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5383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麒雲 手機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小人物
級別: 小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41 鮮花 x310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版主評分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2
[鼠鼠][資訊] 天竺鼠小百科

荷蘭豬:天竺鼠。
              荷蘭豬(學名Cavia porcellus)又名幾內亞豬,在動物學的分類是哺乳綱齧齒目豚鼠科豚鼠屬。儘管名字叫「幾內亞豬」,但是這種動物既不是,也並非來自幾內亞。它們的祖先來自南美洲安第斯山脈,根據生物化學雜交分析,豚鼠是一種天竺鼠諸如野生豚鼠油光幾內亞豬經過馴化的後代。因此,這種動物在大自然已經不復存在。南美土著的民間文化中,豚鼠佔有重要地位,它們不僅是一種食物來源,也是一種藥物來源和宗教儀式的祭品。從1960年代以後,在南美洲以外地區對豚鼠的需求開始增漲。
豚鼠是由16世紀的歐洲商人帶到西方的,當時人們就很喜歡這種小動物並作為寵物飼養。它們性情溫順,討巧可愛,比較容易照顧,至今仍舊是常見的家養寵物。世界上有些組織爭先恐後得致力繁殖豚鼠,人們培育出了多種毛色不一,形態各異的品種。
20世紀上半葉,在英語里幾內亞豬成為參與科學實驗的人的流行代名詞。在幾內亞豬身上進行生物實驗從17世紀就開始了,在19世紀和20世紀這種動物一般被當作模式生物,後來普遍被老鼠等別的哺乳動物取代。如今,幾內亞豬仍舊用於科學研究,主要針對少年糖尿病肺結核壞血症懷孕併發症等人類常見疾病。
歷史
公元前5000年,南美洲安第斯山脈地區(今天的厄瓜多秘魯波利維亞)的土著部落首先飼養馴化幾內亞豬作為食物來源 。秘魯和波利維亞出土了屬於大約公元前500年到公元500年之間的幾內亞豬雕像, 古代秘魯的摩且人不但膜拜動物,而且經常在藝術作品中描述幾內亞豬。大約從公元1200年直至1532年西班牙人入侵,人們對家養的幾內亞豬進行選擇性繁殖,奠定了現代人工繁殖幾內亞豬的基礎。這個區域繼續把幾內亞豬作為食物來源,安第斯高地的大部分家庭都飼養這種動物,它們以主人的殘剩菜葉為生。安第斯地區的民間文化內容豐富,其中幾內亞豬是重要標誌。人們把它們當作禮品交換,它們是社交活動和宗教場所重要物品,甚至在日常口頭禪中也經常提到幾內亞豬。幾內亞豬對民間的巫醫也很重要,他們用這種動物診斷諸如黃疸病風濕病關節炎斑診傷寒等病症。巫醫用幾內亞豬在病人的身體上摩擦,視它們通靈的媒介。黑色幾內亞豬尤其被看作有效得診斷工具。人們還將幾內亞豬開膛剖肚,取出其內臟用來檢驗治療效果。這種方法至今仍舊在安第斯山脈地區的許多部落廣泛採用,那裡的人們既不能獲得也不信任西藥和西醫。
西班牙荷蘭英國商人把幾內亞豬帶到歐洲之後,這種動物迅速成為上層社會和皇室的時髦寵物,甚至伊莉莎白女王也飼養幾內亞豬。有關幾內亞豬最早的文字記錄可以追溯到公元1547年聖多明哥,因為天竺鼠並非伊斯帕尼奧拉島的土產,所以這種動物很可能是被西班牙的旅行者帶來的。西方世界有關幾內亞豬的首次記載於1554年出自瑞士自然學家康拉德•格斯納之手。這個含有兩個單詞的學名于1777年首次被俄克斯勒本採用,是其動物學上的種名和屬名的結合體。

命名
幾內亞豬所屬的種名是Cavia porcellus,porcellus在拉丁語中是「小豬」的意思。Cavia是新拉丁語,它源自卡比阿(cabiai),這也是一種動物的名字,cabiai是法屬蓋亞那當地的加利比部落語言。卡比阿(cabiai)可能系葡萄牙語çavia(如今是savia)的變體,後者本身源自圖皮語 saujá,意為「老鼠」。幾內亞豬在蓋丘亞語里稱quwi或jaca,在厄瓜多秘魯玻利維亞的西班牙語里是cuy 或cuyo(複數形式是cuyes和cuyos)。有趣的是,飼養者們提到這種動物時,傾向使用比較正式的cavy,而在科研和實驗領域里,人們卻普遍喜愛使用幾內亞豬(guinea pig)這個更加口語化的詞彙。
這種動物的名字怎麼會有一個「豬」字,至今尚不清楚。它們的外形確實有幾分像豬,腦袋大,身材小,脖子粗,屁股圓,沒有那條無關緊要的尾巴,有時它們的聲音與豬發出的聲音相似,和豬一樣,它們花費大量的時候進食。它們能夠在一個像「豬圈」那樣狹小的空間內存活很久,因而便於裝船運往歐洲。
這種動物的名字在歐洲許多語言里均含有一個「豬」字。在德語里,這種動物叫Meerschweinchen,意思是「小海豬」。(波蘭語的świnka morska,俄語的морскаясвинка也都是這個意思。)這與航海歷史有關:停止在新大陸索取補給的遠洋輪船選擇在船上儲存幾內亞豬作為便於運輸的鮮肉來源,德語里的Schweinswal,也就是海豚,是水手的另外一種食物。在法語里是Cochon d'Inde(印度豬);荷蘭語里是guineesbiggetje(幾內亞豬崽)。不過也有例外:比如在西班牙通常叫conejillo de Indias(印度/印地小兔)。
「幾內亞豬」的「幾內亞」更加難以解釋。有一種看法認為,將這種動物運往歐洲的船隻曾經途經幾內亞,使得人們以為它們來自幾內亞。幾內亞(guinea)在英語里學常常用來代指任何一個遙遠的,未知的國度。所以,這個稱號僅僅是表明這種動物的外來性的趣味表達。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幾內亞(guinea)是南美洲的蓋亞那(Guiana)的異體詞,不過幾內亞豬並非這個地區的特產。有一種廣為流傳的錯誤說法,幾內亞豬之所以叫幾內亞豬是因為人們使用英國歷史上曾經通行的幾內亞貨幣出售它們;這是毫無根據的,因為幾內亞幣最早是在1663年投入使用的,而醫學家威廉•哈維發明「幾尼豬」(Ginny-pig)這個術語是在此之前的1653年。其它的說法認為幾內亞(guinea)可能是coney (兔子)一詞的近似體。生物學家艾德華•托普塞爾1607年在他有關四足動物的論文里稱這種動物「豬兔」(pig coneys)。

特徵與生活環境
荷蘭豬的體形在齧齒類動物中偏大,體重在700到1200(1.5到2.5)之間,體長在20到25厘米(8到10英寸)之間 。它們的平均壽命在4到5年之間,不過最長可活8年。據2006年吉尼斯大全記錄,最長壽的荷蘭豬存活了14年10個月之久 。
1990年代,個別人提出一個新的科學觀點:豚鼠小目類動物諸如荷蘭豬,南美栗鼠八齒鼠不應列為齧齒類動物,而應該在哺乳綱下專門成立一個獨立的目種。經過對動物個體進行大量的調查研究,哺乳動物專家們達成一致:目前齧齒目分類是科學的。

天然棲息地
荷蘭豬在野外已不復存在;它們可能是野生豚鼠艷豚鼠秘魯豚鼠等豚鼠的後代,至今這些動物仍舊在南美洲的許多地區普遍分佈。豚鼠的某些種類直至20世紀才得到確認,如Cavia anolaimae和Cavia guianae,可能是家養荷蘭豬放生野外的品種。大自然的豚鼠生活在草原上,與母牛具有相擬的生態位。它們是群居動物,野外的豚鼠家族包括一隻雄性,幾隻雌性和一群幼崽。幾個家族往往一起尋找雜草和或其他植物,它們沒有儲備食物的習性。它們從不挖洞或築巢,只是頻繁得在其他動物棲身之處搬家,它們有時也住在植物的根部在岩石上留下的縫隙。荷蘭豬的活動習性介於日行性和夜行性之間,每天在傍晚和拂曉最活躍,食肉動物在這兩個時間段比較難以發現它們。

家養荷蘭豬習性
家養荷蘭豬繁殖力強大;人們通常讓幾隻雌性,或者一隻或多隻雌性與一隻去勢的雄性在一起生活。荷蘭豬懂得識別其他的同伴,並與它們交流。經過對雄性荷蘭豬的觀測得知,如果它們的雌性伴侶身邊出現其它陌生的雌性同類,這隻雄性的神經內分泌反應會顯著下降。如果幾隻雄性荷蘭豬從小一起生活,其中沒有雌性同類,而籠子的空間足夠活動,那麼它們也許能夠和平相處。家養的荷蘭豬與它們的野外同類具有不同的生物節律,它們睡眼時間較少,活動時間較長。每天的活動無規律得分散在一天24小時內,除了迴避強光之外,它們沒有明顯得生活節奏模式可循。
家養荷蘭豬通常生活在籠子里,有些飼養數量多的荷蘭豬主人讓它們在房間里自由活動。籠子的地板有實心的,也有金屬網狀的,金屬網地板能夠弄傷荷蘭豬,可能也與腳掌發炎(足皮膚發炎潰爛)有關。現在,「庫布斯和克勞普拉斯特(Cubes and Coroplast)」式的籠子是一個普及的選擇。籠子裏面經常鋪有木刨花或類似的材料。以前,墊層用的是軟木材紅杉木松木,不過如今這些材料含有害的酚類化合物(芳香烴)和油脂。荷蘭豬更喜歡亂七八糟的地方,它們經常跳進食碗里,或是腳踢墊層,在裏面排便。它們留在籠子表面的尿液結晶體相當難以清理。主人把籠子打掃乾淨以後,它們一定不忘在地板上拖拽著屁股,用尿液劃出自己的領土範圍。雄性荷蘭豬即使不在籠子里可能也會使用相同辦法給自己的地盤做標記。
如果與其他種類的動物同住,荷蘭豬通常不交配。可以與荷蘭豬一起飼養的齧齒類動物如沙鼠倉鼠,它們可能會引起呼吸道感染等疾病,而且其他齧齒動物還可能欺負荷蘭豬。個頭大一些的動物也許會把荷蘭豬當點心,經過訓練後這種情況不會發生,例如。荷蘭豬與八齒鼠一起是安全的,它們具有相同的食譜和類似的行為特徵。至少家養荷蘭豬和家兔是否能夠一起混養,存在爭議。有人認為把這兩種動物放在同一個籠子里相得益彰。不過家兔的營養需求也荷蘭豬不同,所以,不宜遞喂相同的食物。同時,家兔可能攜帶諸如博德特氏菌巴斯德氏菌等呼吸道疾病菌,而荷蘭豬極易受到感染。即使在家兔中體型最小的侏儒兔也比荷蘭豬強壯,它們可能有意或無意得傷害到荷蘭豬。

行為語言
荷蘭豬知道如何穿過錯綜複雜的通道找到食物,而且在幾個月之內都不會忘記走過的路線。解析它們最有力的策略是行為。荷蘭豬會跳過小障礙物,它們不會攀爬,不是特別靈巧。它們極易受到驚嚇,感到危險存在時,不是長時間呆在原地,就是一溜兒煙藏起來。如果一群荷蘭豬受到驚嚇,它們會亂作一團,紛紛四處逃竄,以此局面迷惑敵人。它們興奮的時候就會反覆蹦來蹦去,這個動作很像雪貂的戰陣舞。它們同時也是游泳高手 。
和多數齧齒動物一樣,荷蘭豬有時相互清理身體,它們也定期做自我清理。它們的眼睛里分泌出一種奶白色的物質,然後把這種物質塗在毛髮表面。一群一起生活的雄性荷蘭豬經常相互咀嚼彼此的毛髮,這不僅僅是社會行為,更是確立每一隻荷蘭豬在這個群體中的地位等級的方法。同時確立統治優勢的行為還有口咬(尤其是耳朵),立毛,挑畔性聲音,頭撞和跳躍攻擊 。在單性群體中,常有為老大提供模擬性交的現象發生。
荷蘭豬的視力很差,但是聽覺嗅覺觸覺卻非常敏銳。聲音是這個物種之間相互交流的主要手段。這些聲音如下:
  • 喂喂聲-一種高聲,這是擬聲詞,也叫「口哨聲」。這表示它心情好,也可能是對主人本人或主人的餵養產生的回應。在跑動時,有時也用這種聲音來尋找其他夥伴。如果它迷路了,就發出這種聲音尋求幫助。
  • 冒泡聲——荷蘭豬自娛自樂的聲音,比如當它受到寵愛或摟抱的時候。它們在梳理毛髮或匍匐前進探索新場所或接受食物時,也會發出這種聲音。‎
  • 呼嚕聲——通常這種聲音來自一個群體的某一個佔優勢地位的荷蘭豬,不過有時感到舒服或滿足時它們也發這種聲音。在幾種情況下這種聲音比較大,而且身體微微搖動,當雄性向雌性獻殷勤的時候,它會從喉嚨深處發出呼嚕聲,並繞著雌性打轉,這種動作叫作「呼嚕闊步」 。當它們不情願得離開時就發出低聲呼嚕表達消極抵抗。
  • 噴吐聲和低哀聲——當一隻荷蘭豬追逐另一隻荷蘭豬時,追逐者發出噴氣聲,被追逐者發出低哀聲。
  • 顫動聲——這種聲音是通過快速咬齧牙齒髮出的,通常表示警告。荷蘭豬發聲的同時傾向高高抬起腦袋。當它們看得見卻吃不著美食時,也會相對輕柔得咬齧牙齒髮出顫動聲。
  • 嘯聲或尖叫——聲調高,表示不滿,在疼痛或感覺危險時的反應。
  • 鳥鳴聲——這聲音不常見,酷似鳥叫,可能與壓力有關,或者荷蘭豬幼崽餓了。極少數情況下,鳥鳴聲會持續好幾分鐘。

繁殖
荷蘭豬一年左右即達到性成熟,生育高峰通常集中在春天;每年能產五窩小崽。妊娠期長達59到72天,平均63到68天。由於妊娠期偏長,胎兒體積過大,懷孕的母體明顯腫脹,看上去像一隻茄子,不過每隻母鼠的變化程度各有不同。荷蘭豬的新生兒的毛髮,牙齒,爪子發育健全,而且具有部分視力。荷蘭豬一生下來即能活動,開始吃流質食物,不過還是要吸吮母乳。一窩幼崽的數量從1到6隻不等,平均是3隻;最多的紀錄達17隻。胎兒數量較少時,它們的體積過大,可能造成母鼠分娩困難。胎兒數量較多時,產生死胎的可能性較大。但是接生技術發展完善,即使缺少母乳,基本不會造成幼崽死亡。在一起居住的母鼠彼此會為別的母鼠所生的幼崽哺乳。
除了大體上的外形尺寸,公荷蘭豬和母荷蘭豬在外貌上沒有太大區別。兩者的肛門都非常靠近生殖器。母荷蘭豬的外陰呈Y型,公荷蘭豬的生殖器與人類的陰莖相似,他們的肛門也一樣。如果在周圍部分按摩,它們的陰莖會突出。雄性荷蘭豬的睾丸陰囊隆起上可見。
雄性荷蘭豬在大約3到5周即達到性成熟;而雌性荷蘭豬出生四周以後即能繁衍後代,她們在成年之前就能懷孕。從不產子的雌性荷蘭豬通常是出生6個月後,骨盆內發生不可逆轉的恥骨聯合的結合;如果發生在懷孕以後,那麼產道將不會有效拓寬,就可能導致分娩時難產或死亡。她們生產後6到48小時即可再次懷孕,但是持續懷孕有損她們的健康。
妊娠毒血症(見紅)是雌性荷蘭豬懷孕時的常見病,並時有死亡。毒血症的臨床表現包括厭食症,全身乏力,唾液過多,含有酮類的氣息帶著甜味或水果味,嚴重時發生癲癇。在火熱的天氣里,妊娠毒血症好像最為多見。其它嚴重的懷孕併發症包括子宮脫垂,血鈣過少和乳腺炎

食譜
青草是荷蘭豬的天然食物。它們的臼齒尤其適合咀嚼磨牙的植物,而且在它們的一生中都在不停生長。大多數食草的哺乳動物體型較大且消化道偏長。荷蘭豬的結腸比大多數齧齒動物都長,同時,它們必須吃自己的糞便以補充營養。當然,它們食用排泄物是有選擇的,唯獨吃特別的軟球狀糞便,這種糞便富含維生素B纖維素以及有助消化的細菌。除非荷蘭豬身懷有孕或過於肥胖,可食用糞便都是直接從肛門吃掉。這與兔子是一樣的。年齡偏大的雄性荷蘭豬由於肌肉力量弱,排泄食用軟糞球時比較費勁。這就產生熟稱的「肛塞」,導致他們無法吃到食用糞球,不過硬糞還是能夠從裏面擠出來。主人如果仔細得把卡住的糞便從肛門裡清理出來,可以暫時緩解荷蘭豬的困境。
諸如蒂莫西乾草等新鮮的乾草對荷蘭豬的健康有益,它們的食用糞球所含的營養來自蒂莫西草。同時,苜蓿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大部分荷蘭豬非常喜歡吃苜蓿,而且食量驚人,不過給成年荷蘭豬餵食這種植物是否合適存在一些爭議。有些寵物飼養者和獸醫建議,餵食豆類植物效果更佳,苜蓿可能導致肥胖,而且吸收過多的容易使懷孕的母荷蘭豬和幼年荷蘭豬患上膀胱結石。不過,苜蓿草能夠為它們補充蛋白質胺基酸和纖維素。
不像其他大多數哺乳動物,和人類一樣,荷蘭豬自身無法合成維生素C,必須通常富含這種營養成分的食物獲得。如果它們攝取不到足量的維生素C,可能患上致命的壞血病。荷蘭豬每天大約需要10毫克(0.15格令)維生素C,懷孕的母荷蘭豬需要20毫克(0.31格令),主要從生鮮果蔬(如蘋果捲心菜胡蘿蔔芹菜菠菜)或膳食補充劑中獲取。一隻健康的荷蘭豬需要平衡的鈣,氫離子;另外還有足量的維生素E,A和D。不平衡的膳食可能導致肌肉萎縮症轉移性鈣化,懷孕困難,維生素缺乏和牙齒疾病。由於荷蘭豬極易患上膽結石腎結石,有人建議一定要當心過量攝入鈣元素,限制或杜絕多種維生素補充劑及富含鈣的食物(如市面上出售的乳酪粒,菠菜或含鈣量極高的苜蓿草)。幼年荷蘭豬知道什麼食物是必要的,什麼食物是不必要的,對於新鮮的果蔬,它們的態度表現得時冷時熱,這種飲食習慣在成年後很難改觀。它們不太習慣飲食突然間發生改變;甚至可能從此絕食挨餓,就是不肯接受新的食物品種。餵食乾草或其它食物最好定量規律,如果連續不斷得餵食這些食物,一旦出現間斷,它們可能會養成咀嚼自己毛皮的習慣。由於荷蘭豬的牙齒不斷生長,它們需要不停得磨牙,否則牙齒就會從嘴巴里長出來,這是齧齒目動物的常見疾病。荷蘭豬也咀嚼布料,紙張,塑料和橡皮。
許多植物對荷蘭豬是有毒的,包括蕨菜葫蘆瀉根毛茛野芥子顛茄毛地黃菟葵鐵杉鈴蘭狗茴香舟形烏頭馬鈴薯水臘澤菊大黃虎尾草雲蘭獨活

。另外,任何球莖植物(例如,鬱金香洋蔥)一般也認為對它們是有毒的。

健康
家養荷蘭豬常見的小疾病包括呼吸道感染腹瀉壞血病(缺乏維生素C,典型表現為活動遲緩),感染引起的潰瘍(常常發生在脖子上,或是留在喉嚨里的乾草導致的,或是抓傷造成的)以及虱子蟎蟲真菌引起的感染。
疥癬蟲是脫毛的普遍原因,其它的癥候可能也包括過分的擦傷,被觸碰時產生過激反應(與疼痛有關),在遭到捕捉時也會發生這種情況。荷蘭豬的身上可能會寄生豚鼠長虱,這種白色的小昆蟲在它們的發毛間爬動;豚鼠長虱的卵就像黑色或白色的斑點附著在荷蘭豬的毛髮上,有時被稱為「靜態虱子」。用印楝油香皂給荷蘭豬洗澡,是除虱的既溫和又有效的方法。諸如卵巢囊腫等潛在疾病引起的荷爾蒙分泌下降也會發生脫毛現象。
有些異物,尤其是小片乾草或稻草,會掉進荷蘭豬的眼睛里,造成頻繁得眨眼,流淚,有時導致角膜潰瘍,使它們的眼球表面覆蓋一層不透明的薄膜。乾草和稻草的碎屑會讓它們打噴嚏。雖然荷蘭豬時不時打噴嚏屬正常現象,不過頻繁得打噴嚏可能是肺炎的癥候,尤其是當外界溫度發生變化時。肺炎可能同時伴隨斜頸,是致命的。
荷蘭豬的身材短小精悍,所以這種動物怕熱不怕冷。它們的體溫通常為101到104華氏度(38.5到40攝氏度),所以它們理想的環境溫度範圍與人類接近,大約在65到75華氏度之間(18到24攝氏度) 。環境溫度持續超過90華氏度(32攝氏度)會導致高熱和死亡,尤其是懷孕的母荷蘭豬。荷蘭豬不大適應大風低溫天氣,以及低於30%和高於70%的相對濕度
荷蘭豬是被捕食動物,它們的生存本能是掩飾疼痛和癥狀。健康問題經常到了非常嚴重或是晚期時才顯現出來。荷蘭豬性情極其敏感,治療困難,只能使用抗生素,包括盤尼西林,用來殺滅腸內菌叢,其負作用是引起連續腹瀉,有時甚至造成死亡。
動物也有遺傳性疾病,如犬科動物的髖骨發育不良,荷蘭豬有多種遺傳性疾病。最常見的是,阿比西尼亞豚鼠的菊青色皮毛與先天的眼睛疾病和消化系統疾病有關。其它的遺傳病還有「華爾茲病」(耳聾並伴有繞圈跑步的傾向),中風和顫抖。

寵物
一隻荷蘭豬如果從小就被舒適得摟抱,那麼長大後對於人類的親昵行為表現得很配合,不會有咬人或爪搔的動作。它們對外界羞怯膽小,很少有從籠子里逃出去的企圖,即使籠門敞開,它們也不會自己出去。和主人熟悉了之後,當主人接近籠子時,它們會發出口哨聲;如果聽到塑料袋的沙沙聲或是冰箱門的開啟聲,它們知道這是主人要餵食了,也會發出口哨聲。
家養荷蘭豬品種豐富,均是在運往歐洲和北美洲後培育出來的。主要體現在毛髮和顏色的分別。最常見的寵物品種是英國短毛豬,它們毛短,光滑,阿比西尼亞豬的毛髮豎立不順滑。秘魯豬和雪特蘭豬也是常見的寵物品種,它們毛髮又直又長,而特塞爾豬則長著捲曲的長毛。
豚鼠俱樂部聯合會」負責展示和繁殖荷蘭豬,在全世界具有權威性。美國養兔協會的下屬機構美國豚鼠協會是美國和加拿大的主管部門。英國的主管部門是英國豚鼠委員會。在澳洲和紐西蘭也有類似的機構。每一個部門都有自己制定的鑒定標準,對展出的品種進行篩選。

對文化和媒體的影響
荷蘭豬深受人類喜歡,尤其是孩子們,它們的形象由此經常出現在小說和影視中。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碧特里克斯•波特童話小說《小小馬戲團》和麥可•邦德的「豚鼠講故事」系列,這兩部文學作品中的主角均是荷蘭豬。另外還有C.S.路易斯的《密西根的外甥》:在他的《納尼亞傳奇》系列小說的第一集,第一個在兩個世界中穿行的動物就是一隻荷蘭豬。艾理斯•帕克•巴勒的官僚諷刺小小說《豬就是豬》中,顧客和鐵路管理員就荷蘭豬究竟是不是豬而爭執不下,因為這涉及到收費多少的問題。《金倉鼠系列》書中有兩隻荷蘭豬,分別叫恩里克和卡魯索。
在電影和電視中也有荷蘭豬的身影。電視電影《謝德里曼規則》中的主要角色都有荷蘭豬,並擔任次要角色。1998年的電影《杜立德醫生》中的荷蘭豬羅尼,和電影《神奇寵物》中的豬頭林尼都是片中的重要角色。近20年以來,荷蘭豬的形象經常出現在廣告當中。其中,著名的布魯克巴斯特影碟公司的廣告掀起一股豬兔共養的風潮。在動畫片《南方公園》的第12季里,荷蘭豬成了在全世界範圍內橫衝直撞的動物。

科學研究
幾內亞豬用於科學實驗最早可追溯到17世紀義大利生物學家馬塞羅•馬爾波齊卡羅•弗蘭卡塞提首先對幾內亞豬進行活體解剖.。1780年安東尼•拉沃西爾在他的熱量計實驗中使用了一隻幾內亞豬;這隻幾內亞豬呼出的熱氣融化了熱量計附近的,表明呼吸時的氣體交換是一個燃燒的過程,如同蠟燭燃燒一樣。19世紀晚期,路易斯•帕斯特艾米莉•魯克斯羅伯特 •考奇確立微生物理論的過程中,幾內亞豬起到了重要作用。幾內亞豬參與多次軌道太空航行,1961年3月9日蘇聯首次把幾內亞豬放進史波尼克9號生物衛星.。1990年中國也發射了一顆生物衛星,上面載有幾隻荷蘭豬。
在英語里,荷蘭豬通常是接受科學實驗品的代名詞。 1913年牛津英語詞典在介紹這個單詞時將這個用途放在首個解釋上。1933年,「消費者研究」的創始人F•J•施林克和作家奧瑟•凱勒合寫的書《100000000隻荷蘭豬》,用這個詞形容成千上萬的消費者。這本書登上全美的暢銷排行榜,使「荷蘭豬」一詞更加炙手可熱,並激發了人們的保護消費者運動捷克作家路德維克•沃卡里克的小說《荷蘭豬》為這個詞賦于了貶低含義,用來隱寓前蘇聯的極權主義
直至20世紀末,荷蘭豬一直在實驗室中被大量使用;上世紀60年代僅在美國,每年就有大約250萬隻荷蘭豬接受科學實驗。以前,它們被廣泛應用在疫苗和抗病毒藥物的標準化,同時也有嚴重過敏反應產生的抗體生產。其次,還有藥理學放射學。從20世紀中葉,它們大量被老鼠和白鼠所代替。部分原因是人們發現荷蘭豬的遺傳基因不如其它的齧齒類動物,不過遺傳學家W•E•卡斯特和塞沃爾•懷特正是在荷蘭豬的幫助下才發表了大量論文,尤其是皮毛的顏色。2004年,美國國家人類基因組研究協會公布了家養荷蘭豬的基因圖譜。


此文章被評分,最近評分記錄
財富:50 (by JK-LIN) | 理由: 感謝分享~



麒麟雲
獻花 x1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歐洲 | Posted:2009-03-28 16:05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4255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