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广告
  加入我的最爱 设为首页 风格修改
首页 首尾
 手机版   订阅   地图  繁体 
您是第 7625 个阅读者
命理服务》 数位论命馆 | 免费排盘 | 星侨易学 | 五术书籍 | 数位命理街 | 影音论命 | 八字命书 | 星座分析 | 孔明神数 | 周公解梦 | fackbook 粉丝专页 |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为IE收藏   收藏主题   上一主题 | 下一主题   

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路人甲
级别: *
推文 x 鲜花 x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推文 x1
[针灸经络] 如何习针灸之学


献花 x2 回到顶端 [楼 主] | Posted:2008-06-29 15:15 |
kodak2222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小有名气
级别: 小有名气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 鲜花 x127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一切唯心,
有德者,一针胜过巧妙用针的人。
有心者,一针胜过只想收取费用的医生。
效用全都是看心,用心扎针就可以抛掉繁琐的经络图。
我的感觉是这样...


伴随着悠扬的旋律,
轻轻地诉说云的故事~
http://tw.user.bid.yahoo.c...Y0087537310
献花 x0 回到顶端 [1 楼] From:台湾中华电信 | Posted:2008-07-07 23:19 |
美人鱼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初露锋芒
级别: 初露锋芒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推文 x32 鲜花 x229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我是使用信息针刺的

即通过接收患者病气的方式来下针

这是一种取巧的针刺方式
也可用在放血、推拿方面
用很好用,尤其是病人说不舒服也说不出那里不舒服的时候
及一些无法言语或无法沟通的外国人身上

但在能准确接收患者病气之前
约有一年以上的练功期
会不会出来那种"感觉"也不能确定,会不会永久都有那种感觉也不能确定
因为有人半年就出现感觉,在持续练功的状态下,半年后感觉又消失了

老师验证的时候才知道那么多位的师兄弟姐妹
每一个人接收的方式都不一样
老师是指戳
一位师姐是循经指推
我和我上一位同门是隔空
隔空接受病气不是特殊
我之所以隔空是因为我一接触到病人的身体
就受到触觉的干扰反而接收不准

但在把脉时会因为精神专注
自己的气也会增强在把脉的手指上
而引起自己把脉手指不自主左右扭曲的气动
反而影响到把脉
我家人比较重视把脉
曾对我说不要让信息针刺影响到把脉

我在准确接收病气之前
首先接收到的是"温度觉"
就是隔空先感受到患处的温度与其他部位不同
这种"感觉"不精准,大小约5公分
因为那时手指感觉不到病气,先在手掌感觉到,这5公分的大小是没法下针的
但可以拔罐、放血
我曾用这种方式帮一位20多年自觉左手寒冷的人放血一次
他事后说自此他的左手已温暖了

又过半年,才在手指处有了感觉
大小缩到0.5公分,这时可下针了
如要找出那个发出病气的"点"
我的老师也传了一个约10公分长的工具

在学习信息针刺的那二年里
我花了大量的时间及学费
学到后
就把时间用在病情及药物研究
也教了一位学生
她现在还在广州中医药大学读硕士生二年级继续学习针灸


[ 此文章被美人鱼在2008-07-10 04:57重新编辑 ]


资料来源:自己随手写的&自己乱画的笔记簿。

信我者得永生,不信我者算你逃过一劫!!

长生不老及起死回生这二科暂未开诊

注意:请别送太多花给我,我女朋友会吃醋的!
献花 x0 回到顶端 [2 楼] From:澳门 | Posted:2008-07-09 20:51 |
牛奶牛 手机 会员卡 葫芦墩家族
个人头像
个人文章 个人相簿 个人日记 个人地图
社区建设奖
头衔:☆天佑台湾☆☆天佑台湾☆
版主
级别: 版主 该用户目前不上站
版区: 修行&武术, 中医研讨
推文 x24 鲜花 x728
分享: 转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复制连结到剪贴簿 转换为繁体 转换为简体 载入图片

要学针灸 可别忘了黄帝内经



蒲公英飞扬计画

* 来让我骗点支持度吧 ~!! *
还是那句老话... 打注音文的..都去死吧...

我的部落格
献花 x0 回到顶端 [3 楼] From:台湾中华HiNet | Posted:2008-08-23 21:10 |

首页  发表文章 发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9515 second(s),query:16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师事务所 担任常年法律顾问 | 免责声明 | 本网站已依台湾网站内容分级规定处理 | 连络我们 | 访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