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on


|
分享:
▲
下面是引用andy281於2005-01-9 00:22發表的 [[[ 愛是恆久的忍耐 ]]]: 有些人認為愛情就是追求瞬間的美感,一旦感覺不在,不如捨棄愛情。但不是每個人對於愛情的來來去去,都能夠淡然處之。也不是每個人對於驟然降臨的孤獨與失落,能夠迅速填補。我所接觸過的朋友,雖然大部分在面對分手時都能夠自我解嘲一番,但很少人能真正「看得開」,往往還是得用「否認」、「合理化」、「反向作用」、「轉移」等「防衛機轉」來讓自己不要太難過。尤其,處於被動分手的那一方,要能夠恍若無事,說真的很不簡單。
要讓愛情能維繫,雙方的「忍耐」常是關鍵因素之一。「愛是恆久的忍耐」這句經典名言,雖然聽起來有些陳腔濫調,但如果以上星期提到的「投射認同」作用重新解釋,老八股又會出現新生命:正因為我們在愛情裡所期待的,往往是自己投射到對方的渴望,而不是真實的生命,被投射的人難免要半推半就地去滿足對方的期待,才能維繫感情的濃度。但投射認同作用是一種對原有人格的改變,被投射的人常會出現不愉快的感覺。當不愉快表現出來,或當這「渴望」太不合理、太難配合時,「這愛情不如我想像中美好」的感覺便會出現。
舉例來說,長期在父母的呵護下成長的男生,可能會把「依賴」的渴望投射在女孩身上。一開始濃情蜜意時,女孩很樂意配合照顧,也或許女孩本身的成長經驗裡已習慣於照顧家人,能夠從照顧的行為中得到愛的肯定。但一段時間後,可能女孩會出現「你應該獨立一點吧」的感覺,忽略一開始因為她的縱容而強化了依賴的行為。男孩也可能會因為女孩不如從前體貼,誤認為「我們的愛情已經開始變質」,無法認知到女孩一開始的配合只是希望他高興,並不能當作愛情的證明。 ....... 我覺得愛情的忍耐 對每一個人滿好的啦 就知道愛情是不是很久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