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3145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麒云 手机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1 鲜花 x310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1
[农艺] 认识大蒜。

大蒜

葫蒜、葫、大豆蒜



为百合科植物大蒜的鳞茎。中国医学认为,大蒜性温、味辛辣,具有下气、消谷、除风、破冷、解毒、散痈等功效,《本草纲目》中也有大蒜治腹泻、暴痢、吐血水肿等疾病的记载,大蒜中所含的大蒜素,具有杀菌作用,而且还有抗癌作用,《大众医学》曾报道,"经常食用大蒜,既能降低血脂,又可以补充微量元素硒,对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病是有益的,有可能减少各种癌症如胃癌、食道癌、大肠癌、乳腺癌、卵巢癌、胰腺癌等发病率"
 
为百合科植物大蒜Ailium sativum L.的鳞茎。
多年生草本,全株具特异蒜臭气。鳞茎球形或圆锥形,径36cm,由610个肉质瓣状小鳞茎紧密排列组成,外包灰白色或淡紫红色干膜质鳞皮。叶数片,基生,实心,扁平,线状披针形,灰绿色,长达50cm,宽22.5cm,基部鞘状。花茎直立,较叶长,高55100cm,圆柱状,苞片13枚,膜质,浅绿色;伞形花序顶生;花小,多数稠密,花间常杂有淡红色珠芽,直径45mm;花梗细长;花被片6,粉红色,椭圆状披针形;雄蕊6,白色,花丝基部扩大,合生,内轮花丝两侧有丝状伸长齿;子房上位,淡绿白色,长圆状卵形;雌蕊13心皮3室。蒴果,1室开裂。种子黑色。台湾一般在8~9月以麟茎下种,隔年清明节前(3~4月)采收。市场品则为不开花的品系为大宗。各地均有栽培。幼株(青蒜)当调味蔬菜,成熟麟茎则纯粹当调香料。
                                        大蒜                                                        采收时                                         晒干前     

春、夏季采收。除去泥沙,通风晾干或烘烤至外皮干燥。

台湾各地皆有栽培,但以中部的西螺与彰化县有大面积栽培,幼株(青蒜)供调味蔬菜,能自给自足;但纯粹当调香料的成熟麟茎则部份由大陆走私进口;鲜少当药材使用。

鳞茎呈扁球形或短圆锥形,外被灰白色或淡紫红色膜质鳞皮,剥去鳞皮,内有610个蒜瓣,轮生于花茎的周围;茎基部盘状,生有多数须根。每一蒜瓣外包薄膜,剥去薄膜,即见白色、肥厚多汁的鳞片,具有浓烈的蒜臭,味辛辣。

水分69.8克、蛋白质4.4克、脂防0.2克、碳水化合物23.6克、热量13千卡、粗纤维0.7克、灰分1.3克、钙5毫克、磷44毫克、铁0.4毫克、胡萝卜素0毫克、硫胺素0.24毫克、核黄素0.03毫克、尼克酸0.9毫克、抗坏血酸13毫克。

大蒜含有蛋白质、脂防、糖、维生素
B和维生素c以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大蒜的药用功能,主要在于大蒜素,它有强烈的杀菌作
用,对葡萄球菌、痢疾杆菌、霍乱弧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等,均有杀灭作用,如果把蒜瓣放在口内嚼
5分钟,就能杀灭口腔内潜藏的各种细菌;大蒜中的蒜辣素又可刺激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帮助消化。
 大蒜含挥发油约0.2%,具辣味和特臭,挥发油内含大蒜辣素(allicin)及多种烯丙基、丙基和甲基组成的硫醚化合物,含有柠檬醛、牻牛儿醇、芳樟醇,α,β水芹烯等。大蒜辣素在新鲜大蒜中不存在,它是大蒜中所含的蒜氨酸(alliin)受大蒜酶(alliinase)的作用水解产生。大蒜辣素为具挥发性的无色油状液体,遇热时很快失去作用,在一般蒸馏条件下,即可分解生成具蒜臭的二烯丙基二硫化物(diallyl disulfide)及其类似物,遇碱亦失效,但不受稀酸影响,从大蒜挥发油中分离得到的二烯丙基化三硫,被证明是血小板凝集抑制的主要成分和抗菌的主要成分。除此之外,大蒜尚含γ-L-谷氨醯基-S-丙烯巯基-L-半胱氨酸(γ-L-glutamyl-S-allylmercapta-L-cysteine)S-丙烯巯基-L-半胱氨酸(S-allylmeropta-L-cysteine),含有少量环蒜氨酸(cycloaliin)S-甲基半胱氨酸硫氧化物(S-methyl cysteine sulfoxide)S-丙烯基-L-半胱氨酸(S-propenyl-L-cysteine)。环蒜氨酸有致流泪作用。

1.抗菌作用:大蒜的挥发性物质、大蒜汁、大蒜浸出液及蒜素在试管内的多种致病菌如葡萄球菌、脑模炎球菌、肺炎双球菌、链球菌及被喉杆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结核杆苗和杠乱弧菌等都有明显的抑苗或杀菌作用,对青霉素、链霉素、氯霉素及金霉素耐药的细菌,对大蒜制剂Phytocidin仍敏感,但变形杆菌与绿脓杆菌则抗力较大。大蒜浸出液对恙虫热立克次体也有明显的杀灭作用。大蒜制剂对感冒病毒无效。从大蒜挥发油中分离得到的二烯丙基化三硫(大蒜新素)具有效强的抗菌能力,大蒜制剂的抗菌作用可能是由于使硫基失活而抑制了与微生物生长蒸殖有关的含硫基的酶的缘故。
2.抗原虫作用:体外试验大蒜水浸液有杀灭阿米巴原虫的作用。对阿米巴痢疾患者亦有显着疗效。大蒜汁、大蒜挥发性物质或大蒜浸出液体外试验对阴道滴虫有明显杀灭作用。

3.对生殖细胞和肿瘤细胞作用:体外试验,大蒜有效成分对人和大鼠、田鼠的精子有抑灭作用,抑精作用强弱与药物浓度相关,且有种属差异;腹腔注射大蒜水没液对小鼠艾氏腹水癌有一定效果。大蒜粗提物对大鼠腹水肉瘤MTK-Sarkoma 的瘤细胞具抗有丝分裂作用。饲以新鲜大蒜之雌C3H/He小鼠,可完全抑制乳腺瘤产生。生大蒜匀浆、二烯丙三硫对胃癌细胞株(SGC MGC)均有较好杀伤作用。

4.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大蒜油对家兔实验性高胆固醇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有明显抑制作用,并有明显的降血脂和抗血凝作用。大蒜挥发油对正常人和冠状动脉疾病包指陈旧性和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均有显着的增加纤维蛋白溶解活性作用。大蒜抗动脉粥样硬化主要是通过抑制脂质合成和增加排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抑制血小板聚集。

5.其他作用:从大蒜水溶部分提出的苷Scordimin L12,静脉注射于狗及兔,可短暂降低血压,使呼吸兴奋,离体兔心抑制,离体兔耳血管收缩,离体兔肠兴奋。小鼠皮下及腹腔注射LE5012.5g/kg,口服为15.1g/kg。大蒜注射液对小鼠腹腔巨哎细胞的吞噬机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病人淋巴母细胞转化率及玫瑰花结反应均显升高,因此,大蒜很可能是一种很好的兔疫激活型中草药。

1.辛,温。《云南中药志》

《云南中药志》
1.
行滞气,暖脾胃,消症积,止痢,止咳,杀菌,驱虫。用于肺结核,百日咳;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疟疾,肠炎,蛲虫病,钩虫病;痈疽肿毒,白秃癣疮。外用治阴道滴虫,急性

1.
鼻血不止:大蒜1个,去皮研为泥,作饼如铜钱大,左鼻出血,贴右足心;右鼻出血,贴左足心;两鼻俱出,皆贴之。
2.血逆心痛:生蒜捣汁,每日少许服之。
3.心腹冷痛:醋浸蒜(愈久愈好),食至数颗,可愈。
4.牙齿疼痛:独头蒜煨熟,趁热切灾痛处,凉则易之。
5.肺结核:紫皮大蒜30克,白芨粉3克。将紫皮大蒜去皮放入沸水中煮1~1.5分钟捞出(以蒜表面熟、里面生为合适),然后取小站米30克,放入煮蒜水中煮成稀粥,待粥已成,再将蒜重新放入稀粥内搅匀即可食用。白芨粉与大蒜粥同吃,或食粥后再服,以上为一次量。每日2次,早、晚饭后服用。
6.腹泻:大蒜头1个,煨热食下。
7.小儿白秃:切蒜每日揩之。
8.产后中风:大蒜30瓣,用水3升煮至1升灌之。
9.预防流行性脑炎:大蒜生吃。温盐水漱口,每日2~3次,或大蒜60克,野菊花30克,煎浓汁含漱。流行期间每日数次。
10.百日咳: 大蒜50克,去皮捣烂,加白糖200克,开水500克,搅拌澄清后,取汁服。每日3~4次,每次2汤匙。
11. 疟疾:独头蒜7个,热酒送服;或大蒜1瓣捣烂如泥,于发疟前2小时敷于手脉处,敖至皮肤发红即取掉。
12.胃气痛青蒜连叶7根,用盐醋煮熟,痛时即服。
13.蛇蝎咬伤:大蒜、雄黄同磨烂或仅以大蒜捣烂涂敖患处。
14.高血脂:大蒜汁加奶油服或单饮适量大蒜汁。

内服:煎汤,4.59g;生食、煨食或捣泥为丸。外用:捣敷、作栓剂或切片炙。
1.头晕头疼、痢疾:取大蒜5g去皮内服,或配阿魏烤成微焦内服治痢疾(《西双版纳傣药志》)

置阴凉通风干燥处,夏季末应防止虫蛀与自然发芽。

1.据古书记载,"大蒜久食伤肝损目。"凡阴虚火旺(身体虚弱,常觉得口渴,但又不太喝水的人,尤其黄昏时会觉得全身发热,晚上睡不好的人,例如更年期的障碍明显的妇女、刚动大手术、大量失血的人)者以及目、口、齿、喉、舌诸热病后均忌食。

2.大蒜含挥发油,有辣味和强列蒜臭味,吃大蒜后,用1片当归含于口内,或用少许茶叶放在口内细嚼,或吃几枚大枣,都是解除蒜、口臭比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3.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病或慢性胃炎的人,最好不吃,因大蒜可刺激胃粘膜,使胃酸增多。

报章杂志常提到大蒜的功效,但使用时还是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不可逞强,以免造成身体的不适。食用后,若觉得胃部发热,口渴则表示已经服用过量,应减少服用量或干脆不吃。




[ 此文章被麒云在2009-04-02 03:25重新编辑 ]




麒麟云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欧洲 | Posted:2009-04-01 01:49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60836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