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441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hui326299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健康] 你鈣夠了嗎?(下)
至於老年型骨鬆症約發生在年齡65歲以上,特別是70歲以後,主要是因為體內的鈣吸收減少,使得毀骨細胞活性速率增加,以便維持鈣離子的濃度。此類型骨鬆症易發生在硬骨,如髖關節。因此目前的治療是給予補充鈣質及活化型維它命D(主要是促進鈣的吸收)。而鈣的補充每天需要1500毫克。當然還有其它的藥物可抑制鈣的流失,如密鈣息鼻噴劑(Miacalcic spray),一天一次至二次,可減低骨頭密度的流失。另尚有『服善美錠劑』(Fosamax)可慢慢的增加骨頭密度,重建骨頭,此藥一星期服用一次,一次一粒,但服用此藥時,需早上起床後空腹立即服用,且服用後半小時內不可躺臥,必須保持上半身直立的狀況,主要是此藥會對食道黏膜有傷害,因此需防止藥物逆流回食道造成食道傷害。

拜科技之發展,使骨鬆症容易診斷,藉由雙光子X光鑑定儀(骨質密度測定儀)來鑑別診斷。一般發生骨鬆症的高危險群有女性、早期卵巢衰竭或切除者、有遺傳史、長期攝取藥物者(如長期服用類固醇)、長期臥床者、長得瘦小者、長期喝咖啡、抽煙者等。

骨頭36歲後就不再生長,因此年輕時需儲存足夠的骨本,而骨本的來源有:遺傳、生活飲食習慣(如鈣攝取應足夠,如青春期約需攝取鈣1200~1500毫克才能維持骨頭的成長、攝取乳類製品或小魚乾、髮菜、芝麻等增加鈣質的吸收均可)、運動(可刺激骨頭的生長,尤其以壓迫性運動如:跳、踩、騎腳踏車、跑步、背負重物、爬山等)、陽光(因為鈣於十二指腸吸收需要活性維他命D,而維它命D會經由曬陽光後於體內產生,再經肝臟活化後,促進鈣在腸中的吸收)。

因此必須及早儲備骨本,對於特殊年齡層的人如老年人、小孩青春期、孕婦每日約可服用1200~1500毫克的鈣。中年人大多不需再攝取鈣,除非每日攝取量低於400毫克者,才必須額外補充,補充的量約500~1000毫克。除此之外,必須注意的是,鈣的給予應恰當,不宜太多,否則可能會有結石的產生;但若不足(如低於400毫克),則會損耗骨頭,造成骨頭變脆易骨折。因此良好的飲食習慣及滿足特殊年齡層的補鈣,相信可得到良好健康的骨頭。

資料來源:環台醫療聯盟 資料提供:台東馬偕醫院

哇!原來骨頭36歲後就不再生長,且鈣質補充不宜太多也不可不足要得宜。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4-29 10:32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7047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