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mry8v6278
|
分享:
x1
|
[针灸经络] 命理与针灸、医理相通之处
在黄帝内经之藏气法时论篇中有云:『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禁当风』。又云『肝病者,愈在丙丁,丙丁不愈,加于庚辛,庚辛不死,持于壬癸,起于甲乙----』。 这段医理的意思是:肝生病乃是金克木〈肝为乙木〉的结果,肝病常在夏季痊愈,因为夏季在五行中属火,木能生火,火以克金为『子复母仇』的道理。如果肝病患者在夏季无法痊愈,那就不妙,因为秋季正是金气司令,所以肝疾患者有可能死在此时;侥幸不死到了冬季,再逢水气司令,水能生木又能泄金之气,故而病况稍有转机,到了春季木气司令之时,病情便得以康复了。 上述之理论亦指出肝疾患者,病情变化之具体日子─病愈之日不是丙丁火日便是甲乙木日,恶变而导致不起之日必为庚辛金日〈按:肝病患者死于辛日酉时之可能性最大〉,这些说法或许可谓不是医术医理而是算命,然笔者认为不该将之视为迷信而轻忽之,实有多年临床之经验也。 而针灸学之『子午流注』亦完全根据干支纪日以及时辰来定出针灸所取之穴位,该子午流注具有两种优越性:一是得气感强〈即疗效较高〉,二是较为安全。其所取之穴位全在肘、膝以下部分,除『委中穴』之外均不易产生医疗事故或后遗症。 子午流注取穴法与算命术之五鼠遁亦有相通,医者在推得当日时干后再看此时干配合人体何种内脏,即可取那条经脉之穴位,虽然所取穴位与正常子午流注法定出的穴位不尽相同,然而中医针灸理论向有:『宁失其位,莫失其经』之说法,因此疗效亦相对增高。 如甲日寅时欲施针灸,甲己起甲子至寅时得丙寅。丙为『手太阳小肠经』,故可在『少泽』、『前谷』、『后溪』、『腕骨』、『阳谷』中任选一穴取用。 再如丙日辰时要施针灸,得壬辰时。壬为『足太阳膀胱经』,可在『至阴』、『通谷』、『束骨』、『京骨』、『昆仑』、『委中』中任选一穴取用。 此一方法亦可用于推拿,以指代针亦有奇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