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风水文化习惯_之一
风水文化在客家地区广为流传历史悠久,它是客家传统文化之一。
本文从历史学文化学的角度略述 “人与自然共存”的理论。阐述了客家人的传统建筑“围龙屋”的特征,风水文化在围龙屋、风水塔中的应用。客家人的“二次葬”风俗,坟墓的特征,阳宅风水理论对人们精神世界的影响。
风水术 、客家人 、围龙屋、 风水塔、 二次葬。
风水术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精神世界
因为风水术这种古老的中华传统文化,具有它的承传性。唐宋以来,风水术更是日益兴盛,上至天子,下至黎民百姓,都很重视选择阳宅和阴宅。
客家先民迁入粤闽赣三角区之前,这里的原住居民是古越族的后人——佘瑶族少数民族,他们崇信的是“巫文化”。在他们与北来的中原汉民发生融合时,也势必把“巫文化”的因数掺入客家文化中。这种“巫文化”跟风水术中的迷信成分完全合拍,两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所以明清时期的风水术,受着宋明理学和客家地区“巫文化”、宗教文化的影响,并披上了浓厚的迷信色彩。客家地区的风水术既有科学的成分,也有浓厚的迷信色彩,它积淀着客家人的传统素质,成为客家文化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因为它具有承传性和顽固性,这就是风水在客家地区兴盛的主要原因
客家社会风水活动有的与争夺生存资源、争夺经济利益相关。有些地方则把风水术当作宗族群体争斗的一个策略。有人利用人们崇拜祖先,以建造祖先陵墓作舆论,挑拨宗族与宗族之间的冲突、争斗,为害社会。客家社会的一个特征是宗族组织很发达,并且有长久的传统。所有的“宗族”,就是以同姓和拥有共同祖先的血缘为基础的亲族组织,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产物,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它是处于社会末端的非正式权力组织。
客家地区是以家业生产为主,水田和山林等对农民是不可缺少的基本生活资源。这些基本生活资源与住宅地 、墓地一起,成为宗族间争夺的对象。从这些现象说明,客家人的“风水”信仰,也是“风水”信仰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