西周初年作品;魯頌、商頌,平王東遷(東周初期)到春秋中葉的作品。

2詩經三百零五篇中,年代最古者,為 (A) 小雅正月 (B) 幽風七月 (C) 商頌一月 (D) 國風二月。
所以答案(B)(C)(D)皆是平王東遷(東周初期)到春秋中葉作品,(A)是西周末年作品,也是選項裡頭年代較早的。

此文章被評分,最近評分記錄
財富:100 (by tenpage) | 理由: TKS


獻花 x2 回到頂端 [3 樓] From:台灣台灣寬頻 | Posted:2010-05-12 09:28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343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