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656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達人奇兵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貼圖天使獎
頭銜: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908 鮮花 x354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資訊交流][保健] 甘甘鳳頭鸚鵡(甘甘巴丹)
拉丁文名稱:Callocephalon fimbriatum
英文名稱:Gang-gang Cockatoo
體長:35cm(13.5吋),體型約與粉紅鳳頭鸚鵡(桃色或粉紅巴丹)一樣大。
分佈:甘甘鳳頭鸚鵡分佈在澳洲的東南部,從新南威爾斯中部的海岸地區到南澳大利亞東南部,塔斯馬尼亞島北部也有其族群,曾引進到袋鼠島可惜未能成功生存繁衍。

  這是一種十分特殊與美麗的鳳頭鸚鵡,性別可輕易地從外表判斷,頭部紅色的是公鳥,灰色則是母鳥,公鳥在幼鳥時期頭部的紅羽稀少且分散,會隨著年齡而增加;甘甘鳳頭鸚鵡在鸚鵡養殖業中非常罕見,許多人相信牠們比其它種類更難飼養及照料,且繁殖難度高,也常容易產生拔羽的症狀,這些問題多半是與許多甘甘鳳頭鸚鵡是來自野外的野生鳥有關,由於數量不多,這些美麗、特別的鳳頭鸚鵡應都由專業繁殖者與保育團體來作為繁殖復育計劃,全世界總數量應超過2萬隻,牠們也受澳洲政府法律保護。

  棲息在低於海拔2000m的山嶽森林中,尤其鍾愛尤佳利樹林,冬天通常待在開闊的林地、農耕區、市區的郊外等地,夏天或非繁殖期時可能會在低海拔地區活動,繁殖期外通常成對或成群活動,偶爾會聚集約60只左右的較大群體,大部分的時間都在樹上活動,只有喝水時會到地面上,愛食用各種種子,尤其是尤加利樹的種子,漿果、堅果、水果、昆蟲幼蟲等也是主要食物。

  繁殖季節約始於10月至1月,喜愛將巢穴築在水源地旁邊的尤加利樹洞內,一窩約產2顆蛋,有時3顆, 孵化需一個月,8星期後羽毛長成,但仍由親鳥餵食4至6個星期後才會離巢,有時會與粉紅胸鳳頭鸚鵡雜交繁殖;即使在澳洲本地,人工飼養的甘甘鳳頭鸚鵡也是很少,不好照顧與易養成拔毛的習慣也是飼養情形不普遍的原因之一,食物的供應需多樣性,以達營養均衡,常發生鈣質吸收不良的問題,添加水溶性的鈣質補充劑至飲水中可改善此問題,新引進飼養的鳥適應情況通常都不好,剛開始可能會拒食,提供大的籠捨(至少5 x 1.2 x 2m,最好是6 x 4 x 2 m規格的籠捨)與定期供應新鮮樹枝或玩具是必要的,這些對預防或治療拔羽症有很大的幫助。

  人工飼養數目非常稀少,繁殖上的訊息較不完整,籠捨要夠大,將巢箱安裝於最高處,繁殖期時有攻擊性,對於巢箱的檢查無法忍受,不能常常打擾正在孵蛋或育雛的親鳥,否則可能導致親鳥遺棄蛋或雛鳥,甚至可能殺死或吃掉幼鳥,在氣候炎熱的地方繁殖成果不彰,在較寒冷的地區繁殖成果較好,平均窩卵數約2顆,有時3 顆,孵化期約25-29天,7至8星期後羽毛長成。



寬心待人 輕聲細語 做事細心 規規矩矩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當你不知所措的時候先回到原點想想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HiNet | Posted:2008-06-01 19:53 |
微風乂強風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鮮花 x12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哇0.0
真想養,一開始看的時候好像用化的喔 表情


這是妳的選擇 我不抉擇
我只想屬於妳的想念
這是妳的愛戀 我不後悔
我只想屬於妳的思念
一點點...
獻花 x1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臺北市 | Posted:2008-06-01 22:5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6672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