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5400 个阅读者
观星资讯》 观星气象 | 全天星图及月相 | 即时影像 | 每月星象 | 台北星空 | 晴天钟 | 亲子观星会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
推文 x 鲜花 x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肝癌 将有标靶治疗用药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 Posted:2005-10-31 18:21 |
Yeh23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鲜花 x113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肝、肾癌患 突破性新药到
【特派记者詹建富/法国巴黎报导】

在全球癌症死因中排名第五的肝癌,但在台湾却是仅次于肺癌的第二大杀手,原因在于多数病人发现太晚,只有15%的病人可接受手术切除,再加上缺乏有效的抗癌药物所致;不过,医界已研发出一种「多标的」的蛋白脢抑制剂sorafenib,经过临床实验显示,它能让末期肝癌患者平均延长九个月的生命,有可能成为第一个标靶治疗肝癌首选的药物。

在巴黎举行的第十三届欧洲肿瘤医学会(ECCO),成为许多标靶治癌新药的表演舞台,其中全新开发出来的口服蛋白脢抑制剂sorafenib,是各方瞩目点之一,它一方面抑制癌细胞增生,另一方面又可阻断供应肿瘤养分的血管生成,这种「双重标靶箝制机制」,被医界喻为「神奇导弹」再加上「高爆炸性火药」,把癌细胞杀得片甲不留。

法国Gustave Roussy学院免疫药物部主任艾斯库迪尔(B.Escuider)指出,癌症是一种多基因突变的结果,但肿瘤若要持续增生或扩散,除了癌细胞本身异于平常的增殖机制,还有赖新生血管生成,使肿瘤获得充分血液养分供应。sorafenib同时针对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接受器(VEFGR)和癌细胞增殖所需的生化物质(如RAF)为标的,使得抗肿瘤的效果更为显着。

目前,全球已有逾3000名不同癌症患者接受Sorafenib临床试验,其中以治疗末期肾脏癌的临床试验已于年中完成,相对于安慰剂组,患者的无恶化存活时间可增加一倍,而其副作用顶多是皮肤出疹、腹泻、高血压等。预计最快明年初就可获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核准上市。

尤其备受国人关注的,是Sorafenib在治疗肝癌的应用。

sorafenib为末期肝癌病人带来一线生机,拜耳公司全球临床肿瘤研究部主任弗利欧迪斯表示,从该药第二期临床试验显示,逾五成二患者病情不再恶化,而且肿瘤趋于缩小,平均多延长九个月的生命。因此,台湾的B肝病患也将在今年底、明年初加入临床试验,预计以42名无法手术治疗的患者为对象,在台大、台北荣总、林口长庚、台南奇美、彰化基督教医院进行。

此外,由于台湾每年约有500名肾脏癌新增病例,明年初也将展开Sorafenib的临床试验,预计在台大、台北荣总、林口长庚和成大,以20名无法接受手术的肾脏癌患者为收案对象。

艾斯库迪尔表示,sorafenib除了治疗肾脏癌、肝癌之外,也针对黑色素细胞瘤、卵巢癌、乳癌、前列腺癌、头颈部癌症展开临床试验中。

【2005/10/31 民生报】 @ http://ud...om

http://www.udn.com/2005/10/31/N...2981312.shtml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数位联合 | Posted:2005-11-01 15:37 |
Yeh23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鲜花 x113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标靶治疗 将成抗癌主流
【特派记者詹建富/巴黎报导】

去年全球有六百万人死于癌症,相当于香港的人口,如何改善癌症的诊断治疗,是人类面对这项恶疾最大的挑战;而随着以分子为标的的抗癌药物不断开发出来,医界结合标靶治疗和生物标记的监测,在对抗癌症的战役上已向前迈进一大步,既能收对症下药之效,还能大幅降低药物副作用。

法国Gustave Roussy学院免疫药物部主任艾斯库迪尔(B.Escuider)指出,以往治疗癌症所用的传统化疗药物,毒性太大,常连正常细胞也受池鱼之殃,患者普遍出现恶心、掉发、口腔溃烂、腹泻和白血球下降等副作用,即使癌病缓解,也几乎去掉半条命;且一旦癌症复发,肿瘤细胞往往对化疗药物出现抗药性,治疗恐将失败。

所幸,近年发展出的抗癌标靶治疗药物,只针对癌细胞突变、增生的机制,直接阻断肿瘤细胞的生长,或抑制供应肿瘤养分的血管新生,达到缩小肿瘤及避免转移的目的。因此,他估计未来廿年,癌症标靶治疗将逐渐取代传统化疗,成为抗癌的主流。

台湾肿瘤医学会理事长、马偕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谢瑞坤表示,目前在国内临床使用的标靶药物,包括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Iressa(艾瑞莎)、治疗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和胃肠道基质瘤的Gleevec(基利克)、治疗转移性大肠癌的Erbitux(尔必得舒)和Avastin(癌思停),及治疗肾脏癌的新一代蛋白←抑制剂sorafeni-b,其优点是可直接、有效杀死癌细胞,也较传统化疗药物大幅减少副作用。

此外,标靶药物在临床应用上,逐渐搭配与癌症有关的生物标记或肿瘤讯息,用以筛选特定用药,以及预测肿瘤在治疗后的反应。艾斯库迪尔以乳癌病患为例,综合四个国家、七个医学中心的新研究发现,身上有雌激素受体HER-2/neu的乳癌妇女约五到七成,如果她们接受标靶用药Hercepin(贺癌平)治疗,效果明显高于HER-2/neu阴性患者,复发的风险也明显降低。

同样地,在肝癌病患也有类似发现,拜耳公司全球临床肿瘤研究部主任弗利欧迪斯 (D.Voliotis)表示,研究发现,肝癌的增生除因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过度活跃外,某些蛋白←接受器的讯息传递错乱,导致肝癌细胞不断增生也有关。因此,透过监测这些生物标记的血清浓度高低,可引导医师在选择传统化疗药物或标靶药物时,做为参考,以便更能对症下药,让癌细胞无所遁形。

【2005/11/01 民生报】 @ http://ud...om

http://www.udn.com/2005/11/1/NE...2983129.shtml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 楼] From:台湾数位联合 | Posted:2005-11-02 22:29 |
Yeh23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5 鲜花 x1132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生物标记 帮患者筛检药物
【特派记者魏忻忻/法国巴黎报导】

基因科技进步,依个人基因量身拟定治疗策略,已非梦想,这种「个人化用药」的模式,在癌症治疗方面已略见雏形,如「生物标记」可帮助患者筛检药物,评估药效。

第十三届欧洲肿瘤医学会(ECCO)在法国巴黎举行,会中即介绍生物标记的最新发展。生物标记已经应用于目前的癌症治疗,以近年来颇受重视的乳癌治疗药物「贺癌平(Herceptin)」为例,主要就是针对肿瘤细胞HER2有过度表现的患者,过去主要以肿瘤切片结果评估,现在已发展出更为简便的血清方法。

美国波士顿Tufts Medtcal School病理学教授卡尼(Walter P.Carney)指出,过去切片检查,仅在百分之廿至卅的乳癌患者中发现肿瘤细胞HER2有过度反应,利用最新的检验技术,抽取乳癌患者血清,发现百分之五十至七十都有HER2过度反应现象,这项技术已获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核淮。

不只是乳癌,其他癌症的生物标记近年也迅速发展,如国内许多肺癌患者使用的标靶治疗用药艾瑞莎(Iressa),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检出有上皮生长因子突变者,对艾瑞莎反应较好。国内约有百分之四十至六十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有上皮生长因子突变,比率高于西方人,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何东方人使用艾瑞莎的效果优于西方人。

卡尼指出,药物个人化对于临床诊断及用药选择日渐重要,生物标记即是筛检用药的利器。

此外,治疗大肠直肠癌的标靶药物「尔必得舒(Erbitux)」,主要通过干扰癌细胞表面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生长,达到抗癌目的,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也可成为评估尔必得舒用药效果的生物标记,台湾病患若要使用,必须「专案申请」。

【2005/11/02 联合报】 @ http://ud...om


献花 x0 回到顶端 [3 楼] From:台湾数位联合 | Posted:2005-11-02 22:31 |
allotropes 手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标靶治疗对于可以隐藏标靶的cancer cell是没有用的

所以能杀死的只有有标把细胞

但是隐藏标靶的癌细胞继续繁殖

一样死于癌症~

这种药治愈率超过三成就要偷笑了~


回文很无力
言之有理和内容空泛报酬一样 真可笑
没钱再po就好 不需对管理群期待
in非专业领导专业的台湾
献花 x1 回到顶端 [4 楼] From:台湾教育部 | Posted:2005-11-04 22:36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61809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