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2284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1
[修行][分享] 菩薩忍辱心要
菩薩忍辱心要—一       海濤 輯
1.菩薩見於十二功德事,故勤進修行尸波羅蜜,是戒迴向於一切智。
一、我當得解結使縛,我當關於惡道門。 
二、我當思量勝妙事,我當護戒牛愛尾。
三、我當如佛所教住,我當慧者所稱讚。
四、我當護持常不離,我當有住戒功德。
五、我當身口得無作,我當行意無作法。
六、我當善護身口意,我當不復行惡道。
七、若不放逸善逝讚,是諸一切善業本。
八、我當常住於是處,捨離一切諸放逸。
九、我當行尸波羅蜜,我當成就於佛法。
十、我當淨於如來戒,是一切戒勝無上。
十一、不悕望求此功德,若菩提薩求勝道。
十二、護戒猶如氂牛尾,當得一切功德利。《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
2.(佛告文殊師利:)「菩薩念於是十三行,修行於忍。何等十三?
一、一切行空,修行於忍;二、不得我故,修行於忍;
三、不得眾生,修行於忍;四、不偏自他,修行於忍;
五、究竟無瞋,修行於忍;六、覆蔽結使,修行於忍;
七、永斷貪、瞋,修行於忍;八、成就相好,修行於忍;
九、欲生梵世,修行於忍;十、離他逼切,修行於忍;
十一、欲得盡智、無生智故,修行於忍;
十二、欲降諸魔,修行於忍;
十三、欲知見如來無量身故,修行於忍。
以是忍辱,悉用迴向於一切智。善男子!是名菩薩見十三行修行於忍。」《菩薩行方便境界神通變化經》
3.若人欲來殺己,己亦不瞋;欲來謗己,己亦不瞋;欲來譖己,己亦不瞋;欲來笑己,己亦不瞋;欲來壞己使不事佛法,己亦不瞋。但當慈心正意罪滅福生,邪不入正,萬惡消爛。《堅意經》
4.修忍之人,一切愛敬;不忍之人,眾所憎惡。《大方便佛報恩經》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 | Posted:2009-04-29 13:22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菩薩忍辱心要—二       海濤 輯
1.時無憂比丘謂離憂曰:「汝以何行欲先作佛?」離憂答言:「我發心為一一眾生,於萬億劫受地獄苦而心無悔,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以如是堅固莊嚴,又以堪忍柔和之心。假使有人從東方來,持諸糞火、屎尿毒瓶,擊我頭上,我於爾時不生瞋恨,不惡眼視亦不呵罵,但作是念:『我今行忍,為求佛法,生佛智慧,欲令此人得滅度故。若我瞋恨與彼何異?我是行人,彼非行者。我不應起非行者業。行者之業我所應起,所謂自斷瞋恨,亦斷無量眾生瞋恨而為說法。』我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故,如是莊嚴。」《華手經》
2.有四法能得法忍。云何為四?
一者、多修勝解;二者、無有退轉;
三者、資糧圓滿;四者、精勤無倦。《大寶積經•授幻師跋陀羅記會》
3.有四法不捨眾生。云何為四?
一者、不捨弘願;二者、忍於疲苦;
三者、不惜身命;四者、恒修四攝。《大寶積經•授幻師跋陀羅記會》
4.佛以忍辱力,捨離於違諍;不求人過惡,到於忍彼岸。《大寶積經•彌勒菩薩所問會》
5.忍有二種:一者世忍,二者出世忍。能忍飢、渴、寒、熱、苦、樂,是名世忍。能忍信、戒、施、聞、智慧、正見無謬,忍佛、法、僧、罵詈、撾打、惡口、惡事、貪、瞋、癡等,悉能忍之;能忍難忍,難作能作,名出世忍。
6.若欲修忍,是人應當先破憍慢、瞋心、癡心,不觀我及我所相。
7.生忍因緣有五事:一者、惡來不報;二者、觀無常想;三者、修於慈悲;四者、心不放逸;五者、斷除瞋恚。善男子!若人能成如是五事,當知是人能修忍辱。
8.若人軟言,淨身、口業,和顏悅色,先意問訊,能觀一切苦樂因緣,當知是人能修忍辱。《優婆塞戒經》
9.忍辱是菩提因,成就三十二相、八十隨形好故。《發菩提心經論》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4-29 13:23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菩薩忍辱心要—三       海濤 輯
1.菩薩摩訶薩住於慈忍有十種利益。何等為十?
一者、火不能燒;二者、刀不能割;
三者、毒不能中;四者、水不能漂;
五者、為非人護;六者、得身相莊嚴;
七者、閉諸惡道;八者、隨其所樂生於梵天;
九者、晝夜常安;十者、其身不離喜樂。《月燈三昧經》
2.菩薩教誡世人,使得功德,瞋恚不生。《須真天子經》
3.汝今當知菩薩教法難可修習。何以故?菩薩於諸眾生不生瞋害心故。
4.若於眾生起瞋害心者,則為違背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中現在說法諸佛.如來!
5.菩薩摩訶薩由初發心,被精進甲,於一切眾生不為瞋等之所搖動。
6.若於眾生起愛欲、瞋、癡之心,或與惛沈、貢高、惡作相應,則為欺誑一切諸佛!《大寶積經.不動如來會》
7.常修忍力,以自莊嚴;常應正見,離諸邪見。
8.云何出家菩薩住阿練兒處,修習滿於忍波羅蜜?於諸眾生無瞋恚心,忍一切智。
9.菩薩摩訶薩忍一切苦,不捨眾生。《大寶積經.郁伽長者會》
10.應以忍成熟者,若彼有情罵詈、毀辱、誹謗、擾亂,以無恚心及利益心最上忍力,乃至顏色亦不變異,隨順彼意而成熟之,令彼有情安住正法。是名忍波羅蜜。《大寶積經.勝鬘夫人會》
11.云何比丘不如犬逐塊?若有比丘為人所罵而不報罵,打、害、瞋、毀亦不報毀,但自內觀,求伏其心,作如是念:「罵者為誰?受者為誰?打者、害者、毀者、瞋者亦復為誰?」是名比丘不如犬逐塊。《大寶積經.普明菩薩會》
12.世間明慧者,應發菩提心;常思一切智,恒近善知識;住堪忍愛樂,依止阿練若;猶如師子王,遠離諸驚怖。《大乘四法經》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4-29 13:23 |
winkor 手機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5 鮮花 x29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菩薩忍辱心要—四       海濤 輯
1.貪恚所生,皆由嫉妒。諫惡以忍,諫怒以順。
2.若有眾生毀害於佛,如來不瞋;若有眾生以栴檀汁塗如來身,如來不喜。如來普於眾生怨、親等觀。
3.以如來慈悲力故,身心安樂。身心安樂故,發菩提心。以發菩提心故,於諸眾生得平等心。心平等故,不生瞋恚。心不瞋恚故,命終生天。《大方便佛報恩經》
◎附錄:巴利經典《降伏瞋恨經》
如今,在他的範圍裡,敵人傷害了你,為何在不屬於他的範圍之處,你又傷了自己的心?
你流著眼淚離開了親愛及幫助你的家人,那麼,為何不也捨棄你的敵人,那為你帶來傷害的瞋恨?
你所懷抱的瞋恨,正在咬壞你守護的一切美德之根,有誰是像你如此愚蠢的人?
別人造惡業,你為此而生氣,這是什麼道理?他所造的那種業,你是否也想學習?
如果他人想要激怒你,而以可憎之行刺激你,為何要苦惱地令瞋恨生起,而做正如他想要對你做之事?
如果你發怒,你或許能或許不能令他痛苦,但瞋恨所帶來的傷害,卻肯定當下已令你遭受痛楚。
如果被瞋恨蒙蔽的敵人,正走在趣向惡道之路,你是否想要通過發怒,隨後跟著他們的腳步?
如果因為你的生氣,敵人得以傷害你,你即應當放下瞋怒,何必毫無理由地受苦?
既然諸法只能維持一剎那的時間,那些造了可憎之行的諸蘊早已滅盡,而如今你又是向什麼生氣?
如果另一者並不存在,想傷人之人又傷得了誰?你的存在是傷害之因,如是,你為何還生他的氣?


四無量心
願諸眾生具足樂與樂因
願諸眾生脫離苦及苦因
願諸眾生永久不離安樂
願諸眾生棄愛憎住平等
南無阿彌陀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3 樓] From:臺灣 | Posted:2009-04-29 13:23 |
俊桐 會員卡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社區建設獎 特殊貢獻獎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89 鮮花 x161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忍辱爲六波羅密之一,爲佛弟子之必修課
佛說:他人嗔怒於我,爲我之業果,能忍之,則業消也。 表情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獻花 x0 回到頂端 [4 樓] From:歐洲 | Posted:2009-05-03 17:56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8514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