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5591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icesea0605
數位造型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路人甲
級別: 路人甲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鮮花 x2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版主評分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針灸經絡] 氣功與蟠龍針的淵源-不舌頂上顎的氣功
一、宇宙天地與人體的物理關係
孔子在《易。繫辭下》中說:「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於天,俯則觀法於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於是始作八卦。」這說明八卦是根據天象和自然界事物而創造出來的。「遠取諸物」一句,本本人認為應改為「遠取諸天地萬物」較為貼切。大家都知道,「人體本身就像個小宇宙」的比喻。其道理就和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的「Know yourself」是一理的。
古科技的老祖宗,就是因為擔憂地球自身轉軸的偏向,造成人類文明的毀滅。故將一切天地之間的事理,予以「類化」引喻在人體上,好讓後世子孫,永遠享用無窮,不致於造成斷層。然而;無奈人類的「記憶無法遺傳」。而出現「三代」輪迴的天道現象。使得人類必須「自以為,人定勝天」的一切重新來過,讓「天人地」三才,永恆共存。
因此;古科技乃將人體的腧穴,依據:
1.天體地貌訂名;如上星、日月、太乙、璇璣、承山、商丘、合谷、曲池、血海、湧泉……等。
2.建築結構;如神闕、印堂、志室、內關、神庭、中樞、靈台、命門、紫宮、陶道……等。
3.動物植物;如櫕竹、鳩尾、犢鼻……等。
4.人體部位;如腕骨、乳根、脊中……等。
5.醫學理論;如陽溪、陽池、神堂、三陰交……等
6.治療作用;水分、水道、心俞、肝俞、睛明、光明……等。
六大類賦予命名。然而;經由仔細觀察後,實際上還是以「遠取之天地萬物」聚於「人體小宇宙」的命名為大部分。由此可知古人之「用心良苦」啊!
二、氣與物質和人體的關係
古今中外,眾所周知:人體是經由肺部吸入氧幫助血液循環,排出二氧化碳的常識。而水是由氫與氧合成的。更不用去談到尿液具有氨摩尼亞,或更多的酸鹼化學變化所生成的眾多氣化物,不斷在人體中產生著。為甚麼有人(外國人)就是不相信有「氣」呢?
或許古人將「超距」的「磁場」現象,定位在人體的「炁場」裡,令人疑惑。但是在所有的研究證明裡,明確的告訴大家:宇宙、地球、人類、動物及花草樹木、礦石都存在著「磁場」,是不用質疑辯解的。也許是古人祈望後世子孫,勿將飲食五穀雜糧所產生的「氣」和與生俱來「磁場」的「炁」混淆不清,造成困擾的憂心之處罷!
自古至今,古人即以將觀天所得的寶貴資訊,以地球的經緯度、二十四節氣(立春、雨水、春分、清明、夏至、秋分、冬至、、、等)配合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融合在人體的呼吸氣息經絡、五臟六腑及脈象裡。又是一項後世子孫,即將失落的古科技文教貢獻。
三、伏羲九觀天道氣功之簡介
萬物離水不能活,無水不成「功」。因此;欲求得真「炁」功,必須先熟諳下列口訣:
「赤龍往後探,對準天河口,兩眼口微閉,津液自然生。」
在運用上,為避免「走火及中風」必須牢記:
「老天公要你舌後探,偏偏你頂到上顎風。」
在進行本氣功研習的所有各關過程裡,一律都得配合「吞津法」,進而達到各關之「吞津守竅」功法,發揮儲存「磁場」與「炁場」的功能。功法另文撰述
【一】地部
一 曰 吐納
八十一難經之四難曰:脈有陰陽之法何謂也然呼出心肺之間脾受穀味也其脈在中氣有呼吸脈有陰陽夫人有氣而後有脈也故言脈之陰陽者先言氣之呼吸心肺浮而在上浮者主出故呼出心與肺焉肝腎沉而在下沉者主入故吸入腎與肝焉脾位居中寄主四季不專主呼吸受納穀味灌溉各臟其脈在于呼吸之中故素問曰人一呼再動一吸亦再動呼吸定息脈五動也互動者心肝脾肺腎也
本法主要在喚醒人類與生俱來的基本呼吸能力,予以愛護自我的行動,敦促其邁向康莊大道的最初入道法門。
二 曰 數息
八十一難經之一難曰: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漏水下百刻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陰亦二十五度為一周也故五十度復會於手太陰寸口者五臟六府之所終始故法取於寸口也
本法主要在調息,知己之氣息與一吐一吸之間的速度和節奏,結合吐納與脈動的關係,達到靜心定性的境界。
三 曰 觀息
身脈貫串于經中呼行三寸吸行三寸呼吸畢謂定息一息之間脈行六吋人身脈度手足三陰三陽兩蹻脈并督任脈共計一十六丈二尺黃帝曰蹻脈有陰陽何脈當其數岐伯曰男子數其陽女子數其陰水下一刻計一百三十五息脈行八丈一尺二刻計二百七十息脈行一十六丈二尺為一周一時八刻有奇脈行四周有奇也自寅時注肺初行一時呼吸氣計一千一百二十五息脈行計六十七丈五尺至卯時計二千二百五十息脈行一百四十四丈以次相傳至丑時計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八百一十丈已畢自平旦寅時起於手太陰肺經水初下漏至丑時終于厥陰肝經漏下百刻盡矣二刻一周五十度周身榮者血也衛者氣也血為氣之配氣升血亦升氣降血亦降二者不得相離但晝則行陽氣得令于血夜則行陰氣得令于氣
  經由吐納、數息的研練過程後。開始啟發學習者「定、靜、安、慮、得」的潛能及特性。引導研習者對「游絲之氣」的體認,以及「任督二脈」氣息循行技巧的差異體驗。進而實踐「順周天」與「倒周天」的功法。
 
【二】人部
四 曰 守丹
人體共分為「上、中、下」三個「丹爐」,意即頭下項上為上丹田、項下橫膈上為中丹田、橫膈下會陰上為下丹田,是為三個「丹田」。
當地部之三關熟悉得定後,方可進入本階段研習。即先練胸式、腹式之吐納至胸腹部的中、下丹田。熟諳後。再進行研練項上至頭部的上丹田。
如是再上、中、下三丹田一起交互輪練即可。
五 曰 觀想
古人將人體之臟腑繪成圖像,名為「內照圖」。其目的即在讓後世子孫「瞭解自我」的身體臟腑結構。然後配合氣功之「觀想法」,熟諳自身臟腑及氣血循行的相互關係,藉此達到「知己知彼」的療病功能。功法另文撰述
六 曰 導引
人體穴位的數目,實際上將近有八百個。但是因為要配合一年365天(古代以陰曆360天計之)的關係,故將人體選訂365個穴位,以利後人記憶。同時;為了熟諳辨穴及認穴,更以氣功搭配「守竅」及「導引」研習。增強正確的穴位及療效功能,以利日後「自療療他」的「蟠龍針」神技,暢行無阻。功法另文撰述
 
【三】天部
七 曰 引津
本關「引津」的研習,主要在將「滿口的津液」源遠不斷的引注至各竅,營養各竅。徹底達到本關「引津守竅」功法。並開始強化儲存「磁場」與「炁場」的功能。功法另文撰述
八 曰 吞津
進入本關時,即為「吞津守竅」,意即進入「忘息」之境界。完全僅以「吞津」替代「吐納」及「導引」的動作,達到「守竅」的功效。同時;可以此法進入「淨身」的七日滴水不沾「斷食」境界,增強人體的「炁」場。功法另文撰述
九 曰 意念
是謂到達「意到炁到」的「超距」穿牆「炁功」,可以施展「陰陽大法」,隔山打牛,隔空點穴。
 
四、氣功與人體的關係
  整部「八十一難經」的圖解論述裡,從第一難至第八十一難。大至人體經絡與地球物理的天候節氣,細至一呼一吸的息脈與地球時間數理的融合。以及將各個臟腑與經絡及息脈的關係,無一不在提醒後世子孫,時時刻刻都要與天地共處,千萬不可以任意破壞周遭的環境。
 
 
  尤其現代人類漫無目的的盲目發展「自以為是」的短視科技。造成大氣中的臭氧層遭到破壞,大批雨林區的亂墾,廢棄物的環境污染、、、等等。一再的告誡我們,必須正視這些問題,趕緊覺醒,共同協商,明定方向,才是人類的一大福祉。
學習氣功的主要目的,不是只拘限於個人的強健體魄,而是希望能夠將經由各個階段研習的過程中,所獲得相關的氣血循行,以及各個穴道的正確位置和功效。在日後可以幫助自己或他人調理病症,使得人人能夠將「推己及人」的仁愛精神,廣被在日常生活裡。
 
五、氣功與蟠龍針的關係
  經由伏羲九觀天道氣功的按步就般的研練,到達第六關時。所執行的「蟠龍針」,可以明顯的發現,能把儲存在自身體內的「炁」,藉由針體傳遞至患者體脈裡內。此即古人流傳的「飛經走氣」、「飛經走穴」、「燒山火」、「透天涼」、、、等「人針合一」的最高針刺醫療技術。然而;因為近代針具器材的短細及針柄難施。加上執針者甚少練功,急於出師執針調理病患。往往會出現效果不彰,解釋不一,胡亂施針,造成許多患者在針灸調理後,產生事故和誤解,甚為可惜。
  各位必須要瞭解,當研製「蟠龍針」時,歷經忍痛及耐熱的拉絲(金屬)織針過程,除了是為日後扎針時,能精確的掌握針體長短粗細及勁道以外。其真正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將本身「吞津」習功所儲存的「炁」場,與針體合而為一,為患者調理,是謂「功針合一」的最高境界。

此文章被評分,最近評分記錄
財富:5 (by youcome99) | 理由: 我喜歡您的文章_謝謝分享



伏羲女媧第e代 http://www.god198765432.com.tw 蟠龍針介紹
獻花 x2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09-11-26 12:2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9103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