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1127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oak3524816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鲜花 x21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0
[小品] 利器之轮的回报
来源:网路流传
“我们所选择的态度,终将会化做某种形式,回到我们的身上。”

当你对别人施惠时,会殷殷期待他人日后的回报吗?接受别人的恩惠时,会耿耿于怀,并且打算日后涌泉以报吗?在书上读了一则有关施恩与回报的历史小故事,觉得它巧妙温暖而别有韵味:

十九世纪末的时候,有一天,英国一位乘着马车到苏格兰去演讲的众议院议员,在赶路的途中,碰到马车陷入泥沼里的困境。这时,刚好有一个苏格兰的农家男孩经过,稍后并带了一大队的马匹将马车拖出泥沼,为这位议员解了围。当时这位男孩由于对他敬畏有加,不敢接受任何的酬劳。

「那么,你长大后不想成为甚么人物吗?」这位政治家问。

男孩回答:「我希望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医生。」

「到时候我一定会帮你的忙。」

这位议员果真一言九鼎,在他的帮助下,那位勤恳的农家男孩日后如愿当上了医生。

五十多年之后,在另一个大陆上,另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因为肺炎而濒临死亡,而他就是曾任英国首相的邱吉尔。

就在绝望的时刻,有人给他一种神效的药叫盘尼西林,救了他一命。

盘尼西林是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所发明的;弗莱明正是当年那个救人于泥泞中的苏格兰农家男孩,而帮助这男孩完成学业的那位重信守诺的众议员,名叫兰道夫‧邱吉尔,他正好是邱吉尔的父亲。

命运何等奇妙、世界如此渺小,父亲早年的重诺,日后竟意外地泽惠到自己的儿子的身上。

许多人并不真切的相信善恶有报的这个观念,但事实上因果观念并不那么复杂、玄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并不只囿于草木的自然之理,成功与机会的确常找上积极与勤奋的人家。

「要怎么收获,先那们栽。」这句话不独适用于学问、事业上,也适用于我们的身体、婚姻、人际关系上。

在任何领域,我们所发出的东西的确都会以某种形式回报到我们的身上。

日常生活的人我应对上,别人常常只是我们个人言行的另一面镜子;如果我们常以微笑的脸孔、温和的语气与他人交接、言语,我们常也能得到相类的回应。

如果我们习惯以粗鲁的言语、行为去对待我们周遭的人,不客气的回应是自然而然的事。

因而,在生活上,当我们碰到逆境时,是用爱、积极的思考或是慈悲心来应对?或者是以愤怒、指责或否定、冷漠来因应?别忘了仇恨的反应将继续制造仇恨的循环,慈悲与温柔却往往会把爱的奇迹继续传承下去。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往往是不经思考的、十分容易的,但许多时候,审慎地思考如何中止、停下不善的循环,往往是更为明智的事。

在每个下决定的关头,个人都不该忘记,当前所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是个人选择的结果,因为,自然的律则是--不管我们喜欢或是不喜欢,有意识还是无意识,我们所选择的态度,终将会化做某种形式,回到我们的身上。

 



献花 x0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台湾凤信有线 | Posted:2005-02-21 15:51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20356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