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6001 個閱讀者
中央氣象局》 旅遊氣象 | 一周預報 | 風景點即時影像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
推文 x 鮮花 x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轉貼][北基宜] [台北]靈鷲山~和平的聖山


獻花 x1 回到頂端 [樓 主] | Posted:2007-08-09 16:31 |
欣成旅遊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3 鮮花 x8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如何到靈鷲山?

北迴鐵路
搭乘台北往宜蘭、羅東、或花蓮縣火車,在福隆站下車。
搭計程車上山或步行約10分鐘到聖山寺休息後,再步行上山(約45至60分鐘)
或是抵達福隆站前一小時聯絡接待中心 02-24991100,以便安排交通接駁車輛。已預約乘車上山者,請步行到福隆站外之路口等候,準時搭乘。《交通接駁車時刻表如下》
靈鷲山交通接駁車發車班次依火車時刻表機動調整,欲搭乘者,請洽詢 接待中心登記。
■中山高速公路
※由"東北角海岸"之交流道出口,接"快速道路"至瑞濱出口接濱海公路,往福隆方 向,過"東北角風景管理處"約850公尺,由右邊入口上山即可抵達靈鷲山無生道場。
※ 由"基隆"終點站出口,經基隆市區;濱海公路至福隆,過"東北角風景管理處"約850公尺,由右邊入口上山即可抵達靈鷲山無生道場。
■客運
※台汽客運中興號(20分一班),搭乘濱海公路線,福隆站下車。
※台汽客運普通車(30分一班),搭乘宜蘭--->雙溪線,福隆站下車。

■上山接駁交通車時刻表




獻花 x0 回到頂端 [1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HINET | Posted:2007-08-09 17:35 |
欣成旅遊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3 鮮花 x8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第一站:第一道鐵鍊口
1. 參加者於此地換接駁車上山
2. 到下一站交通組約15分鐘

■第二站:交通組
1. 導覽員接待,並宣導來山注意事項。
2. 此站可以讓參加者上廁所。
3. 此站可停留10分鐘
4. 到下一站多羅觀音約10分鐘

■第三站:多羅觀音
1. 此站可禮拜觀音、繞佛塔
2. 此站可停留30分鐘
3. 到下一站聞喜堂約5分鐘

■第四站:聞喜堂
1. 此站1F為飲料區
2. 2F 為財神宮殿可點燈祈運培福
3. 此處可上廁所
4. 此站可停留5分鐘
5. 到下一站信眾服務處約10分鐘

■第五站:信眾服務處
1. 此站可奉茶
2. 白玉石推廣處
3. 亦有打齋及各項功德服務
4. 此處可停留10分鐘
5. 到下一站祖師殿閉關山洞約10分鐘

■第六站:祖師殿閉關山洞 & 觀海台
1. 此站導覽員將介紹師父心道法師的修行過程(此處約停留十分鐘)
2. 此處之觀海台可依山觀海、氣勢磅礡。(此處可停留五分鐘)
3. 到下一站華藏海約十分鐘

■第七站:華藏海
1. 此站可於玉佛殿點燈供佛,可買伴手禮饋贈親友、祈佑平安。
2. 此站結束後將返回交通組,搭車回家


無生道場
一九八四法師來到福隆荖蘭山,見此地山勢酷似印度靈鷲山,遂名為『無生道場』。『無生』是我們的本來面目;是每個人的靈性、佛性,也就是『覺性』沒有生死的意思;『道場』原指釋迦牟尼佛成道的『金剛座』,也泛指佛教修行弘法的所在,是菩薩的住所,是僧伽安身立命的所在,是每個佛子歸溯的地方,亦是行菩薩道成佛之處。在這樣眾生都能清涼自在的處所,『無生道場』就是一個自然圓滿的心靈聖山。

觀音道場(四大名山)
觀音如眾生慈母,聞聲救苦,濟渡一切有情,金身顰眉黧面的『多羅觀音』聖像青銅鑄身,高十二公尺,梵音『多羅』是離塵垢的意思。基座三面環列《圓覺經》十二菩薩聖像與偈語,並有觀音心咒轉輪經,來山朋友最喜歡於此繞佛轉經。

聞喜堂
財寶天王殿位於二樓,供奉的財寶天王是四大天王之一的多聞天王。聞喜,是西藏噶舉派祖師密勒日巴尊者之名。早期此處是芒草蘆花搭建的『草棚』,水泥模板舖地為座墊,作為內眾四季禪修閉關的『選佛場』;後來草棚毀於賀伯颱風,僅存緬甸玉佛安祥側臥。於原地與建的『聞喜堂』,作為來山善信休憩的補給站。

華藏海
開山初期環境艱辛,活動空間腹地有限,就在今華藏海所地搭建鐵皮屋,做為集眾之用,多年克難共修。於是,法師發願籌建一處讓來山善信安心辦道、共餐住宿、聞法共修的場所。此景望洋無際,乃以華嚴經『入蓮華藏世界海』而得名。

祖師殿
最早的殿堂,也是宗風傳承的精神所在。殿中供奉『西天東土禪宗歷代祖師爺聖位』是感恩佛陀及禪宗歷代祖師的法脈傳承所立,由於初期經費拮据,祖師殿一切建設石塊都是就地取材,克難啟建,成就一座依山勢而建的天然石屋。從此處可見開山的艱辛,也確立了樸實簡單自然的建築禪風。

法華洞
一九八三年法師覓地斷食轉駐此處,前後兩年期間,每日僅飲水少量與九粒百花丸。閉關,是為了對心最微細的部分,做最深入的體悟;而斷食可以讓心沈澱,有助於剋期取證。《法華經》:『眾身度盡,方成佛道』乃於一九八五年出關。靈鷲山普門利生志業,由此展開。

觀海台
『高高山頂立,深深海底行』,由木板條疊編而成的座台,背椅齋堂,前擁太平洋,左望雙溪入海口,右見山崖殿堂,觀海台全景視野受大海環伺;人,渺小了,心,於是開闊了。靜坐於此,不妨參悟心道師父所說:『浪有高有低,海水依舊是海水;生活有苦有樂,心依舊是心。』

..........................................................................................................


『舍利塔群』

『多羅觀音』

『華藏海』

『祖師殿』

『觀海台』


獻花 x0 回到頂端 [2 樓] From:臺灣中華電信HINET | Posted:2007-08-09 17:38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45528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