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325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hui326299 手機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初露鋒芒
級別: 初露鋒芒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健康] 非食物過敏的魚類中毒
衛生署台南醫院新化分院急診室專任醫師 陳忠賢醫師

陳先生是一位53歲的男性,過去除了有糖尿病史約8年外,並無其他健康上的大問題,平常偶而量血壓,均在正常範圍,約120-140/70-90毫米汞柱。每天抽煙半包左右,已有20多年了,沒有喝酒的習慣。此次到急診就醫前約一小時左右,他與太太吃家裡剛煮熟的魚-魚是從市場上買來的,冰在冰箱裡已有許多天了。他太太過去也無什麼病史。他們也無對海產過敏。

來急診就醫時,血壓、體溫正常,但全身都有蕁麻疹而且全身發癢。陳先生魚吃得比較多,所以皮膚發疹更為明顯,而且顏面潮紅、嘴唇水腫、眼結膜充血,且會胸悶、呼吸困難。他們在急診室治療觀察5至6小時後,就收住院。在急診室有噁心、嘔吐,在病房有腹痛、腹瀉的現象。住院後給予點滴補充水分及打抗組織胺藥物,住院2天就出院了。他們很顯然得了高組織胺魚類中毒的病。

某些深海魚類會含有高量組織胺基酸(histidine),經死亡後被魚的組織蛋白?溶出,再被細菌的組織胺酸脫梭?作用而釋出組織胺saurine而引起中毒的現象,成人若食入約100mg的組織胺即可能中毒、發疹出現各種症狀。

引起中毒的魚類主要是青皮紅肉魚類,如下:鯖魚、鰹魚、鰆魚、鮪魚、旗魚;秋刀魚、鬼頭刀、竹筴魚、牛眠鮭、鯷魚、鯡魚、沙丁魚。

中毒症狀:
潛伏期很短,食後約一小時,可持續約4至36小時(平均12小時)。各種症狀有:臉部潮紅、嘴唇水腫、眼結膜充血、全身皮膚發疹發癢、蕁麻疹、喉嚨不適、哮喘、胸悶、呼吸困難,甚至心悸、血壓下降及休克。其他症狀有噁心、嘔吐、腹瀉、腹痛、頭痛、頭暈、口舌及四肢有麻木感、口乾、口渴、怕冷、手抖、流鼻水。

診斷:
食入可能致病的魚類後,產生各種典型的症狀,發作迅速,病程很短。魚肉可檢驗出含有高濃度的組織胺。食用同樣食物的人會集體發生同樣類似症狀,通常病人無過去同類食物過敏之病史。

一般食物過敏是指IgE媒介過敏反應,而高組織胺魚類中毒並非IgE媒介類過敏反應。所以試驗皮膚可呈陽性反應,血清IgE濃度升高,及血液嗜酸性白血球增多者比較像食物過敏。反之者則比較像高組織胺魚類中毒。

治療:早期排毒 ,催吐、洗胃、使用活性碳及打抗組織胺藥物可迅速使症狀消失。若呼吸困難可給予氧氣及吸入性支氣管擴張劑。倘若血壓偏低也可考慮輸液,升血壓劑及Norepinephrine。

預防:
保持新鮮魚肉,最好冷藏在0℃至4℃。烹調時應去除內臟洗淨。

資料來源:環台醫療聯盟 資料提供:衛生署台南醫院

我是一個無魚不歡的人,看了之後有些怕怕,要多注意食物的新鮮度。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5-03-29 08:0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101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