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818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datatw.seo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路人甲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1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哈啦][硬碟] 硬碟坏轨的修复
坏轨(Bad track)源于十多年前的小容量硬碟。当时的硬碟内部没有系统保留区。出厂前,厂家会扫描硬碟中存在坏扇区的磁轨,并将其位置记录在一张小表格中,贴在硬碟外壳上,注明“Bad track list”,即常说的“坏轨表”。而“坏轨表”上就列出某磁头某柱面的磁轨是坏磁轨。

1.硬碟坏轨的分类
硬碟坏轨可以分为逻辑坏轨和物理坏轨两种。逻辑坏轨,俗称“软坏轨”。是由软体安装或使用错误造成的,一般对硬碟本身不会造成太大的危害。 物理坏轨是指硬碟的磁轨出现物理损伤。由于磁头和磁碟间的间隙仅有0.015~0.025μm,这么小的间隙,硬碟在运输途中,如果受到强烈颠簸,会使硬碟产生物理坏轨。除此以外,人为错误也会使一块硬碟报废。一些粗心大意的人在装机时,硬碟螺丝没有拧紧,为日后的使用埋下了隐患。硬碟工作时的震动也会造成物理坏轨的产生。

2.硬碟出现坏轨后的症状
当硬碟出现坏轨后:读取某个文件或执行某个软体时经常出现错误,或者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操作成功,其间硬碟不断读碟并发出刺耳杂音,这种现象意味着硬碟上载有数据的某些扇区已坏;开机时系统不能通过硬碟引导,软碟启动后可以转到硬碟碟符,但无法进入,用SYS命令传导系统也不能成功。这种情况比较严重,因为很有可能是硬碟的引导扇区出了问题;正常使用计算机时频繁无故出现蓝屏;无法完成分区和格式化的操作。

3.检验硬碟是否已经出现坏轨
要检验硬碟是否已出现坏轨,可以通过相关工具软体进行检测,例如,系统自带的“SCANDISK”磁碟扫描程序。不过该软体的扫描速度较慢,建议使用“效率源硬碟坏轨检测软体”来进行扫描。“效率源硬碟坏轨检测软体”可以测试市场上各种品牌的硬碟产品。

如果系统中只安装了一个硬碟,则将光标定位到“硬碟全面检测”选项上,然后按确定开始对硬碟进行全面扫描。当扫描结束后,可以看到相关的坏轨信息。
如果系统中安装了多块硬碟,则可以在主界面中选择“硬碟高级检测”选项,进入高级检测画面后,首先在“起始位置”处输入“0”,按确认后,然后在“结束位置”处输入“100”,按确认后在“当前硬碟”处输入要检测的硬碟序号,例如检测第2块硬碟则输入“2”,确认即开始检测。

4.修复硬碟逻辑坏轨
对于硬碟而言,逻辑坏轨的修复是比较简单的,而当通过软体检测到硬碟出现坏轨后,首先也得将坏轨当作逻辑坏轨处理,如果坏轨依然存在,再通过修复物理坏轨的方法来进行修复。

(1)通过磁碟扫描器修复硬碟逻辑坏轨
对于逻辑坏轨,修复的方法比较简单。对于使用Windows 98系统用户,可单击“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磁碟扫描程序”菜单项,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中需要扫描的分区,选中“完全”、“自动修复错误”选项,单击“开始”按钮即可。

对于使用Windows 2000/XP系统的用户,则可以双击打开“我的电脑”,右键单击需要修复的分区,选择“属性”命令,在出现的对话框中单击“工具”按钮,单击“查错”选项组中的“开始检查”按钮。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中“自动修复文件系统错误”、“扫描并试图恢复坏扇区”选项,单击“开始”按钮即可。
通过上述方法,一般都能解决硬碟的逻辑坏轨问题。如果不能正常进入Windows,则可以用一张启动软碟启动电脑,然后提示符后键入“Scandisk X:”(X为具体硬碟碟符)对硬碟进行扫描和修复。一旦发现坏轨,程序会提示你是否“Fixit”(修复),选择“Yes”后即开始修复。copyright dedecms

(2)通过DM修复硬碟逻辑坏轨
通过Windows自带的磁碟扫描程序来修复硬碟的逻辑坏轨不会损害数据的安全,不过该程序的能力有限,如果发现通过磁碟扫描程序修复后的硬碟仍然存在坏轨,则可以考虑通过DM来进行修复。
在使用DM修复硬碟坏轨之前,首先得将硬碟上的数据备份到其他介质中。DM修复坏轨时会将硬碟上的所有数据删除,因此得先备份数据。

首先从网上下载DM万用版并制作好DM启动软碟,然后执行DM并进入其主界面。将光标定位到“(M)aintenance Options”(维护选项)选项,然后按确认键,在出现的次级界面中,将光标定位到“(U)tilities”(工具)选项,确认后系统会要求选择需要修复的硬碟,此时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然后按确认进入次级界面,将光标定位到“Zero Fill Drive”(磁碟零填充)选项,按确认键后会出现红色的警告信息。按下Alt+C组合键确认之后,选择“Yes”即可开始对硬碟进行“零填充”。完成操作后,再对硬碟进行重新分区即可。通过该操作不仅可以修复绝大多数硬碟坏轨,而且不会像低级格式化那么对硬碟产生伤害。

5.修复硬碟物理坏轨
对于物理坏轨而言,普通用户根本无法修复,我们惟一可以做的就是利用一些磁碟软体将其单独分为一个区并隐藏起来,让磁头不再去读它,这样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硬碟使用寿命。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使用有坏轨的硬碟时,一定要时刻做好数据备份工作,因为硬碟上出现了一个坏轨之后,更多的坏轨会接踵而来。

(1)通过Disk Genius屏敝硬碟物理坏轨
从网上下载Disk Genius后,根据前面讲述的方法,制作一张系统启动软碟,然后将下载得到的压缩包解压缩,将Disk Genius的主程序“Diskgen.exe”复制到该软碟上。当然,如果没有软碟,也可以将该软体存放在硬碟或其他介质中。
用该软碟启动电脑,在提示符下输入“Diskgen”命令并确认,便可启动该程序。进入程序主界面后,按下Alt键激活功能菜单,选择“工具→硬碟表面检测”菜单命令。此时系统会显示“测试当前分区硬碟表面?坏扇区清单将保存到BACDSECT.TXT中”提示,选择“扫描”并确认,此时会出现扫描方式选择对话框,其扫描方式分别为:按扇区扫描、按磁轨扫描和按柱面扫描,建议选择“按扇区”选项。单击“按扇区”选项进行扫描之后,会出现扫描进程对话框,扫描到坏轨时会发出“咯滋、咯滋”的声响。完成之后,会出现一个是否有坏扇区、共有几个坏扇区的提示信息。

重新启动Windows,将硬碟上的数据全部备份到其他介质中,然后打开软碟中的BACDSECT.TXT文件,在这个文件中详细地记录了刚才扫描的结果,用笔记录下来,在下面的操作中我们将用到这些信息。

重新用软碟启动电脑,在提示符下输入“Diskgen”命令并确认,进入程序主界面,按下Alt键激活功能菜单,选择“分区→删除分区”菜单命令,将原有分区全部删除。然后选择“分区→新建分区”(或建扩展分区)菜单命令,根据BADSECT.TXT文件所记录下的坏扇区位置,把坏扇区前后10~20MB的空间单独划分为一个区(这样做是为了给坏轨扩散预留一部分空间)。

注意:分区操作过程中,如果有误,该软体提供有“重新加载”命令,可以把硬碟恢复到初始分区状态。因为这个软体在存碟之前的所有操作都只是保存在内存中,所以你可以用多次分区的方法把包含坏轨的分区的大小控制在指定的范围之内。

最后,按下Alt键激活功能菜单,按下Tab键选中包含坏扇区的分区,选择“分区→隐藏”菜单命令,即可将包含坏轨的分区隐藏起来。
将所有分区划分好之后,保存设置并重新启动电脑,最后通过Windows自带的Format命令对所有分区进行格式化。至此,屏敝坏轨的工作就全部完成。

文章来源:硬碟坏轨的修复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5-12-29 15:50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922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