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891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mego 手机 会员卡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贴图天使奖 贴图大师奖
知名人士
级别: 知名人士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62 鲜花 x948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2
[小孩] 儿童常见的睡眠问题  (各年龄层的睡眠问题─怎样才算正常?)
【来源出处】 http://news.yam.com/uho/healthy...07035859.html

优活健康资讯网╱周琪霏/整理报导 2007-12-07  

从新生儿至青少年,有各种不同的睡眠问题。门诊常见初为人父母者,被小孩的睡眠问题搞得身心疲惫。想让小孩拥有良好的睡眠,的确需要费心经营。以下择重点介绍 常见的儿童睡眠问题:


【拒绝入睡、失眠或夜醒】多是因为当天太晚起床、午睡太久、睡前太剧烈运动而造成睡眠清醒规律的周期被打乱的缘故。若遇身体病痛,尤其发烧或严重感染,小孩会难以入睡且容易惊醒。另外在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智力发展迟缓、脑病变患者,也较常合并睡眠障碍。这些医疗问题,家长需和医师讨论,并且同时可做详细的身体检查以确定病因。

婴儿六个月大后,尽量不要睡眠时又喂食,想办法逐步减少睡眠中的夜间饮食量及次数,把该摄取的营养在白天、睡前给足,对减少夜醒现象有莫大助益。

青少年多为繁重功课所苦,平日常晚睡早起,长期睡眠不足者不在少数,假日则多赖床,要改善非得从念书作功课有效率着手不可。在青少年期如反覆睡眠异常,另需注意有无酒瘾或药瘾(如安非他命)。


【肠绞痛】 常见于小于三个月的婴幼儿,号啕大哭数小时不止,脸色潮红,双手紧握,四肢胡乱挥舞,傍晚及夜间最常见,时常搞得父母或其他照顾者自责不会照料,甚或求助民俗疗法(收惊)。目前医界仍无法确定病因,但认为与婴儿控制肠胃的神经尚未成熟或对配方奶过敏有关。

大于三个月后,情况常会改善,家长不要过于恐慌。一般婴儿不会对母乳过敏,吃母乳的婴儿也比较少肠绞痛,所以要鼓励妈妈全母乳哺育。


【夜间甩头】这是一种规律的头部或身体摇晃动作,通常开始于九个月大,患童男女比例约三比一,绝大多数于四岁时消失。真正的原因未知,推测可能是一种前庭平衡神经的自我刺激,常被视成过度性的生理现象,而非病态,不需要治疗。它在刚要入睡时开始摇晃,可持续至浅睡期,为时约十五分钟。如果四岁仍未停止,或清醒时也发生,则要注意是否有智障、自闭症、其他神经或精神疾病。倘若诊断未能确认,家长不仿将发作情形录影下来,供医师参考。


【夜惊】好发于学龄前晚期和学龄儿童早期,属于非快速动眼期的睡眠障碍。多半发生在前半夜,小孩突然坐起来,尖叫、神情错乱、对外界无反应、眼神呆滞,可伴随心跳呼吸加速、流汗等自主神经兴奋症状,持续约数分钟,难以被家长安抚,醒来又说不出为何如此惊恐。这种夜惊现象有时因生病、压力、睡眠不足而诱发,但有时找不到任何明显原因。此种现象在日后几乎都会痊愈,建议家长不必跟着惊慌而想猛力摇醒小孩,因为就算他被摇醒一样不知发生何事,于事无补。夜惊需与做恶梦加以区别。


【做恶梦】常见于十岁以前的小朋友。做恶梦与夜惊有些不同,因为梦出现于快速动眼期,而快速动眼期多发生在下半夜。恶梦多与遭遇攻击、坠下、死亡有关,如惊醒,虽可被安抚,却因恶梦仍记忆鲜明历历在目,小朋友很难立即入睡。它不像夜惊,不会合并梦游,无明显肢体动作。可能与某些压力有关,如家庭变故、正接受大小便训练、刚入学、初识死亡等。假设青少年后仍常做恶梦,需排除是否有某些精神疾病或药物的副作用引起。


台东基督教医院 黎璧贤医师指出常见的睡眠问题,绝大多数可因健康的睡眠习惯而改善;常见的睡眠障碍,大都会随年龄渐长而好转。真正需要治疗的并不常见,上述的少数昏睡症是较为特殊者。

奉劝各位家长,要使儿童成为未来的主人翁,请您开始注意他们的睡眠品质,从今天起给他们健康的睡眠环境,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心得感想】

儿童的睡眠问题还有尿床.梦游.磨牙.较严重的猝睡症.睡眠呼吸暂停..等等
睡眠要好.品质很重要.小的时候老人家常说.乖乖睡 "一暝大一吋"
小孩睡的好.生长发育才会好.
为人父母者.要多注意儿童睡眠问题.找出问题点.排除睡眠障碍.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HINET | Posted:2007-12-16 21:11 |
mego 手机 会员卡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贴图天使奖 贴图大师奖
知名人士
级别: 知名人士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62 鲜花 x948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http://www.uho.com.tw/fo...d=9&id=126

各年龄层的睡眠问题─怎样才算正常?


每个父母多少都怀疑过孩子的某些行为,自问:「这正常吗?」其实,和同龄孩子相比较,藉以确定孩子是否属于正常发展范围,这是很自然的(虽然不见得会好过多少!),而这样的作法,同样出现在面对孩子的睡眠行为。对父母而言,了解孩子的睡眠状况是否正常,能帮助你决定是否要担心孩子的睡眠状况,无论是睡眠的足够与否、半夜醒来的状况,或者其他睡眠问题,例如,总在学校打瞌睡等等。


问题是,「正常」并不代表「好」。举例来说,我们都知道,美国青少年晚间平均睡眠通常不超过七个小时,但他们正常状况下应睡足九个小时,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正常」其实会和理想标准差很多,事实上,根本算不上能接受的范围!更复杂的是,有时针对某些睡眠问题,我们很难断言孩子的睡眠状况正常与否,可能因为尚未有足够的研究成果作为判断的依据,或者不同的学者对该状况有不同的判断标准。例如,在亚洲国家,孩子到了五、六岁,甚至七岁,还和父母睡同一张床,是普遍被接受的,也不觉得有何不正常,但同样的状况对美国家庭而言,不但会引起不小的惊讶,甚至会觉得孩子该接受心理辅导!


总括来说,对于孩子不同阶段的睡眠状况,父母应该有何谓正常范围的概念。目前,对于孩子应该有多长的睡眠,以及不同年龄的睡眠习惯,我们在下面的叙述中加以说明。包括以数量庞大的儿童为研究基数所推演出来,针对各年龄孩童建议的睡眠时间。表中所列的数值,是以睡得最少的2%儿童之睡眠时间作为最小值、睡得最多的2%儿童之睡眠时间作为最大值,不同年龄的儿童之于睡眠时间的多少有很大的影响,而不同年龄的儿童也有不同的睡眠问题。


学龄前儿童(三~六岁)

四岁的提姆,每天八点上床,但上床关灯以后,总是会有半小时一直要父母陪他。虽然同龄的孩子大都不睡午觉了,但他常常还是午睡两个小时。为了帮他赶走怪兽,有只玩具猴陪着他睡觉。


睡眠相关数据

平均睡眠时间:一天11~12小时  
同龄平均睡眠9.5~14.5小时
午睡:通常不再午睡。一般儿童在三~四岁时停止午睡,但有很多孩子一直到六岁才停止午睡。

儿童午睡的比例

年龄                 百分比
3岁                 92%
4岁                 57%
5岁                 27%


成长发展与睡眠


就像其他事情一样,不同成长阶段对孩子的睡眠也会造成影响。以下就列出学龄前儿童不同的发展面向与其对睡眠的影响。

◎测试你的底限:当学龄前儿童发展出较多思考能力,更能了解各种规则与限制,以及别人对他们的期望时,他们相对地会试着想测试你的游戏规则底限何在,而这也适用于有关他的上床规定。你可能会发现,你那学龄前年纪的宝贝,每到关灯上床的时间,就变得更挣扎、更抗拒上床。


◎语言能力:当孩子能够表达较复杂的语言,他们也更能表达自己要的是什么,同时,也发展出许多更有创意的表达方式,结果之一是,他能会在上床时间提出许多要求,如听故事、喝水、亲亲、抱抱等,让父母头痛不已。


◎想像力:学龄前儿童是一种富于想像力的动物。只是,他们也分不清处想像和事实。也是这原因,耶诞老人和牙齿的故事,以及床底下(或者衣柜里、窗外)的怪兽,对这种年纪的孩子而言,都认为是真的。也因此,这种年纪的孩子害怕黑夜,全世界都一样。重点是,要如何处理这样的事,这小小的「怪兽」才不会变成真正折腾人的大怪物!


◎了解前因后果的能力:这年龄的孩子逐渐开始理解,他们本身的行为可能造成某些结果。他们现在懂得为了获得想要的成果而等待(延迟性满足)。一般而言,他们颇想要讨好大人,尤其是爸爸妈妈。奖励制度(这个年龄是最适用代币制度的年纪)和大量的鼓励,通常是父母用在上床大战的最好武器。


◎睡前的阅读:当孩子对阅读与书籍逐渐感兴趣时,固定在睡前大声阅读,对于其日后语文能力的建立是相当有帮助的。睡前十五分钟的阅读,足以建立令孩子受用一辈子的阅读习惯!


常见的睡眠议题

学龄前儿童有一些常见的睡眠议题─

◎午睡:学龄前儿童的父母们经常会担心,孩子的午睡情形究竟正不正常。就像前面所说的,多数孩子在三、四岁左右就不午睡了,但还是有很多一直到五岁或更大才停止午睡的习惯。其实孩子仍旧需要午睡,或者在什么时候才会觉得不再需要午睡,都是孩子的个别差异,没有所谓应该早或晚的问题。重点是,孩子是不是得到足够的休息。若孩子生理上就是需要,改掉午睡的习惯并不会让他晚上睡得更好。另一方面,若午睡的时间与晚上上床时间太近,也会影响晚上入睡的情形。当孩子开始要转变为不需要午睡前,也许会有几个月仍需午睡的缓冲时间,只是真的让他午睡,会让他晚间更难睡着,这时候你仍可坚持固定的上床时间,只是允许上床后、关灯前的静态活动时间,延长三十至四十五分钟,而且一旦孩子在床上叫你或跑出房间,你就要立刻关灯。通常这样的经验只要一次,就会让孩子懂得,与其叫你,不如乖乖待在床上自己玩。


◎就寝时间:学龄前儿童需要固定而持续不变的就寝与起床时间。白天固定而持续的作息常规(如固定的吃饭时间和游戏时间),有助于强化就寝与起床习惯的养成。虽然,没有所谓标准的上床时间,为这个年纪的孩子订定就寝时间,仍要依据孩子本身所需要的睡眠时间。举例来说,孩子在下午上幼稚园的课,他可能就可以接受较晚的上床(与起床)时间。只要记得一件事—你必须因应孩子的生活作息,而随时调整他的上床时间。当必须调整时间时,一定要提早数星期来养成他的规律习惯,以因应即将改变的生活,以免仓促面对。这个原则同样适用于日光节约时间的到来,只要每天或每周提早或延后十至十五分钟,以因应这一个小时的作习改变,就能减少许多晚间或早晨的争执。


◎就寝常规:无论对孩子或大人来说,固定的就寝常规都有很大的帮助,能让你的孩子,从白天的忙碌转换为夜间的平静,从忙着做某些事到单独待在床上,从非常清醒到很快入睡,当一天进入尾声时,孩子和他的身体都需要平静、放松下来,无论生理上或心理上都要进入准备睡眠的状态。而就寝常规是让这个「转换」有充分时间的最好方式。典型的就寝常规包括一连串愉快、放松、并且每天一致的活动(如洗澡、换睡衣、刷牙、讲故事等)。每天一致的就寝常规能够暗示你孩子的身体与心理:睡觉时间到了!


◎睡眠习惯物(transitional objects):就是孩子睡觉或午睡时习惯拿的东西,如一条特别的毯子、洋娃娃或填充玩具等,对你而言,会是帮助学龄前儿童从清醒状态进入睡眠的另一个重要辅助物。当孩子对某一条毯子特别有感觉,让他觉得舒适与安全,父母有时候会对此感到担心,怕孩子过分依赖它。其实,睡眠习惯物反而可以帮助孩子自己好好地进入睡眠。吸姆指则是另一种最方便、永远都在、且不需要特别干洗的睡眠习惯物。在孩子大约四岁之前,特别是睡前有这习惯的,吸拇指至少不会引起如蛀牙的问题。(请注意:电视不属于睡眠习惯物的一种,也不属于学龄前儿童的睡眠空间与习惯。)


◎二度活力期(the second wind):二度活力期通常指的是,一般成人在傍晚时分特别感到精力充沛的时光,只不过,这种状况会在某些儿童身上特别显着,一旦你试图在他们的睡眠时钟大声作响之际叫他们上床,恐怕就得准备好面对一场大战,试着把他们的睡觉时间挪前或延后,就能避免卡到二度活力期,也解决了孩子总是在上床时间精神奕奕的问题。


※养成就寝习惯的小秘方

● 每天晚上进行完全相同的固定习惯。
● 睡前进行三到四个固定的活动。
● 选择对你和孩子来说能愉快进行的活动。
● 不要让睡前活动在不同区域进行,例如:到楼上洗澡,然后到厨房吃点心、到客厅看影片、到父母房间听故事,最后到孩子的房间亲吻到晚安。
● 让孩子就寝前的最后一个程序,成为一个特别的仪式。
● 结合睡前故事成为就寝前的固定程序。这不但是与就寝习惯形成一种正面连结,对未来养成阅读习惯也很有帮助。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HINET | Posted:2007-12-16 21:20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3458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