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822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云戤曦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8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古文][分享] 中庸
中庸

第一章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

第二章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

            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

            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

第三章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

第四章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

第五章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

第六章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

          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

第七章

子曰:「人皆曰:『予知。』──驱而纳诸罟,护陷阱之中,而莫之知辟也。

          人皆曰:『予知。』──择乎中庸,而不能期月守也。」


--------------------------------------------------------------------------------

第八章

子曰:「回之为人也:择乎中庸,得一善,则拳拳服膺,而弗失之矣。」


--------------------------------------------------------------------------------

第九章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

第十章

子路问「强」。

子曰:「南方之强与,北方之强与,抑而强与?

          寞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

          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

          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

          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国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

          国无道,至死不变;强哉矫。」


--------------------------------------------------------------------------------

第十一章

子曰:「素隐行怪,后世有述焉:吾弗为之矣。君子遵道而行,半涂而废;吾弗能已矣。

          君子依乎中庸。遯世不见知而不悔;唯圣者能之。」


--------------------------------------------------------------------------------

第十二章

君子之道,费而隐。夫妇之愚,可以与之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

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天地之大也,人犹有所憾。

故君子语大,天下莫能载焉,语小,天下莫能破焉。

诗云,「鸢飞戾天;鱼跃于渊。」言其上下察也。

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


--------------------------------------------------------------------------------

第十三章

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诗云,『伐柯伐柯,其则不远。』

          执柯以伐柯,睨而视之。犹以为远。

          故君子以人治人,改而止。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所求乎子以事父,未能也;

                                          所求乎臣以事君,未能也;

                                          所求乎弟以事兄,未能也;

                                          所求乎朋友先施之,未能也。

          庸德之行,庸言之谨;有所不足,不敢不勉;有余不感尽。

          言顾行,行顾言。君子胡不慥慥尔。」


--------------------------------------------------------------------------------

第十四章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

素富贵,行乎富贵;

素贫贱,行乎贫贱;

素夷狄,行乎夷狄;

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在上位,不陵下;在下位,不援上;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

上不怨天,下不尤人。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诸正鹄,反求诸其身。」


--------------------------------------------------------------------------------

第十五章

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孥。」

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

第十六章

子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

          使天下之人,齐明盛服,以承祭祀。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

          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此夫。」


--------------------------------------------------------------------------------

第十七章

子曰:「舜其大孝也与!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

          故大德,必得其位,必得其禄,必得其名,必得其寿。

          故天之生物必因其材而笃焉。故栽者培之,倾者覆之。

          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宜民宜人。受禄于天。保佑命之,自天申之。』

          故大德者必受命。」


--------------------------------------------------------------------------------

第十八章

子曰:「无忧者,其惟文王乎。以王季为父,以武王为子。父作之,子述之。

          武王缵大王、王季、文王之绪。壹戎衣而有天下。身不失天下之显名。尊为天子。

          富有四海之内。宗庙飨之。子孙保之。武王末受命,周公成文武之德。

          追王大王、王季,上祀先公以天子之礼。斯礼也,达乎诸侯大夫,及士庶人。

          父为大夫,子为士;葬以大夫,祭以士。

          父为士,子为大夫;葬以士,祭以大夫。

          期之丧,达乎大夫;三年之丧,达乎天子;父母之丧,无贵贱一也。」


--------------------------------------------------------------------------------

第十九章

子曰:「武王、周公,其达孝矣乎。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

          春秋,脩其祖庙,陈其宗器,设其裳衣,荐其时食。

          宗庙之礼,所以序昭穆也。序爵,所以辨贵贱也。

          序事,所以辨贤也。旅酬下为上,所以逮贱也。

          燕毛,所以序齿也。践其位,行其礼,奏其乐,敬其所尊,爱其所亲,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

          郊社之礼,所以事上帝也。宗庙之礼,所以祀乎其先也。明乎郊社之礼,禘尝之义,治国其如示诸掌乎。」


--------------------------------------------------------------------------------

第二十章

哀公问政。

子曰:「文武之政,布在方策。

          其人存,则其政举;其人亡,则其政息。

          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夫政也者,蒲卢也。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脩身以道。脩道以仁。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

          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

          故君子,不可以不脩身。思脩身,不可以不事亲。

          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

          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

          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

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知斯三者,则知所以脩身。知所以脩身,则知所以治人。

          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脩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

脩身,则道立。

尊贤,则不感。

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

敬大臣,则不眩。

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

子庶民,则百姓劝。

来百工,则财用足。

柔远人,则四方归之。

怀诸侯,则天下畏之。

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脩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

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

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

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

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

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

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所以行之者一也。

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

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

道前定,则不穷。

在下位不获乎上,民不可得而治矣。

获乎上有道:不信乎朋友,不获乎上矣。

信乎朋友有道:不顺乎亲,不信乎朋友矣。

顺乎亲有道:反者身不诚,不顺乎亲矣。

诚身有道:不明乎善,不诚乎身矣。

诚者,天之道也。

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

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

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

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


--------------------------------------------------------------------------------

第二十一章

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

第二十二章

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

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

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

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


--------------------------------------------------------------------------------

第二十三章

其次致曲。曲能有诚。诚则形。形则着。着则明。明则动。动则变。变则化。唯天下至诚为能化。


--------------------------------------------------------------------------------

第二十四章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

第二十五章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诚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

第二十六章

故至诚无息。不息则久,久则征。征则悠远。悠远则博厚。博厚则高明。博厚,所以载物也。高明,所以覆物也。悠久,所以成物也。博厚配地。高明配天。悠久无疆。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

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今夫天,斯昭昭之多,及其无穷也,日月星辰系焉,万物覆焉。

今夫地,一撮土之多,及其广厚,载华岳而不重,振河海而不泄,万物载焉。

今夫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禽兽居之,宝藏兴焉。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鼍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

诗云:「维天之命,于穆不已。」盖曰,天之所以为天也。「于乎不显,文王之德之纯。」盖曰,文王之所以为文也。纯亦不已。


--------------------------------------------------------------------------------

第二十七章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

故曰,「茍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

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

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

第二十八章

子曰:「愚而好自用,贱而好自专。生乎今之世,反古之道。如此者,灾及其身者也。

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虽有其位,茍无其德,不敢作礼乐焉。虽有其德,茍无其位,亦不敢作礼乐焉。

子曰:「吾说夏礼,杞不足征也。吾学殷礼,有宋存焉。吾学周礼,今用之。吾从周。」


--------------------------------------------------------------------------------

第二十九章

王天下有三重焉,其寡过矣乎!上焉者,虽善无征。无征,不信。不信,民弗从。下焉者,虽善不尊。不尊,不信。不信,民弗从。故君子之道,本诸身,征诸庶民。考诸三王而不缪,建诸天地而不悖。质诸鬼神而无疑。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感。质鬼神而无疑,知天也。百世以俟圣人而不感,知人也。

是故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远之则有望;近之则不厌。

诗曰:「在彼无恶,在此无射;庶几夙夜,以永终誉。」君子未有不如此,而蚤有誉于天下者也。


--------------------------------------------------------------------------------

第三十章

仲尼祖述尧舜,宪章文武。上律天时,下袭水土。辟如天地之无不持载,无不覆帱。辟如四时之错行,如日月之代明。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


--------------------------------------------------------------------------------

第三十一章

唯天下至圣,为能聪明睿知,足以有临也;宽裕温柔,足以有容也;发强刚毅,足以有执也;齐庄中正,足以有敬也;文理密察,足以有别也。

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溥博如天;渊泉如渊。见而民莫不敬;言而民莫不信;行而民莫不说。

是以声名洋溢乎中国,施及蛮貊。舟车所至,人力所通,天之所覆,地之所载,日月所照,霜露所队:凡有血气者,莫不尊亲。故曰配天。


--------------------------------------------------------------------------------

第三十二章

唯天下至诚,为能经纶天下之大经,立天下之大本,知天地之化育。夫焉有所倚?肫肫其仁!渊渊其渊!浩浩其天!茍不固聪明圣知,达天德者,其孰能知之?


--------------------------------------------------------------------------------

第三十三章

诗曰:「衣锦尚絅,」恶其文之着也。故君子之道,闇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诗云:「潜虽伏矣,亦孔之昭。」故君子内省不疚,无恶于志。君子之所不可及者,其唯人之所不见乎。

诗云:「相在尔室,尚不愧于屋漏。」故君子不动而敬,不言而信。

诗曰:「奏假无言,时靡有争。」是故君子不赏而民劝,不怒而民威于鈇钺。

诗曰:「不显惟德,百辟其刑之。」是故君子笃恭而天下平。

诗云:「予怀明德,不大声以色。」子曰:「声色之于以化民,末也。」

诗曰:「德輶如毛。」毛犹有伦。「上天之载,无声无臭。」至矣。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12-24 13:37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040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