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2772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妮可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 鲜花 x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小孩] 小儿科医生整理的笔记
王见丰北市小儿科执业医师
中国时报六月十七日家庭版林元气君关于肠病毒的描述及引用的资料,极具争议性,所谓一成左右会留下后遗症云云,更为谬误;目前全台湾看待肠病毒,已经不够理性,如此恐更为扇风点火,兹表述个人意见如下:
1.八十七年大流行,共四百零五重症病例,其中七十八人死亡;八十八年及今年死亡人数皆少于十人;大部分都是肠病毒七十一型引起。至于总感染人数,估计不一,现依中研院何曼德院士报告,八十七年有症状人数约一百五十万人,经由血清学研究,计入无症状感人数,肠病毒七十一型并发死亡或重症之比例约为二万分之一到万分之一。
2.各种呼吸道感染病毒以及肠病毒,大都是藉由人体分泌物传播(口水、眼泪、鼻水等,肠病毒还可以经由排泄物传染),病情严重性则与接触的病毒量相关。只要人与人接触,不管是直接或间接,都可能传染,无论医院、家庭、公共场所都是一样。所谓飞沫传染,一般而言,面对面打喷嚏咳嗽的机会较小,主要还是经由身体,尤其手部接触传播;排泄物也是经手传播,所以洗手是有帮助的。但是洗手仅能减少病毒数量,进而减轻症状,却无法完全洗净病毒,当然也不能保证不受感染。林文所提到「不当注射、药物都可能造成感染」是不正确的,肠病毒并非如B型肝炎、爱滋病可经由血液传染,而且目前都使用抛弃式针筒,只有医护人员不小心扎伤自己,传染给病人机会罕有。
3.我想强调的是:没有疫苗的情况下,在台湾想要不感染肠病毒,不管是否71型,是不可能的。八十七年时,「年龄十五岁以下,可能都没有肠病毒71型抗体」。到了八十八年,台大黄立民医师统计,足三岁及六岁儿童分别有百分之二十及百分之五十抗体阳性率,六岁以上当然更高;至于成人,据以前报导,已超过九成具有抗体。这就是为什么去年和今年卫生署都说肠病毒「不会大流行」,言下之意,就是大部分人都得过了,所以只剩小流行。人与人隔离,一来不可能彻底隔离,二来顶多是延后感染的时间,当未受感染人数累积到相当的时候,我们就会看到如八十七年一样的大流行。
4.停课只是相对的减少小朋友之间的接触,等到恢复上课之后,自然又会传染开来,每年暑假前后的流行高峰足以说明。肠病毒在台湾,全年皆有,而且在潜伏期就具传染力,当症状出现,已经有其他同学被传染,绵延不绝。病毒可持续存在于口鼻分泌物三至四周,肠道的病毒更可以持续长达六至八周之久,想要藉停课或隔离患者杜绝肠病毒流行,是否每个患者要多放一个暑假?上幼稚园、小学都是三岁以上较大的孩子,要求生病的小朋友回家,家中如有更小的小孩,结果他们被传染的机会增加,并且接触时间增多,侵入病毒数也因此较多。
5.重症患者集中于肠病毒71型。其他类型肠病毒引起重症的比例极低,并不比常见其他感冒高多少。可是感染71型者只占一部分,并且随时间过去,71型所占比例会更低。每年台湾都有极大量各种肠病毒患者,在临床上并无法区别是否感染71型,要求为数众多非71型患者停课或强迫离校,是否很不公平?其实任何感染皆有可能致死,难道要求所有生病的小朋友都不准上学?
6.肠病毒感染真有那么严重吗?我认为这是目前台湾对于肠病毒卫教最大的盲点。前面提到,感染肠病毒71型,重症比例约为万分之一到二万分之一,估算死亡比例则为五万分之一到十万分之一。其他种类肠病毒更低不在话下。这个数字比起普通感冒自然稍高,但是严重性绝对不应如此风声鹤唳、人心惶惶。我用几个例子来对比:
a.肠病毒之中最严重的小儿麻痹病毒,未有疫苗前,美国曾有百分之五至七的死亡报告,整体则有百分之一的小儿麻痹后遗症。其他如白喉、百日咳、麻疹等也是灾情惨重,幸好这些目前在疫苗预防下,几乎绝迹。即便是沙门氏菌肠炎和未能有疫苗的登革热,感染后的病情严重度及可能致死率,也都高于肠病毒。关于肠病毒疫苗,目前已从事研发,临床应用,则尚需一段时间。
b.台北市每年车祸死亡超过一百人,全台湾则为两三千人,其危险性高过肠病毒数百倍。可是媒体及大众给予的关注却不及肠病毒甚远。
c.十五岁以上的一千七、八百万人口,小时候几乎都感染过肠病毒71型,怎么以前没听说有多严重?八十七年数十人死于肠病毒感染,是因为71型在久未流行后的大流行,一时感染人数众多,与极低危险性相乘的结果。当社会中未曾感染人数渐少,数字就会持续下降。以台湾每年三十几万新生儿计,估计死亡人数不及十人,这就是去年和今年的人数。这样机会有多低呢?每年统一发票特奖抽出十二人,读者以为自己中奖机会有多大?就以一般经验,不管是老师、家长,亲友的小孩感染肠病毒者不在少数,可是真的发生重症则绝少听闻。
d.对于肠病毒所产生的恐慌,主要是因为资讯发达,媒体反覆报导所有患者中极少数的重症案例,导致大家人人自危,误以为并发症随时都会发生在自己头上。其实这个道理,前辈医师如李庆云教授等,都已经强调肠病毒绝大多数很安全,家长可以不必过于惊慌。可是媒体不是未加以报导,就是放在最不起眼的角落。
结论:
1.人类要能免于某一病源体的感染,只能靠体内已有之抗体,最好的办法是接种疫苗,否则就要能有效隔绝感染途径,例如扑灭登革热之媒介蚊虫,注意饮食卫生之于霍乱、沙门氏菌感染。肠病毒极适合于台湾高温的自然环境,又具高传染力,只要人与人接触就可以感染,想不感染是不切实际的。
2.感染肠病毒,绝大多数患者都可以完全痊愈。只要好好洗手,即使感染,也会减轻症状,甚或可以无症状感染,继而产生抗体免疫。一味惊慌失措躲避,无济于事。停课除了增加家庭、社会不便,影响小孩受教权,帮助有限。
3.良心建议:车祸大多是可以避免的,请礼让并小心驾驶。也请让您的小宝贝从小养成习惯,使用安全帽或安全座椅(而且最好坐在后座),并且系好安全带;较大幼儿有一种可以垫高型的安全座椅,直到小朋友长大,可以直接使用车上安全带为止。汽车制造商应该有您适用的产品。您带小朋友来看病,当然希望他们可以安全快乐长大,请相信我,全台湾因为交通事故,对小朋友造成的伤害与死亡,绝对远远超过肠病毒的危害!
认识肠病毒
4.肠病毒种类:肠病毒包括小儿麻痹病毒3种、克沙奇病毒A型23种、克沙奇病毒B型6种、伊科病毒31种,以及不分类的肠病毒68~71型。共67种。
5.感染肠病毒可否免疫?感染每一种病毒之后,除了免疫力不全者外,都会产生足够的抗体而免疫。只是种类繁多,除了几种近似的类型有交错保护作用外,还是会感染其他类型。在台湾一年到头都有肠病毒患者,四至十月患者较多,通常六月和九月各有一个高峰,中间因为暑假的缘故,患者较少。几乎每个人从小不停的感染各种肠病毒,台湾成人大概都有三四十种以上肠病毒抗体。
6.长水泡才是肠病毒?大多数肠病毒感染是无症状感染,或与一般感冒无法区分的发热症状;少数会出现与玫瑰疹相似的皮疹。头痛、腹痛、呕吐、腹泻等亦不少见,以前常说夏天吃到生冷不洁食物,所以腹痛呕吐腹泻,其实部分就是肠病毒作怪。这其中少数会有剧烈头痛、颈部僵硬等无菌性脑膜炎症状,大多数几天后完全康复,少有后遗症。只有十来种病毒可能出现咽峡炎(喉咽部长水泡),而手足口病则只有克沙奇A16及肠病毒七十一型等少数病毒才会引起。一般人一辈子会得过一至数次不等的咽峡炎,手足口病则大多只得过一次。相近的几种肠病毒,抗体会有交错保护作用,所以后几次感染症状较轻微,甚至没有水泡出现。夏天感冒有很多是肠病毒所引起,近来家长常问的第一句话就是「是不是肠病毒?」除非是咽峡炎或手足口病,否则只能说不能确定;而且口内水泡可以在第二天甚至第三天才出现,这时家长常常就以为医师误疹。
7.三岁以下是高危险群?肠病毒重症患者较多见于三岁以下,目前能确定的是三、四个月以下婴儿免疫系统发展尚未成熟,有较高可能性出现重症。大于四个月、三岁以下重症患者,无法单纯用年龄来解释,可能原因:(1)特异体质,身体分子结构作为受器,恰巧适合肠病毒入侵,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人会死于一般轻微的感染;(2)接受病毒量较多,因为他们通常在家里受感染,接触密切且时间较长;(3)缺少其他类型肠病毒抗体的交错保护作用。
『肠病毒患儿出现以下症状应赶快送医?』
「感染肠病毒幼儿,如有疑似症状,包括有嗜睡、意识不清、活力不佳、手脚无力;一般神经并发症是在发疹2-4天后出现、肌跃型抽搐(类似受到惊吓的突发性全身肌肉收缩动作)、持续呕吐、持续发烧、活动力降低、烦躁不安、意识变化、昏迷、颈部僵硬、肢体麻痹、抽搐、呼吸急促、全身无力、心跳加快或心律不整等应尽速就医。」
以上一段话是卫生署新闻稿,我们在媒体常常可以看到;这些当然是对的,可是反覆强调下可能导致误解:以为是肠病毒才有的特殊症状而必须送医。难道一个孩子虽然没有感染肠病毒,突然抽搐、昏迷,就不必送医?其实这是任何疾病,病情危急都会出现的现象(只有肌跃型抽搐较少出现在其他疾病),而且肠病毒出现的机会也没有特别高。应该说,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不管原来有没有生病,出现上述状况,都必须紧急送医。这就是我常常说的:「没有发烧的时候,精神仍然不好,就要小心」
洗手就不会感冒吗?
8.感冒是病毒传染引起,不管是上呼吸道感染、肠病毒、流行性感冒等,大都是藉由人体分泌物传播(口水、眼泪、鼻水等,肠病毒还可以经由排泄物传染)。一般说飞沫是对的,可是飞沫主要是经由手部互相接触传播,面对面打喷嚏咳嗽反而机会较小;当然使用的物品、衣物也是媒介,这些也都是经手传播到自已身上,所以洗手是有用的。但是洗手仅能减少病毒数量,进而减轻症状,却无法完全洗净病毒,保证不受感染。
9.要能保证不会受到病毒感染而不感冒,只有二种方法,而洗手、停课并不在其中:(1)完全的与世隔绝,像太空人一样。接触的人除了不能感冒以外(本身如果感冒,身上会一直散发出病毒,洗手也没用,而且感冒的人在还没有症状的潜伏期就会有传染性),还要全身沐浴更衣。这实在太不容易了,大概只有住在西伯利亚、南极等罕见人迹的地方才有可能吧。(2)体内已经有该种病毒的抗体,产生途径有二:(1)曾经感染过,(2)接种疫苗产生。
10.对于没有疫苗可以接种的普通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肠病毒等,这些病毒在我们环境中长时间存在,隔离顶多延后感染的时间,永远有机会被传染。与其利用停课等措施隔离,以后还是可能在非预期情况下受到感染,我宁可建议只要注意生活卫生,养成洗手习惯,当真的被感染也可以减轻症状。不必因停课影响家庭生活,也不会损害小孩的受教权。台湾小朋友在托儿所、幼稚园大量互相传染(感冒专修般),到了小学、国中的年纪,大部分小朋友体内已经有大部分感冒病毒的抗体,所以感冒大量减少(一般物误以为长大了,抵抗力自然增加所致)。
发烧会烧坏脑子吗?
11.发烧的原因:大部分的发烧是因为病源体入侵,跟身体作用后,体内产生升温素;这时我们的体温调节中枢受到升温素影响,误判而将体温设定成较正常为高的状况。我们身体会透过产热(发抖等)多于散热(流汗为主)来提高体温。当升温素不再产生(自然病程例如感冒,平均约三天左右;或特定疾病得到适当治疗后),体温自然会回复到正常状况。
12.温度多高会有危险:单纯以体温而言,要对人体有伤害,在二种状况下可能发生:(1)超过摄氏41度,可能会中暑;(2)超过摄氏42度,因为蛋白质产生变性,可以造成人体器官直接伤害。但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人体是不会出现这样的高温的,可能出现这种温度的状况有:(1)药物,尤其是诸如快乐丸等麻醉、迷幻药;(2)先前的脑损伤,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去调节功能;(3)中暑,无法排汗;(4)先天性汗腺异常等,无法正常散热。
13.我们日常听说或媒体报导上提到的烧坏脑子,其实都不是上述状况,而是这些患者罹患一些会直接伤害脑部的疾病,诸如日本脑炎、麻疹、细菌性脑膜炎等,发烧与否根本不相干。这些都是属于发热性疾病,因为以前卫生知识缺乏,以讹传讹,被说成发烧烧坏了脑子。所以发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不会对脑造成伤害的;反之,会伤害脑部的疾病,即使退烧也无济于事。
14.可是我们如何知道一个小孩发烧,是不是那种对脑部会有伤害的疾病呢?这有个大概的判断方法:凡是严重的疾病,尤其脑部发炎,不管大人或小孩、有没有发烧,都会精神不好,譬如昏睡、呕吐、抽搐等。但是因为发烧本身会让人有类似的症状,所以要在退烧的时候才可以做判断。也就是说,当一个人不发烧的时候,精神就很好,那通常不要紧,也比较不会有立即的危险。
盖棉被闷出汗可以退烧吗?
15.发烧是因为体内产热多于散热,退烧就要加强散热,为什么会有闷出汗后可以退烧的误解?那是因为人类属于恒温动物,如果发烧不是太厉害,会自行调节体温至正常恒定状态;在人类就是透过流汗来散热退烧,不了解就以为是闷了才出汗。穿厚衣服,盖棉被不利散热,只可能使体温更为升高。
16.体温上升的过程,体内产热增加,如果上升速度很快,人体就会利用发抖来产热,于是感到畏寒,直觉反应就会想加衣盖被。其实如果等个数十分钟,体温到达恒定,这时通常反而会觉得浑身发烫。
17.另外一个造成误解的原因,以为感冒是受寒引起,所以设法不再吹风受寒。
退烧的方法:
18.减少厚重衣物,有利散热。如果发抖畏寒难受,至少在体温稳定,不再觉得冷的时候,就应尽量减少衣着。
19.睡冰枕,可以持续吸收身体热量。温水拭浴,藉水分蒸发散热。但应注意:(1)太热的水,或整个人泡在水里,都反而不利散热。(2)冰水、酒精虽然可以用来散热,但是散热过快,会使体表微血管收缩,不利于后续散热,故一般情况不采用。
20.藉助药物与升温素拮抗,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身体会减少产热以及排汗散热。
体温几度才可以用退烧药?
21.这就要问退烧是什么目的了。我自己的小孩,除非为了确定有否发烧,不会为了体温几度而量体温。如前所述,发烧本身不会造成伤害,而且病程时间到了,自然会退烧。但是发烧会使人不舒服、畏寒、头痛、胃口不佳、恶心想吐、睡眠不佳等;有些小孩子更会因此吵闹不安、拒食,结果三天后,烧退了,可是小孩却因拒食而脱水,爸爸妈妈也累倒了。所以退烧不是为了怕脑子烧坏,而是要让病人比较舒服的度过这个病程;免得病好了,却因为没有进食,必须接受点滴补充水分。
22.因此,你当然可以依照一般的38.5度用口服退烧药,39度用肛门塞剂。但是我更建议用小孩子的精神、睡眠、食欲等来作决定。精神好,退烧也好,不退烧其实也没关系;精神不好、不吃、不睡,则可以按照一般剂量给予退烧药物。解热药即镇痛药,即使没发烧,我们也可以为了止痛(头痛、酸痛、口腔溃疡、受伤等)给药。
23.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可以利用退烧的时候,判断小孩病情严重与否。
24.退烧不会让整个病好的快些;只要药物剂量适当、使用时间的间隔够,即使长时间使用,也不会对人体有所伤害。一般口服退烧药每四小时以上可以服用一次,以普拿疼(Tynenol)为例,每公斤体重每次使用10毫克。而肛门塞剂通常六小时就可以使用一次。
25.塞剂一般不建议在三、四个月以下的小孩使用,因为他们体温控制尚未成熟,可能过度反应以致体温过低。另外也有少数小朋友,对一般剂量也会有类似情形,这就需要爸爸妈妈配合医师,依各人的状况适度调节剂量。在比较大或体重较重的小朋友,也有可能需要较高剂量或缩短二次使用的时间间隔。
吃药容易流汗是不是药物比较强,比较伤身体?
吃药容易流汗常见有两种情况,不管哪一种,都不会有害。
26.药物中有退烧药。因为人类是靠流汗散热来退烧,所以退烧一定出汗;吃退烧药出汗,一般表示体温仍然不稳,也就是还在发烧,只是刚好口服药平衡了体温。除了少数体温调节不良患者外(前述),如果没有发烧,即使药物含有退烧药,也不会因此而大量出汗;所以如果我们没有发烧,用退烧药(例如普拿疼、阿斯比灵)来治疗头痛、牙痛,也不会出汗导致体温下降。
27.过敏的小孩,尤其是气喘儿,常常需要服用具交感神经兴奋作用的药物。这些药物的可能副作用就是会使人心跳快、四肢发抖、睡不着、流汗等。只要不会造成生活或学业上的不便,其实是没有关系的,因为常常过了几天,大部分的小朋友就可以适应。如果必要,停用药物后,这些副作用就会自动消失,不会有累积性。
过敏的小孩比较会流汗,是不是身体比较虚?
28.如前所述,过敏的小朋友因为药物的关系,可能比较会流汗。
29.另外,过敏儿体内也会制造较多的交感神经兴奋物质,来拮抗过敏的症状,所以较会流汗。应对方法则是控制好过敏。
感冒是因为流汗吹风、受寒引起的吗?
30.感冒是病毒引起的传染病,不是因为冷、热、吹风引起。常听家长说去公共场所吹了风,回来就感冒;其实是去公共场所和人接触,传染得来。所以少出入公共场所、常洗手可以减少感冒的机会。不然洗手弄得湿湿的,岂不是更容易受寒?
31.发烧时可以睡冰枕散热来退烧,吹吹冷风又怎么会有坏处?冰不是更冷吗?
32.过敏儿会因冷热变化,敏感引起咳嗽打喷嚏,温度稳定后即恢复,不会感冒。
为什么有些孩子发烧会抽搐?(热痉挛)
除了癫痫的患者,容易在发烧时引起痉挛发作外,非癫痫患者的小朋友,约有百分之五容易在发烧时出现抽搐。发烧引起的热痉挛有几个特点:
33.年龄在五、六岁以下,这些小朋友体温调节中枢较慢成熟,容易在很短时间内,体温急速上升而引起抽搐。除了癫痫患者外,五、六岁以后就不会再发生热痉挛。
34.热痉挛患者半数只会发作一次,其他则可能多于一次。可能有家族病史。
35.发作时间短暂,多数少于五分钟,抽搐结束可能有一段睡眠,清醒后通常精神不受影响。而且不会留下后遗症。
36.通常为两侧对称性抽搐。
37.因为体温的上升无法预期,无法利用退烧药物即可预防发作。幸好绝大多数完全康复,除非极特殊案例,否则不必长时间服用抗抽搐药物。
另外有极少数是因为脑部发炎等疾病引起抽搐,可能会发作时间长、不对称发作(眼睛歪向一边、单边手或脚抽动),并会伴随有嗜睡等精神不好现象。
小孩发生抽搐时,要把他的牙齿扳开吗?
38.不需要。因为怕小孩咬到舌头,很多家长都会用物品甚至手指扳开牙齿,导致不必要的伤害(小孩的口腔、大人的手指)其实抽搐时,舌头是内缩的,一般是不会咬到的。除非真的看到舌头被咬住,才用物品将牙齿扳开(不是用手指)。另外如果有呕吐物,也需要挖出来以免呛到肺部引起吸入性肺炎。
39.一般抽搐(热痉挛或癫痫),大部分都短于五分钟,会自动停止,并不需要作任何处置。只要注意呼吸道通畅,如有阻塞物必须取出。如果抽搐无法停止,则必须藉助药物,此时应该送医,所有捏人中、掐手指等不人道动作皆无济于事。
使用痱子粉好吗?
不管是流汗、大小便,清洗或用布/纸巾擦干即可。适当的尿布、衣服会把后续的汗水、小便吸收。一般以为撒了痱子粉,看起来干爽舒服;其实因为痱子粉吸附作用,反而让排泄物接触皮肤更久而已。好比桌上泼了水,不用抹布擦干却撒上泥土,反而更不容易干。如果担心皮肤会接触到排泄物,可以在洗净擦干后,擦上氧化锌油膏或凡士林即可有效隔离。
小baby需要睡枕头吗?
人的脊椎骨在胸部是自然的轻微驼背,小婴儿因为身长较短,头部与背部落差很小,使用枕头反而会让头明显往前倾,对颈部呼吸道造成压迫,故不需要使用枕头。而且枕头容易滋生尘,会使小朋友容易过敏。如果想要让小baby有个漂亮的头型,应该使用圈型头部固定枕(可以自己做)。
如何处理使用过的奶粉小汤匙?
一般习惯将使用过的小汤匙,顺手放进奶粉罐。大人的手触摸过的东西,不管事先洗手否,都会有残余的细菌附着在汤匙上,将这些细菌再放进营养丰富的奶粉中,细菌很容易滋生,诸如沙门式菌等肠胃炎很容易因此传染。正确的做法是,每次使用完,应该清洗干净(可用白开水冲过),静置阴干。就如奶瓶用过要清洗一样。
过敏儿适合吹冷气吗?
其实过敏儿是对温度的变化比较敏感,并不是比较怕冷。很多皮肤过敏的小朋友,在闷热的夏天,极容易长痱子或者湿疹恶化,痛苦不堪。况且空调温度也不可能比冬天来的低,否则岂不是冬天必须靠暖气维持在28、29度以上?只要注意下列事项,过敏儿也可以适度吹冷气:(1)保持冷气机清洁,除了清洗过滤网,必要时应请冷气商清洗机体;(2)避免冷气直吹人体;(3)减少进出冷气房,可以减少温度变化引起的不适;(4)如果过于干燥,可以在室内放置水盆、水瓶。
过敏控制良好,对冷热等物理因子的敏感反应自然减轻;所以过敏儿的照顾应该加强的是对环境过敏原的控制,以及适当的药物治疗。当家庭中充满尘、二手烟、宠物毛发等有害物质,不致力改善,却只怕孩子风吹日晒,是舍本逐末之举。
游泳可以治疗气喘吗?
40.大部分运动都可以增加肺活量,对人体有益;但是部分气喘儿激烈运动后会引起「运动诱发型气喘」,目前认为是因为支气管水分蒸发,过于干燥引起气管过敏性收缩所致。唯有游泳不会有这个问题,所以气喘儿游泳可以得到运动的好处。
41.小朋友大多在进小学时开始学习游泳,大部分气喘患者刚好在这个年纪也开始改善,于是归功于游泳。其实气喘在这个年龄改善,最重要的原因有二:(1)到了小学的年纪,大部分小朋友已经感染过我们环境中常见的感冒病毒,体内有大部分感冒病毒的抗体,所以感冒大量减少(一般物误以为长大了,抵抗力自然增加所致),而感冒是气喘非常重要的诱发与促进因子。(2)人类肺部到八足岁发育成熟。
42.台湾水源污染严重,自来水中消毒的氯气浓度较高。对过敏儿来说,这会刺激鼻腔和眼睛黏膜,所以很多人游泳完,鼻塞、流鼻水、眼睛痒或红肿反而更严重,导致鼻窦炎不易治愈,鼻涕倒流咳嗽,又可能引发气喘。所以并非游泳运动不好,而是对十之七八的过敏儿而言,水质不适合。如果您也是属于这一类的患者,建议作别的运动,少游泳。(同理,因为空气污染,街上早安晨跑已经不再有人提倡)
43.对过敏儿来说,选择公园、学校等空气污染少的地方慢跑或爬山,是最适合的运动。只要运动的人都知道,自然鼻子通畅,阻塞的鼻涕也容易自行排出。
44.如果想从事打球等激烈的运动,只要注意下列事项,通常即可避免或控制运动诱发型气喘的发作:(1)做好运动前「暖身」,运动后「冷身」的舒缓运动;(2)有部份人运动完喝温热开水也可以减少发作;(3)有必要时,可以运动前使用预防性支气管扩张剂(奥运准许使用);(4)万一发作,使用支气管扩张剂,通常很快可以控制发作。
水痘「发」的越多越好吗?
水痘是病毒传染引起,具有极高传染力及发病率(很少无症状感染),患者极为不适,容易留下疤痕,也有小脑炎、细菌性感染等并发症。以前以为水痘是体内与生俱来的毒素,所以每一个人都会「发」,希望不要有毒素残留在体内,就说「发」的越多越好。正确做法:(1)最好是接种预防针,超过百分之九十五不会发病,即使发病也轻微许多;(2)万一被感染,目前有特效药acyclovir,效果非常良好,健保只对免疫力不全如癌症患者,或出现脑炎才给付,一般人必须自费。
药物必须要放在冰箱吗?
除非特别说明以外,一般药物放在干燥阴凉处即可。因为东西从冰箱取出,必然会吸收空中水气,反覆几次,药物反而会潮湿变性,不利于保存。如室内湿度高,可放在有除湿盒的抽屉。肛门塞剂有隔水包装,不怕受潮,要超过三十几度才会融化,除非室内很热,否则也不必要放在冰箱。
药物存取应尽量不用手接触,例如倒药丸,以瓶盖或干燥容器盛装,不用的部分放回药瓶或药袋,以免药物沾染手上湿气。日光曝晒下的汽车温度过高,不适合存放药物,必要时应放在有空调的车厢,下车也要切记携带药物。
药可以饭前吃吗?
除非特别说明,大部分小儿科药物都可以饭前服用。其中如含有开胃止吐成分,饭前服用效果会更好。如果生病不舒服,例如发烧,食欲通常较差,先吃口服药或用塞剂退烧,这时食欲也会较好。怕吃药的小朋友饭前服用,也可以避免饭后呕吐连正餐都吐掉。
为什么一天吃四次药比较好?
大部分家长都有经验,小朋友常常在半夜发烧;除了睡觉时散热较差外,最重要的原因是吃的药里含有退烧成分,夜间服药时间间隔较长,退烧药效过了所以体温再度上升,这时只要给予退烧药物即可。在中耳炎、鼻窦炎、尿路感染、肺炎等细菌性疾病,服用的药物是有杀菌作用的抗生素,当体内抗生素浓度长时间下降,我们并不会自觉到差异;可是细菌就会利用这段时间急速繁殖,于是容易治疗效果不佳,甚至产生抗药性。除非是长效型抗生素,可以一天只服用二次或一次,不然即使是同样份量的药物,分成三次服用或四次服用,效果可能就不同。一天四次,并非固定六小时一次,只要间隔超过四小时,即可再服用一次;例如五、六点放学后服用,九、十点睡前再服用一次。
小孩生病发烧需要喝运动饮料或电解质液吗?
生病发烧会因出汗而流失水分及盐分,但一般人饮食习惯,日常摄取的盐分已经远超过身体所需,所以只要补充水分即可。运动饮料或电解质液主要成分为水分、盐分及糖分,过分摄取盐分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并且容易导致日后高血压。所以除非胃口不好,除了喝水,少有进食;或者呕吐、腹泻厉害,流失盐分过多,一般而言不必喝运动饮料。
小朋友严重腹泻,有时必须短暂禁食,或不喝奶、只喝水,这时专用的电解质液较为合适;如给予运动饮料,因其浓度较高,应加开水稀释。
喉咙发炎要吃消炎药吗?
45.俗称的消炎药,医学上正确名称叫抗生素,其作用是消灭细菌,对于病毒并无作用,或者我们叫它杀菌药较为适当。对于病毒感染,目前除了极少数如水痘、疱疹、流行性感冒以外,并无有效药物可以消灭感染人体的病毒。主要是靠人体免疫系统,在一定病程后,将其消灭,并产生抗体足以预防再次感染。医学上消炎药另有所指,是指用来解热、镇痛、消炎、消肿的阿斯比灵(aspirin百服宁)、服他宁(voltaren,常见之肛门塞剂)、Brufen(马盖仙)等,其家族繁杂,共有数百种以上,统称为非类固醇类抗发炎药物(NSAID)。(普拿疼(acetaminophen、tynenol、安佳热)不属于NSAID,只能解热镇痛,不能消炎消肿)
46.一般的喉咙、扁桃腺发炎(也就是感冒,医学上叫「上呼吸道感染」),肠胃炎等,绝大部分是病毒引起,用抗生素并无效果,反而会导致对抗生素的抗药性。这时的治疗主要为症状疗法(支持疗法),所以会给予解热、镇痛的普拿疼或NSAID。
47.抗生素用于细菌感染(主要表现为化脓),如感冒后常并发的中耳炎、鼻窦炎以及部分肺炎,另外如伤口感染、尿路感染亦是,这时都有一定疗程,不可随意停药。
何谓药物过敏?
48.所谓过敏,系指因个人体质因素,对特定药物产生免疫系统之不良反应。如不了解容易误以为中毒,系医师处方不当所致。我们这样比方:大部分人用了都有不良反应,中毒;大部分人安好,只有你有事,过敏。
49.基本上,过敏症状大都很轻微,只要停止该项药物即可恢复,但是因为极少数可能有生命危险,故不可等闲视之。常见表现为皮疹(如荨麻疹、固定药物疹)、水肿(眼皮、嘴唇),少见但较严重则有气喘、呼吸困难、休克等;少数也会在数周、数月后才出现各种各样症状。过敏反应一般不会在第一次使用该项药物就出现,常常是以前没事,某次突然就开始出现过敏现象,从此以后即不适合再使用该项药物。
50.所有药物都可能有人对它过敏,必须依个人不同,告知医师,或配合医师设法确认所过敏之药物为何。常听到患者说「某医师开的药我吃了会过敏,我就不再找他看病」,看不看病是一回事,过敏是因个人体质引起,其他医师也可能处方同一药物。正确做法应该是询问原处方医师,可能过敏之药物,避免日后使用再次发生过敏。
51.如果同时服用数种药物,有时很难确认系何种药物过敏,须经过挑拨试验才能确定。一个人可以对一种或数种药物过敏,必须个别加以确认。
52.并非所有皮疹、过敏现象都是药物引起的;常见的荨麻疹,大部分是不明原因或者感冒本身所致,药物引起反而较少,所以挑拨试验有时是必要的。
临床常见之药物过敏:(同一药物,不同厂牌名称不一,需加以注意)
53.阿斯比灵(NSAID):必须特别注意的是,对任何一种NSAID过敏,就会对所有NSAID过敏,这时如果需要止痛退烧,只可以用普拿疼、水杨酸。很多人「比林、pyrin过敏」,这是老药,目前极少使用,但是这些人极可能也对NSAID过敏。
54.普拿疼:这类病人少得多,普拿疼是目前最安全的止痛退烧药。对普拿疼过敏的人,未必对NSAID也过敏,通常可以使用,但最好能先在医师观察下尝试服用。
55.抗生素:对某种抗生素过敏,同一类药物皆可能过敏。
a.盘尼西林(Penicillin):包括Penicillin、Amoxicillin、Ampicillin、Augmentin,大约每十万人会有一人对盘尼西林过敏。
b.头孢子素(Cephalosporins):依结构与药性分为三代,种类繁多,与盘尼西林一样,是目前最常使用的抗生素种类。过敏的人数不及盘尼西林,对盘尼西林过敏者有十分之一会对头孢子素过敏。
c.磺胺类(Sulfadrugs、Sulfonamides):目前以Trimethoprim-sulfamethoxazole(Baktar、Bactrim)最常使用。
d.四环素(Tetracycline):Minocycline(Minocin),Doxycycline较常使用。
e.其他如抗癫痫药物、抗甲状腺药物等。
抗生素对人体有害吗?
56.在媒体报导下,很多人误以为抗生素对人体会造成伤害,其实除了过敏以外,抗生素对人体所造成的伤害极为罕见。比较常见为胺醣类aminoglycosides(gentamicin,netromycin,amikacin),这是注射型抗生素,并无口服剂型,当累积剂量过高,会造成肾脏、听神经伤害。以前很多人喜欢打消炎针,就有可能是这类药物,目前除了住院病人,即使肌肉注射,也大多为其他更安全药物所取代。
57.我们人体充满细菌,但是细菌平常并未侵入体内造成感染。抗生素是拿来杀菌的,没有细菌性感染的可能,就不应该使用;否则会把怕这种药的细菌杀死,结果只留下杀不死的细菌,万一真的需要抗生素时就没效了。这就是所谓的抗药性。
抗生素的抗药性是怎么产生的?
58.抗药性的出现与普遍化是必然的趋势:一般以为抗药性是药物引起,其实抗药性是细菌自己产生的。(1)我们知道细菌大约每30分钟分裂一次,分裂会产生突变;一种抗生素,即使原来足以杀死环境中所有的细菌,经过一定时间过后,突变就可能出现不怕药的菌株。(2)环境中细菌无所不在,彼此间竞争生活空间与养分。使用抗生素,必然杀死怕药的菌株,这多出来的空间便会由不怕药的菌株占领。(3)当人体感染了细菌,为了救命,使用抗生素是不得不然的。反覆使用之后,环境中便以不怕药菌株居多,这时使用该种抗生素就没有效果,也就是抗药性。
59.不当使用抗生素,会加速抗药性的普遍化,导致抗生素无效。这有两种状况:
a.在不需要时使用抗生素,例如喉咙发炎、扁桃腺发炎、肠胃炎等病毒性感染。
b.需要使用抗生素时,没有完整疗程,过早停药。细菌性感染,例如中耳炎、鼻窦炎、尿路炎等,都有一定疗程。很多家长只要小朋友症状一改善,就未依照医师嘱咐,自行停药,结果常常三、四天后症状复发,又要重头开始;不但花钱费事,且容易使原来有效的抗生素不再有效。举例来说明,假设感染一百只细菌会出现症状,其中一只具有抗药性,当抗生素杀掉九十九只,所剩抗药的那一只会被我们免疫系统消灭;假如药用到一半就停药,此时症状减缓,但还剩下五十只细菌,免疫系统无法独力消灭这么多细菌,于是细菌又开始繁殖成一百只,症状再度出现,但是抗药菌株已经变成二倍了。反覆之下,就会变成抗药菌株占多数。
60.短时间反覆感染,必须重复使用抗生素。环境中还是以非抗药菌株为主,只要较长时间不用抗生素,抗药菌株会被占多数的非抗药菌株所排挤,便会回到抗生素有效的状况。这是台湾大部分小朋友最吃亏的地方,因为他们会很频繁感染,必须反覆使用抗生素:(1)感冒容易并发中耳炎、鼻窦炎等细菌性感染。小朋友对大多数感冒病毒还没有抗体,只要接触到传染源(患者),几乎都会受到感染。台湾人口拥挤,又集中在托儿所、幼稚园等感冒密集班,想要不感冒也难。(2)过敏患者上呼吸道症状(咳嗽、鼻水、鼻塞、打喷嚏)经常不断,一旦感冒则更为严重,极容易并发中耳炎、鼻窦炎。台湾有相当高比例的过敏儿,过敏控制又普遍不佳。
如何减缓细菌抗药性普遍化?
如果怕抗药性而不敢使用抗生素,这就好比买了车,却因为怕车子老化,不敢开车一样的不合理。既然使用抗生素,抗药性是必然的趋势,我们只能尽量减缓它普遍化的速度。
61.晚些使用抗生素。即使是容易中耳炎、鼻窦炎的小朋友,在没有明确症状时,只要医师判断没有立即的危险,不要一开始感冒就提早用抗生素。
62.确定细菌感染,先尝试使用第一线抗生素,而不是直接使用后线抗生素,如Augmentin、Keflor、Zinnat、Cefspan、Klaricid、Zithromax等。其实超过一半的中耳炎、鼻窦炎都可以用Amoxil、Baktar等第一线的抗生素治愈,如此可以减缓第二线抗生素抗药性的普遍化,免得以后无药可用。
63.一旦使用抗生素,必须配合医师,按时用药(例:一天四次),立即追踪(不可以吃完药休息个二、三天),并完成一定的疗程。
64.减少感冒机会或严重性,(1)接种疫苗,例如流行性感冒疫苗;(2)经常有效洗手,并不是只有夏天才需要洗手,即使肠病毒患者也是全年不断的。
65.减少细菌性感染机会(1)接种肺炎双球菌疫苗,肺炎双球菌除了导致肺炎、脑膜炎、败血症以外,更是中耳炎、鼻窦炎最重要的凶手;(2)好好控制过敏。
以上需要患者、家长的了解与配合,不要为了求速效,甚或以为医师是故意让病人吃久一点的药。台湾很多医师就是在压力下太早或过度使用抗生素。
为什么中耳炎、鼻窦炎一定要吃十到十四天抗生素?
66.鼻窦炎常以黄脓鼻涕、脓痰性咳嗽(尤其刚上床和起床后)表现,它和中耳炎都属于感冒、过敏常见的并发症。所谓(副)鼻窦,是头骨数百个大大小小空穴(头骨并非实心),它们都经由通道与鼻孔相通,鼻水就是这些鼻窦分泌物,经鼻孔流出。因感冒或过敏,会导致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加;一旦这些通道阻塞或宣泄不及,细菌便会滋生感染,出现化脓性分泌物,鼻窦的细菌性感染就叫鼻窦炎。中耳则以耳咽管与鼻咽部相通,道理相同。
67.当我们使用抗生素治疗鼻窦炎有所改善,从鼻腔流出的脓性分泌物减少,其实这个时候鼻窦里面的细菌还未完全清除,只是从外观不易得知;如果自行停药,很容易过几天后脓又满出来,症状复发。以前很多患者就是因为这样反反覆覆,不但未能痊愈,而且导致对抗生素多重抗药性,成为极不易治疗的慢性鼻窦炎(中耳炎)。
68.因为鼻窦与中耳是人体密闭且血液循环较少的空间,抗生素比较不易到达,所需治疗时间比一般细菌性感染长。根据以往经验,从有效的抗生素算起,大约十至十四天。或长或短,当然要依个人当时状况来调整。
69.鼻窦炎/中耳炎的并发症:(1)严重侵入性感染,如眼框蜂窝组织炎、脸部蜂窝组织炎、乳突骨髓炎,甚至脑膜炎。(2)慢性咳嗽,使气喘治疗失败。(3)听力受损。
中耳炎是洗澡水跑到耳朵引起的吗?
70.中耳与外耳道隔着一层耳膜,不会因为外耳进水就发炎。如前所述,中耳与鼻咽部通道(耳咽管)阻塞时,会并发中耳炎,这通常是感冒或过敏所致。简单的实验:捏住鼻孔,然后吞口水,耳朵会有闷胀感觉,可以了解鼻子阻塞会导致中耳炎。
71.外耳道进水,只要没有伤口(掏挖引起)以致感染,水分会自行蒸发,不会有伤害。倒是可能使耳垢结成一大硬块,阻塞外耳道,干扰耳镜检查或影响听力。
打预防针(疫苗)会使人反而比较没有抵抗力吗?
a.特定大小的外来蛋白质侵入人体,免疫系统就会起反应,制造可以「中和」这些侵入者的蛋白质,我们称之为抗体。
b.当我们受到病源体感染,会出现各种不适症状,各种病各有不同的病程,大约二个星期后,人体就可以测得抗体的存在。在往后的一生中,当我们下次接触到同一病毒,不但这些抗体可以保护我们,避免再次受到攻击,而且免疫系统也会藉此机会温故知新一番,产生更多的抗体,对同一病毒提供更高的保护力。
c.疫苗是由含有病源体蛋白质的成分所组成,也会促使免疫系统产生抗体。
d.有些病毒对人体侵犯力很强,足以突破免疫系统的防护,产生极为不适的症状,例如水痘、流行性感冒,或伤害人体留下后遗症甚至造成死亡,例如天花、麻疹、小儿麻痹等。想要减少这些不适症状、后遗症与死亡,唯一的可能,就是在接触感染这些病毒以前,我们体内已经有抗体的存在。接种疫苗就是最好的办法。
e.疫苗可分为(1)死的病毒或病源体的一部分组成,不具感染力,但是产生的免疫力较弱,需要追加接种,才能有较长时间且较好的保护效果;(2)减低毒性的活病毒,保护力较强,但是可能造成感染,通常症状非常轻微(至少比受到感染轻微)。
结论:事先打预防针,当我们感染病源体时,不但可以减少生病的痛苦以及并发症,而且产生的抗体可以比未打预防针高,足以保护我们一辈子。
有人说水痘疫苗只有二十年保护效果,以后还是会长水痘?
1.错误!除非接种疫苗后,都未曾接触过水痘患者。绝大部分人都可能接触到水痘患者,此时不但有保护效果,而且会产生加强作用,终生免疫。即使到了老年才受感染,体内只剩少量抗体,症状也会比完全没有抗体来得轻微。
2.打了各种疫苗后,超过二个星期就有抗体,通常二个月后达到高峰。为了终身免疫,应该趁抗体效价高时,适当接触患者;即使还会有症状,也比以后抗体衰减了才受传染轻微。
3.水痘疫苗将会全面接种,数十年后会像麻疹一样,不再有感染机会。甚至像天花一样,消失于世界上。
4.一岁以上至十二岁,接种一剂;十二岁以上,二剂。疫苗效果:(1)95%以上不会得水痘,除了减少不适与疤痕,也会减少并发症如续发细菌感染、败血症、小脑炎等。(2)少于1~2%,接种10~14天后,出现少数水痘(通常只有三、四颗),终身免疫。(3)少于1~2%,抗体不足,会被传染而出现水痘,但很轻微。
5.水痘痊愈后,病毒会潜藏在人体;日后抵抗力较差时,以带状疱疹(皮蛇)型态复发。目前认为接种疫苗,或许可以避免带状疱疹。
感冒吃药可以打预防针吗?
1.接种疫苗唯一的绝对禁忌,是曾经对该疫苗出现严重过敏反应,如抽搐、昏迷等(要小心排除非疫苗因素引起的可能,例如热痉挛、癫痫)。其他禁忌都是相对的。目前各种疫苗,除了狂犬病疫苗,安全性都很高,在可以接受范围内。至于疫苗引起的严重反应,除了多年前,接种疫苗后导致小儿麻痹的唯一案例外,各种有关疫苗严重反应的报导,几乎都无法证明与疫苗有关。
2.有一个婴儿特有的疾病「婴儿猝死症」,容易发生于一岁以下,尤其五、六个月以下还不会翻身的婴儿,其原因尚未清楚。这个年龄的婴儿免疫力发育尚未完全,容易得到各种严重感染(例如嗜血杆菌),出现不可预期的变化。因为出生后几个月内,是预防接种最密集的阶段,这些状况如果刚好发生在打完疫苗后,预防针就背了黑锅。其实接种疫苗与否,婴儿死亡机率并无差异,可以证明疫苗并不会增加危险。
3.一般医师不喜欢在感冒时,帮小朋友打预防针。除了避免上述麻烦外,主要是因为在感冒时,尤其初期,常会有发烧、吵闹等症状变化,这会与少数预防针(主要是三合一DPT)的副作用不好区别,干扰对病情的判断。
4.除了正在接受化学疗法、放射疗法的癌症患者,或严重脱水等少数,可能对疫苗无法产生正常反应以外,普通感冒并不会干扰人体对疫苗产生抗体,接种疫苗也不会使病情加重。临床上,我们也常看到才打完疫苗,就开始出现感冒症状的小朋友。
5.至于药物,除了长时间服用类固醇、抗癌药物等少数,对人体免疫反应几乎没有太大影响。
6.台湾小朋友二次感冒的间隔,有时不到一、二星期,即使不想在感冒时接种,当感冒停药后,就要利用时间尽速补齐。因为有预防针的疾病,都是比较严重的,家长应该要尽量如期完成。万一感染了可以预防的疾病,更为不利。
目前可以接种哪一些自费预防针?
我们可以这么说,有预防针的疾病,都比没有预防针的凶得多(除了爱滋病和登革热,因为技术困难,尚未有预防针)。例行儿童预防注射与水痘以外,目前尚有:
1.流行性感冒B型嗜血杆菌(简称B型嗜血杆菌,HIB):名称常被误会为流行性感冒,是已开发国家婴幼儿最重要的杀手。初期症状与感冒无异,一旦开始变化,极短时间内恶化,令人措手不及。主要以败血症、会咽软骨炎、脑膜炎为主,死亡率可高达5%,存活者大多有各种后遗症,多个已开发国家已全面接种。依年龄区分:二个月至十一个月,接种三剂;十一个月至十五个月,二剂;十五个月至六足岁,一剂。各剂间隔至少二个月,最后一剂接种年龄应大于一足岁。
2.A型肝炎:经由粪口途径传染,「公筷母匙」就是为了预防它。以前环境卫生差,大多在婴幼儿时期感染,通常无症状或与一般感冒相似;较大以后感染就可能出现严重肝炎。目前学龄儿童超过90%没有抗体。外食为主要感染来源,可能感染地点为少数山地乡、学校餐厅(例如光武工专同学集体感染)、海外旅游等。年龄一岁以上,接种二剂,至少间隔六个月。
3.流行性感冒:症状严重,即使年轻力壮,也会变成一条虫。高烧可达五至七天,剧咳,之后常有疲累症候群,可达数周之久。老人、小孩易有肺炎、中耳炎等并发症,气喘患者极易诱发且症状加剧。此病毒会不断突变,为预防该年度流行之突变种,必须每年接种新疫苗。疫苗包含A、B型流行性感冒病毒,保护力约70%不受感染,感染者症状亦轻微许多。每年十月起开始接种,六个月至八足岁儿童第一年需接种二剂,间隔一个月。每年十二月、一月大流行,媒体报导,疫苗即将缺货,才出现抢种热潮。接种任何疫苗都需要二个星期以上,才有保护力,提醒大家尽早接种。
4.肺炎双球菌:可以在各年龄层,引起细菌性肺炎、败血症、脑膜炎,尤其以婴幼儿、老人、糖尿病患者及其他免疫力差者较为危险。容易在感冒(尤其流行性感冒)后,呼吸道表皮受损时,侵入并发肺炎。也是婴幼儿中耳炎、鼻窦炎最重要病源菌。此菌抗药性逐年增加,所导致之严重感染,目前已是医界最为头疼问题之一。预防重于治疗,接种疫苗以减少抗生素使用机会,是未来感染病学最重要方向。二足岁以上一剂,每五年追加一剂。
5.成人B型肝炎疫苗:B型肝炎主要经由血液传染,以前最重要的感染途径是生产过程中,肝炎带原者妈妈感染其婴儿,这些被感染的婴儿,很多以后成为带原者`,再传染给他们的下一代。B型肝炎带原者(慢性肝炎)是肝硬化及肝癌最重要的危险因子,自从1984起,新生儿全面施打B型肝炎疫苗,经由母体感染变成带原者的机会已经大量减少。目前较常见的反而是,成人在某些特殊情况下遭受感染,诸如注射、拔牙、手术、输血等;成人期感染B型肝炎,极少会转变成带原者,但是出现急性肝炎,甚至猛暴性肝炎的机会却远较婴儿期高。目前台湾各种消毒灭菌措施大致良好,感染机会不高,但是国人出外旅游日多,在国外感染的例子日增。曾有患者去大陆旅游,因牙痛在当地接受治疗,回国后二个多月便爆发急性肝炎(潜伏期长达二、三个月)。在此建议各位家长,除了注意小朋友的预防保健以外,没有B型肝炎抗体的成人,最好自费注射疫苗。共三剂,在第0、1、6个月分别接种。
6.新生儿自费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请准备要生小baby的B型肝炎带原者注意,如果您的亲友符合这种状况也请告知他们。施打疫苗只能预防未来的感染,对带原者母亲所生产的婴儿而言,缓不济急;因为在生产过程,B型肝炎病毒已进入新生儿体内,这些婴儿极可能已受感染。他们必须在24小时内注射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就是抗体,可以中和已进入新生儿体内的B型肝炎病毒。再藉由接种B型肝炎疫苗,免疫系统逐步产生足以保护自己的抗体。免疫球蛋白属于血液制品,因为检疫标准越来越严格,一剂的价格已由之前的六千多元,急速上升到三万多元。由于考虑整体花费与得到的效果,目前政府施打的对象,只限于特别高危险群的「e抗原阳性」带原者妈妈所生产的新生儿(超过百分之十会成为带原者)。但是「e抗原阴性」带原者妈妈所生产的新生儿,仍有百分之一左右会成为带原者,也就是以后可能成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患者。政府施政需要考虑投资报酬率,但是小baby对我们而言都是唯一的,在此建议如果经济不成问题,所有「e抗原阴性」带原者妈妈所生产的新生儿,应该自费接种B型肝炎免疫球蛋白。
感冒可以上学吗?
1.小孩生病要不要上学,首要考虑的是:精神体力好不好,能不能学习。如果呕吐、腹泻、剧咳等,会影响自己或其他同学上课,不如在家休息。
2.如果这个病是很厉害的,例如登革热;或是可以预防的,例如水痘、流行性感冒有疫苗可以接种,就不要上学以免传染给同学。这个标准会随时间改变,以前我们鼓励小朋友早些长水痘,症状较轻,现在有了疫苗,就应该让其他人有免于感染的机会。普通感冒、肠病毒都不属于这二种状况,以后如有疫苗上市则另当别论。
感冒可以吃冰吗?
原则上是可以的。传统观念以为感冒是受风寒引起,吃冰当然会加重病情,所以忌讳吃冰;在西方国家就没有这种忌讳。其实感冒是传染病,与冷热无关,而且感冒通常有一定病程,不会因为吃冰与否而改变。要不要吃冰主要是依据下列几个考量:
1.感冒会导致喉咙热痛,食欲不佳,如并发各种口腔溃疡,例如疱疹性齿龈口腔炎、咽峡炎、手足口病,更是疼痛难当,此时常会感到食物难以入口;小朋友因为忍受力较差,有些人甚至滴水不进。虽然感冒在一定时间过后,会自然痊愈,小朋友却可能因脱水必须住院接收点滴补充水分盐分。吃冰冷食物具有止痛、退热效果,布丁、冰淇淋等更含有较高热量,同时可以补充损耗的能量,可以让小朋友较舒服的度过病程。点滴输液内含物只是水分、糖分、盐分,也并未事先加热才打到血管内,用符合生理方式的自然进食,绝对省时、省钱且减少痛苦。
2.感冒时,尤其有些气喘过敏儿,对温度变化更为敏感,吃冰可能会加重鼻塞、鼻水、咳嗽等症状。据统计,将近一半的气喘儿,吃冰后可能引起气管敏感;从另一方面来看,这表示即使是气喘儿,也有一半以上吃冰不会有问题。这些症状最迟会在进食后三十分钟内出现,一段时间温度稳定后就会恢复,白天吃冰是不至于引起半夜咳嗽的。
所以如果不是过敏儿,年龄及肠胃状况也合适的话,吃冰应非禁忌。(例如一岁以下,容易对蛋白过敏,不宜吃布丁;消化脂肪能力可能尚未成熟,冰淇淋有可能导致腹泻。在腹泻的时候,冰淇淋、布丁消化也会较差。)
如果是过敏儿,我的建议是,吃了看情况再决定。如果只是鼻水、鼻塞、咳嗽较明显,不会引发气喘,用鼻塞、鼻水替换住院打点滴,未尝不是划算的做法。(感冒本来就会有呼吸道症状,三十分钟内症状加剧才是吃冰引起的。)
小孩常常流鼻血怎么办?
流鼻血是小儿科常见的问题,造成患儿及家长很大的困扰。如鼻血倒流至喉咙咳出,常被误以为喀血;吞下再呕出,则以为胃出血而大惊失色。因为人类具有凝血功能,大都在一分钟内就自行止血,一般不严重,不会有危险,可以冷静处理。很多关于止鼻血的传说,例如压鼻梁、抬头、绑手指、冰敷等,其实都是自行凝固止血的效果。
1.流鼻血,出血点主要在于鼻中隔前庭,手指抠挖得到的位置。直接而有效的方法是用手指压在鼻翼上(就是从外面把鼻孔压扁),到止血为止。塞卫生纸也是同样道理,但不如用手指加压直接,而且取出卫生纸时,容易使已凝固的血块脱落,再度出血。
2.一旦有了伤口,分泌物就容易凝结在上面,抠除凝固物又引起出血,于是恶性循环,变成习惯性出血。所以止血以后,可以用棉花棒送一些抗生素药膏进鼻孔,再从外面轻轻加压,可使油性药膏涂在伤口表面,一来预防感染,二来分泌物比较不会老是凝结在同一个位置。同样方法也可减轻鼻黏膜太干燥引起的不适。
3.鼻前庭出血主要是因为黏膜、血管脆弱。我们无论用手指搔痒,或抠除凝结在表面的鼻屎,甚至只是用力擤鼻涕或打喷嚏,都可能破皮流血。除了感冒以外,过敏是引起鼻痒、鼻塞、鼻水以及鼻黏膜水肿脆弱最重要的原因;所以想要根除流鼻血的困扰,做好环境过敏源的控制,以及适当使用抗过敏药物才是根本做法。
如何照顾水痘患者?
水痘是一种病毒传染病,剧痒,抓破不仅可能留下疤痕,也可能感染细菌引起外伤性猩红热、败血症,少数则并发小脑炎等。最好是打预防针,如果不幸感染,则处理如下:(1)衣着轻松凉爽,患部可涂痱子膏以缓和痒感;(2)以冲澡方式洗澡,不可泡澡,减少感染机会;如不洗澡,身上细菌会累积,反而容易感染;(3)及早服用对水痘具有特效的Acyclovir,可以降低水痘大小及其数目,减轻痛苦,进而减少并发症。
小孩生病,一定要量体温吗?
1.发烧不会伤害人体,体温的高度也与病的严重度不成相关性,不如根据小孩的精神好不好来做评估,尤其是没有发烧,人却不舒服,更要仔细小心。要不要给小孩退烧药,主要考虑也是小孩有没有不舒服,精神、胃口、睡眠好不好等。生病时,即使不发烧,也常有头痛、全身酸痛无力等不适,小孩子虽然比较不会表达,表现的就是上述症状。所有的退烧药同时就是止痛药,所以即使不发烧,仍然可以给药,让小孩子能够比较舒服的度过整个病程。
2.我自己的小孩,极少量体温。手一摸,有烧,人不舒服,就退烧;精神好,不理它,观察就好。反而是感觉没有发烧,却吵闹、不舒服,会给他们量看看是否发烧引起的不适。另外,大部分感冒,发烧天数大都在三天左右;超过三天,尤其五天以上,有可能是比较厉害的病毒感染,或有并发症,或者不是感冒,而是其他疾病。这时比较确切的体温数据,会有助于决定是否应该作进一步的检查。至于住院患者,一来理论上都是比较严重的,二来病历纪录需要,所以固定时间测量体温。
用耳温枪量体温,加0.5度就是肛温吗?量肛温要减1度还是0.5度呢?
1.体温是以身体中心温度为准,一般我们所能测量得到的中心温度就是肛温。肛温、腋温、口温与耳温之间的差别并非固定不变的。刚开始发烧时,可能身体末端(四肢、额头)冰冷,可是体温已经升高,这时腋温与肛温可能相差二度;等到体温稳定,全身热烘烘的,这时肛温与腋温所差无几。所以无法确定时,应以肛温为准。有些耳温枪,厂商设定显示温度为肛温时会自行加上0.5度,这是不对的。
2.人体耳道是弯曲的,要有一定角度才能对准耳膜,取得正确的数据,这个角度也因人而异。用耳温枪量体温时,要由稍微后方往前的角度测量,最好轻拉耳朵,这样会比较准确。有些耳温枪在体温太高或太低时会有误差,这时需以肛温确认。
小孩长牙会发烧、拉肚子、流口水吗?
长牙是人体正常的生理现象,不会有上述症状。这些症状,其实都是感冒生病所引起的,只是刚好常常在长牙的年龄发生。因为一个婴幼儿要长二十颗牙,遇到感冒的机会很高,以前因为卫生观念不足,没有传染病的观念,小孩生病不舒服,正在长牙就归罪长牙;没长牙的时候,就推给吹风、受惊吓等等。
1.一般成人,对于常见的感冒病毒,大部分都已经感染过而有抗体。在出生前,妈妈会把所有抗体大量输入胎儿体内,这些抗体会保护新生儿,免于一般常见的感冒。如果一种病毒,妈妈以前没感染过,婴儿体内当然也就没有抗体;所以我们常看到妈妈感冒,紧接着小孩就感冒了。这些来自母体的抗体陆续在三、四个月以后,会被身体代谢掉,所以婴儿在三、四个月以后,只要接触到感冒病毒,就常会被感染而生病,等病程结束,自己会产生足以对抗这种病毒,保护一辈子的抗体。
2.婴儿到了长牙的年龄,开始常跟外界接触,容易有被传染的机会(主要是人与人的接触传染)。其实较小的婴儿生病比较容易有并发症,也不好照顾,还是尽量少与其他人接触的好。一般人看到小娃娃都会摸摸头、亲亲脸,是最要不得的坏习惯。
3.发烧是感冒常见的症状。发烧以外,如果没有其他症状,除了婴儿玫瑰疹,比较严重而且必须治疗的是尿路感染。以为只是长牙,就可能延误治疗,甚至使肾脏等泌尿系统严重受损。
4.这个年龄的小孩感冒,诸如婴儿玫瑰疹,也比较容易同时有肠胃不适的症状,例如呕吐、腹泻等。引起腹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个年纪的小孩,会把所有拿的到的东西都往嘴里送,所以容易肠胃发炎拉肚子。
5.感冒时流口水,通常是口腔疼痛引起,疱疹、咽峡炎、手足口病等流口水更是严重。
结论:所有症状都不应该归罪于长牙,小孩不舒服,还是应该由医师找出原因。
喝羊奶可以预防或治疗过敏气喘吗?
目前并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羊奶可以预防或治疗过敏病;经济又有效,可以预防过敏气喘的是人类母奶。除了母奶以外,其他奶类蛋白质,都是外来蛋白质,除非经过特别处理,都可能引起过敏。如果小朋友对牛奶蛋白质过敏,除了母奶以外,最好的方式是喝水解奶粉(把牛奶蛋白质水解切割成很小的分子,利于吸收且降低过敏性)。但是因为水解奶粉口味不佳,有些小朋友难以接受,于是建议尝试使用不含牛奶的制品,如黄豆配方奶粉、羊奶等。不接触牛奶蛋白质,就可能改善。如对羊奶、豆奶也过敏,就必须喝水解奶粉。因为喝羊奶的人数少,过敏相对比较少见。如果同时喝羊奶和牛奶,等于接触二种外来蛋白质,并不会因此减低过敏的机率。
受伤的「乌青」,需要推拿让它「散」开吗?
错误!应该避免推拿。以前以为「乌青」是受伤以后体内散出的毒素,所以要按摩推拿来加速排出;其实乌青就是皮下出血所形成的血块。我们流血时,都会想要阻止血液继续流出,这时最好的方法是直接加压伤口,等血液凝固功能自行止血。皮下出血因为有表皮组织张力,比较容易自行止血,如果给予外力搓揉,很容易使已经凝固的血块脱落,伤口又再流血,外观上就以为是「散」开了。
撞伤扭伤时,处理肿胀的部位,有几个基本原则,简称为「RICE」:
1.休息(rest)。受伤后如果继续运动,除了容易恶化,也会因疼痛而姿势不良,容易导致其他部位再度受伤。
2.固定(immobilization):如有骨折、脱臼时更为需要。
3.冰敷(ice):通常第一天冰敷,消肿止痛。第二天以后视情况,肿痛改善就可以热敷,增加血流,有助于清除瘀血、坏死组织。
4.抬高(elevation):减少血流,有助消肿。





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

谁动我衣服~我砍他手足~

谁动我手足~我穿他衣服 ~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凤信有线 | Posted:2005-02-18 19:14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3212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