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小品] 可以信任,不能放任
中国时报登了一篇署名青枝的读者写的「教育孩子我错了」,大意是她让两个孩子上了标榜自由与开放的体制外学校,强调顺着孩子个性发展,结果孩子在人际关系上和生活态度上有许多缺失,养成「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的个性。她觉得很后悔:老大当兵时无法忍受部队的管教,差点出了人命;老二太过自信,听不进别人的劝告,在金钱上不能量入为出,弄得负债累累。
这位妈妈非常自责,认为是当初自己尊崇自由、响往开放式教育,而过度强调孩子的自我发展,使得他们无法融入团体,造成今天的不适应。这篇文章引起了很多父母的紧张,不知道教养的尺寸要怎么拿捏,才不会过犹不及。
**自重自爱是先决条件 教养孩子首先要知道信任不等于放任,自由不等于自私,自信不等于自负,它们在观念上是完全不同的,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这位妈妈的出发点其实没错,因为每个孩子不一样,的确不可以用同一个模子去套;我们也应该让孩子顺着自己的个性去发展,将来才可能成为一个快乐有用之人。但是孩子还小、阅历不丰,所以需要父母随时的监督与指导,因此可以信任他,但不能放任他。
信任的先决条件是自重自爱,孩子一定要先自重自爱、诚信守诺,才能享受得到父母信任的特权。被别人信任是个特权,但是需要自己用诚信去换来。
自由是以不防碍他人自由为原则,所以崇尚自由必须尊重别人的自由,凡事能替别人着想,也就不会自私,它的原则就是孔子所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信来自别人对你的长期肯定,它建立在能力的基础上。因为能力是可以比较的,随时会有人超越你,因此自信的孩子同时要学会谦虚,要懂得人上有人,天上有天。
**父母必须以身作则 这些都是教养孩子的重要观念。有了它作准则,其实如何拿捏不那么困难,最主要是自己必须以身作则,光是说教是没有效的。
那么,什么是放任呢?最近报上登了一则新闻:一个十五岁的国中孩子,一个月手机通话费高达二万多元。虽然父母付得起,但是一个不事生产、仰赖别人供给衣食的孩子,打掉上班族一个月的薪水时,就是放任。这个行为不能用「e世代敢爱敢哭」来解释,因为他的"敢"是建立在别人的血汗上。
自私的例子全省到处可见。在台湾坐火车原是一件很享受之事,既可观看田园之美,又免去塞车之苦。但曾几何时,坐火车已成痛苦的经验,车厢中手机声此起彼落,乘客大声讲电话,内容大多是言不及义的八卦消息,完全不顾他人的安宁,把公共车厢当作自家的客厅。
自负的人在台湾的学界、政坛比比皆是。我曾听过一个台湾最高研究机构的助理研究员拍着桌子说:「我说了算!」这种自大狂妄,令人谔然。 **随时纠正错误观念 孩子的个性,大部分是生活中的经验一点一滴累积形成的,因此父母要随时纠正社会上一些错误的价值观。
最近电视上大打广告「借钱高尚」,我想这给孩子一个很不对的观念。借钱是件不得已的事,谈不上高不高尚,我们不应该鼓励孩子寅吃卯粮,中国人一向勤俭,主张量入为出、自食其力,除非不得已不向别人借,这种价值观才能真正帮助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里安身立命。
很多人会辩说,美国每个人都借钱。没错!在美国,每个人都借钱买房子、买车子,那是因为利息可以抵税,所以几乎人人都贷款。但是,借钱是要还的,每个月固定还钱变成「信用」的表征,所谓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而一旦逾期不还,信用立刻破产,信用的破产等于人格的破产,以后做什么事都难了。我们如果要像美国一样提倡贷款,就得把信用破产的利害性跟孩子讲清楚。
教养孩子没有什么宝典或绝窍,惟一的方法,就是父母要以身作则,示范正确的行为,并且随时纠正社会上的错误观念,那么孩子自然会成为一个正直有用的人。
教养孩子就像农夫种田,耕种时虽然辛苦,丰收的甜美却是没有什么可以比拟的。
【心得感想】
真是个好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