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凡事必占,《易》本為卜筮之書,藏於太史、太卜,以占吉凶。就好像今天說明書一類,其卦辭用語也很簡單,不過好、壞兩種,複雜一點的就用當時人們熟知的事件或典故來比喻說明。所以在周官中,只有太史、太卜掌三易之法。而司徒、司樂、師氏、保氏諸子教授國子、庶民的,只是詩、書、禮、樂,而易的傳承只是在太卜之家世代為教。所以說《易》在當時社會上盛行占卜的情況下逐漸形成的,而且只是在固定一些人中掌握和使用。
《左傳•成公十三年》中說:“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有執膰,戎有受脤,神之大節也。” 是說祭祀與戰爭,是關係到家國存亡的大事。據《周禮》記載,周王室設有“太卜”、“占人”的官職,負責卜筮吉凶。朝廷設“龜人”專門養龜,按特定方法取龜甲。朝廷每逢祭祀或發動戰爭等重大活動,都要向上帝和祖先占卜吉凶。各諸侯國也設專人主管卜筮。可見卜筮在國家事務中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尚書•洪范》記載著箕子提出治國九種大法,其中第七種就是“稽疑”。他說:
“稽疑:擇建立卜筮人,乃命卜筮。曰雨,曰霽,曰蒙,曰驛,曰克,曰貞,曰悔,凡七。卜五,佔用二,衍忒。”
箕子是說:用卜來決疑:選擇建立掌管卜筮的官員,教導他們卜筮的方法。卜兆有雨,霽,蒙,驛,克五種,占卦有貞、悔兩種方式,內卦為貞,外卦為悔,根據這些推演變化,決定吉凶。
其實在先秦以來流行的占卜方術除了卜筮之外,還有望氣、風角、星占、演禽、災異、瑞應、禨祥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