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780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甲乙丙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 鮮花 x3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禪定] 禪定六法
靜:緩和身心 消除緊張

【禪】來自梵語【禪那】,它的意思是靜慮,由於靜極能止,慮亦是觀,故其意亦可是止觀,又由於靜極即定,慮能生慧,故亦可是定慧之意.
禪定的作用可以是變化體質、鍛鍊身心、脫胎換骨,也可以更進一步的定中生慧,得大自在,但是不管如何都必須從【靜】字入門.
現代人為了調劑緊張生活,特別注重休閒活動,卻常讓自己更加的心忙體勞,未知【靜】即是緩和身心、消除緊張最好的方法.
【靜】的重點是如何靜下來,如何使忙亂的生活及心境變得悠閒而有序.
定:專注不移 一心一意

【定】即專注於一,以一念代萬念
首先安定肢體,以盤坐姿最佳,雙盤、單盤或雙腳一前一後不相交疊亦可,坐墊上,臀部稍加高,以利重心穩定.
 止:擺脫雜念 頭腦休息

【止】即是無念.
如在深入的【定】境之下,停止【定】念的對象,如:數息、觀息、持佛號、意守丹田.則在下一念頭出現之間,會有一段無念的時刻,即是【止】.
初入【止】時,會有無念一身輕的喜悅,佛法曰:輕安.
初入【止】時,可能只有剎那念頭即湧現上來,是時必須回復到【定】境.
【定】、【止】來回反復,【止】的時刻就可漸漸加長.
入【止】時,除了無念以外,有時會產生呼吸(外息)的停止,此時自然會引發先天氣機(胎息),亦即內氣.經過長期的感受,氣感會越來越明確.
人們身體可因睡眠而休息,惟獨頭腦(潛意識)仍在活動永不得休息,只有【止】是頭腦休息的惟一方法.
次則專一心念,方法有:數息、觀息、持佛號、意守丹田、、等.
觀:一心觀想 堅強意志

【觀】即是觀照思維.
初體空觀,觀一切法,如夢如幻,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次體假觀,觀一切全以方便為其相,隨緣為其用.
後明中觀,不空不有,亦空亦有,無住生心,生心無住,空有不二.
【觀】透則念【止】.此乃真止也.
由【定】而生【止】者,乃暫止也.
【觀】亦是觀想導引.
借由觀想,導引因【止】所生的內氣,旋轉河車,或鍛煉三脈、五輪.
覺:感覺敏銳 思緒空明

【覺】即是覺知.
【觀】者主導心念,【覺】者覺知心念.
【觀】者與心念合一,【覺】者跳脫心念.
【觀】者以我觀我,【覺】者以真如覺我.
【觀】者以武火催動陽氣旋轉河車,【覺】者以文火溫養胎神.
同: 無限可能 創意無限


轉貼:禪藝雅集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政府網際 | Posted:2005-11-19 03:07 |
gogogo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1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小弟不才

六法:是指

靜、定、止、觀、覺

少一個,是禪嗎?


~~理隨事變、寬廓非外~~
~~事得理融、寂寥非內~~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台灣台灣索尼 | Posted:2005-11-19 09:25 |
paolong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4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禪定六法為:
靜: 緩和身心 消除緊張
定: 專注不移 一心一意
止: 擺脫雜念 頭腦休息
觀: 一心觀想 堅強意志
覺: 感覺敏銳 思緒空明
同: 無限可能 創意無限
可進下列網站參考:(禪藝雅集網站)

http://zenart.hijump.h...1001.htm


獻花 x1 回到頂端 [2 樓] From:台灣數位聯合 | Posted:2005-11-20 11:36 |
bca9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各宗教都談禪,佛門非如是,相似佛法罷了。


獻花 x0 回到頂端 [3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6-01-25 13:50 |
kksrs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4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樂觀是一種習慣


樂觀的人,是從挫折中「發現希望」。

「命好不如習慣好!」「喜悅、樂觀、正面思考」

也是一種習慣,它使我們避免自艾自怨、悲觀自嘆!

我們可曾想過──

當我們埋怨自己「沒有鞋穿」時,別人「連腳都沒有」!

有一位忠厚老實的丈夫,每個月領薪水,總是原封不動地交給太太;

而他太太,每個月只有給他幾百元零用錢。

一天下班回家時,丈夫興奮大叫地告訴太太:

「老婆!我中了五萬元獎耶!」

這時,太太冷冷地問道:

「中獎?你說,你買獎券的錢,是從哪裡來的?」


也有一個大官,官架子極大,天天高高在上,經常要屬下伺候,

準備最好的東西給他吃!而部屬為了保住飯碗,也都是敢怒不敢言。

有一天,女僕精心用鹿肉燉煮成一道美味的佳餚,

也煮了最上等的魚翅羹湯,送給這大官吃。

大官吃得津津有味,邊吃邊點頭,「嗯,真是天下美味!」

當時,每個人都以為這大官會大大地誇讚這忠心的女僕,

沒想到,這大官把女僕叫到面前來,大聲罵:

「妳這個混蛋,這麼好吃的東西,妳居然到現在才送來給我吃,

妳是不是不想幹了!」

有些人,凡事都習慣性地做「負面思考」

從負面角度來衡量和評價,以致所說出口的,

都是一些「難聽」或「刺傷他人」話。

也正因為這些人不懂得「稱讚別人」、「欣賞他人優點」,

只是專挑別人毛病、語出批評,

所以也使自己心中沒有「喜悅之情」。

假如,我們能多學習「正面思考」,

用比較「樂觀」的角度來看待事情,心情一定愉悅、更快樂。

古代,有一位讀書人,為了赴京城考試,天天閉門苦讀。

一天晚上,他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高大的城牆上種了一棵

「大白菜」,又夢見「小姨子」睡在他身邊。

夢醒後,這讀書人百思不解,實在不知這個夢是「好夢」?

還是「惡兆」?

於是,這讀書人就前往岳母家中,希望岳母能指點迷津;

但是,當時岳母不在,小姨子就問姊夫的來意,

老實的讀書人就吞吞吐吐地把自己的夢境,向小姨子講。

才一講完,小姨子就臉色大變,說:

「你這個白痴,高牆怎能種白菜?真是『白種』(中)了!

而我還睡在你旁邊? 哼!你臭美喲!你甭想了,門兒都沒有!」

這讀書人一聽,完了,沒指望了,赴京考試「門兒都沒有」,

一定會落榜,就垂頭喪氣地走回家。

不料,在半路上,讀書人碰到岳母。岳母問,

為何如此無精打采、悶悶不樂?

讀書人只好把夢境、和小姨子的說詞告訴岳母。

岳母聽完後,很高興地大叫說:「哇!太好了!恭喜你了!

高大城牆種白菜, 表示你會『高中』上榜;

而小姨子睡在你身邊,表示『該是你翻身的時候』!」

同樣一件事,若能從正面、樂觀的方向來思考,

就會使自己充滿「喜悅和盼望」,

所以樂觀的人,是從挫折中發現希望;

悲觀的人,是在成功中尋找挫折!

一八一四年,法國大將軍陶梅尼在前線打仗時,

被敵軍的炮彈轟斷一條腿。

他出院返回部隊後,每天幫他擦皮鞋的勤務兵,

看到將軍斷了一條腿,嚇得哭了起來,「你哭什麼?」陶梅尼將軍笑著說:

「以後你只要擦一隻皮鞋就夠了!這不是很好嗎?」

記得有一次搭飛機時,機上的螢光幕出現一則新聞畫面:

有一個青年在一次觸電意外,失去了雙手雙腳,

他幾乎痛不欲生;然而,在親朋好友的鼓勵下,

他還是堅強地活下來!

畫面中,這青年沒有雙手、雙腳,不過,

他已學會用「嘴巴」轉開水龍頭!

當他想看書時,「沒有手」可以翻書頁,

他家人則幫他訂做一個頭箍,戴在額頭上;

頭箍上有細長的鐵條,當他輕輕「轉頭」時,

細鐵條就可以幫他「翻書」。

後來,這年輕人覺得,他沒雙手、雙腳,一直待在家裡很沒有意義,於是他加入了醫療義工行列;

其他義工推著輪椅,送他進入每個病房,和身患重病的病人聊天、講話!

每個住院的病患,看到這位「沒有雙手、雙腳」的年輕人,

居然「滿心歡喜」、「臉帶笑容」地來探望他們,

並鼓勵他們要「勇敢地活下去」,都大感驚訝和感動,

因為比起「沒有雙手、雙腳的人」,他們自己已經「幸福多了」!

的確,當我們埋怨自己「沒有鞋子穿」的時候,

別人「連腳都沒有」!只有在看見別人「沒有雙手、雙腳、雙眼」時,才知道自己是「那麼幸福」,

我們如何能再自怨自艾、悲觀自嘆?

有人說:「命好不如習慣好!」

是的,「喜悅」、「樂觀」、「正面思考」也是一種習慣,

讓我們一直保持「喜悅、樂觀」的心情,

使它成為一種「打開心靈之門、增進情緒智慧」的好習慣!

相反地,「沒有好的習慣」,也會成為一種「習慣」哦!
.


獻花 x0 回到頂端 [4 樓]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6-01-30 00:03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7844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