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紀之交的歷史關頭,回顧歷史,展望未來,觀照我們賴以存在和發展的文化傳統,是人們世紀末情結的一種必然反映,也是從根本上了解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不二法門。因為不懂得“歷史的中國”便不能真正懂得“今天的中國”,也難以對發展“今天的中國”作出正確的決擇;同樣,不了解“中國的文化”就無法理解當今中國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更無法把握歷史與現實聯系的紐帶。然而隨著白話文的發展和西學東漸的影響,今天的中國人已經對自已的文化傳統越來越淡漠。不要說普通人,即使現在的大學畢業生對中國歷史文化又有多少理解?讀過幾本傳統文化經典著作?
客觀地講,這不是青年人的錯。從古文到白話的躍進韌裂了我們對古典文化的傳承力,對西方文化的過分張揚衝擊了我們備受誤解的文明,把傳統文化政治化的否定削弱了我們的文化認同和歷史歸屬感。事實上,對傳統文化的態度和接受能力,以及傳統文化本身的過分博大艱深,這三大因素正是制約當代國民了解中國歷史文化的主要原因。
因此,筆者認為要想做好普及傳統文化的工作,一是要還歷史以本來面目,把盡可能客觀真實的史實告訴國人;二是要考慮到當代國人的接受能力,把博大艱深的傳統文化用盡可能通俗易懂的語言表述出來;三是要考慮現代人的知識結構和閱讀水平,來用盡可能科學合理的體例和編寫方式,寫出博而不繁,簡而精當的普及讀物。
正是基於以上考慮,我們在本書的體例編排上,吸收了傳統歷史寫作體裁的長處,從著名人物、重大事件、戰爭典範、文化典籍、歷史典故和典章制度六個方面來闡述歷史。歷史是一部復雜的大書,要了解一個時代,就應了解那個時代的著名人物;就應了解對那個時代產生重大影響的重大事件;就應了解改變那個時代歷史進程的戰爭典範;就應了解代表那個時代文化成就的文化典籍。除以上四大部分之外,為了更好地表現我們豐宮多彩的歷史文化內涵,我們特意把那些產生於特定時代,但如今仍具有普遍教育意義的典故收人書中,以期激發我們以史為鑒。此外,為了加強廣大讀者對待定歷史間題和歷 ..
訪客只能看到部份內容,免費 加入會員 或由臉書 Google 可以看到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