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7157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达人奇兵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特殊贡献奖 贴图天使奖
头衔: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908 鲜花 x354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资讯交流][保健] 翠鸟

图 1.





翠鸟 - 概述

英文名称:(Alcedo;kingfishers)
类别:佛法僧目翠鸟科的1属。
别名:翠鸟又叫大翠鸟,蓝翡翠,秦椒嘴,鱼狗,钓鱼郎

翠鸟 - 形态特征


翠鸟体型大多数矮小短胖,只有麻雀大小,体长大约15厘米。其体型有点像啄木鸟,但尾巴短小。翠鸟头大,身体小,嘴壳硬,嘴长而强直,有角棱,末端尖锐。体羽主要为亮蓝色。头顶黑色,额具白领圈。浓橄榄色的头部有青绿色斑纹,眼下有一青绿色纹,眼后具有强光泽的橙褐色。喉部色黄白,嘴特别大而呈赤红色。面颊和喉部白色。上体羽蓝色具光泽,下体羽橙棕色。胸下栗棕色,翅翼黑褐色。足短小,二趾相并,脚珊瑚红色。翠鸟尾巴很短,但飞起来很灵活。当然,不同种类的翠鸟外形会有所不同。

翠鸟有时紧贴水面飞行,伴以尖锐的「唧--唧--唧--」鸣声,其鸣声响亮而单调,无音韵。


翠鸟 - 分布范围

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东南亚、 印度尼西亚至新几内亚、中国及台湾地区。


翠鸟分水栖翠鸟和林栖翠鸟两大类型,常采取伏击的方式捕食。水栖翠鸟是捕鱼的高手,也捕食其它水生动物,是翠鸟中最常见的类群,如普通翠鸟和各种鱼狗。林栖翠鸟捕食各种小动物,包括笑翠鸟和几种翡翠。林栖翠鸟以澳大利亚和新几内亚一带为分布中心,其中澳大利亚的笑翠鸟是澳洲最着名和常见的鸟类之一,也是体型最大的翠鸟之一,以蛇和蜥蜴为食。翠鸟是佛法僧目中分布最广泛的,世界上大多数地方都能见到,有14属93种。

主要种类有普通翠鸟、白胸翡翠、蓝翡翠、斑头大翠鸟、三趾翠鸟等。蓝耳翠鸟、鹳嘴翠鸟被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名单。在长江以南有一种赤翡翠,全身以赤褐色为主。其他种全身羽毛以翠绿色为主,带有辉亮的金属反光,头部黑色,背、翅、尾为蓝色,喉、胸为白色,配以红嘴红腿,显得艳丽夺目。


翠鸟 - 生活习性


翠鸟有林栖的水栖两大类型。林栖类翠鸟远离水域,以昆虫为主食。水栖的一类主要生活在各地的淡水域中,喜在池塘、沼泽、溪边生活觅食,食物以鱼虾昆虫为主。常常静栖于水中蓬叶上,水边岩石上的树技上。眼睛死盯着水面,一旦发现有食物,则以闪电式的速度直飞捕捉,而后再回到栖息地等待,有时像火箭一样在水面飞行,十分好看。

翠鸟常在水边的土崖或是堤岸的沙坡上用嘴凿穴为巢。巢室为球状,直径为16厘米,巢内铺以鱼骨和鱼鳞等物,准备养儿育女。每年春夏季节产卵,每窝产卵可达4-5枚。由于该鸟嗜食鱼类,所以人们又称它为「鱼虎」「水狗」和「鱼狗」。


翠鸟 - 繁殖


翠鸟能用它的粗壮大嘴在土崖壁上穿穴为巢,也营巢于田野堤坝的隧道中,这些洞穴鸟类与啄木鸟一样,洞底一般不加铺垫物。卵直接产在巢穴地上。每窝产卵6~7枚。卵色纯白,辉亮,稍具斑点,大小约28毫米×18毫米,每年1~2窝;孵化期约21天,雌雄共同孵卵,但只由雌鸟喂雏。
翠鸟羽毛美丽,可供作装饰品。但嗜食鱼类,对渔业生产不利。


翠鸟 - 常见翠鸟


白胸翡翠

拉丁文名:Halcyon pileata
属于翠鸟科、翡翠属


生态环境:捕食于旷野、河流、池塘及海边

分布地域:中东、印度、中国南部、东南亚、菲律宾、安达曼斯群岛及苏门答腊。

特征:28cm,颏、喉及胸部白色;头、颈及下体余部褐色;上背、翼及尾蓝色鲜亮如闪光;翼上复羽上部及翼端黑色。 虹膜-深褐色;喙-深红;脚-红色。 叫声-响亮而清脆的笑声。

习性:活泼而喧闹,捕食于旷野、河流、池塘及海边。

食物:蟹、昆虫及蜥蜴

繁殖:于软石面掘洞为巢,多离水道甚远,繁殖期为4-6月。



蓝翡翠

描述:体大(30厘米)的蓝色、白色及黑色翡翠鸟。以头黑为特征。翼上覆羽黑色,上体其余为亮丽华贵的蓝色/紫色。两胁及臀沾棕色。飞行时白色翼斑显见。 虹膜-深褐色;嘴-红色;脚-红色。

叫声:受惊时尖声大叫。

分布范围:繁殖于中国及朝鲜,南迁越冬远至印度尼西亚。
分布状况:繁殖及过夏于华东、华中及华南从辽宁至甘肃的大部地区以及东南部包括海南岛。在台湾为迷鸟。在海拔600米以下的清澈河流边并不罕见。北方种群南迁越冬。

习性:喜大河流两岸、河口及红树林。栖于悬于河上的枝头。较白胸翡翠更为河上鸟。蓝翡翠亦称「蓝鱼狗」、「鱼腥」。属佛法僧目,翠鸟科。在国内,夏季分布比较广,几乎遍及东部全境。该鸟羽色艳丽,鸣声洪亮,是人们喜爱的笼养观赏鸟。

形态:尾羽较喙长,翅形短圆,头顶黑色,颈有白圈,额至上颈,喙角、颊至颈侧,以及内侧翼上覆羽等均绒黑色,此下具一小型白斑。上体辉紫蓝色,腰部更辉亮。颏和喉白色,下体其余部分均为棕黄色。

生态:其生态习性与科内其他种相似。以鱼为食,也吃虾、螃蟹、蟛蜞和各种昆虫。常单独站立于水域附近的电线杆顶端,或较为稀疏的枝丫上,伺机猎取食物。晚间到树林或竹林中栖息。

备注: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 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生活在亚洲和非洲的南部地区。雄鸟的全身以黑色为主。脖子上有一圈宽宽的白色羽毛。尾部和翅膀上也有白色的羽毛。翅膀的下侧也是白色的。雌鸟的颜色与雄鸟十分相似。只是雌鸟脖子上的白色羽毛不是一圈,而只是胸前的一撮白毛。雌鸟还有一个显着的特征,就是它们的脖子和腿都是黑色的。斑点翠鸟也有挖洞产卵的习性。不过,它们的地洞没有束带翠鸟那么深。斑点翠鸟挖掘的地洞一般只有30厘米深。隧道的顶端就是雌鸟的产房。斑点翠鸟一窝可以产下2到6枚卵。孵卵和喂养幼鸟的工作由雌鸟和雄鸟共同完成。


普通翠鸟

描述:体小(15厘米)、具亮蓝色及棕色的翠鸟。上体金属浅蓝绿色,颈侧具白色点斑;下体橙棕色,颏白。幼鸟色黯淡,具深色胸带。橘黄色条带横贯眼部及耳羽为本种区别于蓝耳翠鸟及斑头大翠鸟的识别特征。
虹膜-褐色;嘴-黑色(雄鸟),下颚橘黄色(雌鸟);脚-红色。


叫声:拖长音的尖叫声tea-cher。

分布范围: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东南亚、印度尼西亚至新几内亚。

分布状况:指名亚种繁殖于天山,在西藏西部较低海拔处越冬。亚种bengalensis为常见留鸟,分布于海南 台湾的东北 华东 华中 华南及西南地区,高可至海拔1500米。

习性:常出没于开阔郊野的淡水湖泊、溪流、运河、鱼塘及红树林。栖于岩石或探出的枝头上,转头四顾寻鱼而入水捉之。
俗名: 翠碧鸟、翠雀儿、钓鱼郎、水狗、天狗、小翠鱼狗、小鱼狗、鱼翠、鱼狗、鱼虎、鱼虎(本草)

笑翠鸟

澳大利亚东部的翠鸟科(Alcedinidae)的一种食鱼鸟,学名Dacelo gigas,以其鸣声似狂笑而得名。灰褐色,为林地留鸟。体长43公分(17吋),嘴长8~10公分(3.2~4吋);以无脊椎动物和小型脊椎动物(包括毒蛇)为食。整年保护自己的领域。在树洞中筑巢,单配性,产卵2~4枚,卵白色。幼鸟通常和亲鸟住在一起,并帮助喂养次年的幼鸟。因为笑翠鸟的鸣叫在凌晨或日落时可以听到,故有「林中居民的时钟」之称。其亲缘种蓝翅笑翠鸟(D. leachii)鸣声不似笑声,栖于澳大利亚整个北部地区。

笑翠鸟又称为笑狗鱼鸟,学名是白化蓝翠鸟,也是澳洲独有的鸟类,笑翠鸟的身高有42~46公分高,体重约莫500公克上下。笑翠鸟是在翠鸟(kingfisher)家族中,体型最大的一种,笑翠鸟的喙大而有力,上身棕色,腹部灰白交间,雄鸟翅膀有蓝色以做识别,不论在乡间,或是城市里面,笑翠鸟是澳洲常见的鸟。
笑翠鸟的主食是小动物、蛇、蜥蜴、与昆虫。笑翠鸟最为人所知,是它响亮,如卡通般的,像似人笑声的叫声,听到笑翠鸟叫声的人,都会不由自主的笑了出来。



笑翠鸟属包括4种,其中最着名的笑翠鸟是澳洲的特产,分布于澳洲东部和西南部,不过在新西兰北岛西部也有一小群,被认为是通过风偶然扩散过去的。笑翠鸟的身长可达45厘米,是体形最大的森林翠鸟,和大鱼狗同为体形最大的两种翠鸟之一。笑翠鸟因叫声似怪笑而得名,是典型的森林翠鸟,以能捕捉蛇类而着称,其捕蛇的能力非常高超,曾经比发现它们捕捉大到自己吃不了的蛇类。笑翠鸟被认为是澳洲的标志性鸟类之一,在悉尼奥运会上被当作吉祥物。蓝翅笑翠鸟分布于澳洲北部和新几内亚南部,其体形略小于笑翠鸟,身长38-45厘米,其习性和笑翠鸟大体相当。阿鲁笑翠鸟分布于新几内亚岛南部以及附近的阿鲁群岛,其外形很像蓝翅笑翠鸟,但是体型要小很多,身长大约33厘米。阿鲁笑翠鸟的食性和大型笑翠鸟有所不同,其食物几乎都是昆虫。棕腹笑翠鸟D体型更小,仅有28厘米,其食物主要也是昆虫,不过也吃蚯蚓和蜥蜴。棕腹笑翠鸟分布于新几内亚岛和附近岛屿。



宽心待人 轻声细语 做事细心 规规矩矩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当你不知所措的时候先回到原点想想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 | Posted:2008-06-25 17:40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2065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