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034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xjve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鲜花 x1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疾病] 第七章、      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出血
第七章、      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出血
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出血等,这三种疾病虽然发病的部位和严重程度不一样,但是从疾病和保健的观点来看,三者是同样的疾病。多数人都会认为这个疾病是肠胃的疾病,是情绪引起的疾病,从中医的观点则认为是肝脏的疾病,是生闷气引起的。
治标:
简易的保健方法是每周按摩肝经的太冲穴(如图)至少两次,每次按摩五至十分钟。如果对经络及穴位有些了解,最好能沿着肝经按摩所有的穴位,每个穴位2-3分钟,同时也按摩肾经,提高肾的能力,可以有助于使肝气平抑。当生气或感觉不舒服时,应立即加强按摩太冲穴。
(图十五:太冲穴)
由于抑制性的生气也就是生闷气是这个疾病的主要成因,因此必需调整身心或工作环境,并建立 “生气是用别人过错惩罚自己” 的观念,尽量避免生气。避免生气并不是有气不发,而是根本就没有气,也就是必需能够心胸开阔,对于别人的过错均能不计较更不放在心上。
工作上的焦虑也会造成生闷气相同的疾病,因此,也必需避免,真不能避免,则只有在工作和健康之间做一个抉择了。
治本:
和其他的慢性病一样,这一类疾病的根治,还是得从加强养血气的一式三招做起,使身体的血气能量逐渐增加。身体有了足够的血气,不再透支“火”,肝脏的问题自然会慢慢去除,再修复肠胃的损伤。
由于这些疾病都是属于情绪引起的疾病,生气是最主要的原因。因此除了生理上的保养之外,还需要配合修身养性,开扩心胸,使自己不再生气才是最彻底的根治这个疾病。另外工作压力使生活紧张,也会使肝发生疾病,这种情形只有改变工作环境才能使疾病根治。
说明:
有一次在餐桌上认识了一个新朋友,看他头发前方有点秃,显然是肝气上升得很厉害的症状,因此尝试的问他是不是脾气不好,做事急噪。他还没来得及答话,边上两个同事迫不及待的说 “他脾气才好呢!”。这种情形显现他必定有溃疡性的疾病。道理很简单,前面发秃,肝必定有问题,脾气一定不好。可是其他人都觉得他脾气好,显然他的修养很好,脾气发不出来,只能往肚子里吞,自然就有胃的毛病了。
这类疾病就像这个例子,通常犯病的人外表看起来都很温和,但内心却很急躁。在家庭或工作的环境中,他没有发脾气的空间,用一句通俗的话,就是经常受窝囊气的人。例如,和丈母娘同住的女婿;或老板身边的出气筒;每天都必需和善面对客户的销售员等,都是很容易得这个病的人。
这个病的发作时,很容易从脸上看出来,就是在鼻翼的两侧会出现发红的症状。如果红色程度愈来愈明显也愈鲜红,就表示病情正在恶化中,很可能胃出血很快就会发作。
要使这个疾病不再发作,短期只有设法消除生气所造成的肝火;长期就必需从提升血气做起,再加强心性的修养,放开心胸。必要时改换工作,或住家环境,或从宗教信仰中找到精神寄脱,用更超脱的眼光看待俗世间的纷争,把去除这个疾病做为人生修练的目标。
生气和肝火的问题,就像鸡和蛋的问题一样,可能由于肝有问题,使人容易生气,也可能由于生气造成肝的问题。可怕的是生气会使肝的问题恶化,肝的问题愈大,就愈容易生气,形成恶性循环使问题愈来愈严重。这种情绪造成的疾病,药物或经络治疗只有一半不到的功效,最根本的方法只有从情绪的修练做起。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2-04 20:37 |
北北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发文大师奖 创作大师奖 贴图大师奖
知名人士
级别: 知名人士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85 鲜花 x90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Re:第七章、     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出血
(图十五:太冲穴)

楼主,请把图贴出来好吗!


不要问:「自己得到些什么?」应该问:「自己付出过甚么?」
不要问:「自己有甚么信仰?」应该问:「自己有甚么善行?」

如去如来‧来去自如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亚太线上 | Posted:2005-02-04 20:49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7430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