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3830 個閱讀者
命理服務》 數位論命舘 | 免費排盤 | 星僑易學 | 五術書籍 | 線上論命 | 影音論命 | 八字命書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數 | 周公解夢 | fackbook 粉絲專頁 |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youcome99 手機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級別: 副版主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版區: 中醫研討
推文 x52 鮮花 x10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理論] 五臟五味五行辨



  夫五行者,所以駭萬類之五象者也。學者治於醫,求五行之道於《內經》。知肺為金味辛、肝為木味酸、腎為水味鹹,心為火味苦,脾為土味甘。然於《輔行決》卻言,金味酸、木味辛、水味苦、火味鹹,土味甘。同為五行,何以勢同冰火,判然異路?

 

  學者昏昏,莫知其理,亦有直認內經之文為訛者,雖有正道之心,不免欲明反誨。所謂五行者,言其一象之數也,無象即無數,象離則數離,象變即數變。故五行,不可離一象而與他象之五行相較也。較則誤,誤則流,流則亂,亂則遠道。

 

  需知《內經》言五味配五行,有言病理者,有言生理者。《輔行決》之五味配五行,只為藥理所言。病理、藥理、生理,此為三象。三象之內,五行各異,不可混為一談。

 

  言生理者,為其水木其位居下,故上升,金火之位處上,故下斂。以此成升降回環之性,是以無病。然上升,下歛,是其本性,本性不必助,唯慮其過任其性,過任則妄為,妄為是以病成。故水木之性上升,監以鹹酸;火金之性下斂,制以苦辛。土甘本為緩,其性靜兼,君子之德也,無偏性,故置中對齊央。故水谷入胃,別其味,分溉五臟,五臟皆能從其性而無使過之,是以無太過無不及也。

 

言病理者,言其味可外覺也。夫五味,病者可見,不病者不可見。肝病則味酸,脾病則味甘,肺病則味辛,心病則味苦,腎病則味鹹。五味之外現,緣於拂其五行升降之本性,有太過不及之處也。故《臟氣法時論》曰: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心苦緩,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洩之;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此治法之大則,學者深究此文,蒙惑之處,釋然可解。

言藥理者,因五行之本性而配屬之。肝德在散,故配以辛;肺德在收,故合以酸;脾德在緩,故屬以甘;心德在耎,故類以鹹;腎德在堅,故比以苦。

 

《臟氣法時論》曰: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

心欲軟,急食鹹以軟之,用鹹補之,甘瀉之。

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

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

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鹹瀉之。

聖人法則天地,象其類而用之,順其性曰補,逆其性名瀉。補瀉之意,升降之理,昭然若此,唯敏思善學者能得之。




~永康堂整體保健~

症現於四肢五官,病存於五臟六腑。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台灣中華電信 | Posted:2010-06-14 14:24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85406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