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廣告
  加入我的最愛 設為首頁 風格修改
首頁 首尾
 手機版   訂閱   地圖  簡體 
您是第 4097 個閱讀者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可列印版   加為IE收藏   收藏主題   上一主題 | 下一主題   
達人奇兵 會員卡
個人頭像
個人文章 個人相簿 個人日記 個人地圖
特殊貢獻獎 貼圖天使獎
頭銜: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知者不言 言者不知
風雲人物
級別: 風雲人物 該用戶目前不上站
推文 x1908 鮮花 x3549
分享: 轉寄此文章 Facebook Plurk Twitter 複製連結到剪貼簿 轉換為繁體 轉換為簡體 載入圖片
推文 x0
[資訊交流][保健] 藍眼鳳頭鸚鵡
拉丁文名稱:Cacatua ophthalmica
英文名稱:Blue-eyed Cockatoo
體長:50cm(20 吋)
分佈:藍眼鳳頭鸚鵡原產於巴布亞新幾內亞東岸畢斯馬克群島的新不列顛島以及新愛爾蘭島上。

  藍眼鳳頭鸚鵡(非一般國內說的藍眼葵花巴丹)是很少見的珍稀種類,有別於葵花鳳頭鸚鵡,它的頭部與冠羽的形狀和摩鹿加鳳頭鸚鵡(朱路冠)較為相似,由於在葵花鳳頭鸚鵡的4種亞種中有3種也有藍色的眼圈,唯一沒有藍色眼圈的是產於澳洲體型最大的亞種 - Sulphur-crested Cockatoo (Cacatua galerita),所以分辨藍眼鳳頭鸚鵡與葵花鳳頭鸚鵡主要是以頭部與冠羽的形狀與較亮的藍色眼圈來作區隔,人工飼養的數目非常的稀少,母鳥的虹膜顏色較公鳥呈紅棕色。

  藍眼鳳頭鸚鵡棲息在海拔1000公尺以下的森林區、低地、森林邊緣地區與較空曠的林地內,較常在低海拔的地區發現它們的蹤跡,除了部份分佈地區外它們在當地算是常見的鸚鵡,但近年並無新的藍眼巴丹數量統計與生態觀察所以現今的情形並不清楚,但數量很可能較以往低,主要還是捕捉販售至寵物市場與原始棲地的人為破壞;它們常單獨、成對或一小群一、二十隻聚集活動,常在枝頭間或是飛行時大聲嘶叫,很引人注意,天然食物包括種子、堅果、水果、漿果、無花果、昆蟲等,行為大致上應與葵花鳳頭鸚鵡相去不遠。

  繁殖季節不詳,一次約產2顆蛋,由公鳥與母鳥輪流孵蛋,孵化期約需30天;大部分的藍眼巴丹都非人工繁殖鳥,剛引飼養初期較為膽小害羞,人工繁殖鳥很快可適應新環境,之後即便的強壯,叫聲響亮吵雜,破壞力強,籠捨中宜提供樹枝或耐咬的玩具供其啃咬,將它們安置於大的籠捨中較為理想。

  由於籠養數目非常地稀少所以繁殖成果相當的少,除了少數如英國徹斯特動物園與美國幾個繁殖中心外,其成功繁殖相當少見,繁殖的資料也相當有限,可參考葵花鳳頭鸚鵡與摩鹿加鳳頭鸚鵡的繁殖資料,提供較深的堅固巢箱供其使用,一窩產1-2顆卵,孵化期通常持續28-30天,幼鳥通常羽毛長成至斷哺需8-9個月。



寬心待人 輕聲細語 做事細心 規規矩矩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當你不知所措的時候先回到原點想想




獻花 x0 回到頂端 [樓 主] From:臺灣中華HiNet | Posted:2008-06-01 19:50 |

首頁  發表文章 發表投票 回覆文章
Powered by PHPWind v1.3.6
Copyright © 2003-04 PHPWind
Processed in 0.011223 second(s),query:15 Gzip disabled
本站由 瀛睿律師事務所 擔任常年法律顧問 | 免責聲明 | 本網站已依台灣網站內容分級規定處理 | 連絡我們 | 訪客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