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ry8v6278
|
分享:
x1
|
[針灸經絡] 命理與針灸、醫理相通之處
在黃帝內經之藏氣法時論篇中有云:『病在肝,癒於夏,夏不癒,甚於秋,秋不死,持於冬,起於春,禁當風』。又云『肝病者,癒在丙丁,丙丁不癒,加於庚辛,庚辛不死,持於壬癸,起於甲乙----』。 這段醫理的意思是:肝生病乃是金剋木〈肝為乙木〉的結果,肝病常在夏季痊癒,因為夏季在五行中屬火,木能生火,火以剋金為『子復母仇』的道理。如果肝病患者在夏季無法痊癒,那就不妙,因為秋季正是金氣司令,所以肝疾患者有可能死在此時;僥倖不死到了冬季,再逢水氣司令,水能生木又能洩金之氣,故而病況稍有轉機,到了春季木氣司令之時,病情便得以康復了。 上述之理論亦指出肝疾患者,病情變化之具體日子─病癒之日不是丙丁火日便是甲乙木日,惡變而導致不起之日必為庚辛金日〈按:肝病患者死於辛日酉時之可能性最大〉,這些說法或許可謂不是醫術醫理而是算命,然筆者認為不該將之視為迷信而輕忽之,實有多年臨床之經驗也。 而針灸學之『子午流注』亦完全根據干支紀日以及時辰來定出針灸所取之穴位,該子午流注具有兩種優越性:一是得氣感強〈即療效較高〉,二是較為安全。其所取之穴位全在肘、膝以下部分,除『委中穴』之外均不易產生醫療事故或後遺症。 子午流注取穴法與算命術之五鼠遁亦有相通,醫者在推得當日時干後再看此時干配合人體何種內臟,即可取那條經脈之穴位,雖然所取穴位與正常子午流注法定出的穴位不盡相同,然而中醫針灸理論向有:『寧失其位,莫失其經』之說法,因此療效亦相對增高。 如甲日寅時欲施針灸,甲己起甲子至寅時得丙寅。丙為『手太陽小腸經』,故可在『少澤』、『前谷』、『後溪』、『腕骨』、『陽谷』中任選一穴取用。 再如丙日辰時要施針灸,得壬辰時。壬為『足太陽膀胱經』,可在『至陰』、『通谷』、『束骨』、『京骨』、『昆侖』、『委中』中任選一穴取用。 此一方法亦可用於推拿,以指代針亦有奇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