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874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花田少年屎 手機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有名氣
級別: 小有名氣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2 鮮花 x3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嬰兒] 嬰幼兒腸套疊
嗶,嗶,嗶,嗶; 呼叫器尖銳的聲響,劃破沉靜的夜晚,翻動慵懶的身軀,拿起倚在檯燈旁的黑金剛(摔了數次,毫髮未傷),模糊的睡眼前出現了四個數字: 3398,迅速拿起電話,直撥兒科急診。"朱爸,這邊有一位九個月大男嬰,從昨天下午就開始一陣陣的哭鬧,有嘔吐,今天凌晨四點左右,小孩的媽發現尿布內有血便,因此趕快送來急診,我身體檢查時,在右上腹有摸到一腫塊,懷疑有腸套疊,需要你幫忙處理。",電話一掛,效法軍中緊急集合時快速著裝,然後迎著滿天虹彩的日初趕到醫院。

腸套疊,顧名思義,就是近端的腸子套入遠端的腸子。由於近端腸子的腸系膜也會伴隨嵌入,使得供應近端腸子的血流受到影響,當支配腸子的動脈血不足,腸子就開始缺氧壞死,當腸系膜上的靜脈及淋巴管受壓迫,血液及淋巴液無法流出腸道,則腸黏膜腫脹,更加重腸子壞死速度及程度,而以上的變化在短時間就可完成,壞死的腸子若不立即處理,會引發菌血症,腸破裂,腹膜炎,嚴重可導致死亡。當腸子發生不可逆的壞死變化,此時才手術,則壞死的腸子必須切除,因此對幼兒未來的生長有深遠的影響,故腸套疊屬兒科腹部急症,當早期診斷,立即治療,以獲得最佳的預後。

腸套疊的發生率約一千個活產兒中有一到四位,可發生於任何年齡的兒童,但約有百分之八十的患童年齡小於二歲,而罹病的高峰年齡是五至九個月大,男童佔百分之六十至七十,而且發病年齡較大,至於腸套疊的位置以小腸套大腸為常見,也稱為迴腸結腸套疊,有研究顯示約佔全部腸套疊患者的百分之八十三。 其他尚可見迴腸套迴腸,結腸結腸套,及迴腸套迴腸再套大腸的連環套等。不過因手術後所引起的腸套疊則以迴腸套迴腸為主。

腸套疊依照發生的原因可分為兩類:
第一類稱為原發性腸套疊,佔全部患者百分之九十,其發生原因不明,手術時常見末端迴腸周圍淋巴腺腫大,這些患童若詳問病史,常可獲悉在數日前有感染腸炎或上呼吸道疾病。至於其他可能因素有換奶,嬰兒從母親身體所獲得的免疫力降低,和嬰兒大小腸直徑比率差異大。

第二類稱為次發性腸套疊,佔全部患者百分之十左右,這些病患是腸道有病灶而引起套疊,常見病因有憩室,腸息肉,淋巴癌等。發生腸套疊時的年齡愈大,或反覆發生時,應當考慮患者屬第二類,治療方式唯有手術。

腸套疊的臨床表現是嘔吐(佔百分之八十五),一陣陣無法安撫的痛哭或腹痛(佔百分之八十三),在不哭或不痛期間,小孩的表現為正常,因此常會導致父母延遲就醫,或醫師診斷上的困難。至於此病有典型三特徵為腹痛,腹部可摸到像香腸般的腫塊及解出草莓狀的糞便(血便),當所有特徵都呈現時,病患的預後較差,也就是說治療的困難度提高。研究指出臨床上當此疾病被診斷時,三特徵都出現的比率僅有百分之十五至三十,由於超音波廣泛的應用及小兒科醫師警覺性的提高,我們相信這比率未來會更低。至於要診斷此病,只須施行腹部超音波或大腸鋇劑攝影即可確認。尤其是利用一般超音波及彩色超音波,還可以了解腸管狀態,預測以非手術治療法的成功率及併發症的發生機率,以決定治療方式。

治療的方式可分為手術及非手術兩大類:
首先討論非手術法,是一種利用壓力灌腸法達到解套的目的,目前全世界有三種方式:
(1) 壓力鋇劑灌腸復位術,此法是利用鋇劑灌腸達到解套結果,好處是診斷治療一起完成,壞處是成功率較低,依目前文獻報告,成功率約百分之五十到八十,治療過程中腸道穿孔率高,約百分之零點五至二點四,一旦穿孔,引起鋇劑性腹膜炎,治療上更困難。
(2) 超音波引導壓力生理食鹽水灌腸復位術,此方式在 1982 年由韓國學者提出,直到目前為止,文獻上的成功率為百分之八十三至九十五,近年的幾篇報告更指出無任何併發症產生,也就是說在治療過程中沒有發生腸道穿孔,且病患在治療過程中不會接受放射線照射。
(3) 壓力空氣灌腸復位術,此方法在 1897 年就有學者提出,但使用最廣泛的是中國大陸,成功率有百分之七十三至九十五,治療過程中腸道穿孔率為百分之零點一至零點二,即使腸穿孔,空氣對腹膜的影響較小,也容易處理。目前國內有某醫學中心使用此方法治療,但此方式有一缺點,病患及家屬在治療過程中要接受放射線照射,有研究指出在治療成功的患童身上,平均要照射三點五分鐘,因此所接受的劑量也不少。

其次討論手術治療; 當非手術治療不成功,或腸穿孔,或懷疑有腸病灶,則需要手術,先把腹腔打開,觀察套疊的情況,決定手術方式,若腸子狀況尚可,且用手慢慢的解套可完成,則手術單純。若腸道已有壞死,則切除就不可避免,切除的兩端利用吻合術連接,由於手術步驟較多,且多數迴盲瓣也遭切除,使得阻止大腸內容物回流到小腸的功能喪失,故往後的併發症就較多。

關於疾病的預後,決定於採用的治療方法,而治療方式取決於腸管狀況,因此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預後必佳。一般而言,以非手術法治療成功者,當麻醉藥效喪失時,就可進食,觀察約三十六小時即可出院,但必須告訴父母,再發率約為百分之八到十二,所以父母應當提高警覺,有類似症狀出現時,立即送醫。若以手術治療,再發率仍可高達百分之三,一旦再發生,也唯有手術治療。至於住院天數依不同的手術方式也有不同,若僅以手推動解套,平均住院日約六天,若有腸道切除,則平均須十天。
總而言之,嬰幼兒罹患腸套疊,屬兒科腹部急病,當快速診斷,立即治療,病患不但可以獲得最佳的預後,社會也可節省醫療支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未知地址 | Posted:2004-11-28 02:37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544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