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
一、应用程式没有检查记忆体分配失败 程序需要一块记忆体用以储存资料时,就需要使用操作系统提供的「功能函数」来申请, 如果记忆体分配成功,函数就会将所新开辟的记忆体区位址返回给应用程式, 应用程式就可以通过这个位址使用这块记忆体。这就是「动态记忆体分配」, 记忆体位址也就是编程中的「游标」。 记忆体不是永远都招之即来、用之不尽的,有时候记忆体分配也会失败。 当分配失败时系统函数会返回一个0值,这时返回值「0」已不表示新启用的游标, 而是系统向应用程式发出的一个通知,告知出现了错误。作为应用程式, 在每一次申请记忆体后都应该检查返回值是否为0,如果是,则意味着出现了故障, 应该采取一些措施挽救,这就增强了程序的「健壮性」。 若应用程式没有检查这个错误,它就会按照「思维惯性」认为这个值是给它分配的可用游标, 继续在之后的执行中使用这块记忆体。 真正的0位址记忆体区储存的是电脑系统中最重要的「中断描述符表」, 绝对不允许应用程式使用。在没有保护机制的操作系统下(如DOS), 写资料到这个位址会导致立即当机,而在健壮的操作系统中,如Windows等, 这个操作会马上被系统的保护机制捕获,其结果就是由操作系统强行关闭出错的应用程式, 以防止其错误扩大。这时候,就会出现上述的「写记忆体」错误, 并指出被引用的记忆体位址为「0x00000000」。 记忆体分配失败故障的原因很多,记忆体不够、系统函数的版本不匹配等都可能有影响。 因此,这种分配失败多见于操作系统使用很长时间后, 安装了多种应用程式(包括无意中「安装」的病毒程序),更改了大量的系统参数和系统档案之后。
二、应用程式由于自身BUG引用了不正常的记忆体游标 在使用动态分配的应用程式中,有时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程序试突读写一块「应该可用」的记忆体, 但不知为什么,这个预料中可用的游标已经失效了。有可能是「忘记了」向操作系统要求分配, 也可能是程序自己在某个时候已经注销了这块记忆体而「没有留意」等等。 注销了的记忆体被系统回收,其访问权已经不属于该应用程式, 因此读写操作也同样会触发系统的保护机制,企图「违法」的程序唯一的下场就是被操作终止执行, 回收全部资源。电脑世界的法律还是要比人类有效和严厉得多啊! 像这样的情况都属于程序自身的BUG,你往往可在特定的操作顺序下重现错误。 无效游标不一定总是0,因此错误提示中的记忆体位址也不一定为「0x00000000」, 而是其他随机数字。 如果系统经常有所提到的错误提示,下面的建议可能会有说明 :
1.检视系统中是否有木马或病毒。这类程序为了控制系统往往不负责任地修改系统, 从而导致操作系统异常。平常应加强信息安全意识,对来源不明的可执行程序绝不好奇。 2.更新操作系统,让操作系统的安装程序重新拷贝正确版本的系统档案、修正系统参数。 有时候操作系统本身也会有BUG,要注意安装官方发行的升级程序。 3.试用新版本的应用程式。
Mode:将虚拟记忆体撤换 答案:目前为止是肯定的,也就是如在下次冷天到来时亦没再发生,就代表这是主因 追加: 如果你用 Ghost 恢复 OS 后建议 删除WINDOWS\PREFETCH目录下所有*.PF文件 因为需让windows重新收集程式的物理位址 有些 应用程式错误: "0x7cd64998" 指令参考的 "0x14c96730" 记忆体。该记忆体不能为 "read" 推论是此原因 源由: Win XP的「预读取」技术 这种最佳化技术也被用到了应用软体上,系统对每一个应用软体的前几次启动情况进行分析, 然后新增一个描述套用需求的虚拟「记忆体映像」,并把这些信息储存到WINDOWS\PREFETCH资料夹。 一旦建立了映像,应用软体的装入速度大大提高。 XP的预读取资料储存了最近8次系统启动或应用软体启动的信息。
[ 此文章被mp10110526在2006-05-02 17:13重新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