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6374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线上论命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heojun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 鲜花 x3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医学]足部反射区按摩健康法
第一章 概论
  第一节 什么是足部反射区健康法
  足部反射区健康法认为,人体各脏腑器官在足部均有其对应的反射区,运用按摩手法刺激这些反射区,可以调节人体各部分的机能,取得防病治病自我保健的效果。
  1989年5月首届北美反射学者会议在美国丹佛举行,对反射区疗法(ReFLexology)作了如下的定义:「足部和手部反射区疗法的基点是,在足部和手部存在着与人体各部分相对应的反射区。在不使用油膏和液剂的情况下,运用拇指、手指与手的技巧(对反射区)施加特定压力的这种物理行为能缓解(人体内部的)紧张状态、引起人体的某种生理变化。
  这里我们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反射区健康法的前提是承认在人的足部及手部客观上存在着与人体各部分相对应的反射区。这里指的是一个区域(zone或Area),而不是一个点。为了避免误会,我们使用「反射区」的概念,而不用「足穴」的提法。同时,反射区分布在整个足部(包括脚底,脚内、外侧及脚背,甚至延伸到小腿),因此我们使用「足部反射区」的概念,而不称为「足底按摩」。
  ②刺激这些反射区使用的是纯粹的物理方法(主要是用手指
  施加不同压力的按摩手法,包括使用按摩棒、按摩板等器材)。所谓不用油膏,液剂,可能是为了避免化学药物的参予和产生的副作用。
  (3)刺激这些反射区的结果是引起人体的某种生理变化,它缓解人体内的紧张状态,亦即某种失衡的、不正常的状态,使之恢复为正常的协调的状态,因而起到治病保健的作用。
  (4)手部与足部都存在着反射区。但实践表明,刺激手部反射区的效果远不如刺激足部反射区。因此,我们将主要学习和研究足部的反射区,只在某种特定情况下才联系到手部的反射区。
  第二节 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起源
  足部反射区健康法是我国中医学的宝贵遗产。在最古老的中医经典着作《黄帝内经》中详细介绍了经络和腧穴,其中包括许多在脚上的穴位。如肝经的大敦、行间、太冲、中封,脾经的隐白、大部、太白、商邱,肾经的涌泉、然谷、太溪、复溜,膀胱经的至阴、通谷、束骨、京骨、昆仑,胆经的窍阴、侠溪、临泣、邱墟,胃经的厉兑、内庭、陷谷、冲阳、解溪等等。这说明我们的祖先早已认识到脚部的许多敏感反应点(胸穴)与人体内脏器官的关系。指出刺激这些反应点可起治病的作用。在《内经》中还多处提到用按摩方法治疗疾病。如《素问·举痛篇》中说:「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素问·血气形志篇》中有:「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又如《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央者,……其病多瘦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
  在汉代司马迁所着《史记》一书中,曾提到:「上古之时,医有俞跗,治病不以汤液醴洒,针石桥引,案机毒熨,一拨见病之应。这里的桥引、案(与按相通)机,都是按摩之法。俞与愈相通,跗即足背,俞跗是医生的名字,也可能是指摸脚治病的医生,他不用汤药,只用按摩,「一拨见病之应」,可见其疗效是很显着的。 据说在古籍中曾有「观趾法」、「足心道」的记载,但因文献流失,有待查证。挖掘、整理我国古代的以及民间流传下来的有关足部按摩的资料,是我们亟须进行的一项重要课题。
  在我国发源的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如何流传到国外的呢?有种种的说法,一说是在唐代传人日本,成为今日的针灸术、足心道和指压疗法。一说是在元朝通过马可波罗传到欧洲。一说是在清朝末期,由于封建王朝的腐朽没落和外强的侵入,文献大量流失国外。但我们手头没有确切的证据,只好留待今后去做出结论。
  在西方,对于反射医学的源流,也有不同说法。如美国伊塞尔(Christine lssel )在《反射疗法:技艺、科学与历史》(1990年版)一书中称, 1979年在埃及金宇塔中发现的文物证明,在公元前2500年,埃及即运用按摩手部、足部的方法来治病。这种按摩疗法,从埃及传到希腊和阿拉伯国家,又经罗马帝国传入欧洲。欧洲中部一些国家,一直流传有「区域疗法」(zone therapy),即对身体的某一区域施加压力,反射到身体的另一部分,以收到治病的效果。该书中认为,中国确实发展了自己的医学体系,但中国文明与其他文明接触甚少,还没有证据表明反射区疗法是从东方传人西方。
  另外有材料指出,印度和美洲的印加文明,也有采用按摩足部治病的记载,直至近代。美洲的印第安人部落,还存在着这种治疗方法。
  因此,我们对于足部反射疗法的起源,不妨持比较开放的看法。在没有充分可靠的根据以前,不必过早地下结论,认为它是发源于某一个地方,然后传到世界的其他地方。应该说,在各个世界文明的发源地,都有可能或迟或早地发现就在人类双脚上的这个秘密。
  双手是人类的骄傲,自从有了手,就可以制作工具使用工具,人类才与其他动物有所区别。但是,如果不是人类用双脚站立起来,由双脚来承受全身的重量和负担行走的任务,双手就不能解放出来,人类也就不可能与猿猴相揖别。由此可见双脚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双脚可以说是处于最低层,但「忍辱负重」,承担着艰巨的工作。因此,人类的脚掌是动物中最发达的,它有丰富的血管、神经与指挥中枢(人脑)和各个内脏器官相联接。由于双脚是处在人体最远离中枢神经的部位,从信息传递的途径来说,是脚- 脊髓- 大脑,而脊髓又与各个脏腑器官相联结,因此脚上存在着各脏腑器官的许多信息,脚所受的刺激也会传送到各脏腑器官。又由于双脚是处于最远离心脏的部位,很容易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加上地心吸力的影响,一些从身体各部分带来的有害物质很可能在这里沉积下来。因此,在人的足部可以找到与身体各部分器官相对应的敏感位置。当人体发生疾患时,在这些敏感位置上可能出现压痛、酸楚、麻痹、肿胀、硬结、瘀血、变形等异常现象,而易被人所感知。由原始的、感性的、偶然的发现,经过千万年的多次反覆验证,人类终于逐渐认识到其中的规律性,即这些敏感位置与各部分器官的相互关系:当某一器官发生病变时,在相对应的敏感位置(或区域)上将出现某种异常现象,而当刺激这些敏感位置(或区域)时,疾患也将得到缓解或痊愈。刺激这些敏感位置(或区域)的方法,最简便最原始的便是用手去按压、揉搓,或者用脚在凹凸不平的地面、树根上踩踏,以取得治病的效果。这就是足部反射区按摩的起源。
  第三节 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发展概况
  本世纪初,美籍医生威廉·菲兹杰拉德(William Fitzgerald,1872-1942)以现代医学方法研究整理反射疗法的成果,于1917年发表了《区域疗法》(Zone Therapy)一书。他自称发现了区域疗法,并将其用于培训医生、治疗病人。他将人体垂直划分为一个反射区域,从头部延伸到四肢末端。菲兹杰拉德早年曾在维也纳工作,可以认为他继承和总结了欧洲及美洲反射区疗法的成果,并将反射区疗法发展为一门现代医学,这是他的贡献。菲兹杰拉德的着作引起了许多西方医学界人士的重视。与此同时,美国、英国,德国、瑞士、奥地利、苏联等国的学者也发表了不少关于反射区疗法的论着。学者们用现代科学对反射区疗法进行了整理研究,以解剖学,神经生理学等基本医学理论为指导,总结已有的临床经验,逐步形成了较完整的双足反射区图。
  最近一、二十年来,西方国家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过份依赖化学药物产生的弊端,转而寻求各种自然疗法和替代疗法。中国传统医学的针灸、气功、中草药等日益受到重视,足部反射区按摩也应运而兴,在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有人在学习和传播。
  在英国, 1978年成立第一所反射区疗法学校。1984年成立英国反射学者协会,现有数百名会员。1985年,英国补充疗法研究会(Institute for Complementary Medicine)通过决议,确认足部反射区疗法为补充疗法的一种。
  在美国, 1989年5月举行第一次北美反射学者代表会议,成立北美反射学会。
  1980年,瑞士神父吴若石(Josef Eugster)在台湾大力推广足部反射区健康法,被称为「若石健康法」。1982年,由陈茂雄、陈茂松兄弟在台北成立「气国际若石健康研究会」。
  1990年7月在日本东京举行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国际研讨会,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执委会委员温贝尔格女士(Dr. SieglindeWeinberger)以观察员身份出席了会议。她在致词中指出:
  1、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努力方向,与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
  广义概念是一致的。
  2、每个人应该对自己的健康负起责任。
  3、应通过合作研究,将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更密切结合起来。
  尽管在国际社会中足部反射区健康法已获得越来越广泛的认同,但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仍未得到官方的承认,缺乏有力的支持,使这个学科的发展受到局限。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足部反射区健康法通过各种渠道传回我国大陆。1990年4月,在北京举行了首次全国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研讨会,有北京、广州、大连、哈尔滨、海门及香港等地的几十位代表出席,大家交流了经验。会后成立了中国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研究会筹备会,在北京举办了多次培训班及经验交流会。通过筹备会和学员们的努力,逐渐引起各方面的重视与关注。1990年12月24日,卫生部批复同意成立中国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研究会,指出:「足部反射区健康法是一种简便易行、效果显着、无副作用的防病治病自我保健方法,尤其是对中、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更有其现实作用。」1991年7月,经民政部批准,中国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研究会办理了登记注册,成为一个由卫生部归口管理的全国性学术团体。足部反射区健康法正在有领导、有计划地在我国十一亿人口中普及推广。
  第四节 学习足部反射区健康法的要求及正确态度
  足部反射区健康法是我们祖先的宝贵遗产,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良医神术。我们在接触到这一方法以后,总不禁要赞叹造物的神奇和大自然母亲的无私,她给每个儿女同样的财富——每个人都可以享有的健康和幸福。因为她已把你的保健医生,就放在你的双脚上!不需要任何药物和器械,只需要你自己的手和脚,就能防病治病自我保健。这有什么神秘可言呢?神秘只在于你还没有学习掌握这一方法。而学习和掌握这一方法,并不是很困难的事。正常人一般都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学会运用。就算是学得不好, 运用不熟练,也只是效果欠佳而已,不会产生什么不良后果。由于这种方法简便易学,安全有效,非常适合在群众中推广。我们的宏愿是:一定要把祖先留下来的这份财富交还给它的创造者——人民群众。让千家万户部有自己的「保健医生」,让人人都能分享健康的幸福,从而使这一传统医学得以发扬光大,我们全民族的身体素质得以大大提高。这是我们推广这一健康法的目的,也是我们对每位有志学习这一健康法的人的期望。
  对于学习足部反射区健康法,我们想提出三个层次的要求:
  广大的中老年自学者与初级班的学员:要求能初步掌握这一方法,搞好个人和家庭亲友的自我保健。学以致用,贵在坚持。只要经常地学习与运用,就可以做到:
  1、增强个人的身体健康,预防疾病;
  2、及早发现疾病或机体某一部分功能的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治疗或调理;
  3、对一些慢性疾病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自我按摩或配合其他疗法作辅助治疗,或作为一种康复手段。
  二、中级班(师资班、辅导员培训班)的学员:要求成为普及推广这一健康法的骨干。他(她)们既要成为一位按摩师,同时又是初级班的师资和咨询辅导人员。因此,对这部分人员应提出较高的要求:
  1、要有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具备高尚的情操。学习掌握这一方法,是为了普及推广,让更多的人从中得益。而不能把祖先留下来的这份遗产据为己有,作为满足个人私欲追名逐利发财致富的手段。我们对从事这一事业要有使命感、光荣感,不能认为按摩别人的脚这种工作是卑下的,而应该使患者将脚交到你手中以后他感到很温暖,很放心,相信你可以帮助他得到健康。有了爱心做基础,才能够严肃认真地对待这个事业,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位病人和求教者。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新世纪资通 | Posted:2005-10-10 14:50 |
heojun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 鲜花 x3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第二章 神经生理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神经系统
  一、神经系统由脑、脊髓及遍布全身的神经组成。神经系统在人体各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其基本功能是:
  1、调节人体各系统的活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恒定,使人体成为一个协调运转的统一体;
  2、通过各种感受器接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并作出反应,使人的机体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以保持人体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成分是神经细胞即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神经元分成细胞体和突起(树突和轴突)两部分,树突短粗,轴突细长,亦称为神经纤维。神经纤维可传送神经冲动,其方式是:神经冲动由树突传至细胞体,再由细胞体沿轴突传出,轴突与另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细胞体接触,构成突触。神经冲动即通过突触由一个神经元传至另一个神经元。
  伸经元按功能可分为二类:
  1、传人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将机体内外的各种刺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人到神经中枢。
  2、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在神经中枢的神经元。
  3、传出神经元(运动神经元):将神经中枢发出的神经冲动传出到运动器官,或脏器。
  三、神经系统可分为三个部分:
  1、中枢神经系统: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及脊髓。脑又可分为四个部分:
  ①脑干(延髓、脑桥与中脑);
  ③小脑;
  ③间脑;
  ④大脑。
  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是综合分析从全身各个系统来的信息,并向全身各个部分发出指令。
  其中脊髓和脑干是较低级的中枢。大脑是最高级的神经中枢,它控制着脑的其他部分及行髓的活动,是人体最高的调节器。在大脑有感觉中枢、视觉中枢、听觉中枢、嗅觉中枢、运动中枢、锥体外运动中枢、内脏活动中枢、语言中枢等重要的中枢,能完成许多复杂的反射活动,具有学习、记忆、思维、推理等高级职能。
  2、周围神经系统:
  周围神经指神经系统的周围部分,包括在中枢神经系统以外所有的神经细胞(神经纤维),神经节、神经干、神经丛等。
  周围神经的功能是:将来自机体各个部位的感受器(感觉细胞、感觉器官)的信息传至中枢,供中枢神经分析综合,冉将中枢神经发出的指令传至各系统、器官的效应器,以调节各系统、器官的活动,从而将中枢神经与机体的各个部分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周围神经系统可分为:
  (1)脑神经:共12对,直接与脑部相连,依次为:嗅神经、视神经、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及舌下神经。
  (2)脊神经: 31对,与脊髓相连。其中颈神经8对,胸神经12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5对及尾神经1对。
  周围神经又可按其分布与功能分为:
  (1)躯体传入神经:包括分布于皮肤、肌、腱和关节的感受器。其功能是将各感受器的信息传至中枢神经。
  (2)躯体传出神经:按照中枢神经的指令支配骨骼肌的收缩,实现躯体运动功能。
  (3)内脏传入神经
  (4)内脏传出神经 (见内脏神经系统)
  3、内脏神经系统:
  内脏神经主要指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及腺体的神经。
  内脏神经由中枢部分和周围部分构成。内脏神经中枢在脑及脊髓内。内脏神经的周围部分由神经节与神经纤维组成,分为:
  (1)内脏传人神经或内脏传人纤维(亦称为内脏感觉神经):包括分布于胸、腹、盆腔部的脏器及心、血管壁的内感受器,将内脏及心、血管产生的感觉冲动传人中枢;
  (2)内脏传出神经或内脏传出纤维(亦称为内脏运动神经或植物性神经或自主神经):又可分为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分布于胸、腹、盆腔部的脏器及心、血管平滑肌、心肌和腺体。其功能为调节内脏、心、血管和腺体的活动。
  第二节 神经调节
  人的机体不可能离开外部环境而生存。人的机体与外部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的交换与能量的交换。成人每分钟必须呼吸6~8升的空气,每天必须摄入1升以上的水分, 几百克的糖分。100克脂肪,还有蛋白质、维生素以及钠、铁、钙等无机盐类,同时通过排泄器官将各种废料排出体外。这都是我们能感知的一些现象。其实,外界环境对人体的影响,可以说是无时不有,无孔不入,不管人们主观上意识到与否,外界环境就是一个客观存在。人只有感知它,适应它,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不断进行自我调节,才能生存和发展。寒流来了,必须穿上冬衣,否则就要冻病。大气污染严重,如不采取净化措施,就要危害人们的健康……这些都是一些显见的例子。
  另一方面,人体本身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内的各部分器官互相联系、互相配合,构成一种协调运作的动态平衡。这种平衡的保持,对人体内各个细胞、各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又是十分必要的。没有一个稳定的内环境为机体细胞提供相对恒定的理化条件(如体温、水分、氧含量、各种营养物质的浓度、体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及酸碱度等等),细胞的正常代谢作用就不能进行。但代谢作用的结果往往又破坏着这种相对恒定的状态(如代谢作用将体内的葡萄糖与氧变成了二氧化碳,使氧含量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降低),需要通过机体内部的自我调节,通过各个器官的协调运作(如通过消化器官摄入养分,补充葡萄糖的消耗;通过血液循环将二氧化碳带到肺部;通过呼吸器官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才能恢复机体内相对恒定的状态。这种状态,生理学上称之为稳态或自稳态(homeostasis),即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机制保持的内环境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是一种动态平衡,是失衡与平衡两种趋势相互斗争中的平衡,是矛盾的统一体,是一种暂时的、相对的、不稳定的平衡。一方面,机体内部的代谢活动每时每刻都在破坏着这种稳态;另一方面,机体外环境的变化,也是每时每刻都在要求机体作出相应的反应,从而也破坏着这种稳态。在这内外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如果机体不能及时地根据内外环境的异动进行自我调节,就会出现某种失衡的状态,内环境的稳态就会受到破坏,新陈代谢将不能正常进行,机体的生存也就会受到危害。
  人体的自我调节机能,是通过以下三种调节机制来实现的:
  1、神经调节;
  2、体液调节;
  3、局部器官、组织、细胞的自动调节(autoregulation)。
  现简单说明如下:
  1、神经调节:这是三种调节机制中最主要的一种。它包含着几个环节:
  (1)感知——通过神经感受器的作用,及时取得人体内环境和外环境变化的信息;
  (2)传输——通过神经的通道,将信息迅速传到中枢神经;
  (3)处理——由中枢神经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
  (4)传达——再通过神经的通道,将中枢神经的指令传达到执行部位(称为「效应器」)
  (5)作出反应—— 由局部的神经按照中枢神经的指令支配有关的器官作出相应的活动。
  中枢神经指令的执行情况以及执行后出现的新情况,又随时由神经感受器捕捉到信息,通过神经通道反馈到中枢神经,由中枢神经去分析处理后发出新的指令……如此一环套一环,周而复始,直到生命终结。这就是机体由于外环境内环境的变化引起失衡。又通过自身的神经调节恢复平衡,失衡- 恢复平衡- 再失衡- 再恢复平衡……这样一个螺旋形的动态平衡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神经调节自始至终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没有神经调节的参与,这一过程就要终止,机体就会因失衡而出现病态而可能导致死亡。
  2、体液调节:由内分泌系统分泌的各种激素,通过血液运送到人体各个部位(或特定的「靶器官」)起着某种催化剂的作用,能加速或减缓机体的某种生理过程,从而对机体的生理功能起调节作用。体液调节的传送方式及发挥作用的方式与神经调节不同,在感知内外环境变化的方面,有的内分泌腺能感知内环境变化的信息,并根据这个变化调节对激素的分泌。但大多数内分泌器官没有感知信息的能力,不能对内外环境的变化自动作出反应,而有赖于神经系统提供信息并发出指令。在这个意义上,体液调节与前述的神经调节已结合在一起,被称为神经- 体液调节。由此更可看到神经调节对机体的重要意义。
  3、局部器官,组织的自动调节。属于「微调」性质,对全身的机能影响不起主要作用,在此不作详述。
  第三节 反射活动
  上节所述的神经调节功能,是以神经系统的反射活动为基础的。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形式。所谓反射,指人及其他高等动物的机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对内环境和外环境的变化作出的有规律性的适应性反应。反射本来是物理学中的概念,十七、八世纪以来,生理学家逐渐使用「反射」一词来描述刺激与反应之间的必然因果关系。例如我们常见的强光刺激引起瞳孔收缩,外物刺激角膜引起眨眼,叩击膝部引起小腿的弹跳等等都是一些简单的反射。有些反射活动是本能的、从遗传获得的,如食物反射、性反射、防御反射等,称为非条件反射。还有出生以后通过学习训练形成的大量的条件反射。
  反射活动通常包括五个环节:感受器——传人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这是完成反射必需的结构,生理学上称为「反射弧」。以下将就构成反射弧的五个环节,分别加以说明。
  一、感受器
  感受器一般由神经末梢构成,分布在体表或器官组织内部,专门感受机体内、外环境条件的改变,并能把作用于它们的各种形式的外界刺激(如光对视网膜的刺激,声波对耳蜗的刺激,按摩的触压对足部反射区的刺激等)转变为神经的冲动。这种神经冲动,实质上是一种生物电的脉冲信号,而感受器,实质上也就是一种转换装置,它可把外界刺激的不同形式的能,转换成电脉冲,表现为神经的兴奋,称为神经冲动。
  感受器的种类很多,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 压觉、痛觉、冷觉、热觉以及许多反映内脏活动情况的感受器。专门感受机体内环境变化状况的称为内感受器,专门感受机体外环境变化状况的称为外感受器。
  感受器的机能有如下特点:
  1、感受器所接受的刺激,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以上,感受器才能发出电脉冲信号。这个临界强度称之为阈值。如刺激强度低于阈值,无论作用时间多长,感受器均不发出电脉冲。刺激强度超过阈值时,刺激强度与所需的作用时间大致呈反变关系,即:如使用较大的刺激强度,则只需较短的作用时间即可使感受器发出电脉冲信号;反之,如使用较弱的刺激强度,则需较长的作用时间。
  2、感受器发出的电脉冲信号,以锋电位或动作电位为代表,其振幅大小是基本恒定的。在刺激强度未达阈值以前,输出的电脉冲为零;在刺激强度达到和超过阈值以后,不论如何加大刺激强度,输出电脉冲的振幅大小是一常数。也就是说,锋电位具有「全或无」的性质,或者等于零,或者等于一个常数。刺激强度加大,只改变锋电位的频率,而不改变锋电位的大小。
  3、如外部刺激持续作用于感受器,感受器会出现适应现象。发出的电脉冲振幅大小虽然不变,但频率将逐渐减少到零。由此可知,在足部按摩时,如果长时间固定不动按压一个部位,并不能起加大刺激量的效果。
  二、传人神经
  传人神经由一百万以上的传人神经元(感觉神经元)构成。传入神经的功能是将感受器发出的神经冲动迅速传输到神经中枢。如皮肤触压觉的传输速度为每秒3O——70公尺,皮肤痛觉的传输速度为每秒12- 30公尺。
  神经冲动传输的特点是:
  1、它传输的是一种生物电脉冲信号,表现为一定的锋电位。锋电位能保持一定的振幅大小,在短时间内不需耗氧供能而不衰减。
  2、锋电位具有「全或无」的性质。刺激强度的大小只能影响频率的高低,而不改变锋电位的振幅大小。因而它所传输的信号是一种「数字信号」(digital signa1)。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一条神经于包含着许多条神经纤维,各条纤维上传导的神经冲动基本上互不干扰,从而保证了所传达的信息准确可靠地到达神经中枢。
  三、神经中枢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脑又包括脑干(延髓、脑桥和中脑)、小脑、间脑和大脑等部分。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新世纪资通 | Posted:2005-10-10 14:51 |
heojun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 鲜花 x3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中枢神经系统是由数以亿计的中间神经元(联络神经元)组成的许多不同的神经中枢。所谓神经中枢,指的是调节某一特定生理功能的神经元群。大脑是各种高级反射活动(包括感觉分析,运动、内脏活动及语言、学习、记忆等条件反射)的中枢。脊髓和脑干是较低级的反射活动的中枢。如前述的膝跳反射中枢即在脊髓腰段,此外,在脊髓还有屈肌反射、对侧伸肌反射、排粪排尿及发汗反射等初级反射中枢。脑干则有吞咽中枢、呕吐中枢、呼吸中枢、心血管运动中枢等一些重要生命活动的中枢。前述的角膜反射(眨眼动作)中枢在脑干的脑桥部位。
  脊髓和脑干既有反射机能,又有传导机能,它们将传入神经的冲动传至大脑,并将大脑发出的神经冲动通过传出神经传至效应器。传人神经在不同的节段进入脊髓后,可有几个分支:
  (1)一分支与本书段脊髓的中间神经元及传出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
  (2)上行或下降的分支;
  (3)上行或下行的分支在脊髓的其他节段又发出侧支与该节段脊髓的中间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
  在中枢部分,神经冲动的传导有以下特点:
  (1)单向性:只能由传人神经元向传出神经元方向,不能逆向传导。
  (2)神经冲动在中枢内传导速度较慢。这是因为越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比较费时,每通过一个突触需要0.3~0.5毫秒。与大脑皮层相联系的多突触反射,有时竞需要500毫秒。
  (3)由单根神经纤维传人中枢的单一神经冲动,一般不能引起反射性的传出效应,但如果若干传入纤维同时将神经冲动传人到同一神经中枢,则这些冲动会叠加起来发生传出效应。
  (4)传人神经冲动的频率与传出神经冲动的频率是不相同的。
  (5)在一反射活动中,刺激停止后,传出神经仍可在一定时间内继续发放神经冲动。
  (6)在反射活动中,突触部分很容易疲劳,也容易受内环境变化(如缺氧,二氧化碳,麻醉剂等)的影响,从而影响到神经冲动的传导。
  四、传出神经及效应器
  传出神经由数十万个传出神经元(又称运动神经元)构成。其功能是将中枢神经发出的神经冲动传至效应器。这种神经冲动,也是一种生物电脉冲,表现为不同数目和不同频率的锋电位。效应器可以是运动器官(由躯体神经支配的骨髂肌),也可以是内脏的心肌、平滑肌或内分泌系统的腺细胞。但从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传出神经并不直接传到内脏或腺体,而是先经过交感神经节或副交感神经节,再由交感神经节或副交感神经节发出神经纤维支配效应器官。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统称为植物性神经系统,是调节内脏功能的神经系统。支配心肌、内脏平滑肌及腺体的活动。
  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两者的作用相反。如对心脏,交感神经起兴奋作用(心跳加快加强),而副交感神经起抑制作用(心跳减慢);对小肠平滑肌,交感神经起抑制作用,副交感神经起兴奋作用。
  交感神经作用比较广泛,几乎能支配全身所有的内脏器官,而且常常是以整个系统参加反应,如使心率加速,血压上升,增加循环血量,增加代谢率、血糖上升、红细胞增加等,因而能动员机体许多器官的潜力,适应环境的急剧变化。例如机体受到强烈的痛刺激时,可通过交感神经引起肾上腺髓质增加分泌肾上腺素,在体内引起广泛效应。
  副交感神经支配范围不如交感神经广泛,其作用主要是降低血压和心率,降低代谢率,以保护机体,使机体得以休整恢复,促进消化,积蓄能力,并加强排泄功能和生殖功能。
  副交感神经与交感神经的作用相反,使神经系统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去调节内脏的活动,取得机体内部的平衡和协调。
  当效应器是内分泌腺时,反射过程变为:
  感受器——传人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内分泌腺——分泌出激素由血液传运——效应器。
  这也就是前述的神经——体液调节。由于要经过血液传布,作用比单纯的神经调节要缓慢,但影响更广泛而持久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 楼] From:台湾新世纪资通 | Posted:2005-10-10 14:51 |
北北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发文大师奖 创作大师奖 贴图大师奖
知名人士
级别: 知名人士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85 鲜花 x90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图 1.



人体各部器官不够健康或有病痛,就会由经络通路反射至脚掌与脚底。身体内部有不适或病痛,按压脚底的反射区,就会有疼痛感,当您有内部急性疼痛,可以对照反射区按压,压痛区经由经络生理反射至内部,疼痛部位立刻得到适当之缓解,相对的,对慢性病只要耐心刺激,直到压痛消失,疾病也消失。所以脚底按摩是人人可做,简单无副作用的疗法。


不要问:「自己得到些什么?」应该问:「自己付出过甚么?」
不要问:「自己有甚么信仰?」应该问:「自己有甚么善行?」

如去如来‧来去自如




献花 x0 回到顶端 [3 楼] From:台湾亚太线上 | Posted:2005-10-10 15:59 |
北北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发文大师奖 创作大师奖 贴图大师奖
知名人士
级别: 知名人士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85 鲜花 x906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疾病与不适」有关按摩区对照:(请多喝水配合饮食、运动、现代医学)

1.     心脏病:按摩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心脏、肺、脑垂体、甲状腺、肠。

2.     肝病:按摩十二指肠、肝、胆囊、淋巴腺。

3.     肺炎:按摩肺、淋巴腺、肾上腺、副甲状腺。

4.     肾病:按摩肾、输尿管、膀胱、肾上腺,淋巴腺。

5.     胆曩炎:按摩十二指肠、胆囊、肝、淋巴腺、胃、肾、脾、胰、肠。

6.     胰脏发炎:按摩胃、十二指肠、胰脏、淋巴腺、肝、胆、肾上腺、甲状腺。

7.     眼的障碍:按摩肾脏、输尿管、膀胱、眼睛。        

8.     耳炎:按摩耳朵、淋巴腺、副甲状腺、肾。

9.     胃病:按摩胃、肾上腺、肠、肝、胆、胰。

10.   气喘:按摩肾脏、输尿管、膀胱、副甲状腺、肺、气管、淋巴点、肠、胃、脾。

11.   膀胱炎:按摩肾脏、输尿管、膀胱、淋巴腺,肠、脾、肾上腺。  

12.   气管炎:按摩肺、气管、淋巴腺、副甲状腺、肾上腺、脾、扁桃腺。

13.   咳嗽:按摩肺、气管、淋巴腺、副甲状腺、肾上.腺、甲状腺。        

14.   糖尿病:按摩胃、十二指肠、胰脏、注意饮食。

15.   咽喉炎:按摩喉头、扁桃腺、整个淋巴系统。

16.   风湿病:按摩肾脏、输尿管、膀胱、肾上腺、副甲状腺、新陈代谢器官。

17.   白内障、青光眼:按摩肾脏、输尿管、膀胱、肾上腺、眼、头,肝、脾、心、胰。              

18.   腹泻:按摩胃、肠道、淋巴腺,注意饮食。

19.   便秘:按摩整个消化道、肛门。

20.   肠炎:按摩整个肠、淋巴腺、胃、肾。

21.   胃肠气胀:按摩盲肠、胃、十二指肠。

22.   十二指肠溃疡:按摩胃、十二指肠、注意饮食。

23.   动脉硬化:按摩肾脏、输尿管、膀胱、肾上腺。

24.   关节炎:按摩肾脏、输尿管、膀胱、肾上腺、关节区。

25.   听觉问题:按摩耳朵、穿宽鞋子。

26.   阳萎:按摩睾丸,涌泉穴、龟头穴。

27.   巴金森病:按摩肾脏、输尿管、膀胱、肾上腺、头、颈子、副甲状腺、新陈代谢器官。

28.   前列腺肥大:按摩肾脏、输尿管、膀胱、前列腺,脑、肾上腺、睾丸。

29.   血压高低:按摩肾脏、输尿管、膀胱、头、内耳迷路,心、肝、胃、肠、肾上腺。

30.   血循环问题:按摩心脏、肾上腺、副甲状腺、按摩肾脏、输尿管、膀胱,注意饮食。

31.   湿疹:按摩肾脏、输尿管、膀胱、肾上腺、副甲状腺。

32.   食欲不振:按摩胃、肠、甲状腺。

33.   中风复健:按摩肾、膀胱、脑垂体、肾上腺、心、肺、胃、肠、甲状腺。

34.   月经不调:按摩肾、膀胱、输尿管、生殖腺、卵巢、腹腔神经丛、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

35.   更年期障碍:按摩肾、膀胱、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腹腔神经、心、肝、脾。

36.   消瘦:按摩甲状腺、胃、胃肠道、肝。

37.   性冷感:按摩脑垂体、卵巢、子宫、生殖腺。

38.   美容抗老化:按摩肾脏、输尿管、膀胱、肾上腺、甲状腺、胃、肠、胰脏、生殖区、淋巴腺心脏、眼睛、肝脏、脾脏。

39.   痛风性关节炎:按摩肾脏、输尿管、膀胱、肾上腺及有关器官,注意饮食。

40.   发育不良:按摩脑垂体、胃、肠、甲状腺。

41.   痔疮:按摩肠、肾脏、输尿管、膀胱、肾上腺肛门、胃、肝、甲状腺、淋巴腺。                

42.   脱发:按摩性线(睾丸或卵巢)、肾上腺、新陈代谢器官。

43.   口臭:胃功能的失常,按摩胃,注意饮食。            

44.   感冒:按摩淋巴腺、扁桃腺、脾脏、鼻子、鼻窦,支气管、肺、肾、肾上腺。

45.   系统个方面的发炎(脱出):按摩淋巴腺、副甲状腺、发炎的器官。

46.   关节发炎或疼痛:按摩肾脏、输尿管、膀胱、肾上腺、副甲状腺、淋巴腺,注意饮食。

47.   神经衰弱、失眠:按摩肾脏、输尿管、膀胱、副甲状腺、头、甲状腺。

48.   肥胖症:按摩甲状腺、肾、脑垂体,注意饮食。

49.   骨质疏松:按摩副甲状腺、涌泉穴,肠、脾。

50.   粉刺:按摩肾上腺、肾、输尿管及膀胱、肝胆。

51.   过敏:按摩肾上腺肾脏、输尿管及膀胱、副甲状腺。

52.   贫血:按摩脾脏、消化系统、肾、气管、膀胱。

53.   坐骨神经痛:按摩肾脏、输尿管、膀胱、肾上腺、脊椎、直接按摩在腓骨上的坐骨神经。

54.   鼻炎:按摩肾、淋巴腺、气管、扁桃腺、鼻子。

55.   疲劳:按摩肾脏、膀胱、肾上腺、副甲状腺、新陈代.谢器官、头、注意饮食。

56.   扁桃腺炎:按摩扁桃腺、淋巴腺。

57.   输尿管发炎:按摩肾脏、输尿管、膀胱、淋巴腺。

58.   静脉曲张:按摩肾脏、输尿管、膀胱、肾上腺、甲状腺、心、脾、淋巴腺。

59.   血管狭窄:按摩血管狭窄的地方、副甲状腺、 肾上腺、肾脏、输尿管、膀胱。



[ 此文章被北北在2005-10-11 17:03重新编辑 ]


不要问:「自己得到些什么?」应该问:「自己付出过甚么?」
不要问:「自己有甚么信仰?」应该问:「自己有甚么善行?」

如去如来‧来去自如




献花 x0 回到顶端 [4 楼] From:台湾亚太线上 | Posted:2005-10-10 16:02 |
medicona 手机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呵呵,这真是好呀!!
以后作足疗时就知道自己身体哪里不好啦~~
谢谢大大分享~~


献花 x0 回到顶端 [5 楼] From:北京市 | Posted:2005-10-17 22:11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5547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