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295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adamlee9 手機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貼圖天使獎 社區建設獎
頭銜:                       &n ..                       &n ..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6353 鮮花 x7456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討論] 從「無始無明」到「本來清淨」
果煜法師:
各位注意到,我今天講的題目是:「從無始無明到本來清淨」,而不是:從本來清淨而變成無始無明。
為什麼要這麼說呢?首先這牽涉到「什麼是無始無明」?我認為:因於對「無始無明」的錯解,
才會衍生出「何以本來清淨會染著成無始無明?」這個問題。  

無始無明
是無始而非有始 首先既稱為無始無明,就表示它沒有開始。所以不能再問:無明是那時候開始的?
無明又何因而開始?事實上,以中觀的思想來看,不只無明是沒有開始的,世上任何一法也都是沒有開始的。
既無始,也無終;卻在時間的過程中不斷產生變化而已。  

然而有些經論,卻經常這麼說「眾生自心本來清淨,但由最初一念無明妄動故,才成染著。」
如果先是本來清淨,後因最初一念無明妄動故,才變成染著;則「無明」即是有始,而非無始矣!  

既本來清淨,何以卻無明妄動?真是把我們給害慘了!  

如果無明不妄動的話,則我們的心便永遠保持在清淨的狀態中,就用不著學佛、修行,
而直到今天,還不明瞭悟是怎麼回事?至於解脫,更覺得遙遙無期,摸不著邊際。
這一念無明妄動,真是把我們給害慘了!所以很多人都不平地追問:
這一念無明,為什麼會妄動?真是太可恨了!  

但如用中觀的思想來檢點:這無明為什麼會妄動呢?既本來清淨,即在清淨中,
當不該有無明妄動的原因。而若從清淨中,卻產生無明妄動;這無明妄動,
就中觀而言,豈不就成為「無因生」矣!而「無因生」者,乃不符合緣起的見地。  

因此在所有真如系的經典裡,對於如何處理這個問題,都感覺蠻棘手的。
如《楞嚴經》中,有一段富樓那尊者所問的問題:  

「若復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皆如來藏清淨本然﹔云何忽生山河大地諸有為相,次第遷流,終而復始?」  

清淨本然就不能產生山河大地嗎?其實山河大地,就一個已證得清淨者來看,它還是清淨的。
但很多人卻以為:清淨本然,就不該顯現出山河大地與世相遷流。
於是乃有「云何從清淨本然,而產生無明業障?」等問題。
至於《圓覺經》中,也有類似的問題。如金剛藏菩薩所問:  

「世尊!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若諸無明,眾生本有,何因緣故,如來復說本來成佛?
十方異生本成佛道,後起無明﹔一切如來何時復生一切煩惱?」  

我認為「本來清淨」跟「本來成佛」的意旨,還是不一樣的;但很多人卻都將之混為一談。
如最初說「自性清淨」,乃是從『性』上而說它清淨,這還沒什麼瑕疵。但後來愈說愈誇張了,
竟說成「本來成佛」。於是,乃有「若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的問題。  

『如來復說本來成佛』,就目前學術界的看法,這都是後期大乘經典,才有的說詞。
至少在《阿含經》裡絕對沒有這樣的說法。以釋迦牟尼佛的智慧,是不可能產生這樣前後矛盾的。
但是在大乘不斷舖衍的過程中,因有些部份沒有處理得很好,所以才會產生這樣的缺失。  

以上《圓覺經》中金剛藏菩薩所問的問題,和《楞嚴經》中富樓那尊者所問的問題,
問法雖不太一樣,但都是從一種心結而啟問的。  

什麼心結呢?皆是從「有始」的執著而啟問者。事實上這麼一問,即表示我們已忘記:
無明乃是無始的。故若將無明當作有始,而再來問問題;則欲得了義的回答,終不可能。  

故對這類問題,最直接的回答是:你根本就問錯了!如佛在《圓覺經》〈金剛藏菩薩章〉,最後所作的回答:  

『善男子!虛妄浮心,多諸巧見,不能成就圓覺方便。如是分別,非為正問。』  

佛法常說:世智辯聰是學佛的大障礙。但很多人還是習用思惟的方式,去處理問題;
事實上很多時候用思惟的方式,反倒是增加了更多的問題。而問題增加到最後,
不只自己無能解決;就算去問他人,也得不到滿意的回答。  

在《圓覺經》中,佛還是比較溫厚,所以才這麼回答。如果去問像黃檗這樣的禪宗祖師,
可能問題還沒問了,就被一棒子打回去。因為如整天打妄想,怎麼可能開悟呢?
但如果眾生這種心結不打散,叫他不打妄想,那也只是壓抑吧!所以,既有問題還是得直接去面對處理。  

至於用諸比喻,而欲迴避,倒常犯了「弄巧成拙」的缺失。  

但在《楞嚴經》與《圓覺經》中,都是試圖用一些比喻,而來說明化解。
其實,用比喻既有它的方便,也有它的缺失。有時候比喻用得不好,不只本來的問題未曾解決,
反又產生更多、更複雜的問題來。這豈不成為「弄巧反拙」嗎?所以對於「無明是何以開始的?」,
我們的回答是:無明既是無始的,就不應該再問它何以開始?但問題全化解了嗎?當且未必!於是有:  


無明與清淨,非先後之別
故既非先本來清淨,後起無始無明;也非初乃無始無明,後證本來清淨。
  既無明是無始的,即謂它從來就是無明。而「本來清淨」者,也說它本來就是清淨的。
故既兩者皆從來如此,即無所謂那個先?那個後?因此既不能說:眾生本來清淨,
後起無始無明;也不能說眾生初為無始無明,後來才證得本來清淨。如用數學的方式來說,
它們倒有點像平行線,是同時存在的。  

這樣的說法,對很多眾生來講,似不可思議。既清淨就非無明,既無明即非清淨;
故本來清淨跟無始無明,怎可能同時存在呢?但就我所了解,清淨跟無明,乃指不同的對象。  

無始無明與本來清淨,譬如愚智盲明之別 若謂本來清淨是指智慧,而無始無明乃指愚蠢。
世間上的人,有的比較聰明,有的比較愚蠢。
既聰明的人依舊聰明,也愚蠢的人照樣愚蠢。兩者是不相為礙的。  

或者,本來清淨乃謂世間有光明;無始無明卻指世間的某些人,因為某種原因,
竟使眼睛瞎了而看不見外界種種事相。故光明與瞎眼,其實指的是兩種不同的事相。  

「本來清淨」是指宇宙間,法爾存在一圓滿之理 我在之前已再三強調:
本來清淨是指「性」的清淨,而非「相」的清淨。而「性」者,理也。
所以「本來清淨」是謂:宇宙間法爾存在一圓滿之理。這理,既過去如此,也現在、未來皆如此。
既有佛時如此,也無佛時如此。既眾生覺悟時如此,也眾生迷惑顛倒時如此。  

但這理,究竟是什麼呢?當然得靠我們自己去覺悟。故對已覺悟者而言,當明瞭其乃無始以來,
即如此清淨。可是對未覺悟者而言,就根本不知道、不明瞭「何以為清淨?」  

眾生以不覺故,稱為無始無明 由於這道理乃甚深微妙,所以不會是每個眾生都能覺悟到的。
甚至說從有史以來,也必待釋迦牟尼佛,
才能無師自悟。所以這道理雖昭昭存在,可是大部份眾生卻都不知也不覺。於是為不知覺故,乃稱之為無始無明。  

所以本來清淨與無始無明,乃指不同的對象。本來清淨是指一圓滿的理,而無始無明乃謂眾生的心。
因此在眾生無始無明當下,這清淨的理還是存在的。或理雖昭昭如此,可是對未覺悟者而言,他還是無明。  

由是,就可不必再問:為什麼本來清淨中,會產生無始無明呢?清淨,性清淨;無明,相無明。
而非從清淨中,產生無明。  

如日光普照,而盲者不見;然盲者雖不見,日光且未消失。而待盲者恢復視力時,光也非後得也。  

這我們勉強用一種比喻:本來清淨就像日光普照,而無始無明即似盲者不見。於是乎,
盲者雖看不見日光普照,日光且未消失。不只未消失,且盲者仍受日光的種種恩德。  

故眾生雖不覺悟,但眾生一切見聞覺知的作用,還是來自於本來清淨的心性。所以禪宗乃說:
眾生日用而不知。雖這種心性的光明,與我們息息相關,清早隨它起,夜夜跟著眠,但是眾生就是不覺悟。  

直到有一天,待這盲者恢復視力時;他才確認:光明,原老早就存在了。
同樣,當一個修行人最後證得本來清淨之理時,他也會明白:這道理,
不是待他證得時才有的;而是它本來就如此的。  

但除非真悟得「本來清淨」之理,否則徒以「本來清淨」的說辭,是無濟於眾生的無始無明與生死煩惱。  

然而,我覺得這本來清淨的道理,除非真已透過修行而能體證;才能引領眾生的心,
也跟著慢慢趨向於清淨。否則只是口口聲聲「眾生本來清淨」,而無法有效地消除邪見跟執著;
則這本來清淨的說辭,是無助於眾生去解脫生死跟煩惱。  

所以我認為「眾生本來成佛」,這種說辭其實沒有什麼意義。因為若無明業障不能消除,
你講他本來成佛,他還是一樣煩惱、迷惑。因此對於一個真用心修行者而言,
更重要的是如何來消除無明、生死跟煩惱?而不是成天戲論「成不成佛」的問題。  

以上乃謂:無始無明跟本來清淨,雖非先後之別;但有層次之高低。本來清淨,
是指一個較高的道理;而眾生因為境界太低,所以才成為無始無明。  


無明非第一因 接著再論:我們對無明的另一番錯覺,就是將無明當作第一因。在佛法中,常講有十二因緣:
所謂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名色、六入、觸、受、愛、取、有、生、老死等。
這樣一路念下來時,都把無明排在第一位。於是很多人乃把無明,慢慢錯認為是生死的第一因。
眾生因為無明,所以才會有迷惑;而有迷惑後,更以造業。為造業故,才有生死。
這樣推上去,罪魁禍首即以無明為第一因。  

其實,真正的十二因緣,乃如環扣一般,無始無終。  

眾生因為無明,所以造業;而造業後,因於業障牽引的力量,使他更不能夠去覺悟實相。
於是因為業,所以更無明。因無明,所以更造業。  

由是,無明跟業障,就像輪軸一般,一直滾下去。根本無法分辨那個是初始的?
那個是隨後的?那個是主導的?那個是附帶的?所以不可一廂情願,而錯無明當作第一因。
事實上,佛法根本不承認有第一因。  

三世中的無明、眾生中的無明;雖同名為無明,但內容與相狀,卻不盡同。  

其次,如從業習而產生無明。則無明,名字雖相同;但內容與相狀,卻不儘相同。
像有些人貪心較重,有些人瞋心較重;既貪心是無明,也瞋心是無明。可是,貪跟瞋所造的業,就不相同矣!  

同理,謂不學佛的人是無明;但已學佛的人就明瞭嗎?且未必!然這兩個無明,其實還是不一樣的。
但因習慣上,都把它稱作無明;所以時間久了,就以為全都一樣。我的生死煩惱,來自於無明;
你的生死煩惱,也來自於無明。我們同為無明眾生,或同被無明所蒙蔽。
似這樣說來說去,卻把無明愈說愈遠了。  


無明亦非外鑠者 所謂外鑠者,就是說無明乃從外面來也。就像西醫多認為:有些人為什麼會生病呢?
乃被細菌感染故,所以生病。事實上,被細菌感染只是生病的原因之一!有時候太累了,
也會生病;有些人情緒過度惡化,也會生病。可是目前的思考方式,還是多把原因向外去找。  

「無明」只是與覺悟不相應,或還不到覺悟的境界,故稱為無明。而非眾生本明,
但被另一個「無明」所蒙蔽,因此才變成無明。  

同理,所謂「無明」只是還未覺悟到那個本來清淨之理,故稱為無明。或者為我們的修行,
還體驗不到更高的悟境,所以稱為無明。而不能說:眾生自心原本清淨光明,
但為被另一個外物蓋住了,所以變成無明。  

但是在很多經論裡,卻常說「眾生被無明所覆蔽」。好像無明似一塊黑布,
從外面把我們的眼睛蓋住了。於是為看不見故,乃變成無明。其實,不覺悟乃為視野狹窄、
悟性所不及,故不覺悟。而非因心被蓋住了,所以不覺悟。這情況就像我們常說「不知道」。
何謂「不知道」?乃為知所未到故,所以不知道;而非我們的心是本來知道的,
但被另一個「不知道」蓋住了,所以不知道。以上,原是世間很單純、明確的道理,卻被愈說愈離譜了。  

事實上,釋迦牟尼佛最初講眾生無明,只是說他沒有覺悟到實相、沒有覺悟到空性,
所以稱為無明。而後來,卻被說成:眾生本來清淨,但被另一個「無明」蓋住了,
所以變成無明。這樣,我們就覺得太冤枉了。  

其實,不管不知道、還是無明,都跟我們的生活經驗蠻接近的。但是若硬要把無明哲學化,
而或把它當作生死的第一因,或把它當作外鑠者;則反而將無明的性質,愈說愈朦朧,
愈說愈神秘,也愈說愈離譜。這就是何以會產生「若諸眾生本來成佛,何故復有一切無明?」等問題的原因。  

簡言之,以不明實相,故稱為無明。而非謂心被「無明」蒙蔽故,所以不見實相。  

如果對無明,最根本的定義,都弄錯了。則再問些有的沒有的問題,還有什麼意義呢?
甚至要正面回答,也就愈來愈不可能了。所以要真正回答這類問題,還是得先回歸到:無明真正的定義是什麼?  


無明的源由 以不管是個人的初生或文明的成長,都是從最初視野狹隘、所知偏端中,而慢慢去增廣、擴大和涵容的。  

以上如已對無明最根本的定義,已理清楚的話;則再來審思「無明從那裡來?」就簡單多了。
因為不管是個人的初生,剛生下來時當然視野比較狹隘,而悟性也不可能那麼高。
或如一個文明的進化,最初也都是從比較原始、簡陋的狀態,而慢慢進入文明的歷程。
於是以知識愈累積愈多,故悟性也愈提昇愈高。  

我們既不會期待一個人初生下來,就是全知全能的。也不會假設將有一個文明,
從始至終都是一樣完美昌盛。從最初所知有限,而慢慢去增廣、擴大;從最初所知偏端、
不正,而慢慢去調整、涵容。這才是生命的常態。  

所以無明,乃為所知不足故,或所悟不高爾。譬如金字塔,既塔底不夠廣,更塔頂不夠高。  

因此無明既非全然不知,也非全然誤謬,它只是所知較淺陋或偏端爾。
這情況就像初生的小孩,雖見識不足,卻也非無理取鬧。更不能說:
為這小孩子被魔侵擾了,所以顛倒發狂。  

所以我倒認為:無明,才是眾生生命的常態。這就像一座金字塔,既塔底不夠廣,
更塔頂不夠高。因而眾生,也才能從這個基礎中,去發心學佛、修行。  

這也就說:雖「本來清淨」的道理,是從來就存在的。但是眾生,
還得要從無明的基礎去慢慢修行、覺悟。而修行覺悟後,才能開展出更寬廣的彈性空間來。  

但是為眾生習慣用二分法。故以為「明」,就是絕對的明;而「無明」就是完全的錯誤。
如用這絕對的二分法,就不可能從無明而到明瞭。這也就是何以唯識在解釋眾生
「云何從修行而對治清淨」時,在理論上竟很難跨過去的緣故。  


從無明到明 開拓視野,增長知見,並努力提昇心智,使臻於覺悟的境界。  

因此,我們還需再問:無明從那裡來嗎?當然不必了。然而我們猶得再明辨:
云何從無明而到覺明?而如果前面所講的,已能接受的話;則不出兩種策略:
一、從多聞熏習中去開拓視野、增長知見;二、更重要者,要努力提昇心智,使臻於覺悟的境界。  

這就是在《阿含經》裡,釋迦牟尼佛所作的比喻:譬如一個人被箭所射,
你還要窮究「這箭從那裡來」嗎?當然不需要!但應著手處理:如何把箭拔出來?
所以要關心的,不是無明從那裡來?而是往那裡去─即如何從無明到明。  

由是無明與覺明,乃非對立的兩個極端,而是一條連續的曲線:  




之前我已提到這樣的觀念:不管是從有我到無我,或從無明到覺明,皆類似於一條連續的曲線,
且這還是數學上所謂的「漸進曲線」。  

我們且看圖中,為什麼把無明畫在X軸的右邊呢?因為既它的量比較低,也它比較偏端。
而經過修行後,一方面使我們的量慢慢增加,二方面使我們的質慢慢提昇,
故能趨近於中道─也就是圖中的Y軸。於是乃能從無明而趨向覺明。  

然既是「漸進線」,則在右端,無明即使量很低,即使很偏端,終不可能與X軸相交,
即不可能變成零也。此即前所謂「非全然不知,也非全然誤謬」也。同樣在左端,
覺明雖不斷提昇而愈趨近於Y軸,愈趨近於中道;但也終不可能與Y軸相交。  

這也就是我再三提到的一種觀念:修行乃無終點,我們只是不斷去努力而已。這樣的觀念,
對於急著要去作終結的現代人,應有蠻大的對治效果。故真修行者,既不能指望終點,
也不能自覺得我已滿意了。唯應掌握正確的方向,而不斷去邁進也。  


舉實例說明 接著,我們再用世間的一些事相,來說明「云何從無明到覺明」的過程。
當然這說法,會與習所聽到的不一樣。  

甲、如古天文學的「太陽繞地」說,與伽利略的「地球繞日」說 過去於天文學上,
不管東方或西方,都是認定「太陽乃繞地球」而轉。
後來有位伽利略,卻發表「地球繞日」學說。這樣的說法,就已究竟了嗎?其實也不見得!
事實上,以如今所了解的天文學,雖九大行星是繞著太陽轉沒錯;可是太陽卻又繞著銀河系在轉。
而銀河系究又繞著什麼轉呢?  

於是若照這樣轉來轉去,其實也很難說是「誰繞誰轉?」除非有一個定位點,才可以說誰繞誰轉?
而現在竟連個定位點都沒有,怎可以說誰繞誰轉呢?  

然而古人又何以認定「太陽繞地說」呢?因為古代的視野較為侷限,所以用「太陽繞地」的學說,
就足以理會他們所見到的一切現象。而後來,因天文望遠鏡的發明,使人們看到更多的星象。
故這時再用「太陽繞地」學說,就無法勝任。於是乃必須建立一種新的模型,故有「地球繞日」說之創立。  

簡言之,為視野擴大了,所以必須建立新的模型。而為已建立新的模型故,得更趨向於覺明。  

乙、如牛頓的古典力學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 牛頓經過一番地參究後,乃把古典力學歸納為三大定律。
故這三大定律的發現,對過去人來講,
已經是一大悟境了。後來愛因斯坦又發表相對論,以修正牛頓的古典力學。  

事實上,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到現在真有幾個人能完全了解呢?我看是很有限哩!
因為相對論,乃更方便應用於特別的時空─即物體的速度,趨近於光速的時空裡。而在一般的世界裡,
用牛頓的古典力學就綽綽有餘了。如果這時候,還要濫用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竟是「殺雞用牛刀」也。  

所以,這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而只是應用的時空不同罷了。這也是因為視野的不同,
故建立的模式就不一樣。  

丙、如西方心理學的「自我」與佛法的「無我」 西方的心理學,基本上是以肯定「自我」為前提。
後來覺得這個自我,沒辦法解釋一切現象,
於是乃補充曰「本我、超我」等。最後更說:這自我,其實也必從種種人際關係、種種互動因緣中,
才使其特性展現出來。故離開了這些關係,自我也就不可得了。  

以上的講法,其實跟佛法的緣起觀,已蠻接近了。可是,他們終究還未放棄自我的概念。
所以乃以自我的概念為前提,而更去修正它。使它更靈活、更具彈性些。  

相反地,佛以他的視野、以他的智慧,乃比西方的心理學家,寬廣得太多了。因為我們都肯定,
佛有三明六通;故不管從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皆能看到眾生在無窮盡的生死裡,種種起落變化。
於是以看得更廣、看得更透故,佛乃直截了當地建立「無我」的學說。  

雖然「無我」的學說,也不否認有四大五蘊所和合的生命體,也不否認有三世因果業報的現象。
所以從事相來看,自我的模式跟無我的學說,還是可以互通的。
但因所採用的架構不同,所以效用還將有很大的區別。  

西方的心理學,既建立在「自我」的基礎上,故終究很難突破「自我」的中心。雖能使人在世間上,
生活得比較和諧安樂;但要求得解脫,終不可能。而佛法乃以更高超的智慧,從建立「無我」的學說,
而直接相應於解脫道。  

這也就是為悟性提高了,所建立的模式當就不一樣。  

丁、從電腦DOS 的作業系統到WINDOWS 的作業系統 最後,我們用電腦的「作業系統」作比喻。
電腦最初大概是從DOS 的作業系統開始運作的吧!
雖DOS的系統,對單一軟體而言,還是蠻好用的。可是在我們的需求裡,有時候一個檔案,
乃要牽涉到很多軟體,比如文書軟體、繪圖軟體,甚至影音多媒體的軟體。而DOS的作業系統,
要在不同的軟體間轉換,就很困難。因此到後來,就慢慢發展出WINDOWS 的作業系統。  

以WINDOWS的作業系統,除了比較好學─不需要背那麼多的指令外;更重要者,
為它能很方便地在不同的軟體間,作複製、剪貼、連結。因此,目前在整個市面上可以看到,
WINDOWS的作業系統已將近全面取代了DOS的作業系統。  

簡言之,為WINDOWS的作業系統,有更大、更高明的統合能力,
所以才能全面取代DOS的作業系統。  

若能從偏端到中正,從狹劣到廣博,從孤僻到涵容,斯則從無明而漸明矣!  

這也就是當我們的視野愈寬闊、需求愈複雜時,就需要更具彈性、更能涵容的參考架構。
於是如WINDOWS的作業系統,或佛法所倡的無我,以及天文學的地球繞日學說,都為應時代的需求、
應眾生的需求而創立了。而新的模型必較原來的更寬廣、更涵容、也更具伸展的空間。  

我認為:生命的過程,就是從不斷去擴大視野,不斷去提昇悟性而能成長的。
所以,一個人在修行的過程中,有沒有進步?最明確的方法,就是從心性來衡量,
而非去尋一個相。因為,相本為虛妄不實,而性才能恆久不變。  

問:心性又是如何衡量呢?答曰:若能從偏端而到中正,從狹劣而到廣博,從孤僻而到涵容,斯則進步矣!  

如最初思想較偏端,不管是偏於積極,或偏於消極;偏於感性,或偏於理性,這都是偏端也。
而經修行後,乃能既不偏這端,也不偏那端;同時又能涵容於兩端,這才近於中道也。
同樣有的人,初以個性異常孤僻,因此跟人格格不入。如果經修行後,孤僻減除了,
涵容增廣已,這就代表心量的擴大,心性的提高。這就能肯定我們是在「從無明而趨向覺明」的過程中。  

因此從心性去判斷,才是更單純而明瞭的。這情況就像世間有「算命」這回事。
然我覺得:真正的算命,與其看面相,不如看心相。因為心相是因,而面相是果。
看果,何如看因?而心相者,又是心性的果。所以果真要「算命」,何如直接從「心性」去算呢?
問:心性,怎麼算?答云:看你往那個方向去努力爾。  

所以終究而言,算不如不算,直接告訴你往那個方向去努力,不是更簡單明瞭嗎?  


悟境的提昇 下面再論悟境的提昇。一般而言,量的增廣是比較容易了解的。一個人年紀愈大,接觸面就愈寬廣,
而經驗也逐漸累積矣!所以量的增加,對一般人而言,都是可以預期的。但悟境的提昇,
卻是很多人不敢奢望的。為什麼呢?因為找不到更正確的入門方法。  

疑情的現起:當原來的架構,不足以容納新的資料;或者雖能容納,但運用起來礙手礙腳,
很不方便。於是舊架構乃有整修的必要。  

首先就禪宗的說法,悟境云何提昇呢?從疑情而提昇。而所謂疑情者,乃指當原來的架構,
不足以容納新的資料;或者雖能容納,但應用起來很不方便。於是就會產生新的疑情。  

所以眾生的疑情,從何而來呢?來自於煩惱和迷惑。當我們在生活中,或對人事產生煩惱,
或對世間覺得迷惑。這即表示:原來所建立的架構是有缺陷的;故需進一步去修正調整。
這便稱為「疑情」也。  

其實,不只禪宗是從參疑情而悟道,就以科技的發展來看,也是一樣。為有一些新的現象,
舊的學說無法消融。或有一些新的需求,舊的技術無法滿足。於是,
乃必須建立一套新的學說,或研發出更新的技術。  

這便是從苦集,而產生疑情也  

因此,就參禪而言,我倒認為:並不是得先去參一個「話頭」,然後才能從這話頭中,而起疑情。
而是在我們生活之中、生命之中,自然就會現起很多疑情─因為只要眾生還未覺悟、還未解脫,
他一定會有很多迷惑與煩惱的。於是在迷惑、煩惱的當下,就已現起疑情也。  

故佛法有四聖諦,曰:苦集滅道。很多人乃認為:苦集滅道,是小乘佛法爾。事實上,
苦集滅道是一種思考模式。於世間種種不和諧的現象中,更去追究它的原因,

這就稱為苦與集。就像一個人生病了,是苦;更以追究病因,則是集。事業失敗了,
是苦;冷靜去反省失敗的原因,則是集。機器壞了,是苦;查出壞掉的零件,則是集。  

所以「苦集滅道」,其實是世間、出世間一種共同的思考模式,而非只有小乘佛法,
才講苦集滅道。大乘佛法云何就能離於「苦集滅道」呢?這從苦果而尋集因,即是禪宗所謂的疑情也。  


悟境的顯現 若新的模式或作業系統,乃比原來者更簡捷方便、更廣大涵容或更具伸展空間,則為悟境的顯現也。  

於是如經過一番辛苦參究後,能夠悟得新的模式或新的架構;且這模式或架構乃比原來的,
或更簡單方便,或更廣大涵容,則為悟境的顯現也。就像剛才所述WINDOWS的作業系統或因果理論等。
以不同的因、不同的緣,就有不同的果,這就具足了不盡的涵容性與無窮的伸展空間。  

因此在我們生命中,乃有一種內在的需求─即是須不斷去提昇悟境的需求。
所以云何我們會覺得佛法比較高明呢?因為世間法大都是比較拘謹、格式而侷限的,
但佛法卻能昭示我們一個更具彈性的思想架構。因此我們才會覺得佛法更好,禪法更直截了當。  

其實這原則,也可以拿來驗證看自己修行是否進步?如果到今天為止,對於一個原本很簡單的問題,
卻常把它弄得很複雜,複雜到既自己沒辦法處理,也別人無可奈何,這即表示你的修行根本沒有進步。
我們看禪宗的祖師,在回答問題時,多乾淨俐落!  

因道與滅,而得提昇  

前面既已說「苦集」,下面更以論述「道滅」。道是什麼呢?道是參出原因後,再用對治的方法,
或者另建立一套新的架構、模式,這便稱為道。而滅者,消極的是排除原來的苦,原來的不和諧;
而積極的,是能趨向於更大的自在與圓滿。這乃稱為:從道滅而能提昇悟境。  


本來清淨 若一架構或作業系統,已能圓滿地涵容一切,且具無限的彈性空間,則稱為本來清淨也。  

前面既說:本來清淨,乃一法爾存在的道理。然究竟是什麼道理呢?如我們經不斷地覺悟,
故能體證到一個涵容一切、且具無限彈性空間的理,則稱為本來清淨也。  

所以本來清淨,即似中國佛教所謂的「圓」教。圓者,既圓滿,又圓融。圓滿,
乃謂一切現象都能包容;而圓融,乃謂一切現象都無隔礙。以上理論講來講去,還是太抽象了。
我想還是舉一些較現實的事例說明,將會更清楚。  

甲、如人身體中,雖手腳、心肺等,形狀功能,各不相同;但必和合才成一健康的人。  

首先講到人的身體,外有五官:眼耳鼻舌身;內有五臟:心肝脾肺腎。還有手腳、軀體等。
雖其形狀、功能各不一樣,但就整體生命的功能來看,每一種都不可或缺。  

所以,從個別來看,雖各個不同;但就整體而言,乃皆平等而清淨也。為什麼是平等清淨呢?
因為各有所需。但除非對整個身體的結構、功能,已完全了解;否則還不易平等觀待也。  

但現代因分科的關係,故有的專研內科,有的擅長外科。這便只看到局部,而看不到整體。
甚至以前,還認為盲腸是沒有用的;故最好於開刀時,就順便把它割掉。而今卻認為盲腸還是有點用,
故現在又不流行一開刀就把它割掉。  

故從整體觀之,各皆平等清淨也─然雖平等清淨,卻不妨有個別的差異。  

這也就說:要有足夠的氣度、視野,才能用整體的觀點,去觀察諸般現象,
也才能確認它們都是相輔相成的。我想對身體的比喻,大家都可了解。  

乙、如職業中,雖有士農工商之別;或即職位中,亦有尊卑榮賤之屬。然共成為分工合作的人類社會;
故從整體觀之,亦皆平等清淨也。  

其次說到職業,古來謂有士農工商之別;而現在百千行業,又更複雜矣!又即使在同一行業中,
同一公司裡,也有職位的差別。如董事長、總經理、科長、辦事員等。職位既有高低,
收入也有多少;故從世間人看來,總是琳琅滿目,計較不完。  

但是若從整體人類分工的社會來看,其實都是需要的。既需要醫師、工程師,也需要環保的清潔人員。
因此,當從整體去觀察了解,才可以確認:職業乃無貴賤。  

以這種整體概念,是文明進化的結果;故現代人,乃更容易接受。  

丙、如生態中,雖有虎豹獅狼等凶猛野獸,亦有蝶蟻鳥魚等溫馴牲畜;然共結成生態上的食物鏈。
故從生態視之,亦各皆平等清淨也。  

我們再談生物學上的「食物鏈」。在生物當中,有些乃被稱為猛獸;就像虎豹獅狼等,
為都是食肉族故,被稱為猛獸。然也有一些昆蟲、小魚之類,卻是被吃的。為什麼有些是被吃的?
有些是吃他的?上帝云何如此不公平!  

然而從生態學來看,這乃共形成一種相輔相成的食物鏈。那些溫馴而被食的動物,
也有牠們求生存的方式:就是牠們繁殖的量都很多,所以怎麼被吃,也不會被吃完的。相反的,
如果都不被吃的話,或將形成生態的失衡。同理,猛獸雖無敵害,但事實上牠們也不可能繁殖過度。
在生物學上,自有其制衡的方法。  

過去人類乃以自我為中心,而判定昆蟲中,某些為益蟲?某些為害蟲?
而現代更從生態上去觀之,卻皆平等而清淨也。  

丁、如佛法中所謂因緣果報:萬象之不同,其來有自─為因緣不同爾。
故從因緣觀視之,則亦各皆平等清淨也。  

最後說到佛法裡的因果業報。萬象之不同,其來有自─為因果不同爾。所以壞人這麼壞,
當如何整治他?不急!自將有其惡報。或這好人,云何未受善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
故從因緣觀,去看待這個世界;則既無不公平,也沒什麼好抱怨的。  

若抱怨不公平,乃為視野不夠遼闊故。反之,視野寬闊了,悟性提高了,則一切皆平等而清淨也。  

以上四種比喻,都得從更寬闊的視野中,才能確立。因此不管是個人生命的成長,
或整個文明的進步,都應趨向於「平等清淨」才是。  


本來清淨的條件
圓具一切、相涉相入、無始無終 因此,能形成本來清淨的條件,乃是:  

一、圓具一切,當一切現象都能涵容。故如有一種生物,卻不在食物鏈中;
這即表示「食物鏈」的模式有瑕疵。同理,若世上有一種現象,是因緣果報所不能解釋者;
則這因緣果報的理論就不夠圓滿。事實上,不管是因緣果報、食物鏈、職業分工,
都不必擔心會有缺憾的。像現在的職業,不知道比過去增加了幾百種、上千種,
可是還都跳脫不出「分工合作」的模式,所以還皆平等而清淨也。  

二、相涉相入,就像人體器官中,既我影響著你,也你影響著我。總是既不相即,也不相離。  

三、無始無終,既不能說那個最高?那個最低?也不能說何者是初始?何者是終結?
一切乃如環扣一般,既無始,也無終。  

非作而有、非變而異;法住、法位、法爾如是。 此本來清淨之理,是法爾存在的;
而不是誰去發明的,或誰去運作的。故非如外道所說:
這是上帝創造的,是梵天創造的。如真是上帝創造的、上帝運作的,那祂豈非太辛苦了。
當今職業愈演愈多,祂豈不隨時得都去思考、演練,再下去該怎麼辦?事實上,
世間中本就有一些原則,而這些原則自然能夠操作這些人事的紛紜、因果的變化。  

然不管世相怎麼變化,這個原則卻是不會變的。所以佛法乃謂:法住、法位、法爾如是。
歷三世而不移,放四海而皆通。  

在凡不減,成聖不增;有佛、無佛,皆如此也。 這個道理,乃在凡不減、成聖不增。
眾生雖然不覺悟,還是在這個道理的運作中。
你若是抱怨:我的職位太低呀!為什麼別人能賺那麼多錢?而我卻不能!抱怨,歸你抱怨;
但職業分工的道理,還是存在的。  

同樣有的人,覺得他的命不好。命不好,不過是惡業造多了的報應而已!因果業報的道理,
是不會因為你抱怨或不抱怨而改變的。所以有佛、無佛,皆如此也。道理是不變的,只是眾生能否覺悟而已!  

雖法界性,本來清淨;卻不妨眾生有無始無明 現再回頭省思:所謂無始無明與本來清淨的關係。
所謂法界性本來清淨,乃指理的清淨。
而無始無明,則為眾生心相的無明。故法界性,雖本來清淨;卻不妨眾生有無始無明。  

這就像食物鏈,雖是無始就存在的;但生物間,還是弱肉強食。如果瞭解了食物鏈的運作,
就能使牠們不再弱肉強食嗎?我想不會的,我們只是更能去坦然接受而已!  

眾生必覺悟後,甚至修證得,才能真相應於本來清淨。 所以法界性雖本來清淨,
但眾生還是有無始無明的。故眾生除非經過不斷地提昇,
才能覺悟到這個理。甚至要經過嚴謹的修行,才能證得這個理。
所謂證得,乃指他的心,能完全涵容而無罣礙。  

於是在此,就可更討論「是否修行」的問題。有些經典,乃謂:只要覺悟就可以了,而不必更修行。  

事實上修行,乃有兩種:一、是性的覺悟;二、是相的修持。所以性雖覺悟後,即不再迷。
但相,還是可以修的。菩薩於初地時,即已見性;然何以有十地階位的差別呢?從相上去分辨的。  

故我寧可說:是諸法本來清淨。而不說:是眾生本來清淨。而諸法本來清淨,也是從「性」上去說的。  

因此,我寧可說:法性本來清淨。而不說:眾生的心本來清淨。就世間的相來看,
眾生的心還是有染著的。於是為染著故,所以須要修行。既不說「眾生本來清淨」,
當更不能說「眾生本來成佛」。這樣會把修行的焦點,愈扯愈遠,以至於「忘了我是誰?」  

總而言之,清淨是從「性」上去說的。因為性乃共通性,而非差別相。故不管相如何變化,
性還是一樣。以性不可能被相所染著,所以才說它是本來清淨的。但是就相而言,
還是有種種差別的;於是為有差別故,能透過修行而去改變它。  


眾生發心修行 廣義的修行:即欲從不方便、不涵容、不圓滿者,修習使之更方便、更涵容、更圓滿也。  

於是我們乃更以論述「何謂修行?」廣義的修行,乃謂:眾生於世間中,為感受到種種的不方便、
不涵容、不圓滿,因此發心去修正它,使之更趨近於方便、涵容、圓滿也。  

如從這個定義來看,則不只學佛的人,在修行。世間的人,也一樣在修行。
科學家從改善物質的條件去修行,而藝術家從創造美感的作品去修行。於是為理論不同,
方法差異故,最後的成就當然也就不一樣了。  


佛法的殊勝 世間從「著相」的觀點,而求涵容、圓滿,乃不可得也。而佛法─尤其是禪法,
乃從「見性」的法門,而求涵容、圓滿,斯乃可得也。  

前即使謂:世間人都在修行。然從佛法的觀點來看,世間人都是從「著相」的觀點去修習的。
於是為「相」,本質上就是侷限短暫、支離破碎的,所以欲從相裡,去求得真正的涵容與圓滿,終不可能。  

而佛法─尤其是禪法,乃從「見性」的法門去啟修的。於是為「性」,本質上就是廣大開拓、
永恆不易者,故如能把心調到與性相應;則才能真契入於涵容與圓滿。所以雖說世間人都在修行,
但只有學佛的人,尤其是修禪的人,能有更大的成就。  


如何修行 內攝:返照原系統中,架構不嚴整、功能不齊全者  

外延:從現實的生活裡或經書中,去收集有用的資料  

上覺:待資料更多後,再來參究、整合出新的系統  

下化:將舊的資料,轉檔成新的格式  

所以在此,我們乃綜合前述而說明「云何修行?」,我還是引用「內攝、外延」的模式來參照:  

內攝:修行當云何發心呢?乃從疑情而發心。也就是因感受到世間有種種的不和諧、不圓滿。
而為什麼不和諧、不圓滿呢?乃為我們原來建立的架構不夠高明。  

我們從生下來,就慢慢接觸到這世間,也慢慢習得一些觀念。而初習得的觀念,通常是偏端而不圓滿的;
故必將於生活中,產生種種的迷惑與煩惱。於是為迷惑與煩惱故,我們乃發道心:
要去尋得真正的覺悟與圓滿。這是從內攝中而啟發道心。  

外延:雖有疑情,卻未必能覺悟;除非能多聞聖法、親近善知識,以熏習成清淨的善根種子。
若就世間法而言,既有問題,則一方面從現象中,去發掘新的資料;一方面從書本或專家中,去匯集更多的知識。  

上覺:而待知見具足了,或資料匯集更多後。再來參究、整合出新的系統,或建立新的架構、新的作業模式。  

下化:最後是將舊的資料,轉檔成新的格式。比如過去,或有很多痛苦的記憶,或雖是快樂但很執著。
然而不管是痛苦的記憶,還是快樂的執著,都源自於我們的理念不正確。故如理念因覺悟而修正後,
即痛苦不再那麼痛苦;而快樂也不再那麼執著。如用電腦的比喻,乃謂:將舊的資料,
轉換成新的格式。譬如將TXT檔,轉換成WORD的格式。  

所以雖「往事不可諫」,但記憶猶可追。只要改變詮釋的角度,世界就改觀了。過去眾生所建立的架構,
大致是從「常樂我淨」而去建立的生命視野;於是乃不免於煩惱與執著。如經佛法的啟示,
而悟入「無常苦空無我」,即能使我們的生命,變得更開朗、更寬闊、更涵容。云何「八正道」,
於「正見」後更有「正思惟」?乃從正見而轉檔也,亦即上覺後之下化也。  


從行到不行 若悟得本來清淨,則一切都是「現成」的!於是修行,乃只安於當下,而成就於「無功用行」也。  

問:修行到最後,又是什麼境界呢?答:乃「不行」的境界。為什麼「不行」呢?
因為如悟得本來清淨,則一切都是現成的。諸法平等,無有高下。所以就不需要再刻意區分,
而去「修這個、行那個」了。  

當然光說理論是不夠的,除非真已把過去的業障完全消除,才能使心跟本來清淨之理完全相應。
這時,既一切都是清淨而圓滿的,則無以再修行也。於是心乃只安於當下,
而成就於經典上所謂的「無功用行」。  

若已悟得、證了「本來清淨」的層次,可能再墮為「無始無明」嗎?當然不可能!
原始佛教於證得初果後,即不再退轉矣!見性者,即不再退轉。相有反覆,性無變遷!  

最後,再回頭看這問題:如果已覺悟到本來清淨之理,或已證得本來清淨之心,
可能再墮落為無明顛倒嗎?當然不可能!在原始佛教中,一個行者若已覺悟自性而證得初果,
就不可能再退轉也!因此云何更問:「諸佛菩薩雖已證得本來清淨,何時再變成無明顛倒?」  

若真「見性」者,即不可能退轉矣!為相有反覆,性無變遷!既性是歷三世而不移,
放四海而皆準者,云何有退處可得?  


總結 將「本來清淨」與「無始無明」的關係,由時間的序列,改成層次的高低,問題就簡單多了!  

所以,問題的癥結,其實很清楚:一般人多將「本來清淨」與「無始無明」的關係,說成時間序列;
故有「那個先?那個後?」的問題。而現在既將之定義為「層次的高低」,便即了斷這些不相干的問題。
好!這個問題今天就說到此為止,下次繼續講「真心與妄識」。 


[ 此文章被adamlee9在2014-03-07 12:51重新編輯 ]



虛擬的世界虛擬的心年輕的宇宙年輕的人@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 | Posted:2014-03-07 12:46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58296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