砒霜---鹿鼎記中海公公的止嗽散
【釋名】
砷華礦石稱為砒石,可分為白砒和紅砒,紅砒雜質較多。古代砒石多出產於信州,所以又稱白信、紅信、信石、人言。砒霜是砒石昇華之後的精製品,質較純而毒性較強。
【性味與歸經】
辛、酸,大熱。有大毒。入肺經。
因為大熱所以可以治療大寒的寒喘。我老師講過有人每天吃砒霜為練功法,把砒霜放在盒內用火柴棒沾取少許食用,這樣出現下雪的冬天只穿短袖的熱性體質。不過應當有特別的克制方法,一般人是不可以嘗試的。
【功效】
外用蝕瘡去腐。內服截瘧,劫痰平喘。
【臨床應用】
1. 用於痔瘡、漏管、瘰歷、牙疳。砒石外用有去腐拔毒的作用,現在常合枯礬、烏梅肉等用以蝕痔;又可合枯礬、朱砂、石膏等用於漏管、瘰歷等症。此外,本品合紅棗同研末,可治走馬牙疳。
2. 用於寒喘氣促,不得平臥。砒石性溫,能劫寒痰,以奏平喘之功,常合淡豆鼓,研制成丸,內服以療寒性哮喘、咳嗽、痰多清稀等症。寒喘的治療在傷寒小青龍湯類方之後就只有砒石類方子是突破性的進展,最早見於宋《聖濟總錄》。自宋以後,用砒治喘者比比皆是,如八寶丹、鯽魚圓、簡易黃丸子、紫金丹、奪命丹等。臨床上以紫金丹療效最顯著,是用砒砒霜一錢、豆豉一兩,共研細末,製成丸劑1000粒,每晚睡前服1~6丸,開始先用一二粒試之,如無明顯反應再逐漸加量到六粒,連服或間斷服,但不能連用至一個月,服藥後多當天見效,亦有1~5天逐漸緩解者,所以小桂子服侍海公公吃藥時謹慎異常,唯有此藥才有可能,而過量卻造成海公公失明跟砒霜中毒有異,當又加了其他藥物導致的。現代紫金丹還是有人持續研究中,不過都是在大型醫學中心裡,這樣才能控制副作用,一般人不可以輕易嘗試。
【中毒症狀】
砒霜是白色粉未,易溶于水,沒有特殊氣味,外觀與小蘇打、澱粉等很相似,容易誤食發生中毒或是被下毒。砒霜進食後,砷化物能破壞某些呼吸細胞酉每,使組織細胞不能獲得氧氣而死亡;還能強烈地刺激胃腸道粘膜,使粘膜潰爛、出 血;它還可損傷心肌、肝臟、腎臟,發生中毒性心肌病、中毒性肝炎和急性腎功能衰竭。 砒霜中毒的表現以急性胃腸炎為特徵,潛伏期可幾分鐘 至數小時,初覺口腔、喉頭有金屬味和燒灼感,上腹部不適,噁心、嘔吐,先吐出食物,隨後是黃綠色苦水和粘液,或伴有血絲及咖啡樣物。不久則發生腹痛、腹瀉,排水樣粘液或米湯樣物,同時伴有裏急後重、口渴、肌肉抽搐等。嚴重者出現脫水、休克,終因急性腎功能衰竭而死亡。懷疑砒霜中毒者必須緊急送醫搶救。
金瓶梅中潘金蓮在藥中下毒使用砒霜,結果武大郎服藥覺得太苦了而拒喝,潘金蓮說"休管難不難吃,能治病就行。"說著將一碗藥都灌進武大喉嚨裏。潘金蓮扯起被子,沒頭沒腦地捂在武大身上。武大喊肚子痛,肚子痛死了。潘金蓮說"太醫吩咐,吃了藥要發汗。"說完跳上騎在武大身上。武大掙扎幾下就不動了。其實砒霜溶解後無色無味,這段敘述就有點破綻了。
【一般用量與用法】
內服每次一毫至二毫,每日一次,入丸劑。外用適量。砒霜的成人中毒量為5~50 mg / kg體重。
【按語】
本品有劇毒,內服都須用綠豆或豆腐同煮後應用,不能多服或持續久服,以防中毒。孕婦忌用。
砒霜自古稱為毒物之王,大學者鄭康成註周禮,以丹砂、雄黃、石膽、礬石、磁石為五毒。武俠小說中的五毒是孔雀膽、鶴頂紅、砒霜、鴆酒、斷腸草。而環保化學方面的五毒是汞、鎘、鉻、鉛、砷等五種重金屬。砒石主要成分為三氧化二砷或名亞砷酐(Arse-nous oxide,Arsenous acid anhydride, As2 O3),白色,八面體狀結晶,三氧化二砷加高熱可以昇華精製,昇華物稱為砒霜,成分仍為As2 O3。所以不管是儒學、武俠大師或是化學專家都把砒霜列為五毒之一,稱之毒物之王是沒錯的。
俗話說壽星公吃砒霜嫌命長,而各種毒物的取得也以砒霜最為便利,只要是中藥房就買得到,不過現今開設的中藥房已經不再準備這個藥材了,像我認識一位接掌祖傳三代的中藥房少東,他還問我信石是什麼,因為他家裡有一堆呢。
2000年9月美國FDA核准三氧化二砷為孤兒藥,可以治療急性骨髓性白血病。而台灣以三氧化二砷當作第二線治療,仍有50%之病例緩解,而化療只有20%,所以顯示砒霜三氧化二砷療效顯著值得繼續研究。
去年網路錯誤流傳檸檬蝦會中毒,原本蝦子含有的無毒五價砷與維他命C會變成有毒的三價砷砒霜,其實這是要經催化劑作用才有可能,所以砒霜也不是這麼容易就能產生的。
資料來源
http://cmedicine.org/z/ce/index/sh...02/11+05:30:56