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802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juliachou
数位造型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人物
级别: 小人物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0 鲜花 x3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 桃花扇
剧目: 桃花扇
演出团体: 穆如室
演出场地: 葵青剧院展览厅
观看场次: 六月六日晚上七时三分

--------------------------------------------------------------------------------

我是粤剧初哥,这次是我首次观看粤剧的现场演出(因为以往曾在电视上看过一些粤剧电影),因此,虽然孔尚任原着的"桃花扇"是中国经典剧目,但我只是首次观看,说来真有点惭愧。粤剧重视唱做念打,唱功是最重要的一环,而这次演出,部份歌曲亦令我这个初哥听出耳油;但观乎现场接近八百位观众的热烈反应,相信若果我对粤剧有稍为深入的认识,尤其是对粤剧的曲本有较多的认识的话,相信我会更懂得欣赏这次演出。这类民间传统艺术,确实跟通俗艺术不同。通俗艺术,观众无需先具备一定知识也会看得明白,就好像去看流行歌手演唱会一样,歌手的歌、舞蹈员的舞、以至舞台设计灯光服装等等,观众是无需先学会一套美学标准,或对演唱会有深入研究,也可以看得很开心的,甚或懂得作出批评的;但粤剧郤需要观众学习去欣赏,别说某些具象征意义的做手或虚拟技巧一般观众未必能完全明白,就算知道那些做手及设计的象征意义,大老倌是否做得出色也不太清楚。因此,粤剧观众必需掌握一定的粤剧美学知识甚至审美技巧,才能尽情投入这门艺术。

另一个感受跟年龄有关。现场所见,不论台上台下,平均年龄少说也有五十。虽然也有年轻一辈的粤剧观众,但所占比数仍然不多。而对于那些爸爸妈妈以至公公婆婆观众们,观看年龄跟自己差不多的粤剧演员演出,会否另有一重意义呢?先说演员方面,桃花扇的三位主角文千岁、陈好逑、钟丽蓉,若果是电影演员,相信无论技巧如何高超也没有可能扮演才子佳人,因为他们在写实的镜头面前实难隐瞒自己的年龄;但粤剧厚重的化妆,以及舞台与观众的距离,郤令他们能够完全摆脱年龄的限制。而且,粤剧的造诣需要年月虑积。自少学艺,穷毕生精力追求粤剧艺术,用上十年二十年,也不一定学有所成;但技艺出众的演员,郤肯定年纪不少。要看好的粤剧,便要看大老倌。粤剧艺术的层次跟演员年龄的挂勾,造成了粤剧这方面独特的生态环境。而观众方面年纪也不少。他们可能自少跟粤剧一起长大,可能对年轻一代的流行文化完全没有兴趣,可能唯一的与趣就是粤剧。而五十岁的观众,看着五十岁的演员在台上演才子佳人,大概自己也立时年轻起来。看见台上老倌风彩依然、宝刀未老,自己也会斗起来呢!其实任何年龄的观众,大概也喜欢跟自己年龄相约的表演艺人吧。像现时十多岁的年轻人,喜欢年龄相约的? 神a希,郭富城对他们来说是"老饼";又好像早阵子香港话剧团演出"灵欲劫",某些年轻的观众认为话剧团的演员年纪太大,演"灵欲劫"感觉很"老",但年长一点的观众郤认为这些演员没有问题,换来年轻一点的演员还怕他们演不出那种味道来!这种选择取向,大概跟观众自己的年龄和他们对年轻的定义有着千思万柳的关系。

中场休息时,在洗手间听到一名妈妈级观众赞叹说:「哗!头先佢(文千岁)fling水发fling起码成个字!」心里想,怎么可能有五分钟呢?但不要紧,那位妈妈看得心花怒放便行了!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5-03-25 16:38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1948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