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x0
|
[修行][分享] 大慈和正念
大慈和正念 海濤 輯 1.修行必須以大悲心和利他心為基礎而生起菩提心,也就是為了讓一切眾生從痛苦中解脫而立志成佛之心。菩提心是大乘佛教通往證悟道之門,如何能擁有菩提心,根基就在大悲心。 2.佛教強調的重點相當清楚地放在內在的訓練,也就是心的轉化。 3.一個行為是否成為佛教的或佛法的修行,主要取決於從事行為者的動機(發心)與瞭解。 4.受到貪、瞋、痴所驅動的行為,不論其外在的表象為何,都不是佛教的修行。 5.出自慈悲的利他所從事的行為,並對事物的自性有正確的瞭解,那麼,不論這些行為的表象為何,或許就可視為佛法的修行。 6.唯有明白人們的動機與發心,你才能說他們的行為是殊勝佛法或世俗的活動。 7.你用佛之身、語、意的象徵所從事的任何事情,都對你的心有持久的影響。 8.如《觀察世間經》云:「於世尊塔廟,是人以少香,其微如芥子,以決定信心,而興於供養,所獲之功德,今當聽我說:永離諸垢穢,堅固清淨心,除病惱憂悲,容儀極高爽,得作轉輪王,具大智威德,隨其所至處,福力皆成就。」 9.加持力不只取決於諸佛的力量,也取決於自己的信心。同理,加持力的大小不取決於喇嘛的大小,完全取決於你的覺知與虔敬的程度。 10.把諸佛的加持力比喻為強而有力的起重機,把信心比喻為能讓起重機吊起一大塊混凝土的鉤子或鏈子,不論起重機的力量大小,如果沒有鏈子或鉤子就無法吊起這混凝土。 11.佛陀的心,即佛遍知的意身,是無所不在的。諸佛藉由慈悲、善巧方便和過去誓願的力量,必定化現為眾生能認同的任何身相。 12.在諸佛遍知法身的所有化現中,傳授佛法的老師,是最神聖而重要的。他們藉由教導證悟之道而幫助眾生修心,眾生因而能清淨負面的習氣,積聚功德並獲得證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