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13487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達人奇兵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貼圖天使獎
頭銜: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908 鮮花 x354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資訊交流][保健] 鸚鵡常見的寄生蟲感染

球蟲病(Coccidiosis)
臨床上,鸚鵡常見的寄生蟲感染可為體內寄生蟲以及體外寄生蟲感染兩大類,而體內寄生蟲又可分為單細胞的原蟲類(Protozoa),以及多細胞的體內蟲如線蟲、絛蟲兩大類,在這裡先就原蟲感染做說明。

原蟲是動物界中最原始的一群,其個體是由單一細胞所組成,包含有鞭毛蟲綱、變形蟲綱(如阿米巴原蟲)、胞子蟲綱以及纖毛蟲綱。在鸚鵡的原蟲感染案例中,以鞭毛蟲綱中的滴蟲(Trichomonas)以及胞子蟲綱的球蟲(Coccidia)為最常見。

球蟲病的主要病變在腸道,會造成鸚鵡的下痢及腸炎。鸚鵡會感染球蟲病與周圍環境的緊迫、壓力有密切的關聯,鸚鵡若感染了球蟲病之後,身體的抵抗力會一落千丈,並更容易感染細菌或其他原蟲。

球蟲的卵經過芽胞化後才具有感染的能力,鸚鵡若不小心吃入具有感染力的球蟲卵囊,等其侵入腸道的上皮細胞後,會破壞腸壁組織而造成腸炎、下痢以及脫水,無法正常吸收養份,使得體重消瘦,甚至拉血便、造成死亡。夏、秋季節是球蟲活動力最強的季節,而被含有球蟲卵囊的糞便所污染的水源、飼料是主要的感染途徑,對幼鳥的傷害比較明顯,成鳥的臨床症狀反倒還好。

要防治球蟲,必須保持鳥舍乾淨、通風良好,每天清理糞便,以避免水及飼料被糞便污染,也可餵食添加綜合維生素的飼料,增加愛鳥對球蟲的抵抗力及免疫力,並可以每季定期作驅除球蟲的動作。


滴蟲症(Trichomoniasis)

滴蟲症是鸚鵡常見的上消化道疾病,滴蟲蟲體呈梨型,有鞭毛,具有運動性,會造成鳥類併發口腔型、臍帶型以及內臟型等三種型式的病變。口腔型病變最為常見,此病症主要將引起愛鳥的上、下顎、食道及喉部產生病變。

當我們打開愛鳥的喙,會發現黃白色乾酪樣團塊,這些團塊會阻礙愛鳥進食或飲水,嚴重還會壓迫呼吸系統,造成愛鳥呼吸困難等問題,一般來說,感染口腔型病變的鳥會有下痢、食欲減退、口腔出現黏液的症狀,並因此體重下降、生長不良,且容易二次感染其他種類疾病。

感染臍帶型病變的雛鳥,臍帶周圍會出現黃色硬塊,使得雛鳥發育遲緩。內臟型病變則會造成鳥兒內臟發生明顯的病變,多半在肝、肺等器官會出現黃色、乾酪樣的結節,對幼鳥來說,傷害非常的大,而此病徵多半是由父母鳥育雛時垂直傳染、或是籠子中食物、飲水被蟲體污染而產生。

一般來說,早期發現、接受治療,鳥兒的治癒效果都不錯,但飼主必須也同時帶同籠飼養的其他鳥隻一同接受治療,飼主可以定期為愛鳥檢驗滴蟲感染指數,如果沒有辦法做定期檢查的話,也可以每季固定為愛鳥實施驅除滴蟲療程,維護愛鳥健康。


本文轉載自 yam寵物Pets 郭財榮專欄



寬心待人 輕聲細語 做事細心 規規矩矩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當你不知所措的時候先回到原點想想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HiNet | Posted:2008-07-08 14:29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7599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