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3149 个阅读者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avicinar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路人甲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 鲜花 x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版主评分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1
[疾病] [转贴]认识类鼻疽
【来源出处】 卫生署疾病管制局全球资讯网

相关宣导品

【认识疾病】


 (一) 疾病概述(Disease description)
类鼻疽由感染类鼻疽杆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 ( 旧名Pseudomonas pseudomallei)引起,属假单孢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此菌在土壤、水池及积水环境中存在,会感染马、羊、猪等动物以及人类,其引致的病名即称为类鼻疽。其流行地域为东南亚地区及澳洲北部的热带地域。类鼻疽的临床案例在台湾并不常见,其被列入第四类法定传染病,但疾病管制局已对其建立检验技术,并纳入法定传染病监测系统通报。

(二) 致病原(Infectious agent)
类鼻疽之致病菌为类鼻疽杆菌(Pseudomonas pseudomallei),属假单孢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

(三)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1 通常发病之个案,其皮肤多有擦伤、撕裂伤或烧伤之伤口,并接触到受污染的水或土壤。在以下国家中曾有病例报告,但可能并不只局限发生于这些国家,如东南亚之泰国、马来西亚、印尼、越南,菲律宾、伊朗、土耳其,澳洲东北部,巴布亚新几内亚,关岛,厄瓜多尔,象牙海岸,巴拿马,斯里兰卡,马达加斯加岛,巴西,墨西哥,海地,萨尔瓦多,波多黎各等地。
2 台湾类鼻疽病例大部分都是散发性的个案,首例病例是1982年到菲律宾,不幸溺水而遭受感染的个案,之后1996到1998年,共有6例报告病例,2000年Hsueh等人的报告,从1996至2000年台大医院收集到台湾地区15例类鼻疽病例,其中11例为本土病例。台湾疾病管制局从2000年开始将类鼻疽纳入通报监测,民国90至95年详细流行病学以及民国96年每月通报、确诊和死亡人数,请「参考附档」。

(四) 传染窝(Reservoir)
本菌以腐生方式,存在于特定的土壤或水中,许多不同的动物均可能被感染,包括羊、马、猪、猴、啮齿类及鸟类等。但目前尚未证实这些动物确实为重要的传染窝。

(五) 传染方式(Mode of transmission)
主要的传染途径是由于皮肤伤口接触到受病原菌污染的土壤或水而引起感染,但也可能经由吸入、食入受污染的土壤或水,或吸入受污染的尘土而受感染的情形,一般情形下,并不会由人直接传染给人。

(六) 潜伏期(Incubation period)
从可能的暴露经验推算至出现临床症状之时间,可短至2 天,或长达数月或数年(第9天,为发病高峰期)

(七) 感受性和抵抗力(Susceptibility and resistance)
此疾病在人类中并不常见,即使在地方性流行地区经常接触到水或土壤的民众也很少见。许多慢性无症状感染者,可能会因严重受伤、烧伤或其他疾病(如糖尿病或肾衰竭),而由无症状情形转变出现临床疾病。

(八) 病例定义(Case definition)
1 疑似病例:类鼻疽临床表现多样性,其临床从无症状或局部皮肤溃疡,到以严重肺炎表现,甚至是全身性败血症、休克等,临床检体经由实验室培养出疑似为类鼻疽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 )者必须通报。
2 确定病例:个案检体经检验室检验确认。


【治疗照护】  
 
与其他细菌性败血症治疗一样,溶液的补充、纠正因败血症造成的低血容休克、早期给予有效的抗生素治疗及足够的营养补充等(感染控制杂志第十五卷第一期)。 


【预防保健】

(一) 预防方法:
1 身体虚弱抵抗力差的人,包括糖尿病及外伤者,应避免赤足于污泥土或污水中。
2 皮肤有撕裂伤、擦伤或烧伤的人,若接触到受污染的水或土壤,应尽快清洗干净,或使用鞋套或手套,以避免皮肤直接暴露于湿土。
(二) 「认识类鼻疽卫教单张」(见卫教宣导)
(三) 「e-monkey 教您防治类鼻疽」 (见卫教宣导)



【相关连结】

CDC-Division of Bacterial and Mycotic Diseases- Melioidosis
类鼻疽教材(pdf档案)
类鼻疽教材(含备忘稿)(pdf档案)
民国90至95年类鼻疽确定病例男女分布(pdf档案)
民国90至95年类鼻疽确定病例年龄分布(pdf档案)
民国90至95年类鼻疽确定病例月分分布(pdf档案)
民国90至95年类鼻疽确定病例居住区别分布(pdf档案)
民国90至95年类鼻疽确定病例死亡人数(pdf档案)  
类鼻疽Q&A(pdf档案)
(2005_07_30)类鼻疽新闻稿附件(doc档案)


【发烧新闻】

(一)台南高雄疑似发生类鼻疽疫情,疾病管制局提醒民众,皮肤如有伤口,请勿接触污染的土壤或水源(2005/7/30)
  疾病管制局今天公布今年自七月11日至29日以来,类鼻疽累计通报16例,其中高雄县9例、台南市4例、高雄市2例、台南县1例。其中6例死亡,3例在加护病房,另7例住普通病房。
  类鼻疽系由类鼻疽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所造成的临床感染症,属假单孢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此菌在土壤、水池及积水环境中存在,会感染马、羊、猪等动物以及人类。其流行地域为东南亚地区及澳洲北部的热带地域。该局自89年即将此病纳入监测。89年通报病例1例、90年15例、91年9例、92年5例、93年13例。
  本次疫情发生原因,疾病管制局初步调查研判可能系因日前南部豪大雨,将土壤中之病菌冲刷出来,所造成的民众感染事件,病例多发生在二仁溪流域。该局郑重呼吁在二仁溪流域附近居民,若有发烧等症状者,务必迅速就医。并告诉医师居住地区,疾病管制局呼吁,医师对于上述地区发烧病患,应先排除感染此病的可能性,若有怀疑应立即以抗生素治疗,并采检送验。
(见附件 (2005_07_30)类鼻疽新闻稿附件)

(二)台湾的医疗团队,经疾病管制局呼吁已对类鼻疽提高警觉(2005/7/31)
  疾病管制局今天公布新增3例类鼻通报病例,其中二例居住台南县仁德乡、发病日均为7月27日由台南市立医院通报,该二名个案经台南县卫生局初步调查,发现与淹水并无相关。另一例居住高雄县茄定乡,由奇美医院通报,发病日为7月24日,该个案已于7月27日通报新感染症候群,今日再加通报类鼻疽,可见医师警觉性已提高。至于死亡个案方面,新增1例,个案72岁居住高雄县茄定乡。累计今年自7月11日至31日以来,类鼻疽累计通报19例,其中高雄县10例、台南市4例、台南县3例、高雄市2例。其中7例死亡,3例在加护病房,另9例住普通病房。
  为因应本次疫情,疾病管制局上午于该局南区分局办理新感染症症候群病例讨论会,会中由该局防疫医师,说明本次事件相关疫情并提请医师提高警觉,会中建议,(1)由于类鼻疽临床表现的多样性,若并发败血症则死亡率很高,因此医护人员若发现上述流行地区的民众有近日有未明原因发烧者,应将类鼻疽列入鉴别诊断并及早给予合适的抗生素,(2)在二仁溪流域附近居民,若有发烧等症状者,务必迅速就医。并告诉医师居住地区,医师对于上述地区发烧病患,应先排除感染此病的可能性,若有怀疑应立即以抗生素治疗,并采检送验。
  台湾地理上处于亚热带地区,气温和湿度皆高,所以湿土及淤水的环境非常适合类鼻疽伯克氏菌的生长。人和动物遭到感染是因暴露于受类鼻疽伯克氏菌污染之土壤或水源。大多数的的病例都是经由破损的皮肤暴露于受污染的土壤或水源而被类鼻疽伯克氏菌感染。

(三)针对类鼻疽疫情,疾管局已建立转院机制(2005/8/1)
  疾病管制局公布最新类鼻疽疫情,8月1日新增1例通报个案,个案居住于高雄县梓官乡,发病日为7月26日。累计今年自7月11日至8月1日止,类鼻疽累计通报20例,最后发病日仍为7月27日,其中高雄县11例、台南市4例、台南县3例、高雄市2例;其中7例死亡,2例在加护病房,另11例住普通病房。截至目前为止,医疗院所送验之15件检体,经本局检验结果均与医疗院所之检验结果相符。
  为避免病患过度集中部分医院,造成其严重医疗负荷,疾病管制局上午邀集感染症医疗网南区指挥官刘清泉主任及高高屏指挥官刘永庆主任,讨论有关医疗院所如发现疑似类鼻疽个案时转院机制,建议医疗院所有疑似个案可转介至高雄长庚医院、高雄荣总、高雄医学大学附设医院、成大、奇美医院等、国军高雄总医院、义大医院、左营海军医院。
  除了经由皮肤伤口感染外,类鼻疽传染途径也可经由环境中吸入带菌尘土而感染。该局再度呼吁,除身体虚弱抵抗力差的人(包括糖尿病及外伤者)外,身体健康者,若于免疫力降低的情况下(如发生感冒时),亦应避免皮肤伤口暴露于淤泥或脏水。若接触到受污染的水或土壤,应尽快清洗干净,如有身体不适者,应尽快就医治疗。

(四)卫生署陈再晋副署长南下关怀类鼻疽患者(2005/8/2)
  疾病管制局公布最新类鼻疽疫情,目前累计通报26例,最晚的发病日期为7月28日,通报病例中包括今日通报6例疑似病例(尚未确定),发病日均在28日之前。病例分布于高雄县15例、台南市6例、台南县3例、高雄市2例;通报病例中7例死亡,4例在加护病房,另15例住普通病房。
  为关怀类鼻疽患者之病情,卫生署陈再晋副署长今天特别南下至台南市立医院及高雄县义大医院巡视,并了解医院临床处置状况。鉴于部份临床医师强烈怀疑「此次类鼻疽疫情是否与钩端螺旋体菌有关」,疾病管制局表示,医院送验之15件检体中,6件为类鼻疽菌落,9件为血液检体,血液检体已经该局研究检验中心以PCR(聚合脢链反应)确认钩端螺旋体菌阴性,故本次疫情应属类鼻疽菌感染事件。
  疾病管制局呼吁民众,应避免直接接触环境污水或土壤,进行家户环境清扫或农渔业工作时,务必戴防水手套、穿防护胶鞋,工作完毕应以肥皂洗手。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患,若有伤口化脓及发烧情形,基层医师应提高警觉,使用该局建议之转院机制,及时给予患者妥适之治疗。

(五)「类鼻疽医疗人员认知度」问卷调查结果出炉(2005/8/5)
  疾病管制局公布最新类鼻疽疫情,累计今年自7月11日至8月5日止,累计通报34例,今天通报3例,居住地为桃园县、台中县、高雄县,发病日期分别为局7月23日、25日、29日,检验结果均已确认;所有通报病例中,高雄县16例、台南市10例、台南县3例、高雄市2例、屏东县1例、台中县1例、桃园县1例。通报病例现况7例死亡,6例在加护病房,1急诊,17例在普通病房,3例出院。
  针对本次疫情,疾病管制局设计「类鼻疽医疗人员认知度」问卷,于8月1日电访台南县17家、台南市55家及高雄县36家医疗院所,总计108位医师。问卷结果:有关您是否知道南部地区近期有类鼻疽疫情,知道有107人(99%);您知道类鼻疽群聚事件好发于大雨(水灾后)?选”有”者96人(89%);您知道类鼻疽病原菌?选细菌者95人(88%);您知道类鼻疽传染途径吗?完全答对者27人(25%);您知道类鼻疽潜伏期?选2天~25年有69人(64%);您是否知道预防类鼻疽要注意甚么重点?全部答对者38人(35%)。
  经由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家均注意媒体报导,所以知道有疫情者高达99%,但媒体宣导却可能忽略,,因此在预防资讯能正确回答者比率较低,该局再次呼吁台风过后,清理家园,请务必穿戴防水手套及穿防护胶鞋,以免接触污水及污泥,作好自我保护措施,类鼻疽永不上身。

(六)类鼻疽防治研讨会(2005/8/5)
  行政院谢院长关心南部居民罹患类鼻疽感染症事件,特要求卫生署及相关单位,无论是医疗的照顾、疫情的研判、调查一定要立即展开,八月五日下午二点钟疾病管制局郭旭崧局长特邀请环保署马简任技正念和及国内对类鼻疽有所研究之环境、职安、医疗专家在南台湾召开全国「类鼻疽防治研讨会」,受邀者有陈亚雷副教授、张长泉教授、预防医学研究所前所长洪其璧教授、柯文谦主任、何启功教授、陈垚生医师及感染症医疗专家刘永庆、刘清泉、张上淳三位指挥官与会,从环境到医疗做深度专业的探讨。
结论如下:
一、结合医疗、环境、安全卫生等专家,除强化各项防治作为外;并组成研发团队,将此疾病防治成果回馈全球。
二、类鼻疽为感染症,而非人传人之传染病,不建议列入法定传染病;建议防治重点为:促使医界提高警觉、鼓励医师询问个案相关接触史、及早投予适当药物治疗、宣导高危险群民众作相关防护措施,以及若有症状时,应及早告知诊治医师。
三、有关检验部份,目前鉴定资料库已包括此菌,建议加强检验人员之警觉性,配合临床流行病学资料,以提高鉴别诊断率。
四、为深入探讨此次疫情,参考流行病学资料及菌株分型结果,决议对过去曾有病例地区进行环境监测。
五、本局将偕同相关专家尽速分析本次确定个案之相关资料,如该病暴露日、发病日、暴露途径、外伤比率等数据,以回馈医界。
六、根据对本菌于环境存活之特性及个案检体分子分型结果,研判本次疫情应与水灾有关。
七、所有与会学者专家认为以加强医疗及民众的卫生教育及宣导为重。

(七)7/18海棠台风过后引发之类鼻疽疫情,危机解除(2005/8/9)
  疾病管制局今天宣布突发于二仁溪流域之类鼻疽疫情已解除,该局表示,由于最后一例病例发病日期为7月29日,经过10天均无新增病例,根据潜伏期平均为9天(范围1-21天)来看,海棠台风带来之水灾引发相关疫情应可解除。
  综观此次类鼻疽疫情,自7月11日起通报病例43例,与海棠台风相关之通报计26例病例,确定感染24例,2例排除,其中高雄县13例、台南市8例、台南县3例。病例现况6例死亡、2例住加护病房、15例住普通病房、1例出院。在24例确定病例中,20例有慢性合并症,包括糖尿病、高血压、恶性肿瘤、心脏病及带状疱疹等,疾病管制局已将该类慢性病史列为类鼻疽致病危险因子,以提醒民众及临床医师提高警觉。
  东南亚地区是类鼻疽之好发地区,新加坡于2004年3月发生百年来最大豪雨,当年截至9月,计发生类鼻疽病例84例,死亡率高达32.1%,其中81% 死亡病例具有慢性病史,例如糖尿病、高血压及肾脏衰竭等。新加坡于2004年类鼻疽肺炎个案有不寻常增加,经检讨可能经由吸入空气中受类鼻疽杆菌污染之尘土所造成,此现象与美军于越战时,因直升机旋翼卷起水田泥泞形成气雾,导致直升机组员有较高之类鼻疽罹病率之现象相似。因此疾病管制局表示,尔后风灾水灾过后,民众除应穿戴防水手套、穿防护胶鞋,避免接触污水之外。糖尿病或其他慢性病患应减少外出,如需外出亦应配戴口罩,以减少吸入受污染之尘土而感染类鼻疽之机会。


[ 此文章被avicinar在2009-08-24 11:30重新编辑 ]

此文章被评分,最近评分记录
财富:30 (by bao456) | 理由: 感谢提供丰富医学资讯



献花 x2 回到顶端 [楼 主] From:欧洲 | Posted:2009-08-24 11:04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75622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