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5000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达人奇兵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特殊贡献奖 贴图天使奖
头衔: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风云人物
级别: 风云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908 鲜花 x354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资讯交流][保健] 孔子鸟
转贴资讯孔子鸟化石形成的假设

研究孔子鸟制成的复原图 (延陵科学综合室1998年7月)



经过西方学者们进行同位素测定年代的结果:   孔子鸟化石的年代约距今1亿2千万年前的生物遗骸的石化物, 当时被定义为白垩纪早期, (始祖鸟化石则为1亿5千万前的侏罗纪晚期), 而国内的学者总喜欢定为"晚侏罗世"产物, 本室无理据去支持或驳斥任何一方的评估结果, 但可以客观地说: 孔子鸟很可能起源于侏罗纪晚期的一种与现今鸟类极为近缘的蜥鸟(甚可称为"飞行恐龙"!), 与始祖鸟化石的地质年代最为接近, 但令人大惑不解的是: 何故在这段短短的时间(~3千万年), 鸟形动物的进化速度却如此的快: 口部的牙齿尽失, 以鸟类典型的角质喙所取代; 长长的尾巴亦已经退化,形成短小的剑形尾综骨。


孔子鸟的骨骼复原图 (延陵科学综合室1998年7月)



假设孔子鸟仍生存, 它的翼上除了有长而大的利爪外, 其他外部结构绝对与现今飞鸟极为相似, 但化石告诉我们: 孔子鸟的内部结构并非现今已知所有鸟类的结构模式, 反而与始祖鸟或恐龙更为接近. 这种具有爬行类结构的原始鸟类,可能突然消失在自然历史的驿途中。

白垩纪的早期, 恐龙发展到了转捩的变化, 食素的大型蜥脚类大量灭绝, 体形较小的兽脚类却在不断繁衍, 当时的暴龙祖先亦在发展的曙光中, 而这种发展得十分完善的雌雄异形的蜥鸟, 却十分广泛地分布于其领域中。可能因地壳运作中,引致大量的火山的爆发, 充斥的大量一氧化碳及硫化物毒气使孔子鸟群因缺氧而大量俯伏地面, 将死的鸟仍在挣扎至最后的一息间, 但难逃死亡. 死后略为卷曲的身体被由上向下沉降的火山灰均匀地掩盖尸体,骨架最后被保存至今。



宽心待人 轻声细语 做事细心 规规矩矩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当你不知所措的时候先回到原点想想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 | Posted:2008-06-25 17:04 |
wgby 会员卡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23 鲜花 x4323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还真很难看= =...

一点都不文雅的感觉. 表情


我~要恢复哪年龄时期的我
献花 x1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HiNet | Posted:2008-06-25 18:32 |
minijeff 手机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 鲜花 x67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为什么要称为孔子鸟?


献花 x1 回到顶端 [2 楼] From:台湾台北市 | Posted:2008-06-25 19:21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4446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