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月球的形状与大小
月球是离开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是384400公里。月球的形状是一个浑圆的圆球。月球的平均直径是3476公里,面积3800万平方公里,其质量大约相当于地球质量的八十分之一,它的密度只有地球的五分之三。在月球上几乎没有大气和水分。月面上阴暗部分,其面积较大的是「海」,较小的是「湖」、「湾」或「沼」,其实月面上的海是徒有虚名的,它滴水不含,是低洼的大平原,其中最大的平原是「风暴洋」。月球上明亮的部分是高地和山脉,那里山峦重叠,山脉纵贯,坑穴密布,沟壑纵横,这就是月球上的所谓「陆」。「陆」比「海」平均要高出约1500米。此外,在月球上可见星罗棋布、奇离古怪的环形山,环形山实际上是一块被围起来的洼地,其底部凹陷下去,四周台垣比里面高出数千米。
二.月球的运动
月球绕地球旋转叫月球的公转。月球的运动是自西向东的,它的轨道同所有天体的轨道一样也是椭圆状的,距地球最近的一点叫近地点,而离地球最远的那一点叫远地点。月亮向西运动的证据是它每次西沉的时刻平均要推迟49分钟,若相对恒星来说,它的运动周期约27.3天,即在此时间内,它在空间运转3600;但与此同时地球也一直不停地绕日运转,因此月亮要完成它的一个相位周期,即从新月开始经满月又回到新月就应再增2天多,共计约29.53天。因此月亮的恒星运动周期约27.3天,叫恒星月;而相对日地联线的运动周期约29.53天,叫朔望月;朔望月便是月份的依据。
从地球眺望月亮,似乎觉得月球并没有自转,因为它总是以同一面向着地球的,因为总是看到同样的斑点,即「吴刚砍伐桂树」;其实这一点正说明月球在自转,其自转周期恰好与它的公转周期相等:假设月亮公转与自转相等,当月球经过它的轨道的四分之一时,它本身也自转了900的弧,此时月球上的斑点这恰好正对着地球了;反之,倘若月球不自转,那么从地球上看月亮的斑点,它将每月转动一周,就不会总是看到月球上同样的斑点。
三.月相更替
月球的表面是由岩石和尘土构成的,它和地球一样自己不会发光,因此我们看到的月亮相位是月亮反射阳光的部分,自新月开始,相位在一个太阴月内的变化次序是:新月、上弦、望、下弦。在太阴月内,自新月算起的时间长度叫月令,如望的月令为14天等。在新月的前后从地球看到 ..
访客只能看到部份内容,免费 加入会员 或由脸书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